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学形象的特点及塑造和表现手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0248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学形象的特点及塑造和表现手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学形象的特点及塑造和表现手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学形象的特点及塑造和表现手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学形象的特点及塑造和表现手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学形象的特点及塑造和表现手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学形象的特点及塑造和表现手法.docx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学形象的特点及塑造和表现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学形象的特点及塑造和表现手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学形象的特点及塑造和表现手法.docx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学形象的特点及塑造和表现手法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学形象的特点及塑造和表现手法

摘要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有个著名的人物形象—-曹操,所谓“挟天子以令诸候的大奸臣"“欺君罔上的汉臣贼子"“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是曹操这一形象跃然于纸上.且为人所熟识。

罗贯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使人物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各自表现出不同性格的特点,并加以丰富生动的情节,使人物性格呈现出复杂性、立体化。

在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曹操是颇为奇特的,一方面他承载着历朝历代卫道士们的谴责与鞭挞,同时也为人们认清生活中“曹操式的人物”的诡诈与奸险树立了“榜样”;另一方面,他的“包藏宇宙之机”与“吞吐天地之志”,不知开启了多少英雄豪杰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干。

本文分析了曹操文学形象的演变及特点,并且与历史形象进行了对比,综合介绍了《三国演义》中对于曹操文学形象的塑造和表现手法.

关键字三国演义曹操文学形象特点塑造手法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作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影响巨大的作品,其成就是多方面的。

其首创的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一出世便达到了顶峰,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的光辉范本[1]。

在《三国演义》中,绝大多数形象是某一道德品质的典范。

在作者笔下,曹操的“奸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不过,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曹操并非只有阴暗的一面,他还有辉煌的一面。

可以这样说: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分别体现了曹操的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

2.研究意义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既有应该肯定的东西,也有必须否定的东西。

历史上一切曾经起过某种进步作用的剥削阶级政治家都是如此.曹操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他们这种共同的本质特征,所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

当然罗贯中之所以要把曹操塑造成这样一个形象也是与曹操的政治上的二重性等因素分不开的。

历史资料表明,三国故事在五代之前便有流传,拥刘反曹以成定势,而特别是由于诸葛亮其人超人的智慧和军事才干,亦不允许人们和作者反对拥刘反曹的倾向,而特别是曹操的许多思想和作为有违儒家思想和以汉为正宗的文化思想倾向,更由于《三国演义》是以“七分实事,三分虚构”而创作的所以曹操历史形象有相吻合的地方,也有不相吻合的地方。

由于罗贯中把握了历史人物本质性的特征,所以很容易使人把艺术形象与历史形象混淆起来。

所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形象[2]。

3.文献综述

有关曹操文学形象的研究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开始不断涌现。

举其要者,如李厚基的《曹操——一个丑转化为美的不朽的艺术典型》,即主要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曹操[3],认为历史上曹操思想性格中的“丑”,经过作者“典型化”的艺术处理,融入其强烈的爱憎、鲜明的倾向,给人以真实、生动、可信的感觉,就由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典型,具有了不朽的艺术力量.许建中《试论曹操性格的二重组合》则运用“性格组合论”,指出曹操是个有机的“二重组合体”,“批判蕴涵歌颂,矛盾暗合统一,雄才大略的英雄与奸诈凶残的奸雄集于一身”。

不过,也有论者指出曹操身上“奸”和“雄"的性格元素,并未构成“相反相成"的“二重组合体”,因为“奸”是道德属性,“雄”是个人才能,二者并不“对立”、“相反”,实际上“雄”只是“奸”的强化剂,越具有雄才大略,就越奸,就越有危害性[4]。

也有的论者认为曹操身上的“雄”与“奸”是相辅相成的,“成雄”是其目的,“施奸”是其手段;不“奸”难以成“雄”,为了“成雄”则不择手段[5].刘上生的《曹操形象的成功奥妙》,则以系统论为武器来解析曹操作为“奸雄"的性格系统,指出“作者采取从心理、伦理、政治三个层次逐步展示而又综合整一的描写方法,出色地进行着这一性格系统的创造”,曹操性格的成功,就在于其性格结构的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和复杂性的高度统一。

其他如张静河《从现代管理的角度论诸葛亮曹操决策之得失》(《海南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丘振声《论曹操的用人之道》(《海南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邓玉景《〈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探析》(《郑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雷勇《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蕴》(《汉中师院学报》1995年第3期)、李静《曹操生命价值得失浅探》(《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王理《〈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再探讨》(《北方论丛》2000年第2期)等等[6],则分别从管理学、人才学、政治学、文化心理学等角度,来对曹操形象进行多方位的观照和评价.总之,新的理论视角的广泛运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曹操形象之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同时也为曹操形象的阐释开拓出了无比广阔的审美空间.

二.曹操的历史形象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本姓夏侯,字孟德,又名吉利,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

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

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7]。

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的曹操,在三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纵横65个春秋,流传下的英雄故事,时时令后人感慨莫叹[8]。

观其一生,从举孝廉踏上仕途开始,到后来挟天子以令诸候,其间收黄巾,讨董卓,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封魏王,弃汉中.千秋功过,任人评说。

鲁迅先生曾说: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这样的评价倒是和曹操刚刚去世时的人们对他的评价比较类似,在曹操刚刚死的一段时间,曾经在魏国出现过一阵吹捧他的热潮。

曹植在《武帝诔》中描述了曹操下葬时的情景:

“华夏饮泪,黎庶含悲”、“兆民号咷,仰诉上穹”[9]。

这里固然有曹植故意抬高自己父亲的成分,但是在当时魏国境内的各种文学作品中,曹操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三.曹操文学形象的演变

1.两晋时期曹操的文学形象

西晋张辅,应该是高举尊刘贬曹大旗的第一人。

他在《名士优劣论》中,把刘备与曹操作了全面的比较,他说:

“董公仁,贾文和恒以佯愚自免。

荀文若,杨德祖之徒多见贼害。

孔文举,桓文林等以宿恨见杀。

良将不能任,行兵三十余年,无不亲征。

功臣谋士,曾无列土之封,仁爱不加亲戚,惠泽不流百姓。

岂若玄德威而有思,勇而有义,宽弘而大略乎".张辅认为曹操最恶劣的品质就是多疑、暴虐,而“威而有思,勇而有义,宽弘而大略”的刘备才是他心中真正的名士[10].

东晋习凿齿在张辅“尊刘抑曹”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将曹氏贬的一无是处。

他主要的观点有二:

其一,以蜀汉为正统。

其二,他认为“汉亡而晋兴".他认为魏没有资格继承正统,认为“皇晋宜越魏继汉”[11]。

他甚至连司马氏曾为魏臣都不承认,说“宣皇祖考立功于汉”.(宣皇指的是司马懿,司马炎即帝位后追封他为高祖宣皇帝)。

2.唐代曹操的文学形象

到了唐代,人们对于曹操的评价总体来说是褒贬不一的。

唐太宗李世民在《祭魏太祖文》中,虽然称曹操“雄武之姿”,还将他于伊尹、霍光相提并论,称其为“国之栋梁",肯定了他的匡正之功;但与此同时又说曹操“观沉溺而不拯,视颠覆而不持。

乖徇国之情,有无君之迹”。

句中这个“乖”字非常形象的刻画了曹操的野心,明喻曹操所作所为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匡扶汉室,而是为了一己私利.后面一句“有无君之迹”更是直白地将曹操“奸臣”的形象公诸于众[12]。

由于李世民的特殊身份,唐代士人对他是十分尊崇的,因此他对曹操的看法基本上为唐人所认同。

3.宋代曹操的文学形象

宋代司马光在其编著的《资治通鉴》中的不少地方对曹操都带有明显的“非其不轨,卑其为人”的倾向。

在对曹操杀杨彪一事的选材上,司马光没有使用语焉不详的《三国志》,也没有使用立场较为中立的《孔融传》注引《续汉书》的说法,而偏偏使用《后汉书》的记载:

“时袁术僭乱,操托彪与术婚姻,诬以欲图废置。

奏收下狱,劾以大逆."小小一个“诬”字,却将曹操蓄意陷害他人的小人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实在是精彩。

4.近代曹操的文学形象

这一时期的《三国演义》研究逐渐经历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这种转型涉及了文学观念、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表述方式等诸多方面;表现在对曹操形象的研究上,学者们虽承传统批评之余绪,尚不脱比经附史式的道德评点模式,但已开始尝试运用西方的美学理论来分析、评价曹操等人物形象。

例如,冥飞的《古今小说评林》即以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为依据,指出《三国演义》“极力尊崇关云长,然写来不免有刚愎自用之失;写孔明亦是极力推崇,然借风、乞寿、袖占八卦、羽扇一挥回风返火等事,适成为踏罡步斗之道士,殊与贤相身份不合矣。

……综观全书,倒是曹操写的最好。

盖奸雄之为物,实在是旷世而不一见者。

刘先主奸而不雄,孙伯符雄而不奸,兼之者独一曹操耳.……书中写曹操,有使人爱慕处,如刺董卓、赎文姬等事是也;有使人痛恨处,如杀董妃、弑伏后等事是也;有使人佩服处,如哭郭嘉、祭典韦,以愧励众谋士及众将,借督粮官之头,以止军人之谤等事是也。

又曹操之机警处、狠毒处、变诈处,均有过人者;即其豪迈处、风雅处,亦非常人所能及者。

盖煮酒论英雄及横槊赋诗等事,皆其独有千古者也。

”这段评论就通过关云长、孔明与曹操形象塑造的得失比较,较为具体地揭示了曹操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和复杂性,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13]。

5.现代曹操的文学形象

十年动乱过后,学术界为了清理“评法批儒”所造成的混乱,又重新探讨了对曹操形象的评价问题。

一些论者继续就五十年代后期为曹操“翻案”的问题展开了一些讨论;有的论者则发现了《三国演义》的不同版本中对曹操形象的处理是有所不同的,还有的论者则运用了新的理论视角对曹操形象加以诠释,都提出了不少富有启迪性的新见解。

程毅中指出,当年为曹操“翻案",是因文史纠缠不清,《演义》不是史著,而是小说,故不应从历史角度否定它。

《演义》中的贬曹倾向源头古老,揭露曹操的酷虐变诈,正是历代人民政治上反暴政、道德上反伪善的美学理想的体现,决不是为了宣传“封建正统主义的历史观”[14].黄钧也指出,当年一些史学家说《演义》“歪曲”历史,丑化曹操,这是为了模糊文学和史学界限,用历史评价来替代道德评价,用曹操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来掩盖他极端利己主义的本质[17].在《真假曹操辨》一文中,他还将《演义》中的曹操与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中的曹操相比较,认为从真实性和典型性两个方面来看,罗贯中塑造的曹操更符合历史真实,更能再现历史人物的阶级本质;而《蔡文姬》中的曹操则“超越历史的界限,竭力把曹操美化为古今少有的完人,甚至把他表现为种种美德的化身”,这既违背了历史人物的典型性格,也歪曲了特定时代的典型环境.

四.曹操文学形象的特点

1.生性多疑

曹操在军事上也犯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缺陷,曹操进攻东吴,因北方军士不习水性,屡屡受挫。

后听谋士进言,启用投降荆州军将领蔡瑁、张允兼任水军都督,负责操练水军。

周瑜见蔡瑁、张允训练水军有素,利用曹操生性多疑的致命弱点,诱使蒋干传书使用反间计,使曹操中计杀了蔡瑁、张允。

等曹操猛然醒悟知是中计已晩矣,应该说火烧连营、赤壁之战大败与曹操的多疑是有着直接的株连关系[15]。

曹操的多疑心理就是连睡觉时都搁置不下,有一次午睡时,有个士兵见曹操和衣而睡,怕他着凉,上前给他盖被子,他好像在梦中隐约疑似有人要杀他,随即抽出宝剑将那位关心他的士兵给杀了。

后知之错杀,又为那士兵举行盛大葬礼,来弥补由于自已多疑的过失。

2.求贤若渴

曹操的惜才爱才表现在对关羽的极尽能事之收拢.对于关羽,曹操的求贤应该有着战略和战术的双重考虑.如果能求得关羽的归顺,曹操不仅拥有了得意大将,更削弱了刘备的势力,从感情上摧毁了刘军的阵营,所以,曹操不惜代价,“上马金,下马银”,诚心诚意对待关羽。

但是关羽毕竟不是许攸类的谋士,他对江湖仗义的看重超出了对于自己正确位置的找寻,所以,曹操的所有努力,都不能打开关羽心中结义兄弟这把锁。

他始终追随刘备,演义了传世经典的结义之情。

不过关羽到底是仗义之人,虽然不能身从曹操,但是他在感情和行动上都对曹操的恩泽给与了回报。

白马之围,关羽挥斩袁绍的两员得力大将颜良、文丑,解救了曹操。

华容道放过曹操,也是他对曹操爱才惜才的一种回报。

3.才华过人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他又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

他一方面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地搜罗文士,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局面;一方面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创文学上的新风气。

他的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史家说他“御军卅余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确是实录[16]。

这些乐府歌辞虽沿用汉乐府古题,却并不因袭古辞古意,而是继承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精神,“用乐府题目自作诗”(清方东树语),反映了新的现实,表现出新的面貌。

五.曹操文学形象塑造的三阶段

1。

“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从曹操出场到官渡之役战胜袁绍父子、舅甥是曹择形象描写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作者对曹操的态度基本上是肯定的。

描写中德大于过,议论中褒多于贬,正如曹操自己所说的:

“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这个阶段所描叙的正是曹操剿灭群凶,平定中原的光辉历史.当时,正值汉未动乱之秋,衰微之际,军阀割据,州郡分崩,君臣离析,人人都在凯靓汉家天下。

曹操不愧为一个谋略家,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正当董卓“势若泰山",满朝大臣“朝夕难保”的时候,曹操独具“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英雄气慨,与董卓虚与委蛇,往来相府,换取了董卓的信任,为行刺董卓创造了绝好的条件。

谋杀董卓,事虽不成,忠义却永在.之后又矫诏天下,招募义兵,举国响应,英雄云集,与董卓对垒,大大地挫伤了董卓的锐气,直逼得西迁长安,以避其锐.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曹操是刺董、讨董的第一人。

这一点不能不受到读者的首肯。

2.“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柞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蔡淡:

《胡茄十八拍》)蔡文姬与曹操是同时代人,她的诗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曹操生活时代的面貌,亦即是人们常说的“乱世”。

许韵能识人,对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听了,欣然而去。

看来,曹操是乐于做这时代的“奸雄”了。

既“奸"又‘雄”,这组矛盾的概念,却极为捅洽地集中于曹操的形象上,使他成了复杂的‘这一个”,即使在以塑造正面形象为主导思想的第一大阶段,作者也没有忘记带出曹操的_“奸”,几乎在每一件轰轰烈烈的状举之后都夹上一笔醒目的劣迹,如形影之相随.这些看似信手拈来,却属惨淡经营,让人看到了一条清晰的“奸"的脉络。

然而,这毕竟还是附带的描绘,第一阶段的曹操还是按英雄的标准塑造的,曹操是一个真英雄,是一个带着过失和失误的英雄,或者说是一个“雄"多“奸"少的英雄。

但是,作者的主观意图并不完全在此,于是在第二阶段,作者转变了笔锋,对曹操的描写逐步增强了“好"性,磨掉了“雄"性,直至使他变成了一个赤裸裸的‘汉贼”[17].

3.“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由谦入骄易,由骄返谦难。

一个不严格要求自己的人,随着地位的提高,生活的富庶,吹捧者的增多,自我克制力的削弱,便会逐渐地丢掉谦虚的良好品德而陷入骄傲的泥坑。

地主阶级的各种代表无不是这样,他们不可能象现在的人们似的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他们一旦沽上了骄傲的恶习,便会逐曹操就再也容不下一个比他反应敏捷的才人了,于是他借故起了杀机。

杀杨修是因为杨修对“鸡肋"这个口令,根据曹操的心理状况,作了有条有理切合实际的分析。

杨修可谓曹操能推心置腹的知己。

此事如果发生在早年,曹操也许会象困境中跳足迎许枚一样,把杨修延之上坐,作促膝谈的,人世间知音难觅啊,可惜这是晚年,杨修如此明白地道破了他那进退两难的心事,使他恼羞成怒了,往昔对杨修高出自己一筹的忌意也一齐涌了上来,恰如火上浇了油,于是乎“杀"。

六.曹操文学形象的塑造和表现手法

1.曹操文学形象英雄面的塑造手法

1.1通过情感描绘塑造曹操之雄

《三国演义》中通过情感的描绘来凸显曹操英雄形象的地方也很多。

他手下勇将典韦为保护他而战死,他亲自设祭号泣,回许都又立祀祭之,还把典韦的幼子收养府中。

第二年他率兵路过典韦战死的地方,又亲自拈香放声大哭吊奠典韦亡魂.谋士郭嘉随他西征乌桓,屡献奇谋,不幸半途病亡.曹操大哭“天丧吾也”而隆重祭之,并把郭嘉的儿子也收养府中.赤壁兵败时他想起郭嘉,又大哭“哀哉!

痛哉!

惜哉!

”但曹操也有无情的一面。

谋士苟或曾为他制定“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坚守官渡以待变"三大战略决策,喜得曹操曾拿他与汉朝开国功臣张良媲美。

但后来曹操想要晋升“魏公”,苟或提出不同意见,却被他采取隐晦手段置于死地。

苟或的侄儿苟攸也遭受同样的命运。

行军主簿杨修耍了点小聪明,亦成为他的刀下鬼.

1.2通过语言描绘塑造曹操之雄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那一回,信口评骘天下人物:

袁术为“冢中枯骨";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刘表虚名无实”,可以说个个入骨三分。

最后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说的是那样豪迈、自信.赤壁之战前夕,对明月,奠长江,横槊谓诸将:

“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

"接下来横槊赋诗,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慷慨豪迈,壮志凌云的历史英雄.难怪千载之下的苏东坡会心向往之,发出“一世之雄"的赞叹。

1.3通过人物行为塑造曹操之雄

曹操的英雄行为主要表现在他富有正义感.他20岁任洛阳北都尉时,凡违禁者均依法处置,即使权倾朝廷的中常侍至亲违禁亦照打不误.东汉末年董卓暴虐异常,荼毒百姓,人皆惧之,曹操却只身带七宝刀欲刺杀董卓,因临时事变未能成功.后他又召集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体现出他疾恶如仇的气概。

曹操最突出的优点是有雄才大略。

他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战略上善于集中有限兵力对诸侯实施各个击破。

在战役中他经常身先士卒,亲自督战.“濮阳遇吕布,宛城遇张绣,赤壁遇周郎,华容遇关羽,潼关遇马超”,到斜谷时又被魏延射中人中断折两颗门牙,可谓几番死里逃生.他知己知彼,在“煮酒论英雄”时分析各路军阀的长处和弱点,可谓人木三分。

他处事机敏,在行刺董卓时见大势不妙,便迅速改变说“要进献宝刀";在持剑要斩杀张辽时,听左右说张辽是忠义之士,便赶快丢弃手中剑改口说:

“哈哈我这是跟你开玩笑!

”他才华横溢,他的诗激情豪放,流传千古。

他有时又显得格外宽容.在官渡打败袁绍后,有人将一份曹营将官与袁绍暗通的名单献给他,建议“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

他却连看也不看地说:

“在袁绍强大的时候,我也感到不能自保,何况他人乎?

”遂命将那份“通敌”的名单烧掉而既往不咎[18]。

2.曹操文学形象奸雄面的塑造手法

2。

1通过一种“范式”塑造曹操之奸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普遍具有模式化的特点.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时,心中早已准备好了一种“范式",主要人物一出场便确定其基本性格特征,以后则在故事情节的叙述过程中,再通过人物自身和他人言行的“显示"而不断加以强化,使其性格特征在叙述上呈线性稳定发展趋势。

曹操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小说第一回曹操首次出场时那段文字是极有代表性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为首闪出一将:

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

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

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时人有乔玄者,谓操曰: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

”南阳何顒见操,言:

“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

“我何如人?

”劭曰: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寥寥百余言,说尽曹操的外貌、家世、为人和个性。

紧接着作者就迫不及待地借他人之口点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为小说中曹操这一形象定下了性格基调,作者本人对这人物的爱憎褒贬也尽现读者眼前。

曹操一出场作者就给其定型为“奸雄”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概念的抽象描述,而是用大量生动的具体描写赋予这一概念以丰满可感的血肉。

当陈宫斥责曹操知错而故杀人大不义也,曹操却说: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就注定了他一生活动的轴心就是以他的个人利益为中心。

文中对人物定型后,不仅通过一系列事件表现人物形象,还在作品中借他人之口说出了曹操极端利己主义的行为,刘备说过:

“曹公轻贤傲士,只可同忧,不可同乐,若心一变,死无地矣”。

杀死祢衡就是一个例子,曹操不杀之而使人为之。

曹操以替父报仇为名进攻徐州,曹操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疯狂,滥杀无辜,残暴不仁,让人触目惊心。

曹操也不否认自己是奸雄。

“曹操的遗嘱:

分香卖履,留恋妾妇,体现出曹操的大气与自负,就不谈国家大事,不说豪言壮语,就说些小事,你们把我怎么样,你们说我是小人就是小人又怎样,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才不在乎你们怎样评价我呢。

我就是这样的人.

2。

2用人物自身的“言"、“行"塑造曹操之奸雄

《三国演义》中塑造的曹操,将其定型后,通过其自身的语言和行动将其“奸"刻画的得栩栩如生。

小说中曹操是一个时刻活动着的形象,只要曹操登场,我们总可以看见他的行动,听到他的讲话,而且,只要曹操登场,总是有事件围绕着他发生,展开。

当众官在王允家中念及董卓弄权、社稷难保而一起大哭时,曹操却一人却抚掌大笑,声言“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这里,作者的两个动作“抚掌”、“大笑”一句话“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鲜活生动的勾画出曹操口出大言、自命不凡同时也表现了曹操过人的胆气。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之后的曹操的形象描写中,打了败仗的曹操在狼狈逃命的途中,其心理活动是多层次的。

战败开始时“肝胆皆裂”;逃至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时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未见伏兵,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

正当他讥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时伏兵出现,惊得他几乎坠马。

逃至葫芦口操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

正当曹操笑“诸葛亮、周瑜智不足”时伏兵再次出现,操落荒而逃.逃至华容道操在马上扬鞭大笑,笑周瑜、诸葛亮是无能之辈。

正说间关羽截住去路,念往日厚恩放走曹操。

曹操安全回到营地时,却又“仰天大恸”,“捶胸大哭"。

对于曹操这种跌宕多变的复杂心理状态,书中并没有直接剖析,作者注重的仍然是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作者显然并不关心人物形象的实感,他要表现的仅仅是人物的性格.这段描写把曹操那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2.3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来塑造曹操之奸

刘备说:

要“事业可成”,必得“每以操相反”作者将刘备与曹操作正反对比来写。

通过这个对比方法,自然把刘备太高了,美化了,而把曹操贬低了丑化了。

比如曹操枉杀吕伯奢一家八九口后,陈宫责备曹操多疑、无义,而作者为了宣扬“仁君”思想,为了替刘说话,使曹操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又使刘备说出: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等话。

当然曹操这话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

曹操杀董承、董贵妃,灭伏皇后三族等,凡是不为自己所用的都必除之以防后患。

而刘备为了与各个军阀集团争夺文武幕僚和人才,他是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对诸葛亮的态度最为典型,三顾茅庐已成为天下美谈。

对于刘备来说,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争取别人死心塌地地为他效劳.他衡量了当时政治手段利弊,得出这样的结论:

“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以操相反,事乃可成。

”他从本集团所处的环境及长远利益考虑“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为也。

”为了取得民心,得到天下,他可以不计较眼前小利。

所以刘备头顶的是“仁”字,而曹操背的却是“奸雄"的骂名。

七.总结

通过对曹操由历史人物到文学典型的演化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首先,作为文学典型的曹操与历史人物曹操绝不能等同,因为作为文学形象的曹操是经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