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9945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淮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淮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淮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淮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淮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淮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淮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淮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淮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淮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淮阳中学2017-2018学年上期高一第一次周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

C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

“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

A.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B.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C.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长期稳定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3、“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

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

”这段话()

①认为秦制有利于巩固统一②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③肯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④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始终伴随着的矛盾有()

①中央与地方②君权与相权③相权与王国④相权与宦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5、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6、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

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

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

例如汉哀帝时,丞相王嘉就退回了皇帝要加封董贤的诏书。

可见,封驳制()

A避免了君主决策失误B保证了吏治清明

C易为当权者所利用D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7、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

“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C设立内外朝制度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8、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规定:

“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其与察举制相比()

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

B提高了儒生的地位

C使社会各阶层流动制度化

D打破了政治权威和物质财富等级的世袭

9、《通典》中记载:

“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五服之内,政决王朝,一命免拜,必归吏部。

”由此判断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A加强君主专制B加强中央集权

C提高行政效率D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10、侯建新指出:

“科举制度后来曾引起近代西方贤达的关注,但就其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评价,符合侯建新观点的()

A改变了西方国家的选官制度B打破了特权垄断

C束缚了人们的思想D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

11、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

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

这部法典能否在全国颁布的审批权在()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政事堂

12、“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记相’。

”(《宋史》)文中的“……”应为()

A中书门下B枢密院C三司D转运使

13、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4、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

该史书有可能是()

A.《汉书》B.《旧唐书》C.《宋史》D.《元史》

15、下列3幅图是中国古代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

A.相权的逐渐衰落B.皇权的不断加强

C.中央集权日益加强D.古代礼仪不断完善

16、“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

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据此可知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B频换丞相C分化事权D废除宰相

17、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下列措施中,与此想法直接相关是()

A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B在地方设节度使

C设枢密使管理军事 D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18、宋代在地方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宋代统治者的这种做法()

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B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

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19、下列关于明朝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没有决策权B由首辅主持

C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D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0、元朝宰相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

“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正一品,银印,统六官,率百司……佐天子,理万机。

平章政事四员,从一品,掌机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

”材料反映出元朝()

A.追求权力的制约B.宰相权力有所提升

C.官僚机构臃肿D.相权被削弱

21、明朝初年,太祖规定:

“南人官北,北人官南。

”对此,清朝继承并有所发展。

明清时期实行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B.削弱宰相权力

C.防止吏治腐败D.加强君主专制

22、清初,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主要是由于存在着()

A内阁B南书房C议政王大臣会议D六部

23、“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

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

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

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千人以上。

这表明()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

24.时序观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观念。

下面关于公元前594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元前5世纪初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D.公元前6世纪末

25.梭伦说:

“我拿着一支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势。

”这里的“两方”是指()

A.贵族、奴隶          B.贵族、平民  

C.工商奴隶主、平民       D.工商奴隶主、奴隶

26.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

27.某同学为“古罗马的政治文明”的课题作了一个幻灯片提纲,你认为其中哪一项应该修改?

()

 

28.“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

A.认为直接民主存在严重弊端B.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

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D.提倡代议制

29、“层出不穷的诉讼案件使得法律人才辈出,许多职业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的‘民法教授’应运而生,律师成为一种收入颇丰的社会职业。

”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

A.梭伦改革时期B.罗马城邦时期

C.罗马共和国时期D.罗马帝国时期

3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这样评价罗马法:

“……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罗马法的“理性”,主要表现为:

()

A.罗马法追求并且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B.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的思想

C.罗马法完全摒弃习惯法,是成熟的成文法

D.罗马法主张维护平民利益,反对奴隶制

31、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二条规定: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以下十二铜表法中与该条款精神相悖的是:

()

A.债务人在拘禁期中,如愿意,可自费供养

B.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C.若死者无父系近亲,则其身后所遗的业产得由其族人取得

D.折断自由人一骨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32、《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33、马克思说:

“(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

34、研究性学习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

下列结构表属于研究性学习的:

()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35、《世界文明史》介绍:

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

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二、非选择题(36题20分,37题1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

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辅政的情况下,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

如西周主管政务的卿事寮可以辅政,也可以将兵作战,也可以主持重要的祭祀大典;而太史寮也可以辅政、将兵。

官有一定的分工,但不够清晰严格,这是贵族政治的必然现象。

——韦庆远《中国官制史》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干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

抑君怠政而有此欤?

”(《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2)据材料二,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

为此实行了什么制度?

此制度有何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

宰相制度被废除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之后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8分)

(4)秦朝到明朝丞相制度的变革反映了何种趋势?

(4分)

 

37、雅典民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

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之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的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6分)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最狭隘”的说法?

(4分)

淮阳中学2016—2017上期高一第一次周考历史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二、非选择题(36题20分,37题10分)

36、

(1)根据材料一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2)据材料二,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

为此实行了什么制度?

此制度有何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

宰相制度被废除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之后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6分)

 

(4)秦朝到明朝丞相制度的变革反映了何种趋势?

(2分)

 

37、(10分)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6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最狭隘”的说法?

(4分)

 

淮阳中学2016—2017上期高一第一次周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5BBAAB6-10DCABD11-15CCDDB

16-20CDDCB21-25CCBCB26-30CBADB

31-35DCDCD

二、非选择题(36题20分,37题1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变化:

由西周的按血缘关系世袭贵族担任中央官职,变为秦朝时中央官僚由皇帝任命,职业官僚制度产生;(2分)由西周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变为秦朝时中央的三公分工职权分明。

(2分)

(2)据材料二,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

为此实行了什么制度?

此制度有何影响(8分)

态度:

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

(2分)实行三省六部制,(2分)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彼此牵制和监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

宰相制度被废除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之后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6分)

朱元璋:

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容易出现专权,威胁君主权力。

2

黄宗羲:

明朝废除丞相导致政治黑暗。

(2分)

君主专制强化,设殿阁大学士(2分)

(4)秦朝到明朝丞相制度的变革反映了何种趋势?

(2分)

相权被削弱以至被废除,皇权加强(2分)

37、(10分)

(1)有利于选拔人才;能充分调动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避免盲目决策。

(6分)

(2)“狭隘”是指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仅是公民群体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