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0089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l-27Cl-35.5Fe-56O-16S-32I-127Ba-137Cr-52H-1N-14O-16S-32Na-23C-12Mg-2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3分,共48分。

1.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彰显我们的学科知识和智慧。

下列化学实验或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翻倒,灯内酒精流出并着火,可用湿抹布覆盖

C.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硫酸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A正确。

B、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酒精燃烧时,用水灭火时不但不能灭火,而且能扩大燃烧面积,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故B正确。

C、浓碱具有腐蚀性,不慎洒在衣服上,应该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不能用硫酸,故C错误;

D、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蒸馏水,再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安全及事故处理,掌握物质的性质特点和事故处理方法是解答的关键,注意配制稀硫酸时,是浓硫酸向蒸馏水中倒,不是蒸馏水向浓硫酸中倒。

2.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镍丝或铁丝)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利用焰色反应可区分NaC1与Na2CO3固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A错误;B.盐酸易挥发,因此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镍丝或铁丝),B正确;C.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其余的不需要,C错误;D.NaC1与Na2CO3固体中均含有钠元素,因此利用焰色反应不能区分NaC1与Na2CO3固体,D错误,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焰色反应的有关判断

【名师点晴】关于焰色反应需要注意:

焰色反应是元素的一种物理性质。

无论是金属离子还是金属原子均能发生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不是所有元素都有特征的焰色。

只有碱金属元素以及钙、锶、钡、铜等少数金属元素才能呈现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显色过程与气体物质燃烧产生各色火焰过程机理不相同,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焰色反应并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自身发生燃烧反应而产生的各种颜色火焰,而是它们的原子或离子的外围电子被激发而产生的各种颜色的光。

3.24mL浓度为0.05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元素Cr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3,则Na2SO3反应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变为  (  )。

A.+2B.0C.+4D.+6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结合电子得失守恒解答。

【详解】在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产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说明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设从+4价升高到+n价,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0.02L×0.02mol/L×2×(6-3)=0.024L×0.05mol/L×(n-4),解得n=6,答案选D。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g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

B.1molNa2O2和足量CO2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C.27g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失去3NA个电子

D.3mol单质Fe与足量盐酸反应,失去9NA个电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23gNa的物质的量是1mol,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0.5NA个H2分子,A错误;

B.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1molNa2O2和足量CO2反应转移NA个电子,B错误;

C.27g铝的物质的量是1mol,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失去3NA个电子,C正确;

D.3mol单质Fe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失去6NA个电子,D错误。

答案选C。

5.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NaClB.Al→Al2O3→Al(OH)3→AlCl3

C.Mg→MgCl2→Mg(OH)2→MgSO4D.Fe→FeCl2→Fe(OH)2→Fe(OH)3

【答案】B

【解析】

A.Na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水,碳酸钠和BaCl2反应生成碳酸钡和NaCl,故A不选;B.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无法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故B选;C.Mg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MgCl2和NaOH反应生成Mg(OH)2白色沉淀,氢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故C不选;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FeCl2与NaOH反应生成Fe(OH)2,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故D不选;故选B。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B.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C.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

D.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HCO3—+CH3COOH=CH3COO—+CO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Ba2++2OH—+2H++SO42—=BaSO4↓+2H2O,A错误;

B.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2Na+2H2O=2Na++2OH—+H2↑,B错误;

C.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2Al+2OH-+2H2O=2AlO2-+3H2↑,C错误;

D.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CH3COOH=CH3COO—+CO2↑+H2O,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明确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根据,选项A是解答的易错点,解答时一定要注意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7.下列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蒸馏B.渗析C.萃取D.分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蒸馏与物质的沸点有关,与粒子的大小无关,故A不符合;

B.渗析是溶质分子在浓度差推动下扩散透过半透膜的过程,与粒子大小有关,故B符合;

C.萃取利用一种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故C不符合;

D.分液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无关,故D不符合。

答案选B。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以及胶体的性质,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原理以及方法,注意渗析原理在胶体分离与提纯中的作用。

8.将少量金属钠放入下列盛有足量溶液的小烧杯中(忽略温度的变化),既有气体生成,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

①MgSO4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Ca(HCO3)2溶液⑤Al2(SO4)3溶液⑥CuSO4溶液

A.①②④⑤B.③④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少量金属钠放入盛有足量溶液的小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结合选项中溶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详解】①钠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故选;

②钠与NaCl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得不到沉淀,故不选;

③钠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得不到沉淀,故不选;

④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

⑤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硫酸铝过量,则反应中有氢氧化铝沉淀生成,故选;

⑥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选;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明确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实质是先与水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9.配制100mL1mol/L稀硫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使得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

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B.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烧杯,用蒸馏水洗量筒2~3次,洗液倒入烧杯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导致所取硫酸体积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A正确;

B.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不需要任何操作,浓度不变,B错误;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加水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错误;

D.量筒不需洗涤,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烧杯,再用蒸馏水洗量筒2~3次,洗液倒入烧杯中,导致硫酸增多,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错误;

答案选A。

10.对于3Br2+6NaOH

5NaBr+NaBrO3+3H2O的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r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被氧化的溴原子与被还原的溴原子质量比是1:

5

C.NaBr是氧化产物,NaBrO3是还原产物

D.转移1mol电子时,消耗NaOH1.2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中,溴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和+5价,其它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所以溴作氧化剂和还原剂,故A正确;

B.氧化产物是溴酸钠,还原产物是溴化钠,则被氧化的溴原子与被还原的溴原子质量比是1:

5,故B正确;

C.NaBr是还原产物,NaBrO3是氧化产物,故C错误;

D.消耗6mol氢氧化钠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5-0)=5mol,则转移1mol电子时,消耗1.2molNaOH,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元素化合价来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注意转移电子的计算方法。

11.100mL含有0.10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2.0mol/LB.1.5mol/LC.0.18mol/LD.0.64mol/L

【答案】D

【解析】

【详解】当碳酸钠滴入盐酸中时发生CO32-+2H+=H2O+CO2↑。

当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时,反应顺序为CO32-+H+=HCO3-、HCO3-+H+=H2O+CO2↑,则HCl的物质的量应大于Na2CO3的物质的量。

又因为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HCO3-+H+=H2O+CO2不能全部完成,即HCl的物质的量比Na2CO3的物质的量的二倍少。

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HCl的物质的量应介于0.1mol~0.2mol之间,盐酸溶液的体积为0.2L,即盐酸的浓度应该是大于0.5mol/L,小于1mol/L,答案选D。

【点睛】利用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分析盐酸的浓度,明确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通过比较及信息中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是解答的关键。

12.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

2Fe+3CuO

Fe2O3+3Cu。

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

Cu+2FeCl3=2FeCl2+CuCl2,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表示为“甲”)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乙和固体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中含有FeCl3;②甲中不含FeCl3;③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乙中一定含有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④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液乙中可能含有ZnCl2、FeCl2,一定不含有CuCl2。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信息提供的方程式中物质反应时的关系分析氯化铁是否含有,根据甲的成分以及盐溶液与金属反应的规律分析滤液的成分。

【详解】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

Fe2O3+3Cu;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

Cu+2FeCl3=2FeCl2+CuCl2以及Fe2O3+6HCl=2FeCl3+3H2O可以建立以下关系式:

Fe2O3~2FeCl3~Cu。

根据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

Fe2O3+3Cu可知生成物质氧化铁和铜的个数比是1:

3,因此氯化铁一定能完全被铜反应,所以甲中不含FeCl3,溶液中存在FeCl2和CuCl2,由于相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所以放入锌粒后锌首先置换出铜,所以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固体不是铁和锌,所以滤液乙中一定含有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可能是锌(过量)或铁和锌(过量),因此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uCl2,一定含有ZnCl2,可能含有FeCl2,综上所述②③正确;答案选B。

【点睛】此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充分利用题干信息以及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的规律,其中根据提示的反应判断甲的成分是本题的难点。

13.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一定是混合物

B.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

C.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D.胶体能通过半透膜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因为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就是胶体,胶体属于混合物,A正确;B.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是有丁达尔效应,B错误;C.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C错误;D.胶体提纯用渗析的方法,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D错误,选A。

考点:

考查胶体的性质和定义。

14.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①氢氧化铝加热能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和水;氢氧化镁、氢氧化铁也能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 ②Fe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锈迹斑斑;性质更活泼的Al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③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均显碱性;钠盐溶液均能使酚酞变红 ④钠和硫反应生成Na2S;镁、铝、铁均能与硫直接化合生成相应的硫化物⑤化合物NaCl的焰色为黄色;Na2CO3的焰色也为黄色⑥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对应碱和H2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⑥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难溶性的碱受热分解,生成对的氧化物和水,所以氢氧化镁、氢氧化铁也能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故正确;

②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腐蚀,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故错误;

③碳酸钠、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盐,均水解溶液显碱性,而氯化钠、硫酸钠溶液是强碱强酸盐溶液呈中性,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钠盐溶液均能使酚酞变红,故错误;

④镁、铝、铁等是活泼的金属,硫是弱氧化剂,因此镁、铝、铁与硫化合生成硫化镁、硫化铝和硫化亚铁,故正确;

⑤含有钠元素的物质NaCl、Na2CO3焰色反应均为黄色,故正确;

⑥活泼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但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铝以后的金属均和水不反应,故错误;

答案选C。

15.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

Mg2+、SO42—、Al3+和M离子,经测定Mg2+、SO42—、Al3+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1,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

A.Cl—B.Fe3+C.OH—D.Na+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电荷守恒判断M离子所带电荷数,并根据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判断可能存在的离子。

【详解】根据题目条件Mg2+、SO42—、Al3+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1,由于2×1+3×1<2×4,则M带正电荷,由电荷守恒可知M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4-(2×1+3×1)=3,因此选项B中铁离子符合,答案选B。

16.将2.32gNa2CO3、NaOH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OH-=H2O、CO32-+H+=HCO3-

B.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NaHCO3

C.当加入4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336mL

D.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0.20g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则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OH-=H2O、CO32-+H+=HCO3-,故A正确;

B、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OH-=H2O、CO32-+H+=HCO3-,所以A点的溶质为NaC1、NaHCO3,故B正确;

C、AB段产生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H+=H2O+CO2↑,根据方程式可知n(CO2)=(45-25)×10-3L×1mol/L=0.02mol,所以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0.02mol×22.4L/mol=0.448L=448mL,故C错误;

D、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n(CO2)=n(Na2CO3)=0.02mol,所以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32g-0.02mol×106g/mol=0.2g,故D正确;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已知物质A、B、C、D、E、F在一定条件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六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B____________、E_____。

(2)写出E→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固体)→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写出C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答案】

(1).氧化钠

(2).碳酸钠(3).CO32-+CO2+H2O=2HCO3-(4).2NaHCO3

Na2CO3+CO2↑+H2O(5).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

【分析】

六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都含有Na元素,由A→B→C可知,A为Na,B为Na2O,C为Na2O2,则D为NaOH,E为Na2CO3,F为NaHCO3,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解答该题。

【详解】六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都含有Na元素,由A→B→C可知,A为Na,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a2O,B为Na2O,C为Na2O2,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D为NaOH,因此E为Na2CO3,F为NaHCO3,则

(1)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氧化钠,E为碳酸钠;

(2)在溶液中碳酸钠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O32-+CO2+H2O=2HCO3-;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CO2↑+H2O。

(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断能力的考查,该题注重与钠的性质以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8.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规格】1000ml;【质量分数】25%;【密度】1.19g/cm3。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mol·L−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24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应选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浓度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________B.转移溶液时有液滴飞溅_________。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0mL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mL。

【答案】

(1).3.99

(2).74.4g(3).250mL容量瓶(4).偏低(5).偏低(6).125

【解析】

【分析】

(1)根据c=1000ρw/M来计算;

(2)根据溶液的体积和密度以及质量分数计算溶质的质量,根据操作步骤选择需要的仪器;

(3)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的影响,依据c=n/V进行误差分析;

(4)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

【详解】

(1)次氯酸钠的浓度c(NaClO)=1000×1.19×25%/74.5mol•L-1≈4.0mol•L-1;

(2)欲用NaClO固体配制240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应选用250mL容量瓶,则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250mL×1.19g/mL×25%≈74.4g。

操作步骤一般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振荡、定容和摇匀等,则应选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3)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

B.转移溶液时有液滴飞溅,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

(4)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浓硫酸的浓度为c=1000×1.84×98%/98mol•L-1=18.4mol/L,假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V×18.4mol/L=1L×2.3mol/L,解得V=0.125L=125mL。

19.I.已知硝酸铵在不同温度下分解会有不同的产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反应②生成标准状况下的33.6LN2O,则转移电子数为______。

(2)反应③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II.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2→N2O3+H2O②NH3+NO→HNO2+H2O

③N2O4+H2O→HNO3+HNO2其中你认为有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

III.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