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方案论证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0010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方案论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基坑支护方案论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基坑支护方案论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基坑支护方案论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基坑支护方案论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方案论证稿.docx

《基坑支护方案论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方案论证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支护方案论证稿.docx

基坑支护方案论证稿

施工单位(编制单位):

编制人:

职务(称):

审核人:

 职务(称):

批准人:

 职务(称):

批准部门(章):

编制日期:

基坑支护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

97)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2002)

4、《锚杆喷射混疑土支护技术规程》(GB50086—200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7、《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浙江经纬勘察工程有限公司09.3)

8、本工程地下室基坑支护设计图、地形图、场外建筑物等情况

9、其它规范规程

二、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名称。

地下室面积21259M2,拟建有7幢小高层建筑(17-24F),地下为一层,地下室开挖深度为5.5m-5.7m,设计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桩基础。

基坑底标为47.85m,自然地面高程一般53.0-53.5m(±0.00=53.70m)。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

a~b、c~d~e段按一级,整体抗滑移安全系数≥1.3;其余按二级,整体抗滑移安全系数≥1.25。

三、支护方案

综合考虑了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尺寸,基坑开挖深度和周边环境条件,根据基坑支护设计图要求:

采用放坡与土钉锚网喷相结合的方法。

基坑西侧靠北端约150米边坡则采用挖孔围护桩进行护坡。

l、喷锚支护方案

a、土钉采用φ48×3.0mm钢管(水平间距1.4m,竖向间距1.5m),直接用冲击锤冲入地层,然后注水泥浆锚固;水泥浆液参考水灰比0.4~1.0;砂砾层先稀后浓,土层直接用浓浆。

b、坡面喷砼厚度为100,强度等级为C20;参考配比坡面为水泥:

中(粗)砂:

小石=l:

2:

1.5~2.0(重量比);地坪面为水泥:

中(粗)砂:

小石=1:

2:

2~2.5(重量比);

c、上下层施工间隔时间短时喷砼应加速凝剂或用早强水泥,以加快凝固;

d、网片根据设计联系单要求改用φ6@200×200钢筋网,钢筋搭接长度>25cm。

遇锚管处用4φ18钢筋(L=400)井字布设与锚管焊接,锚头处400×400范围内喷砼加厚50mm。

e、边坡中砂层与角砾层埋设1.2”塑料排水管,以降低地下水的冲刷及侧压力,排水管埋入深度1.2~1.5m,水平间距2~2.5m梅花形布置,可根据实际渗水情况适当调整,管壁密钻φ12排水孔。

坡脚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水沟净尺寸:

宽×高=250×200。

水沟底部用砼浇筑,水沟侧壁用M10水泥砂砌砖。

排水管做法、排水沟及集水坑布置图详见附图。

用水泵将集水坑中的污水抽至基坑表面的排水沟,排入室外市政排水管道。

f、边坡坡度及锚管道数:

基坑西侧南端边坡开挖坡比1:

0.5,锚管共设置四排,道路中有雨水管需要保护,施工前应详细调查雨水管的位置、埋深,锚管需避开雨水管。

坡面上边线2m宽地坪范围内网喷砼(50厚)封闭。

基坑南侧边坡(b~c段)开挖坡比1:

0.5,锚管共设置三排。

坡面上边线2m宽地坪范围内喷砼(50厚)封闭。

基坑东侧边坡(c~d段)开挖坡比1:

0.4,锚管共设置三排。

坡面上边线到围墙地坪网喷砼(50厚)封闭。

基坑东侧边坡(d~e段)开挖坡比1:

0.5,锚管共设置三排。

坡面上边线到围墙地坪网喷砼(50厚)封闭。

基坑北侧边坡(e~f~g段)开挖坡比1:

0.5,锚管共设置三排。

坡面上边线到围墙地坪网喷砼(50厚)封闭。

开挖与支护同步交替进行,一次开挖深度在1.8m左右。

g、基坑上口防护

基坑北侧、南侧、西侧南端均采用钢管栏杆防护,栏杆高度1.2m,设置三道水平钢管,立杆间距1.5~1.8m,西侧北端100m砌筑临时围墙封闭,东侧的南北两端进行封闭,禁止人员进出。

为方便上下基坑,在适当位置用钢管搭设上下楼梯通道,通道位置详见附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挖孔围护桩方案

基坑西侧北端150m边坡采用挖孔围护桩方案,基坑围护用挖孔桩施工方案与工程桩的施工方案基本一致,这里只介绍与工程桩不同的部分,需要施工人员引起重视。

a、围护桩的砼设计等级为C25,直径1200mm,采用抗滑桩的配筋,基坑内外两侧的配筋量不同,桩与基坑外侧土方接触一侧用9φ25主筋,另外做加筋4φ25(加筋范围桩底向上1.3~4.3m);桩靠近基坑一侧用9φ20主筋。

桩箍筋采用φ8@200,钢筋配筋详见设计节点图。

单个桩砼要求一次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

b、围护桩施工完成后,开挖桩与基坑内侧相邻土方,桩顶土方开挖至桩顶联系梁底部(地面标高以下-0.75m),然后浇筑联系梁1200×450高,砼设计等级为C20,上下各配5φ16,左右两侧各配3φ18,箍筋φ8@200,桩头钢筋伸入联系梁要求大于430mm。

c、围护桩间距为3m,围护桩之间喷C20砼厚度为50~60,内配φ6@200×200钢筋网,锚筋采用φ18竖向间距1.2m,梅花形布置。

d、砂砾层埋设1.5”塑料排水管,排水管埋入深度1.0m以上,设两排,上下间距一般2m,可根据渗水情况进行调整,管壁密钻φ12排水孔。

桩与基坑底交接处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水沟净尺寸:

宽×高=250×200。

水沟底部用砼浇筑,水沟侧壁用M10水泥砂砌砖。

排水管做法、排水沟及集水坑布置图详见附图。

用水泵将集水坑中的污水抽至基坑表面的排水沟,排入室外市政排水管道。

E、压顶联系梁上方砌筑临时砖砌围墙2m高,当作坑边防护使用。

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浙江经纬勘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地质报告,本工程基坑开挖所涉及地地层主要有以下内容:

①—1层杂填土: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成因,主要在场地的南侧和北侧分布,层厚0.40-2.60米,色杂、松散,西南南侧填土成份以建筑,生活垃圾为主,其余为黄色粘土。

①—2耕土: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成因,局部分布,层厚0.5米灰黑、灰黄色,松散,稍湿,成分以粉土为主。

②—1层粉土:

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成因,局部分布,层厚0.2-1.10m,灰黄色,褐黄色,中密,湿。

②—2层中砂:

第四系上更新冲洪积成因,局部缺失,层厚0.30-1.30m,灰黄色,褐黄色,稍密,湿心饱和,砂质不均一,浅层偶见砾石含有夹有粉土薄层,局部中下部渐变为砾砂。

10-20mm颗粒含量约2.9%。

-10mm颗粒含量约16.1%,0.5-2.0mm颗粒含量约23.7%,0.25

②—3层角砾: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成成因,全场分布,层厚2.70-4.70m。

灰黄色,褐黄色,中密,湿心饱和。

颗粒大小不一,级配良好。

砾石磨圆度一般,呈棱角状。

③—1层强风化钙泥质粉砂岩:

白垩级下统金华组,全场分布,层厚0.30-0.9m,紫红色,粉砂状结构,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呈碎块状,粉土状及砂砾状(该层在基坑底下)。

以下进入③—2层中等风化钙泥质粉砂岩

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各层岩土性质,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样见下表:

   土 层

力学参数

杂填土

粘土、粉土

中砂

圆砾

粘浆力(KPa)

5

18

0

0

内摩擦角(0)

25

10

38

40

容重(KN/M3)

18.5

18.7

19

20

五、施工准备工作:

a)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对图纸中的疑难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总、分包单位要派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以便加强联系。

b)根据基坑围护设计方案,现场踏勘、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周边环境,地质情况,地下管网及障碍物,场地供水供电情况及运输道路条件,查清场地周围管线性质,平面位置及埋设深度。

c)根据基坑围护设计图合理布置场地,确定设备安放位置,砂石料堆场,抖料场及土钉制作场地。

六、施工人员配备及组织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现场设立工程技术组,由2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其中1名工程负责人,主管全面工作,下设4个作业班组,每个班组的技术管理工作由技术员和班长共同负责,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值班,现场全面监督和检查,执行先交后施工的原则。

人员组织:

击入土钉班      4人

土钉制作安装班    2人

注浆班        3人

喷射混凝土班     5人

安全员        1人

水电工、仓库保管员  1人

共计         16人

七、施工机械及设备投入量

空压机4台      3m3

砼喷射机       1台

注浆机        1台

砂浆搅拌机      1台

锚管机        1套

电焊机        2台

切割机        1台

八、基坑围护施工的工艺流程

1、锚管体的制作

必须按图制作锚管,锚管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锚管壁钻Φ10孔,开孔从离坑壁3m处开始设孔,梅花布置,直至管底,孔距0.4m,锚架即倒刺每隔1.2m一只,紧贴锚管,双面满焊,头部设扩大头。

各锚管对接用3Φ12,L=120mm,进行双面满焊。

2、放样

根据基坑支护平面图进行放样,各阴阳角要做成圆弧状;

遇到泥浆池,其坑壁坡度加大至75%—100%;

放样时必须控制坡顶(压顶板面)及坡底的标高,布网布至坡底。

3、坡面开挖

挖土对喷锚网支护施工质量影响很大,喷锚支护出问题与挖土控制不好有关,严格控制分层分段挖土标高,沿基坑内侧坡角必须大于45°。

坡面开挖是否成直线及是否平整,涉及到基坑的美观问题,首先用挖土机轻轻开挖成粗坡面,再用挖斗推压一下,再用人工修坡。

若遇到障碍物及时排除。

喷锚网支护的特点是边开挖边支护。

为了保证基坑边壁的整体稳定性,在开挖过程中不应产生过大的土体应力场和应变场,因此,对土体开挖要有严格要求,挖土机要轻挖慢动作,若遇到土体内自由水较多,设浅水管及时排除。

挖土必须分层开挖,第一层开挖深度不超过第一排锚管深度以下0.3m,其下开挖深度即为锚管竖向间距(排距),绝对不能超挖。

除了分层开挖以外,还必须坚持分段开挖。

根据温州土质情况第一层为杂填土或粘性土,挖土较浅,主动侧压力较小,第一层开挖可以不分段。

但第二层开始必须坚持分段开挖,若为粘土,段长为10m;若为淤泥,段长为8m,另外上层喷射砼面层和注浆体达到50%强度(须加促凝剂)后才可往下层开挖,否则,否则易造成边壁坍塌。

总之,开挖下层时间与上层喷射砼面层强度、注浆强度。

地质条件、边壁位移量、周边荷载等有关,一般为邻段为2天,上下层为3天。

4、第一次喷射砼(初喷)

扎网前对边壁的土体进行第一次喷射砼(既初喷),为了缩短坡面暴露时间,挖土后及时初喷,可以对土体面层进行一次平整凝固,以便放样进管与布网,并使钢筋网具有一定的保护层,提高喷射网整体强度。

砼强度等级为C20。

喷射厚度为40~50mm。

5、进管

进管前在初喷面上设标点定管位,用挖土机按3m一段(6m长钢管中间设一卡头)把锚管缓缓推入土体之中,当用挖斗难以操作的采用振管机(气泵)进行人工进管。

进管时用人工握控按锚管倾角来进管。

锚管端部在初喷面向外露头不超过100mm。

否则向下开挖时挖斗易碰到注浆锚管,导致锚管体与土体之间摩阻力的减少。

遇到障碍物无法进管时,此时须做隐蔽记录,采用潜孔钻将障碍物钻孔或进行等强度替换,如移动管位,增加锚管数量或缩短间距等处理方法。

技术质量要求:

①材料:

Φ48×3焊接管,Ⅰ级钢,要具有合格证与质保书;

②进管布成梅花状;

③对接时用3Φ12,L=120㎜双面搭接满焊;

④各排锚管端部要成水平倾角由小到大。

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规范要求:

孔深允许偏差±50mm

孔径允许偏差±5mm

孔距允许偏差±100mm

成孔倾角偏差±5%

6、布网

先布置垂直方向(纵向)Φ6的钢筋,再布置水平方向(横向)Φ6的钢筋,各主筋交点处及与锚管交汇处必须电焊牢固,每根锚管端部均设一根Φ12斜向加强筋,也要焊接牢固。

各钢筋要平直,间距要均匀。

钢筋搭接采用:

搭接为25D,单面电焊为10D,双面电焊为5D。

钢筋沾泥要清理干净。

技术质量要求:

①材料:

钢材Φ12为II级钢,Φ6为I级钢,需要有合格证与质保书。

焊条I级钢用E4300~E4313,II级钢及II级钢与I级钢焊接用E5001~E5014;

②水平、竖向主均采用Φ6钢筋@200×200。

③布网范围:

从自然地面500宽处直至喷锚网底部。

④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大于或等于25mm。

7、第二次喷射砼(复喷)

布好钢筋网并与锚管焊接牢固后,立即进行喷射砼作业,喷枪距作业面控制在0.6~1.0m范围内,必须垂直喷射锚面。

喷射砼的程序是:

混凝土喷射机将水泥、黄沙、瓜子片及添加剂均匀拌和,通过管路,用空压机送来的风压送至作业面,在作业面的枪头出口处有一手工灵活调节的注水装置,水和水泥、砂、石在枪头处通过风压均匀混合后向外喷射,用人工左右上下晃动喷射作业面。

水灰比在枪头控制,以达到砼在喷射面上即不流淌又很少回弹落料,此时既为最佳水灰比。

技术质量要求:

①材料:

水泥为早强型强度等级32.5Mpa的硅酸盐水泥。

砂用中细砂。

瓜子片粒径为5~10mm;

②喷射厚度为不小于设计厚度100mm,混凝土必须覆盖住钢筋。

③坡面配合比为水泥:

中(粗)砂:

小石=l:

2:

1.5~2.0(重量比);地坪面配合比为水泥:

中(粗)砂:

小石=1:

2:

2~2.5(重量比);

④砼强度等级C20。

⑤配料搅拌:

上料前初拌,上料后水泥、砂、石经过喷射机料斗过筛和输送料管进行混合,既可达到均匀搅拌目的,拌和的灰料要随拌随用。

⑥喷射前坡面作喷射厚度标志。

⑦喷射顺序:

应自下而上分段进行,其目的是防止混凝土因自重而产生裂纹和脱落,合理地划分喷射区段,保证喷射质量,减少喷射回弹损失,提高功效。

⑧喷枪头操作:

在喷射时,由于混合干料在喷头处与水混合后就很快喷出,喷料来得不均匀时,易于掉落,因此喷头宜缓慢地、均匀地、呈螺旋形轨迹移动,使束斗喷至坡面成小圆圈(直径200mm)。

⑨喷射物利用:

喷射回弹物是一种缺少水泥的砂、瓜子片混合松散物,条件许可时应尽量收回,作为骨料加以重复使用,掺入限量不宜大于新鲜骨料的30%。

8、注浆

注浆前采用0.5~0.6Mpa的压缩空气将空内蚕留或松动杂土清理干净。

在孔口设置止浆器,使其与孔壁紧密配合,止浆器上将导管插入注浆孔内,深入到孔底250mm~500mm处,在控制的压力条件下注满为止。

注浆开始或中断30分钟以上时,应用清水润滑管路和注浆设备。

压力注浆锚管底部注浆每6米逐步向外拉出,端部采用注浆塞,阻止浆体外流。

注浆结束时,应及时清洗管路和注浆设备。

注浆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严格遵守注意事项。

并做好注浆施工记录。

技术质量要求:

①材料:

水泥用早强型强度等级为32.5Mpa的硅酸盐水泥。

砂用细砂;

②坡面配合比为水泥:

中(粗)砂:

小石=l:

2:

1.5~2.0(重量比),并加0.3%三乙醇胺(液体)促凝剂;

③注浆压力:

≥0.3Mpa(一般第一排锚管为0.3Mpa,第二排为0.5Mpa~0.6Mpa,其下为0.6Mpa);

④注浆量:

每米锚管注浆量≥45kg。

9、养护

必须遵守养护时间,不能使局部喷射面坍塌、开裂、鼓起脱落。

①喷射砼终凝二小时后要浇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候条件气温高低,一般为3~7天;

②砼喷射过二十四小时后,才可以对锚管进行注浆。

锚管注浆后三天内要静载养护,不能有振动荷载,不能向下分层开挖与邻段开挖土方。

九、基坑施工的相关要求

1、基坑施工前应复核开挖尺寸与建筑设计尺寸的关系;开挖必须分层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以锚管口向下30~50cm为宜;平面上—次开挖段长度以20~30m为宜,开挖与支护必须交替进行,密切配合;

2、降水采用基坑内挖深坑的排水方案;

3、开挖坡比严格按设计,边坡局部超挖不超10cm,欠挖人工修整;

4、土钉灌浆管口应设置止浆塞及回浆管,灌浆流量要小,即缓慢进浆;灌浆压力0.3MPa,结束标准为达以下之一即可

(1)坡面冒浆:

(2)压力达到0.3MPa保持10分钟;

(3)吸浆量达1包/每米钢管。

灌浆结束前用浓浆把钢管内空灌满。

十、基坑监测

为确保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坑外地表位移和地表沉降监测,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

建设单位已委托浙江经纬勘察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基坑的各项监测,要求监测单位定期将监测数据及结果反馈到建设、监理单位及总包施工单位,如果监测情况异常应及时报告。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确定以下监测内容和要求:

1、周边环境观察:

现场观察,包括周围建(构)筑物和道路的沉降、裂缝的产生与发展情况等,一般根据施工情况每天观察1~2次;在施工前,应对周围环境作一次全面调查,并做好相应记录(影像、文字等)。

2、坡外变形监测:

在边坡上坡线外1.5~2m设一检测点,具体位置视外部建筑物情况一般每15~201Y1左右设一点;施工期间一般每天监测l~2次,水平沉降和垂直位移报警最大值:

累计20mm或连续三天5mm/天。

图上监测点为初步考虑,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设。

监测周期为从基坑施工开始到基坑施工支护完成后二个月。

3、周边建筑物监测:

对距基坑开挖底边线12m范围内的建筑物应进行监测,监测方法是在建筑物墙脚打钢筋以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或在墙壁上设立垂直线用经纬仪测量倾斜度。

4、如遇变化速率较大或有其它必要时,则应增加观测点数和次数。

5、对支护面上裂缝和周边建筑物进行简易观测,可在裂缝上粉刷水泥浆或在裂缝两侧设固定标尺等,根据裂缝具体发展情况而采取措施。

6、施工前对周边的建筑物、地形地物进行记录及标记(照片、录像、文字记录等)。

7、监测数据要求画出时间一一变形曲线。

8、监测桩用长1m的中22钢筋打入土体中,表面用砼固定。

十一、土方开挖

a)土方开挖必须与土钉墙施工相配合,施工过程中根据地层、天气等客观条件确定开挖长度及深度,现场双方在施工过各中有专门的协调人员。

b)按照围护设计方案,土方开挖按照分层分区对称开挖的原则,第一层土方开挖至第一排土钉下0.5m,打设的一排土钉L=6@1200;每个施工段长充为30m,宽度要大于土钉长度,开挖完成后,立即修整边坡,按土钉墙施工流程进行护坡施工。

c)待第一层已施工完成的土钉墙达到80%设计强度后,进行第二层开挖,开挖于标高参照土钉坡面图,要求每层土钉超挖不得超过40cm,施工段长度为30cm,开挖完成后,立即修坡,按土钉墙施工流程进行护坡施工。

十二、现场质量管理与检测

1、现场质量管理措施

⑴、严把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关,并严格按配合比施工。

⑵、严格操作规程:

我们根据生产需要,专门制订出锚杆施工操作规程、喷射混凝土操作规程以及化验制度、机具测试维修制度、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推广制度等,使每位施工人员都熟透并掌握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

要求工人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加强对其责任心的教育。

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

尤其是喷射手、搅拌人员、喷射机操作人员,要选择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的工人担任,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质量。

⑷合理选择施工设备、机具和施工方案。

施工前选好设备、机具,良好的机具是保证质量的基础。

在选择施工方案时,要深入调查,进行测试研究,采用工程类比法,优化选择适合本工程的支护方式和施工方法。

2、现场质量检测

⑴厚度检测。

用凿孔法检测。

根据《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每个断面上,全部检查孔处的喷层厚度,60%以上不应小于设计厚度:

最小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一半;同时,检查孔处厚度的平均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值。

⑵土钉间排距检测。

锚杆间排距是锚杆施工质量的一项主要考核指标,是土钉是否发挥支护作用的保证条件之一。

⑶外观感检测。

观感检测一般采用人工观测的方法,包括目测法和实测法两种。

工程完工后,该工程坡面平顺、线型流畅,无漏喷、离鼓、理解缝、钢筋外露现象,地表及坡排水处理得当,无漏水现象,符合规范要求。

十三、基坑支护安全应急措施

基坑施工不确定因素较多,如地层地质与勘察有出入、地下水等不确定性,气候、外部动载等影响。

为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提出以下应急措施:

1、应备有应急措施的材料及设备,如砂袋、钢管、钢丝绳、钢筋、水泥、碎(卵)石、喷砼机、灌浆机等。

具体参考数量:

砂袋500只、φ48钢管2吨、φ12钢丝绳200m、φ18钢筋1吨、水泥10吨、砂和碎(卵)石各20m3、喷砼机灌浆机各1台。

2、若发现局部位移量大、裂缝增大等,为避免出现塌方现象,应立刻用土回填并临时补打超前土钉,增加锚管和灌浆量等措施。

3、开挖中如发现总体位移较大,地面有裂缝,须暂停止开挖并进行坡脚土方回填,采取密打钢管注浆进行加固或采取其它方法加固。

建议成立由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组成的基坑开挖应急处理小组,以利于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

十四、安全技术措施及有关工作要求

1、开挖的平面尺寸、边坡角度和深度,必须严格按基坑围护方案的设计要求和现场技术交底要求操作。

严格控制坑边堆载重量,严禁挖斗碰撞锚头。

2、基坑周围不得堆载重物或重车通行,本设计未考虑砼泵(车)、吊(挖)机、载重运输汽车等的载荷;工地现场车辆进出通道应避开管线,如无法避开的则应在车辆经常通过的位置用砼加固路面或铺3cm厚钢板。

3、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在挖土机作业范围内走动。

4、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网络管理,严格执行安全二级交底制度,加旨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自身保证意识,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5、根据谁负责生产谁负责安全,明确安全工作网络。

完善和健全安全管理各类台账,强化安全管理软件资料工作,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6、挖土机臂下不得站人,抓斗下严禁人员走动,挖土机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做到定机、定人、定指挥。

7、土方车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坚持中速行驶,出入口慢速行驶,服从交警和本公司有关检查员的指挥。

8、土方施工时,车辆往来频繁,对驶出工地的车辆需派专人及时进行冲洗清扫,并在车辆进出口辅设草包,防止污染交通道路。

9、做好夜间施工照明灯光和安全用电工作。

做好门口清扫工作和汽车出门冲洗清洁工作。

办理好有关挖、运土的手续、交费等工作。

及时平整堆土场地,压实、畅通道路和排水等工作。

10、公共关系的协调工作有专人负责,做好现场施工各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特别是大方量土方外运对周围影响较大的施工阶段时,应预先与有关单位协调,争取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以利于工程顺利施工。

11、对环保方面,应采取一定的减少噪音措施,并会同业主做好居民的协调工作,争得居民的谅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