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对比试题集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001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对比试题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对比试题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对比试题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对比试题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对比试题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对比试题集锦.docx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对比试题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对比试题集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对比试题集锦.docx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对比试题集锦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对比试题集锦

导读:

本文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对比试题集锦,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相信很多人都学过《记承天寺夜游》,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

接下来,为您带来“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对比试题集锦”,精彩内容尽在,欢迎大家的关注和阅读。

  2006济南B

  

(二)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松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①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②园疏③,取池鱼,酿秫酒④,瀹⑤脫粟⑥而食之曰:

乐哉游乐!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

“超然”以见予之所往而无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①葺(qì):

修整②撷(xié):

采摘③疏:

通“蔬”④秫(shú)酒:

用粘高粱酿的酒⑤瀹(yuè):

这里是煮的意思⑥脫粟:

糙米

  ⒍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⒎下列句中的“之”与“以见予之所往而无不乐者”中的“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雨雪之朝B.瀹脫粟而食之

  C.辍耕之垄上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⒏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⒐甲乙两文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甲文:

  乙文:

  6.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评分意见:

本题2分

  7.D

  评分意见:

本题共2分

  8.示例: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水草

  评分意见:

本题共3分,重点实词、虚词解释正确得2分语言通顺完整得1分

  9.甲文:

欣赏美景的愉悦、闲适之情和被贬之后的抑郁悲凉之情

  乙文:

超然物外的豁达之情

  评分意见:

本题共4分,甲、乙两文的感情理解表达准确各得2分

  05河南(课)读下文,完成20—23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解衣欲睡解:

  ⑵相与步于中庭步: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2.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能体现友情的句子:

  理由:

  23.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

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20.⑴解开(或:

脱脱下)⑵散步(或:

漫步走行走)21.庭院的地面,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答出句子大意即可)22.①遂至承天寺理由:

唯张怀民可以同乐②怀民亦未寝理由:

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③相与步于中庭理由:

关系亲密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

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23.①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②仕途失意的落寞③自我排遣的旷达

  2006福建泉州(课改区)

  ㈠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完成6—10题(15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⑴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⑵何()夜无月

  7、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解衣欲睡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积水空明

  ABCD

  通俗易懂行万里路私心杂念深明大义

  8、翻译句子(4分)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

  9、请从文中摘录描写“庭院月色”的语句,细细品味,简要说明景物特点(4分)

  句子:

  景物特点:

  10、借月抒情的古诗文句比比皆是,请辨析下列内容,选出有误的一项()(2分)

  A、“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由月下美景触发遭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情感

  B、“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作者借对月色的描绘来抒写迁客骚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词人借月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同时抒发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

  D、“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人用如钩的残月,渲染一种凄惨暗淡的意境,以表达亡国哀思

  二、6、于是找哪(什么)7、B8、怀民也还没睡,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只是缺少像我倆这样的闲人罢了9、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特点:

月色空灵皎洁(空明澄澈等)10、B

  2006深圳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

  

(一)课内文言文实词考查(4分)

  2.下列各组句子和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组分别是:

(①②)

  A.录毕,走送之/走马观花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千秋万代

  C.兵革非不坚利也/兵不厌诈

  D.我孰与徐公美/孰是孰非

  &,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35题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步:

  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

  5.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

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3分)

  

(一)课内文言文实词考查(4分)

  2、B、C(每答对一组得2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

  3、念:

考虑、想到步:

散步、漫步(每空0.5分)

  4、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5、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

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

  (答出如何巧喻月色得1分,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得2分)

  06山西(课)

  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10分)

  [甲]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把洒问青天()

  

(2)念无与为乐者()

  4.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不知/天上宫阙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相与/步于中庭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

  

(1)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

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7.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

  3、

(1)端起洒杯

(2)考虑或:

想着

  4.B

  5.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6.(C)

  7.例:

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06宁夏(实验区)

  4、《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自称是“闲人”,你认为他是“闲人”吗?

为什么?

(2分)

  4、不是

  ①这里是指不追逐名利、超脱而有情趣的意思

  ②指心内魔懑、自嘲自解的心态

  (答对一个要点得满分,答对两个要点加1分)

  2006邯郸(课改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选文的作者——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八大家”之列(1分)

  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6、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1分)

  盖竹柏影也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步: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分)

  ①作者描绘的世界:

  ②作者的心境:

  4、苏轼,唐宋(答完全正确者得1分;否则,不得分)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6、盖/竹柏影也

  7、①考虑,想到②散步(或漫步、走、行走)

  8、①(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9、①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

  ②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

  邯郸市2007(课)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一——,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选文的作者——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八大家”之列(1分)

  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6、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1分)

  盖竹柏影也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念:

——

  ②相与步于中庭步: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分)

  ①作者描绘的世界:

  ②作者的心境:

  4、苏轼,唐宋(答完全正确者得1分;否则,不得分)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6、盖/竹柏影也

  7、①考虑,想到②散步(或漫步、走、行走)

  8、①(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9、①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

  ②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

  德州市二○○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23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月色入户户②怀民亦未寝寝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10.答案:

①门 ②睡觉

  评分:

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

①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评分:

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大体对即可

  12.答案:

本文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评分:

有“悲喜”或“复杂”之意即可得满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枣庄市200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拭《记承天寺夜游》

  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月色人户(窗户)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哪一夜没有月光?

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7.A8.D9.C

  2007年淄博市

(二)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月色入户户:

②其实湖光染翠着工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

  10.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分)

  8、①门 评分:

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①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评分:

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大体对即可

  2007年湖州市

(二)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19题8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

  18.翻译句子3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9.“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分

  17.高兴地想形容水的澄澈

  18.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19.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2007年衢州市

(二)(11分)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松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⑴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⑵怀民亦未寝

  ⑶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1.“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分)

  22.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3分)

  

(二)记承天寺夜游(11分)

  19.①遂:

于是,就②寝:

睡觉③但:

只3分,每题1分)

  20.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3分,意思符合即可)

  21.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

  22.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3分,意思符合即可给分)

  2008南京市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7—12题(12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

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

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钩月矶:

在虎丘山顶④风铎:

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7.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月色人户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隔簋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道不通,度已失期

  8.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1.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

  12.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2分)

  答:

  答案:

7.D8.A9.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10.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11.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12.月色美好;幽静

  2008年湘西自治州

  

(一)比较阅读苏轼的两篇作品,完成9一12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l)左牵黄,右攀苍()

(2)念无与为乐者()

  10.下列句中的“/”广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千骑/卷平冈B、酒酣胸胆尚/开张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相与/步于中庭

  1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

  (l)请写出《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渴望重新得到皇帝重用的句子(l分)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甲境界开阔,表达爱国热情;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到了“月”,甲篇“会挽雕弓如满月”,表现了诗人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乙篇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天狼”指天狼星;乙中的“闲人”指悠闲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游记,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

前者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9、(l)黄狗

(2)想

  10、B

  11、(l)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12.C

  课外相关文段

  益阳市2004

  

(二)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①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②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