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0458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docx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docx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21.翻译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5分)

   星隧木鸣,国人皆恐。

曰:

是何也?

曰:

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译文:

                                                                        

                                                                                

                                                                                

                                                                                

21.文言文参考译文:

流星坠落地上,树木作响,国都里的人都很恐慌。

说:

这是什么?

说:

没什么。

这是天地、自然界发生的变化,是自然界出现的特殊现象。

国都的人认为它奇怪,以为灾难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害怕就不对了。

太阳、月亮出现亏缺,刮风下雨不合时节,偶然出现流星坠落,这种现象没有哪个时代不曾经出现过。

(答案参考划线句)

21.将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墨子怒耕柱子①,耕柱子曰:

“吾无逾于人乎?

”墨子曰:

(2)“吾将之太行②,驾骥与牛,子交谁驱?

”耕柱子曰:

“将驱骥也”。

墨子曰:

“何故?

”耕柱子曰:

“骥足以责。

”墨子曰:

“吾亦以子为足以责。

[注]①[耕柱子]墨子的学生。

②[太行]太行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译文:

91)墨子生耕柱子的气,耕柱子说:

“难道我没超过别人吗?

(2)“我将要到太行山去,要驾着马或牛车,如果是你,你将赶什么去呢?

”(满分5分。

答案要点:

①怒:

生气,译为批评、责备亦可。

②逾:

超过。

③之:

到,去。

④“子将谁驱”是倒装句。

每个翻译要点1分。

句子不通顺减1分。

21.将画线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

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

夫言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

仲舒虽精,亦时解休;解休之间,犹宜游于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

闻用精者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不及窥园也。

(《论衡·儒增》)

译句:

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存道以亡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5分)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

仲舒即使精神专注,有时也要松弛和休息。

(3分)②存道以亡身:

思考义理而达到忘我的程度。

(2分)

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5分)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①之中,萧然自得。

时人莫之知也。

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

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问驿吏日:

"此有好客乎?

"驿吏白以嘉贞。

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

及命表,又出意外。

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

则天日:

"卿能举贤,美矣。

朕岂可无一官进贤耶?

"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

    翌日,拜监察御史。

  "                                      (选自《大唐新语》)

注:

①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

(1)解释加点的字

    ①以(        )御史出        ②还次(          )蒲州驿

(2)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①时人莫之知也。

                                                          

②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24.(5分)

(1)①凭借……身份    ②临时驻扎或住宿(1分)      

(2)①当时的人没有了解他的。

(2分)      ②用那些积累下来的难办的事(向他)咨询。

(2分)

21.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5分)

曾子衣敝衣以耕。

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

“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翻译:

21.即使国君对我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

最终还是没有接受。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

“曾参的话,(说明他)完全能够保全自己的节操啊!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段文言文。

(5分)

伯乐一过冀州之野,而马群遂空。

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

解之者曰:

“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

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序》)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伯乐一经过冀北的原野,马群就空了。

冀北是天下马最多的地方,伯乐虽然擅长相马,怎么能使那里的马群空了呢?

解释的人说:

“我们说的空,不是没有马了,而是没有好马了。

伯乐能识马,一遇到好马就把它挑去,马群里留不下一匹好马。

如果没有了好马,那么就是说没有马,也不算是假话了。

”(本题共5分。

译文首先求“信”,每出现一处明显错误扣1分,扣完为止;其次求“达”,不通顺者酌情扣1-2分)

21.请用直译形式翻译下列短文中的画线句子。

(5分)

齐伐燕,用田子之谋,通往来,禁侵掠,释其俘而吊其民,燕人皆争归之矣。

燕王患之,苏厉曰:

“齐王非能行仁义者,必有人教之也。

臣知齐王急近功而多猜,不能安受教;其将士又皆贪,不能长受禁。

请以计中之。

”乃阴使人道齐师,要降者于途,掠其妇人而夺其财,于是降者皆畏,弗敢进。

乃使间招亡民,亡民首鼠,齐将士久欲而惮禁,则因民之首鼠,而言于王曰:

“燕人叛。

”齐王见降者之弗来也,果大信之,下令尽收拘降民之家。

田子谏,不听。

将士因而纵掠,燕人遂不复思降齐。

①释其俘而吊其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臣知齐王急近功而多猜,不能安受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乃阴使人道齐师,要降者于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齐将士久欲而惮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果大信之,下令尽收拘降民之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①释放燕园的被俘者并慰问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和遭遇不幸的人。

②我知道齐王急于贪图短期功利而又多疑,不会安心接受别人指教。

③于是就暗地里派人诱导齐国的军队在途中拦截投降的燕园人。

④齐国将土早就想抢掠财物但又害怕触犯禁令。

⑤果真非常相信他们的话,就下令全部没收、拘留归降者的财产和家属。

〈5分,每句1分〉

20.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其中的画线文句。

(5分)

      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

或对日:

“郭氏之墟也。

”复问:

“郭氏曷为墟?

”曰:

“善善而恶恶焉。

”桓公曰:

“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

”曰:

“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

彼善人知其贵已而不用,则怨之;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则仇之。

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

”(桓谭《新论》)

    

(1)郭氏曷为墟(2分)

      译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则怨之。

(3分)

      译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分)(l)郭家为什么变为丘墟?

(“曷”和“为”各1分)问哪些好人知道他(郭氏)看重自己却不被任用,于是就仇视他(“贵”、“不用”和“怨”各1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0.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其中的画线文句。

(5分)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问臧奚事?

则持策读书;问谷奚事?

则博塞(古代的赌博游戏)以游。

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庄子·骈拇》)

(1)问臧奚事?

则持策读书?

(2分)

  译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3分)

  译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

(1)(主人)问臧干了些什么?

原来是拿着鞭子在读书

(2)两个人干的事情不同,但他们在丢失了羊这件事情上,却是相同的(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0.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其中的画线文句。

(5分)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尤所眷遇。

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

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

“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

里?

”其弟遂不复敢言。

闻者叹服。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1)欲因公弟献以求知(2分)

        译为:

                                                                

  

(2)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3分)

        译为:

                                                                

20.(5分)

(1)(朝士)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吕蒙正的)赏识(“因”可译为“通过”,“以”可译为“来”,“知”可译为“赏识”、“重用”等,“献”后省略的“之”必须补出并翻译。

以上四点各为一个得分点,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很少嗜好(或:

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好”读hào根据语境可译为“爱好”、“嗜好”等;“为”一定要译为“被”,体现被动句式的特点;“累”读lèi,可译为“带累”、“牵累”等;“难”根据语境可译为“难以做到”等;“……者,……也”一定要译为“……,是……”。

以上五点各为一个得分点,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

“此嘉树。

”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

“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

今日果然!

”(《隋唐嘉话》)

    ①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

    译文:

    ②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

今日果然!

    译文:

20.①宇文士及就跟着赞不绝口。

或“宇文士及就跟着对这棵树夸个不停”(2分,意思对即可,“从而”未翻译对,扣1分)

②魏公常劝我疏远那些爱奉承的小人,我不明白这小人是谁,心里常怀疑你而不能确定。

现在看来果真如此!

(3分,“远”、“悟”、“果然”这三个词,错一个扣1分;其它意思对即可,有错误的酌扣)

21、翻译下文中划线的句子。

(5分)

程福赟(yūn)者,为人沉厚寡言而有勇。

晋出帝时,为奉国右厢都指挥使。

契丹入寇,出帝北征,奉国军士乘间夜纵火焚营,欲因以为乱,福赟身救火被伤,火灭而乱者不发。

福赟以为契丹且大至,而天子在军,京师虚空,不宜以小故动摇人听,因匿其事不以闻。

李殷位次福赟下,利其去而代之,因诬福赟与乱者同谋,不然何以不奏。

出帝下福赟狱,人皆以为冤。

答:

                                   

21.福赟以为契丹将大规模到来,而皇帝又在军队中,京城力量空虚,不应因为小的变故而使人的听闻动摇不安,因此隐藏了奉国军士叛乱的事情没有把它上报。

(每句一分)

25.阅读下边一段文言,翻译画线的句子。

(5分)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公仪子不受。

其弟子谏曰:

“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翻译                                  

                                                                            

25.翻译:

正因为我很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

如果我接受了鱼,一定会有迎合人的脸色,有了迎合人的脸色,就会歪曲违背法律,歪曲违背了法律,就会罢免宰相的职位。

(到那时)即使我很想吃鱼,他们肯定不会长期送给我鱼吃,可我又没有能力供给自己鱼吃。

(5分)

24.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华歆从会稽还都,宾客义故赠遗累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

临去,语众人曰:

“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

念单车远行,将无以怀璧为罪,愿为之计。

”众乃各留所赠。

(1)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众乃各留所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1)华歆全不拒收这些钱财,秘密地在各份钱财上写了标记。

(2分)

(2)我本来没有拒绝各位的心思,因而接受的钱财就多了。

(2分)(3)众人于是各自留下了赠送的钱财。

(1分)

2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稽首而告曰:

“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1)      以示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若人有其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富而后使复其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①我把它拿给雕琢玉的人看  ②不如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宝物。

③使他富裕后让他回到原来的地方(5分,两句每句2分)

 

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龚耀昌整理

诚……则……,如果……那么(就)……。

得以:

能够。

俄而:

不久,一会儿。

而况:

何况,况且。

而已:

罢了。

否则:

如果不……就……。

何乃:

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何其:

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

既而:

随后,不久。

既……且……:

又……又……。

见……于……:

被。

可得:

可以,可能。

可以:

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乃尔:

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

且夫:

再说,而且。

然而:

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是故:

所以,因此。

是以:

所以,因此,因而。

庶几:

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

虽然:

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所谓:

所说的,所认为。

所以:

……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往往:

处处,到处;常常。

唯……是……:

只。

为……所……:

被。

未尝:

从来没有。

谓……曰……:

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谓之:

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无几何:

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无虑:

大约,大致。

毋宁,无宁:

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无所:

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

无以……为:

用不着。

无以:

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

无庸:

不用,无须。

无由:

不可能,无法,无从。

相率:

竟相,一起。

相与:

互相,相互,彼此。

;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向使:

假如,如果。

一何:

多么;为什么……那么……。

一切:

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以故:

所以。

以……故……:

因为……所以……。

以是:

因此。

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

以为:

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以至于:

一直到;结果。

因而:

据此而,借此而,因此而;因而。

有所:

有……的人(或物),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

有以:

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于是:

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之谓:

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之于:

对待,对……的态度(做法);同,对于;同……相比。

至于:

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

自非:

如果不是,除非是。

何以……?

根据什么……?

凭什么……?

何所……?

所……的是什么?

奈何……?

……怎么办?

……为什么?

如……何?

奈……何?

拿……怎么样呢?

孰与……?

与……相比,哪个……?

安……乎?

怎么……呢?

独……耶?

难道……吗?

何为……?

为什么……?

何……哉?

怎么能……呢?

何……为?

……干什么呢?

何……之有?

有什么……呢?

如之何……?

怎么能……呢?

独……哉?

难道……吗?

何其……也!

怎么那么……啊!

直……耳!

只不过……罢了!

……何如哉?

该是怎么样的呢?

无乃……乎?

恐怕……吧?

得无……乎?

该不是……吧?

……庶几……欤?

或许……吧?

与其……孰若……?

与其……,哪如……?

其……其……也……?

是……还是……呢?

文言常见固定句式资料

   文言文有一些固定搭配的句式,牢牢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

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汇集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

(人、物、事)

  例: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

(人、物、事)

  例:

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指南录后亭》)——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

”“对……怎么样呢?

”,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沛公说:

)“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

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

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西门豹冶邺》)——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

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

(《师说》)——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

  例: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孔子说:

)“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

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

  例1:

吾终当有以活汝。

(《中山狼传》)——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

  例2:

军中无以为乐。

(《鸿门宴》)——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

  12.庸……乎,译为“哪……呢?

  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

  14.得无……一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

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

(《记王忠肃公翱事》)——一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

  

  例:

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恐怕是你们的过错吧?

  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

”“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

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17.孰与,以……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