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031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docx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docx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总结

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二、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此类题目是常考必考的)

(一)第一种题型:

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

一、答题模式讲解:

1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2这表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二、例题解析。

(试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答:

“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没有绝迹,这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村干部还告知记者,可能是此刻环境的恶化和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来鹭鸟愈来愈少了。

答:

“可能”表示估量、推测,说明了鹭鸟数量减少的原因,但不是绝对肯定,这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试说说“(赵州桥的的桥拱)在那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的加点词有何作用?

【答案】“在那时”在时间上进行了限定,只说明了赵州桥的的桥拱在那时是最长的,但此刻不是,这表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二)第二种题型:

句中的加点词可否删去?

为何?

一、答题模式讲解:

1不能。

2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xx”(加点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例题展示。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可否删去?

为何?

(1)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先的石拱桥了。

答:

1不能;2因为“可能”是估量、推测的意思,“最先”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旅人桥的最先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但并非是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可能”和“最先”,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答:

1不能;2因为“独立”说明了不依托其他拱圈也能自立,表明就算其中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若删去,就表明若是一道坏了,必然会影响其他各道,不符合实际,“独立”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

——《向沙漠进军》

答:

【答案】

(1)不能;

(2)因为“最主要”是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意思,它表明水是征服沙漠的根本武器,但还有其他方面的手腕或方式,若删去,就变成水是征服沙漠唯一的方式,不符合实际,“最主要”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三)第三种题型:

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表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文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一、答题方式讲解。

1先找出表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文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2可从几个方面入手找句子:

找有确数或概数的句子;找有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二、答题模式讲解。

(1)举例句;

(2)分析。

(方式和上面的第一种相同。

3、例题讲解。

(请在《温习指导》P.41《中国石拱桥》片段中找出两个表现说明语言准

确性的语句,并别离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四)第四种题型:

可否将句中加点词替换为另外一个词语?

请说明理由。

一、答题模式讲解:

(1)不可以;

(2)因为原词表达……意思,换了就变成……意思,与不符合实际,“××”(加点词)表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例题展示。

“赵州桥超级宏伟,全长50.82米,两头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中的加点词可否换成“很”,为何?

答:

(1)不能;

(2)因为“略”是略微的意思,表明中部只不过是比两头狭小些,换成“很”,就表明这二者在宽度上相差很大,与实际不符合,“略”表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可否替换成“老是”,试说明理由。

答:

【答案】

(1)不能。

(2)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换成“老是”表明天上出现薄云必然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往往”一词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补充介绍限制性的词语。

一、表限按时间:

已经、一直、早已、一贯、渐渐等。

二、表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略微、加倍等。

3、表估量或推测:

大约、可能、左右等表限定数量:

多、有余、很少等

五、表限定范围;全、都、大部份、总共、少数等。

六、表频率的词语:

多次、往往、常常、常常、通常、老是、有时”等。

7、表质地的词语:

软、硬、

三、赏析平实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一)二者的概念。

一、所谓“平实”,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能等加以讲解,没必要加修饰或描述,只需明白如话地写出来即可。

(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平实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

准确、简明、平实。

二、所谓“生动”,就是借助描述、记叙等表达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述。

(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科学小品文”或“文学性的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

准确、形象、生动。

(二)二者在考试中的题型。

一、试举例比较分析第×段和第×段(或某一段中哪几句话)的语言特点。

(区分平实语言和生动语言的特点。

二、从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句式等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以全文(第×段)为例,分析该段的语言特点。

(此类题目是赏析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性,富有感染力。

(1)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使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性,有气势,富有感染力。

(2)表达方式:

记叙、描述(准确、形象生动的动词、形容词)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生动;议论抒情则可以准确地归纳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全文(某段)的中心,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描述、议论、叙述常常配合利用。

●●答题模式:

这篇文章(某段)综合运用(从“记叙、描述、抒情、议论”选择)的表达方式,如……(具体的例子),使说明更准确、形象生动,突出全文(某段)的中心,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表现(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法、虚实结合法、衬托法、多觉感受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形色结合法等,既使说明语言形象生动,又可引发读者的丰硕联想,充满了情趣和诗情画意。

(4)句式:

长短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3、试题演示(A)

尘埃就是漂浮在大气中的尘粒。

这小小的幽灵是栖身在空气中,借着大气的浮力,悄但是来,又无声地离去。

它来去匆匆,无孔不入。

(《温习指导》P.42)

(1)文章把尘埃说是“小小的幽灵”,反映了尘埃的什么特点?

换成平实语言,怎么说?

答:

【答案】特点:

细微而难以看见、捉摸;平实说明:

尘埃超级细小,小得让人难以捉摸。

(2)以上文段有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二、三句别离反映了说明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

【答案】第一句:

准确简明(精练),第二、三句:

形象生动。

(运用比喻、拟人)

4、试题演示(B)

“海之恋”入口广场后面是题为“渔港船歌”的休闲景区,景区设计成一个半月形的小港湾,简直是一个天然的渔船文化实物展览馆。

展品之丰硕,设计之巧妙,令人称绝。

景区里面停泊着从湛江遍地渔港搜集来的各式各样的渔船,小的是仅能容两人的舢板,大的有几百吨的远洋拉网渔船。

有的横在宽敞的草坪上,犹如在海中飘荡;有的依托在参观码头,正归航休憩;有的搁散在沙滩中,似等待涨潮时再度起航……明月当空的夜晚游园,坐在船上,无论是小憩仍是痛饮,都自然的会生发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赞叹。

▲▲请结合具体语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简要分析文段语言的特色及其表达效果。

——《温习指导》中的《美丽港城的标志性公园——渔港公园》(P.43-44)

【答案】

(1)从表达方式看:

第③段运用了描述、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既使说明显得形象鲜明,又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前者如“有的横在宽敞的草坪上,犹如在海中飘荡”,后者如“简直是一个天然的渔船文化实物展览馆。

展品之丰硕,设计之巧妙,令人称绝”。

(2)从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分析: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写实和想象结合、动静结合、比喻和拟人化的写法,修辞上还运用了排比、引用的手法,既使说明显得形象鲜明,又引发读者的丰硕联想,充满了情趣和诗情画意。

如“有的横在宽敞的草坪上,犹如在海中飘荡;有的停泊在参观码头,正归航休憩;有的搁散在沙滩中,似等待涨潮时再度起航……”

五、试题演示(C)

近海吃海,蟹是少不了的海鲜。

湛江是美食天堂,更是吃蟹的天堂,每一年九月十月,都是嗜蟹者最快乐的日子。

而这时的宾馆饭馆,酒楼食肆,蟹是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主菜,蟹的种类,菜式也超级的多。

除名贵的膏蟹外,也有较廉价清甜的肉蟹、花蟹。

清蒸油焗,生炒酥炸;酱醋油盐,甜酸香辣,蒜茸姜葱,椒盐药膳,烹饪方式多种多样,任君选择。

外地客人到湛江,总希望品尝湛江蟹的滋味,也以此为一乐。

他们学着湛江人.持鳌举酒,边剥边吃,淘醉之时,舔指回味,其乐无穷,真是做神仙也不过如此了。

到湛江吃海鲜,品尝螃蟹,大饱口福,此刻已成了到湛江旅游的一大乐趣。

《温习指导》P.40《湛江的美食——螃蟹》

▲▲请从句式运用的角度简要分析文章末段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答:

【答案】文章末段多用整齐的短句,如“持鳌举酒,边剥边吃,淘醉之时,舔指回味,其乐无穷”,还运用了口语,如“真是做神仙也不过如此了”,使语言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说明文词语准确性专题温习

一、题型与应对

(一)、某词可否删去?

请说明理由。

答题技能:

不能,因为加点词表示……意思(起修饰或限制作用)放在语言环境中讲解,如删去句意变成……意思,与事实(或原意)不符。

用上加点词表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周密性。

一、“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

这句话中“一般”可否删去,为何?

二、“而人的大脑皮层乃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硬币的厚度”这句话中“大约”可否删去,为何?

3、“用藻类制造燃料的技术目前还停留在实验性阶段”一句中加点词语“目前”可否删去?

为何?

4、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欠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可否删去?

为何?

五、“淘米水还具有必然的药用价值”中的“必然的”可以去掉吗?

请说明理由。

(二)、某词的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题技能:

“……”这个词表示……意思(起修饰或限制作用),这句表示……(结合句意)的意思,这个词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周密性。

一、有研究表明,食用过量木糖醇后的确有可能致使轻度腹泻。

请你说说“有可能”一词的表达作用。

二、我国猪肉消费名列世界第一,这似乎正是生活质量提高、国泰民安的一种象征。

结合语境,说说“似乎”一词的作用。

(三)、加点词可否用某个词替换?

请说明理由。

答题技能:

不能,加点词表示……意思,而这个词表示……意思,放在语言环境中讲解,所以不能替换。

不然就不能表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周密性。

一、后来科学家依照这个发现和放电原理,发明了大型的核电池,用于工业和航天业。

上面句子中的词语“发明”改成“发现”可以吗?

为何?

二、关系罗列

(一)、一般与特殊

“通常”、“往往”、“一般”等强调一般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

“在---之下”、“只有---才”强调特殊情况。

(二)、全数与部份

“所有的”强调全数,表示没有例外。

“大部份”、“几乎”表明并非全数,也有例外

(三)、主要和次要

“主要”、“次要”;“其次”、“再次”

(四)、精准与模糊

“大约”、“左右”、“约”、“上下”、“可能”:

可能、不肯定,表示一种猜想、估量。

(五)、限制与形容

一、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豆油最先和最多的国家之一。

“最”别离针对“早”、“多”作程度限制。

二、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惊人”突出了其地位影响。

(六)、依据与论断

“据推算”、“在那时”:

限制时间、条件。

例如:

一、“赵州桥在那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

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此类题目是常考必考的)

(一)限制性词语有

一、限按时间:

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未来、已经一贯、渐渐等。

二、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略微、加倍等。

3、表示估量或推测:

大约、可能、左右等限定数量:

之一、多、有余、很少等

五、限定范围;全、都、大部份、大面积、总共、少数等。

六、表频率的词语:

一般、往往、常常、常常、通常、老是、有时”等。

具体分析:

1.“可能、大约、左右”起限制作用,表示估量、推测,说明了xxxx只是估量,但不是绝对肯定,这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在那时”在限按时间,只说明了xx在那时是xxx,但此刻不是,这表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几乎”限制作用,表示十分接近全数,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xxxx差不多是xxxxx,这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表示十分接近全数,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xxxx差不多是xxxxx,这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xxx大多xxxxxx,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换成“老是”表明xxxx必然表示xxxxxx,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往往”一词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5.“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xx是一般情况,表明还会有特别或例外的情况。

该词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一般”起限制作用,表示xx是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该词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6.“之一”限制作用,表明xx只是其中的一种,不是唯一的,去掉后,就成了唯一的,该词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据测定”限制作用,表明数据的来源,有科学依据。

该词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8.“依照他的计算”限制作用,表明数据的来源,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

9.“有些”是指“有一部份”的意思,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不是所有的xxxx,这表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

10.“大面积”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表明不排除在小范围内有例外情况,这表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

“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说明不是全数,表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

11.“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xx大多xxx,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换成“老是”表明必然xxx,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往往”一词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