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sylum Research原子力显微镜简易中文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0118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Asylum Research原子力显微镜简易中文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美国Asylum Research原子力显微镜简易中文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美国Asylum Research原子力显微镜简易中文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美国Asylum Research原子力显微镜简易中文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美国Asylum Research原子力显微镜简易中文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Asylum Research原子力显微镜简易中文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

《美国Asylum Research原子力显微镜简易中文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Asylum Research原子力显微镜简易中文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Asylum Research原子力显微镜简易中文操作说明书资料.docx

美国AsylumResearch原子力显微镜简易中文操作说明书资料

美国AsylumResearch原子力显微镜

MFP-3D-SA标准型原子力显微镜

简易中文操作手册

(第一版)

 

杭州葛兰帕科技有限公司

ACModeinAir轻敲模式(大气)

1.开启原子力显微镜控制器、电脑以及减震台。

检查各个系统是否正常启动。

2.进入WindowsXP系统,启动Igorpro软件,在Igorpro软件的下方,开启视频窗口,由原子力显微镜CCD提供光学观察窗口,为观察样品、选取下针位置以及“对光作业”提供条件。

※对光作业指的是将定位激光正确的对准到探针悬臂表面合适位置,确保力学信号反馈的准确度。

3.开启位于控制器上的激光光源及为样品提供照明用的氙灯光纤光源。

氙灯光源亮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设定,以可以准确观察样品以及探针为标准。

在正式进入原子力显微镜扫描过程中,可以将其关闭,以延长其灯泡使用寿命。

4.装针作业:

●将探针夹持器cantileverholder按照呈三角形排布的定位小球位置卡入探针台cantileverholderstand上。

●然后用螺丝启子把cantileverholder上的螺丝松开3~4圈,不可过松,防止螺丝滑脱。

●打开探针盒,用镊子拾取探针,注意夹取探针时的角度,要保住垂直夹取,夹取探针的位置也要中间偏前段一点,为将探针尾部推入螺丝夹具口提供足够操作空间。

●探针插入夹具口后,根据实际情况,再精细调整位置,使其大致处于正中间位置。

最后用大拇指和中指夹住螺丝刀,进行旋紧。

使用两个手指的目的,就是确保力量不要太大,防止夹碎探针或者把螺丝螺纹破坏。

●拧紧的原则是感觉有阻力后再拧1/4圈,(要视具体情况定)再用镊子轻轻触碰探针侧面,看其是否因为没有夹紧而发生移动。

●装入朝上放置的扫描器头部圆形槽口,注意定位小球的位置。

5.样品台准备工作

●拿起MFP-3D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器头部。

露出原子力显微镜平板式扫描板上的样品台。

●将承载有样品的载玻片或者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具体安装另行说明)放入样品台大致正中位置。

●用提供的两块磁铁分别吸住载玻片两端,起到固定作用。

●将扫描器头部放回,注意持握手法,用手托住后端,先将两个后脚放入样品台上的孔洞位置,然后逐步放下前段的那个支脚,主要是防止装有探针的头部因为与样品间距不够,直接砸在样品上,导致探针损坏。

●三个支脚之间的高低需要重视,一般先将两个后脚之间调平,前脚稍高于后脚,以便最后的下针调整动作。

可以通过使用水准仪或者在隔音柜背后贴一张白纸,通过机器上下间缝,还是可以比较容易的校对平衡。

●前脚放下去的时候注意样品和针尖之间的距离,确认放下去不会碰到后,再调整前脚高度,间隙调整到大致1mm左右。

●若后脚明显偏高,需先调高前脚,再提高后脚,然后再调低前脚。

6.对光作业

●通过扫描器头部后面CCD反射镜上的两个旋钮,上下左右调整运动来寻找到探针,使其出现在视频窗口,调节扫描器头部后反射镜附近的聚焦旋钮,对探针聚焦以使探针清晰。

●调整扫描器头部上的LDx及LDy旋钮,一边观察视频窗口,一边观察SUM值大小,使Sum值达到Max。

●SUM值最大后,调PD旋钮(头部左面),使Deflection趋于0。

(调Deflection时,若Sum值发生偏移变化太大,就必须重新调调整LDx及LDy旋钮,使Sum值达到Max。

否则进行thermaltune时找不到共振峰。

※关于真光斑与假光斑之分

因为夹持器透射三角棱镜的关系,在实际对光作业中,我们会发现三个光斑,两个假光斑,一个真光斑。

其位置关系如下:

假光斑2

真光斑一般与其中一个假光斑平行,处于三个光斑位置的最左边,而两个假光斑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是平行的。

※光斑在探针上的位置

大致在探针悬臂前部位置,不要太靠前,以取得最大SUM为宜。

※关于Deflection与SUM关系

原子力显微镜光电传感器采用的是四象限传感器。

SUM值最大是指从悬臂反射回来的激光打在了四象限板(ABCD)相对中心位置。

如图:

A

B

C

D

SUM=A+B+C+D

Deflection=(A+B)-(C+D)

Sum:

表示光斑打到光电传感器上的总强度大小。

所以当我们调整SUM值最大后,在调整Deflection时,SUM有时会发生变化,这时我们需要再调整下,以使两个值都达到相对完美状态。

 

7.探针定标:

(Thermaltune热定标法)

●选择操作框Tune,对话框中有两种形式,AutoTune和ManualTune。

大气模式选用AutoTune,液相模式选用ManualTune。

做之前现在Appendphase√打钩,确保共振峰准确性。

●Dothermal后,等到Currentsamples>20,stopthermal,在图中用Ctrl+i取点,⊕放到Max,图下方的X值即为共振频率。

●进行Autotune的参数的设定。

根据前面求得的共振频率来设置Autotunehight以及Autotunelow两个最高最低频率范围,其选值的大致标准是以之前获得的共振频率为中心,上下各放宽50KHz,即Autotunehight在共振频率基础上加50kHz,Autotunelow在共振频率基础上减50kHz。

●共振位置调整,一般情况下设置为Taggetpesent=-5.0%,(最高峰值左偏5%。

)其左偏的意义是表示力的作用区域在斥力范围,这主要是为了首先确保探针工作在一个力学区域内(斥力区)。

●※关于工作在哪个区的问题

为了获得形貌信号,一般要工作在斥力区,其在扫描过程中也体现在phase信号槽一直处于中间偏左位置。

当我们要体现引力特征时,可以在扫描过程中,通过调整驱动振幅以及setpoint来调整,具体参数设置需要参照当时情况的Phase信号反应以及图像质量。

8.调整Main中的参数。

●setpoint设置,在大气环境中,setpoint应设置为Sum&Deflection对话框中的Amplitude值的0.9倍,即Setpoint=0.9Ampitude=900左右;在液相环境时,Setpoint=0.8Ampitude=800左右。

●设置扫描范围Scansize,以及扫描速率Scanrate,轻敲模式一般在1Hz左右,如果重合率不好,图像质量不理想,可以酌情降低。

●关于ScanAngle设定,其原则是尽可能与样品垂直,这样能够尽可能反映出样品的细节。

大部分情况下是ScanAngle为90°。

9.下针

●点击Sum&Deflection对话框中的Engage,此时ZVoltage一般为最大值150,即Z轴方向上的压电陶瓷长度伸到了最长,也意味着其在伸到最长的情况下,还是没有触及到样品表面。

(这是正常的,否则探针已趴在样品表面损坏掉了。

●调整探针高度,逆时针调节扫描器头部前段的大旋钮,调整过程中,注意Sum&Deflection对话框各项指标,在驱动振幅Amplitude=1时,系统会发出一个清脆的提示音,此时发生“叮”声。

●在注意Zvoltage的情况下,继续逆时针调holder前面的大旋钮,同时使Zvoltage=30左右。

●注:

调amplitude及zvoltage的同时关注视场,当视场中样本逐渐清晰时,说明探针接近样品表面,此时降低调节速度

●选定Setpoint,逆时针控制器里拉出的一个便捷远程控制器(白色大扭)使Zvoltage升高,直至不变,此时ZVoltage在50~90为宜。

若ZVoltage接近150时仍能上升,顺时针回调白色大扭至100左右(为扫描器的头部的直接调整提供空间),继续逆时针调扫描器头部前面的大旋钮,使Zvoltage=30左右,再调远程控制器,直至满足要求。

※此方法为软下针方式,可越过“虚假”水膜,保护探针,成像质量以及对探针的磨损最小,是我们所推荐的。

10.点击Sum&Deflection对话框中的Withdraw,关闭光纤光源,有隔音柜的情况,就合上隔音罩。

11.开始扫描,选择Main框中的doscan。

12.屏幕上出现三中图像信号,我们首先检查高度图即HeightRetrace图中,检查trace与retrace的重合性。

即红线和蓝线最好能够大致吻合。

若重合性不好,有以下有四种方法进行调整:

●降低Setpoint

●调高integralgain,但应注意过高时会产生噪声

●Scanrate也有影响,一般是1Hz,也可调至0.75Hz或0.5Hz,对于粘弹性材料或者有凸起的表面,Scanrate数值降低

●在扫描过程中,先调高Setpoint,再调高DriveAmplitude,然后调低SetPoint(?

),目的是使探针离样品表面远些,同时扩展SetPoint的可调范围。

提高探针振动的振幅(增大敲击力度),此方法适用于软材料。

此法同时适用于相位调整,调整探针工作在引力区或者是斥力区。

调整过程中,选中slowscandisabled√,扫一条线,来回扫一条线,直到来回轨迹线重合后在进行扫描。

13.全部调好后,点击stop,clearImage,去除以前的调整期图像,进行正式扫描阶段。

14.选择FrameDown/Up,重新扫描。

15.保存图片。

16.结束工作

实验结束后,调holder前面的大旋钮5下(顺时针方向),拿下holder,取下glassslide(sample)

 

注意事项

●每次进行Thermaltune或Autotune都必须进行deflection调0。

●Phase>90°,引力作用;Phase<90°,斥力作用。

一般在斥力作用模式下可获得最好形貌。

●调焦时能够反映3相,探针、窗口和样品。

●调整频率时:

空气使用appendphase,液相时去掉appendphase,加appendthermal。

●实验时注意头部的光缆线不要一个方向转太多,防止缆线扭起来。

 

参数含义及取值:

1)Deflection:

表示Tip在法向上的变形量反映在PD上的数值Deflection=(A+B)-(C+D)=0;调节的目的是使光斑关于某一坐标轴对称。

2)Setpoint:

探针所在位置反映在光电传感器的电压,相当于设定探针与样品的距离。

空气中setpoint=Amplitude×90%,液相中setpoint=Amplitude×80%。

ACMode:

由自由振荡的振幅决定(其由驱动电压决定),振幅越小,距离样品越近。

空气中,对于硬物质,Tip与sample接触时的Setpoint值应大于未接触时的50%,其中接触时的Setpoint值指最终远程控制器调节后的值,未接触时的Setpoint值指开始的Amplitude×90%。

对于软物质,最终的Setpoint值太小,则要先调高Setpoint值,再调高driveamplitude。

注:

上述的关系不适用液相。

ContactMode:

由未与样本相互作用时的Deflection决定,一般在其基础上加1-2V(电压越大,相互作用越强),视探针和样本性质而定。

电压越大,距离越近。

ContactMode下的调整应先在ACMode模式下针,调整结束后转换到ContactMode,然后调Deflection=0,Setpoint≈0.2∽0.3V。

)接触模式下Setpoint值一般按0.2V变化。

3)integralgain:

表示反馈积分速度,相当于信息处理速度。

速度快,探针敏感,但是太快会出现噪声,即phase图像中会有很多毛刺,调节的目标为不出现噪声情况下达到最大。

(软物质一般值小,硬物质值大。

4)Zvoltage:

表示Z向电压,用来控制压电陶瓷的伸长量;

5)Scanrate:

表示扫描速度,速度高,可能影响细节,通常取0.5—1Hz,一般情况为1Hz;

(越低图像越清楚,软的材料,水膜厚,粘性大应取的小。

6)scansize:

不建议50nm以下。

7)DriveAmplitude:

表示驱动探针的驱动电压;

(做Autotune时,系统会根据S&D中的Amplitude的值给出一个DriveAmplitude。

若sample为软物质材料,则降低setpoint及提高intergralgain的可调范围很小,此时可适当的提高DriveAmplitude。

 

液相成像

1.样品准备:

●打开电脑,双击MFP-3D,把密闭液池周围的小孔堵上,用胶水把Sample贴在密闭液池的下面,

●干后,在液池里面滴入2.5ml液体,

●先在cantileverholder上装密封圈,然后再把它装到cantileverholderstand上装针。

●再把cantileverholder装到Head上,probe必须用液滴湿润(用滴枪从侧面注入,不能从上方注入,否则会压弯针),否则probe进入sample时,probe表面会有气泡,影响稳定性。

(探针型号为TR-400、TR-800、Biolever、iDrive专用探针,这种probe比一般的厚一点)。

2.启动系统:

在Igorpro软件的下方,开启视频窗口,开启激光光源及光路光源(调多少自己定,用来调节视频的亮度)。

3.检查头部的三个脚是否调的足够高(若未调高,就需要把三个脚调高),把holder放入base上,检查probe与glassslide之间的间隙,调holder后面的两个旋钮以及前面的大旋钮(逆),holder将下降(若间隙在1mm左右,结束旋转)。

4.调holder后面的两个旋钮,使probe出现在视频窗口。

5.探针与水接触后,调整LDx及LDy旋钮,(先调一个方向再调另一个方向)使Sum值达到Max,(若Sum值达不到Max,则调节视场位置,放大Probe,再重新调使Sum值达到Max。

)=>调PD旋钮(holder左面),使Deflection趋于0。

(调Deflection时,若Sum值变化太大,就必须重新调调整LDx及LDy旋钮,使Sum值达到Max。

否则进行thermaltune时找不到共振峰。

6.探针定标:

Thermaltune(热定标法)

●Dothermal后,等到Currentsamples>20,在图中用Ctrl+i取点,⊕放到Max,则图下方的X值,则共振频率就是此值。

●进行Autotune的参数,液相选用ManualTune。

●选取之前的X值(中心频率),SweepWidth=25KHz(两边扩展频率),AppendThermal√,注意不要选择Appendphase。

●调整Deflection=0(液相下,Deflection会漂,封闭液池是由于温度场不均匀,半封闭液池是由于气泡原因,需多次调整)

●选择Onetune

7.设置DriveAmplitude=1.0V(液相下,一般在1V左右,甚至不到1。

)(在图中最高峰旁边的一个峰设为共振峰。

8.调Deflection=0

9.调整Main中的参数DriveAmplitude在合适位置,最大不要超过1V。

若S&D中的Amplitude<0.5,就要调高DriveAmplitude。

10.此时的Amplitude=0.6V,则设Setpoint=0.8×Amplitude=0.48V

11.继续再次调整Deflection=0

12.点击Sum&Deflection对话框中的Engage

13.调扫描器头部前面的大旋钮,使Zvoltage=30左右。

(若ZVoltage降不到30,则降低Setpoint,然后调Deflection=0.)

14.调整扫描器头部前面的大旋钮使Zvoltage=50~90不动。

(最好在70)

15.点击Sum&Deflection对话框中的Withdraw,关闭光源,合上隔音柜。

16.设定好在Main(Scansize,Scanrate,ScanAngle=90°等)的相关数据

17.开始扫描-doscan

18.在HeightRetrace图中,检查trace与retrace的重合性。

(调整方法与大气环境相同)

19.全部调好后,点击stop,clearImage。

20.选择FrameDown/Up.

21.保存图像。

液相注意事项:

1封闭液池注水2.5ml。

2液相操作时注意随时将deflection调零。

3不能用控制器上的便捷远程控制器调ZVoltage,而是通过SetPoint右下方按钮完成。

4没有引力与斥力之分,范德华力消失。

5避免在载玻片上直接注水,要用液池或贴上特氟龙(厌水聚合物)的载玻片保护做。

6做完后抬针,务必规范,支脚要多抬起一点。

7探针被溶液泡过后,要把探针用酒精或丙酮泡一下(时间),要淹过探针。

另外被溶液泡过的探针要分开保存,避免污染。

8沾过溶液的密封圈的清洗,先用纯水清洗,再用纯水超声波清洗5min,再用纯水清洗,最后用擦镜纸擦干。

9载玻片清洗,用丙酮/酒精泡过之后,再用酒精超声波清洗10∽15分钟,最后用擦镜纸擦干。

(若用丙酮清洗不须擦干)

10Biolever(Si),TR-400,TR-800(Si3N4)探针均不能用于iDrive模式。

11制样用胶水的特性:

404胶水:

快干,粘的牢。

用丙酮清洗。

环氧树脂:

用于颗粒、粉末的制样。

银胶:

导电、导热样品制样,作电极用。

12制样一定要平整,防止夹持器上的除了探针以外的其它部位碰到样品。

 

力曲线模式

准备工作与大气环境下ACMode前期准备工作一致,在成像质量良好的基础下。

1.在Main选项中选择ContactMode中的Force选项:

●Triggerpoint=1.00V;(deflection电压通常设为1)

此值为预设值,表示力曲线纵坐标。

●选择Triggerchannel中的deflvolts以及Relative

●点击gothere=>√showTiplocation显示探针位置

●spotdisplay选NumberedMarkes,设定Spotnumber=1

●点击Pickpoint,在图像上把点拉到目标点上

●确定,点击That'sit

※可以根据需求,设定多个Spotnumber

●点击gothere

2.定标过程

●力曲线(deflection)水平线的整平(横坐标)。

在同一直线的水平部分上选择两点,(红色线代表probe下去,蓝色线代表probe上来)

●cal.选项卡上把Setsensitivily设置为Virtualdeflline,重新做一次SingleForce。

●出现ForceGraph1,在倾斜部分选取同一条直线上的两点(红色线代表probe下去,蓝色线代表probe上来),求得deflvolts

●cal.选项卡=>把Setsensitivily设置为InvOLS,得到了InvOLS。

3.选择Thermal,

●点击gothermal(以便求得弹性常数Ks)

●出现ThermalGraph1,点击FitGuess(用高斯模式进行计算)

●点击Fittry,得到springconstant=1.87nN/nm(此值为探针的弹性常数Ks)。

●F=Ks×deflection

●Deflection=deflvolts×InvOLS

●Deflvolts:

形变量引起的电压值;InvOLS:

反切斜率;

●Ks遵循能量均分定律:

将悬臂看成谐振子,热运动提供能量的一半等于谐振子在一个自由度上的能量,即(1/2)×KB×T=(1/2)×KS×;其中服从布朗运动。

4.力坐标修正:

●MFPIP>Forcedisplaypanel>modify

 

力矩阵测试

1.在Force中选择Relative,

2.设置TriggerPoint

3.开始扫描doScan

4.产生ForceMap图/AdF(此图为粘附力图)

(力矩阵,setpointX=值,setpointY=值)

Y方向,setpointY

 

图像处理

MFPIP=>Browse=>listpanel:

imageondisk(硬盘);imageinmemory(内存)选择一张图片=>

3D生成三维图形;

Ddisplaymanager

Lylayout图像输出

Llistpanel

Ndisplay扫描后的所有数据全部存放在这。

Aanalyzepanel:

Roughness;

Section:

draw画线=>makegraph(求两点之间的距离)

Histogram:

求作直方图求距离。

M=>modifypanel=>mask=>calcmask(将变化比较大的圈出来,图像上有条纹点dilatemask,将mask范围扩大。

参数:

calcmethod:

计算方法;threshold:

域值;range:

范围

=>flatten=>resetmask

注意事项:

●保存图像时要保存2倍屏。

 

颗粒统计

1.先开Igor软件=>复制路径到Mycomputer=>点击particals.idf=>点击compile=>点击Kill

2.选择图像=>Mask=>用红点盖住黑点,选择计算方法Threshold(任意)=>点击CalcMask(Erode/DilateMask:

边界缩放)

3.MFPControls=>Particalpanel=>Mask选HeightRetrace,√Label=>点击Doit=>点击result

 

纳米操纵

操作原理:

在contact模式下,取一个方形区域,将法向正压力(即deflection)增大,重新扫描,就可以将方形区域中的粒子推向旁边。

MFPcontrols=>Lithopanel=>MasterLithopanel:

(修改参数)normolsetpoint<当时的deflection值,表示操纵间隙需要抬针;这样设置是为了先抬针,然后针移动到要做操纵的位置。

Lithosetpoint=该时刻Deflection值+1~1.5V,根据材料不同,自己确定的;

FreeHand⊙

关闭纳米操纵模式:

注意事项:

●纳米操纵要设置曲线路径,防止操作过程中将物质(如纳米碳管)折断。

 

纳米刻蚀

MFPcontrols=>Lithopanel=>Groups=>loadpicture=>SaveGroups=>displayGroups=>addGroups=>转化为contactMode=>Normalsetpoint=(比deflection小1∽1.5)=>SaveGroup=>doit也需要LithosetPoint吧

或者=>Drawpath=>画线=>setpointWave√=>Lithosetpo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