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0035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淇县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测试题

淇县一中教科处命题(2016.4.2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试卷自己留存。

第Ⅰ卷

一选择题(30×2=60分)

1.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2.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铁农具 B.牛耕C.曲辕犁 D.筒车

3.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

  A诗中描写了唐朝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景象

  B描写了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景况

C .描写了村民封闭保留、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

  D.描写了村民幸福美满,其乐融融,无忧无虑的原始公社生活

4.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

②技术和生产工艺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长安城的落日》B.《汴河两岸》

  C.《坊墙倒塌以后》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7.史书记载:

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华

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D.唐政府设立了新的商业区

8.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D.民主思想影响

9.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

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10.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11.结束了世界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各民族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起点是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四大发明的传播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的扩展

12.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

“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②人口和资本的流动③武力威逼④工业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

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15.观察下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逐步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16.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

“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17.一位生活在l9世纪末的德国人介绍了他的生活情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乘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他经常乘坐飞机外出旅游 

C.他家安装了电灯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18.1901年,英国人威廉·斯蒂德曾说:

早晨,一个普通人从新英格兰制造的床单上起身,使用杨基保险剃刀刮胡子,在穿着北卡罗来纳短袜的脚上套上波士顿靴子,扣紧康涅狄格吊带……(注:

材料所涉均为美国地名)从这段话可以推断出

A.英国民众的日常生活用品主要来自殖民侵略

B.英国制造的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已失去市场

C.美国制造的工业产品表现出强劲市场占有力

D.美国已完全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19.《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

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竟相仿效的基础”。

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20.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

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1.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B.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

C.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            

D.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22.“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

欧洲用了4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

”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23.张謇评论某人时说:

“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C.张之洞    D.袁世凯

24.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5.阅读《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性问题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26.1935~1936年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86%。

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约230亿美元,为日本的1.8倍,占世界经济的近4%,是近代中国经济的最高点。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发展的影响  B.国内政局的稳定

C.国际社会的支持D.国民政府的推动 

27.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

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A.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有效抵制了列强对华侵略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8.1863年李鸿章上折称:

“查上海通事一途获利最厚,于士农工商之外,别成一业。

其人不外两种。

一、广东、宁波商伙子弟,佻达游闲,别无转移执事之路者,辄以通事为逋逃薮;二、英法等国设立义学,招本地贫苦童稚,与以衣食而教肄之。

”据此,“通事”一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教育的发展B.对外交往的需要

C.社会矛盾的激化D.社会转型的推动

29.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

“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0.下图四条曲线反映了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力量的发展趋势,其中最能体现时代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

 

 

A.①     B.③    C.②     D.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  

 

 

材料二 下图是英国海外投资的示意图 

 

材料三 “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领们通过征服缔造的。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到哪些表层信息和深层历史信息?

(6分)

 

(2)从材料二中的图表,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3分)

 

(3)材料一、二分别反映出英国不同历史时期经济侵略的什么特点?

(3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日不落帝国”形成的原因。

(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的商业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而第一次被广泛地联系在一起,而西欧国家对殖民地财富、资源、劳动力的暴力掠夺,是欧洲发展和兴旺的重要条件,也是亚非拉灾难的根源。

 

材料二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不断完善,到1784年蒸汽机作为一种动力机,不但在纺织、采矿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还被推广应用到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化工等一系列工业部门,使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出现了蒸汽机时代的技术革命。

 

材料三 电力时代主要体现在动力传输与信息传输两个方面。

与动力传输相关联,出现了大型发电机、高压输电网、各种各样的电动机和照明电灯。

与信息传输相关联,出现了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

这些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并分析形成这一途径的根本原因。

(2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影响。

(6分)

 

 

 (3)你是怎样看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6分)

 

23.“风云渐商”和当今媒体频频出现。

近代民族企业家里,“宁波帮”曾经叱咤风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

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

……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二 宁波道台已批示慈溪县的仁乾及其他华商商号,准其建立一个火柴厂制造火柴。

他们准备暂时雇用日本工匠……这是一个新创举,可使中国在这种一向被外国入口货独占的行业中,今后也可分得一分利润。

这工厂将设于偏僻的处所,不至于使城市中人觉得讨厌或影响健康。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

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

”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文中又点浙江,可见问题较为突出。

──金普森等《浙江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阻力?

(5分)

 

 

 (3)从材料可以看出,近代浙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这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吗?

为什么?

(5分)

 

 

淇县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DAB6-10CDABD11-15CBDAD

16-20BCAD21-25DABCB26-30DADAB

二.非选择题

31.

(1)表层信息:

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和食品,向海外大量销售工业制造品;

深层历史信息:

说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经济上严重依赖殖民地的原料和市场。

 

(2)信息:

海外投资逐年增加,尤其是20世纪初增长迅猛。

 (3)侵略特点: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4)原因:

工业革命后,蒸汽机代替手工生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英国走上大规模对外扩张的道路,以炮舰打开各国大门,将其纳入英国殖民体系。

32. 

(1)殖民扩张与掠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的推动。

 

(2)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产品,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3)它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世界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33.

(1)宁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解体较早;甲午战争后,西方经济侵略的加深,当地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为近代民族工业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甲午战争后也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最大障碍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西方对技术和市场的垄断,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本国封建势力和一些陋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工业起阻碍作用。

 (3)主要在纺织、火柴等轻工业领域。

这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普遍现象。

原因: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因此只能在轻工业领域有所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工业为外国资本所垄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