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承智班上学期周练1216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9925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承智班上学期周练1216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承智班上学期周练1216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承智班上学期周练1216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承智班上学期周练1216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承智班上学期周练1216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承智班上学期周练1216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承智班上学期周练1216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承智班上学期周练1216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承智班上学期周练1216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承智班上学期周练1216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承智班)上学期周练(12.16)地理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再工业化”发展战略属于工业化后期为了进一步振兴国家经济而采取的措施。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底启动“再工业化”发展战略。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美国提出“再工业化”的背景是()

A.金融危机发生,美国的制造业大量外迁

B.美国国内制造业日趋“空心化”,就业机会增多

C.以发达的金融和房地产行业为主体的虚拟经济不断萎缩

D.美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下降以及产业发展规律的结果

2.下列产业部门在美国“再工业化”过程中没有明显优势的是()

A.微电子工业B.精深制造业C.玩具制造业D.生物制药业

企业升级有四种方式:

工艺升级----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新流程,促进生产1提高;产品升级-----改进老产品,推出新产品,使产品复杂化、单位价值

提高;功能升级------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加从加工环节向设计、营销、品牌等环节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跨行业升级-----利用在原行业的某种优势进入新行业,下图为两种不同产业价值链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产业A与产业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业A出现时间一般较早,在相同环节下附加值较低

B.产业B先出现产业转移现象

C.发达国家只转出产业A这种产业类型

D.发展中国家都处在两类产业的加工制造环节

4.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升级最适合的路径是()

A.①B.②C.③D.①②③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下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

吨标准煤/万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6.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读“世界某国家经济区发展变化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7.图中甲为该国核心经济区,经过a—b—c阶段的发展,关于甲的正确说法是

A.核心区地位有所下降

B.城市数量逐渐增多

C.始终为人口迁入区

D.空间范围逐渐扩大

8.依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国家最可能是

A.俄罗斯B.法国C.美国D.巴西

下图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的技术B.廉价的劳动力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资源

10.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下图为“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

“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

建立以重庆、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西三角经济圈”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有

①交通不便

②矿产

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素质低

④缺少优惠政策

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③④

12.“西三角经济圈”建立和发展的积极意义有

①加快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吸引经济重心向西部转移

③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④便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3.“西三角经济圈”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大气污染

下表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题。

 

对外贸易总额(亿美元)

2005

2001年

2005年

外商直接投资

占全国比重

一、

二、三产业比例

人均GDP

(元)

长三角

1381

5024

41.3%

4:

55:

41

40612

珠三角

1684

4107

17.9%

3:

51:

46

41990

14.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优势明显提高

B.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C.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

D.环境污染严重

15.如今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已经启动,广东省也正在加快出省高速

公路通道建设。

其意义是:

①缓解用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

②获得规模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③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工

④改善经济区位,发展外向型经济

A.①②B.②③C.③④D

.①④

16.今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B.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C.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D.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表2为“我国三大城市群部分资料统计表”,下图为“我国三大城市群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表2:

17.由表可知,三大城市群中()

A.人口密度最小的是珠三角

B.城市人口最少的是京津冀

C.GDP占全国比重最大的是长三角

D.单位面积城市人口最多的是珠三角

18.当前,三大城市群面临的共性问题有()

A.基础设施承压过大

B.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C.产业转型较为缓慢

D.国内经济发展腹地偏小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

发展。

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9.长江经济带要依托黄金水道发展,可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

这是利用长江(

A.水量季节变化大B.落差大、不结冰

C.多支流、流程长D.多宽而浅的“U”形河谷

20.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其三个中心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A.长江航运中心B.军事重镇,战略地位重要

C.传统工业基地D.省会城市,科技实力较强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图1)。

图1图2

材料二: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图2)。

材料三:

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

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

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早期的珠三角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完成的生产环节是加工,以__________产业为主;1990年后__________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珠三角的主导产业。

(2)根据材料二,简述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特点。

(3)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云南丽江市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区总面积约为20603平方千米,其中坝区(含河谷)面积约为1586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7.7%,山区面积为19017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92.3%。

为了缓解日益严峻的人地矛盾,丽江市大力实施“城镇上山”战略,即将部分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有选择的,有计划的转移至低山缓坡区。

图15示意云南省不同地市的城镇上山压力等级,Ⅰ到Ⅳ反映上山的压力由大到小。

(1)分析丽江市山地面积广大的原因。

(2)分析丽江市城镇“上山”的必要性。

(3)指出丽江市在实施“城镇上山”过

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

1.A2.C3.A4.A5.B6.C7.A8.C9.C10.A

11.C12.B13.A14.C15.B16.A17.CD18.AB19.C20.D

21.

(1)劳动密集型(1分)高新技术(1分)

(2)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

(4分)

(3)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国内对外开放的政策,良好的区位,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2.

(1)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形成褶皱山脉。

(2)丽江市实施“城镇上山”可以缓解城市和工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也可以保护耕地资源,保证粮食供应。

(3)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土流失问题、地质灾害问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