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9726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备课时间:

2013.9课时:

1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

(2)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教学难点:

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一、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网页、网站,收集、整理和《捣练图》相关的信息资料。

二、播放影视剧《大明宫词》片段,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对唐代妇女的社会生活状况有个直观印象。

导入《捣练图》。

三、尝试以制作简单网页的形式学习《捣练图》及唐代仕女画:

以网页设计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一)版块设计:

学生在掌握一定制作网页方法和要求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网页版块组成。

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确定。

版块一:

仕女画(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二:

宋徽宗赵佶(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三:

唐女性形象(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四:

画家小传(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五:

思考与讨论

(二)围绕《捣练图》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实网页版块。

1、分组讨论以上前四个版块。

通过汇总已备学习资料,查阅书籍,上网等形式,将和本专题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归并,经讨论一致同意后整理成文,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观点。

2、重点分析第五版块,确定研究内容。

教师点拨学生从不同角度确定“思考与讨论”版块的内容。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解决,总结。

(1)从美术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直接信息)

内容分析;构图样式;绘画技法;色彩;细节描写;艺术风格等

(2)从历史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间接信息)

主要通过画中唐代妇女经济;

文化;政治;民族关系:

地理角度(信息综合)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收集西方古代人物画资料。

三、学习结果检测、呈示。

1、随堂检测

由教师出题或学生出题,学生抢答,检验学习结果。

(题目如下:

作者及年代;                  《捣练图》属于什么画种;

采用什么构图样式;             采用哪些绘画技法;

色彩特点;                     作品风格等

课后反思:

 

 

第1课: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备课时间:

2013.9课时:

2上课时间:

     

(一)、教学指导思想

  通过教材突出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折射出的时代文化特征无不印刻着历史的烙印。

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以及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选择了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包括绘画、服装、工艺、建筑以及摄影等,引导学生领会美术在人类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是如何反映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是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

  教材精心策划了四个不同的“思考与讨论”活动,为开展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了很好的引导。

此外,还提供了一些名家关于美术与文化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

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也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珍惜人类丰富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培养自己对美术的爱好与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是重点,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是难点。

  (五)、学习材料

  教材主要基于图例和文字的学习,如果时间与条件许可,可利用电脑软件或互联网对一些作品进行横向补充。

如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等。

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师生之间可以在一种互动的环境下学习。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美术作品中的形象、色彩、服饰、环境等方面的特征,由此引导学生联系特定的时代文化,从而达到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刻领会和认识。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采用比较的方法,选取恰当的点进行比较,找到它们之间的差别。

从中发现时代文化的演变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

教材以中国女性着装为例,可以从服装的样式、道具、环境等,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就某一个方面加以比较和引导,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的思考和解答。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诱导,对学生的回答也要及时的进行修正和补充。

  

(二)关于思考与讨论

  1、银狐显然不是传统的中原样式,而是当时辽金游牧民族的盛水用具。

  三彩骆驼载舞俑上的人物是五位,前三个是胡人,后两位是汉人。

  《簪花仕女图》表现的人物服饰华美、仪态雍容高贵。

不难看出,唐代是一个工艺发达、经济繁荣、民族交往密切、文化繁盛的时代。

  2、晚清时期的女装:

中式、布料、缠足,整体形象给人以贞淑、纯朴、贤德的感受。

反映出当时的女性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强烈约束和影响。

  民国时期的女装:

西式、皮毛质,显得时尚而大气,给人的感觉当时的女性已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从家庭走上了社会。

  现代女性的服装:

更加追求自然与和谐,短裤、质料多样化、运动鞋、贝雷冒、披肩长发、现代自行车、现代建筑与环境,反映出现代中国女性已经日趋开放,精神面貌充满活力,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

  3、教堂和道观是供奉各自信奉的神灵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4、老北京街道狭窄,民居和店面建筑普遍低矮、简陋,广告稀少、混乱,交通多依靠步行,少量人力车;现在的北京街道平坦、宽敞,建筑宏伟,店面整洁,广告丰富、有序,交通便利发达,各种现代化车辆穿梭而行。

通过比较,反映了北京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国际性大都市。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4面上的3幅作品并积极思考。

(15分钟)

  《马》(公元前15000-公元前10000)洞窟壁画(法国);

  《鹿》(公元前8000年左右)岩画(挪威);

  《狩猎》(公元前6000-公元前4000)岩画(非洲)。

  在仔细观察和欣赏这几幅作品后,你能感觉到什么吗?

  讲解:

  大约是在1-2万年以前,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类用红泥、木炭或动物的鲜血等最简陋的绘画工具材料,在岩壁或洞窟壁上创作出的世界上最早的岩画。

这些作品所描绘的各种动物形象,如牛、鹿、马等,或是人们集体狩猎的场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原始农业还未形成之前,人们主要是依靠渔猎手段来获取食物的生存状态。

  大约在200-3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人类。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们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大家共同参加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

  那时的生产方式十分落后,生产力极其低下。

最初的生产方式就是狩猎,以后逐渐发展到种植和养殖。

这几幅作品所描绘的就是当时人们集体狩猎的场面,它告诉我们,原始人类狩猎的工具极为简陋,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获取足够的猎物并战胜自然,以维持人类的繁衍和生存。

  另外,我们从原始岩画中简单质朴的绘画手法和简约夸张的动物及人物形象,使我们从一定的侧面大致了解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早期人类的生产方式。

  因此,我们在接触一件美术作品时,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加以欣赏,而且要善于发掘其所蕴涵的时代文化及其意义。

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社会生活和科技手段的产物。

又是人们审美需要和艺术家表达个人情感的产物。

所以,它除了能带给我们一定的美感和某种实用价值之外,还可以通过其自身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向人们提出许多信息,我们便可籍此来了解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社会的诸多方面及其文化特征。

  (利用作品和问题将学生迅速导入课题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美术作品具有的文化承载功能。

通过学习加深对课题的认识。

  2、接下来请同学们接着欣赏《簪花仕女图》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5分钟)

  设问:

  (1)从作品各个仕女的姿态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现了怎样的生活内容吗?

  (2)从她们华美的服饰和精美的首饰中,你又能感受到当时的纺织和工艺水平如何吗?

  (3)从她们的面庞、体态,你能感觉到当时人们对女性的审美观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进行归纳:

  作品描绘的是五个宫廷贵妇人在庭院中在侍女的服侍下闲步游乐的场景。

全卷分为四段:

采花、观花、漫步和戏犬。

  (1)虽然整个画面流露着高雅华贵、安逸祥和的气氛,但她们优雅的体态和奢华的服饰依然掩饰不了人物空虚的内心世界。

她们从容闲逸的形象和淡然冷漠的表情,使人们感受到封建社会中这些上流社会的宫廷贵妇人们,尽管锦衣玉食、物质生活富足,但精神生活却十分空虚寂寞,显得百无聊赖。

  (2)她们身披薄纱、薄如蝉翼,衣着华美艳丽、高贵典雅。

她们高髻凌风,上插荷花、牡丹、玉簪、珍珠。

  从画面描绘的轻纱薄翼般的华美衣裙和精美首饰,反映出唐代的纺织技术和工艺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3)她们体态丰腴柔美、脸庞圆润,浓黛蛾翅眉,薄纱下丰满的前胸和圆润的肩膀,这种浓丽丰肥的理想化的“罗绮人物”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和心态。

那时崇尚女性美的标准就是丰腴,而当代更提倡健美。

  另外,画面上的人物、动物被描绘的栩栩如生、细致入微,可见唐代画家不仅已经拥有比较完备的绘画工具材料,而且在绘画技巧上也已经十分娴熟。

  3、思考与讨论:

(10分钟)

  (1)《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传统的中原样式吗?

  (2)《三彩骆驼载舞俑》中的人物都是哪里的人?

  教师讲解:

  (1)银壶不是中原样式,而是辽金游牧民族的皮囊式壶形盛水器具。

反映了唐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舞马衔杯纹银壶》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

高18.5厘米,口径2.3厘米,银质。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

银壶形似皮囊,壶口位于扁圆形壶身的上部一角,口上覆有莲瓣形壶盖,盖顶系有银链与弓形提梁相连。

银壶腹部两侧均有舞马衔杯纹饰。

此壶纹饰、提梁均作鎏金处理。

  皮囊式壶形多见于辽金,见于唐代还是首次。

  (2)骆驼引颈直立,神情悠闲。

背上垫有菱格纹圆毡,驼架上有乐舞俑五人;前三人为胡人(中国古代对西北方各民族的泛称),后两位为汉人。

胡人所弹奏的乐器是一种波斯式的四弦曲项琵琶。

此陶塑表现了不同民族的艺人在一起表演的情景,颇为新颖。

反映了唐代少数民族的交通方式以及与汉族的社会交往活动频繁。

陶塑结构完整,工艺精美。

人物形象和动作都很生动。

  《三彩骆驼载舞俑》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庭海墓出土。

通高66.5厘米,陶质三彩釉,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第二课时)

  4、思考与讨论(10分钟)

  请同学们接着观察第6面的三幅照片,这些照片是不同时期中国女性着装的真实写照。

你能看出三种服饰有什么区别吗(从款式、质料、道具、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你能从服饰的衍变看出时代的变化吗?

  5、思考与讨论(10分钟)

  仔细观察第6、7面中两幅不同时期北京街景的照片,你能从照片中的建筑、店面设计、商业广告以及两张照片的摄影水平上分析一下两个不同时代北京的发展与变迁吗?

  6、思考与讨论(10分钟)

  请同学们再接着观看第7面的两幅建筑照片,你知道教堂和道观分别是作什么用的吗?

它们的外观有什么区别?

你能从这两种不同建筑风格中看到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吗?

  (这三个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表述,可以让他们举手自由发言,教师口头启发诱导并作适当补充。

  布置作业:

  1、在上面的三个思考与讨论中,自选一个写出你的认识。

  2、自学第7面的“名家论述”。

   课后反思:

 

 

课题:

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

表现

备课时间:

2013、9、15

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

初中八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介绍,主要让学生掌握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并发现生活随处可见的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的基本认识,特别掌握透视的表达方法。

2、了解空间的表达方法的特点

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及运用

教学难点:

学生准确掌握物象的透视表达和手绘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加指导

1、教法:

通过图片说明,让学生了解物象空间的基本表达方法,举例并说明关于物象空间表达方法上的典型特征和表达时运用所需要解决的难点

2、学法:

学生通过教师讲解了解了本课的基本内容,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以致用,学会运用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在实践中需要教师指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幻灯片课件

学具准备:

课本、A4纸、黑或蓝或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通过多媒体放映具有典型性的物象表达方法的图片(带着问题:

用了甚么方法和手段表现?

2、通过多媒体放映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象

(1)一边放映一边介绍图片中的物象之间的各种关系

(2)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美,物象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二)引入新课:

通过刚才观看的图片,我们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表现生活中的美丽(讨论)

用甚么方法和手段?

(线、空间、色彩)如果让你来表现,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

(三)讲授新课:

1、设提问:

解释什么是物象空间的表达?

物象是指,包含有具体事物的三维立体空间。

例如:

我们上课的教室被称作室内空间。

运动场、花园等称为室外空间。

2、为什么要运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空间?

清晰、简洁、美观;实用性。

表现的方面:

广告、设计、建筑、漫画、装潢。

3、物象的表达方式:

(1)前后遮挡的方法

画面前面的景象遮挡后面的景象,来表达前后、远近的关系。

(2)近大远小的透视表达方法

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来表现空间关系,是符合人们直观感受的一种表达方法。

讲述透视常用的两种方法,平行透视:

立方体有一个面与透明的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行透视”。

(它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

(二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平行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3)平摆式表达方法

不考虑物象的透视关系,在绘画中有一种装饰效果。

平摆在画面上的物象,下面表示近,上面表示远(如表示前院后院,楼上楼下等)

(4)游移式的表达方法

在表现很大的空间时,不是站在一个地方能看的到的,如表达街道从东道西,山底下到山顶上的景物,这时可采用边走边画的方式。

中国山水风景中常采用此法。

(5)主观式的表达方法

通过个人的想法来画出物象,包含了很多个人的思想和看法。

(四)领学生回顾刚才的内容:

把这五种表达方法再回顾,充分理解表现方法和表现内容,重点是透视的表达方法。

由于在平面上表现空间,是通过物象之间的位置与前后关系呈现的,所以这几种物象空间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五)欣赏图片

通过欣赏图片,加深学生对物象课件表达的几种方法的印象,为稍后的练习做准备。

(六)提问:

你认为哪种方法表现空间最好?

你喜欢哪种表现方法?

哪种方法表现出来的物象最美?

你在哪见过?

还有哪些表现空间的方法?

(六)课堂练习

1、看课本,看看书中有多少图片运用了课件表达的方法

2、请选择一种合适的空间表达方法,写生街道、校园、大屏幕上的风景、教室一角、课桌、讲台、展示台。

等(要求画面具有空间感和美感)

(七)写生作业展示

自评、互评、讲评

(八)小结

本节课进行了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的学习,学习了五种表达物象的方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欣赏了很多绘画图片,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使他们接受了美的熏陶。

这节课对我们的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课后反思:

 

第三课、用装饰色彩来表达

备课时间:

2013、9、10课时:

1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装饰色及其在艺术和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利用装饰特色彩进行简单表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装饰色瓷彩作品实例分析,了解装饰色彩的基本特征。

通过应用装饰色彩进行简单的色彩设计联系,来把握这些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

了解装饰画在应色和造型方法上的特点,运用装饰色彩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能有创意地运用色彩,表现出装饰色彩的特点及风格。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自然界中的老虎和布老虎主体颜色有什么区别?

布老虎的色彩有哪些特点?

醒目、夸张、美观,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课件)

2、讲新课

(1)装饰色彩的特点

观察作品的色彩有哪些特点?

作品的色彩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

色彩特点:

鲜艳、饱满。

视觉感受:

活泼、愉悦

 

装饰色彩是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概括、提炼、想象、夸张后所形成的色彩。

它不受物象实际颜色限制,强调对比,充满想象力和浓郁的装饰风格。

色彩的对比主要包括:

(一)色相对比

(二)明度对比(三)纯度对比(四)冷暖对比

(2)装饰色彩的运用

初唐时期莲花飞天藻井,颇有隋代之遗风,花心呈五色转轮,四身持花飞天,在蓝天中乘流动彩云环绕莲花飞旋。

边饰卷草、方格、连珠纹样,以深、浅红为主,配以白、赭石、石青、黄、色彩热烈、变化丰富、华丽高雅

 

分析莲花飞天藻井的色彩特点?

为什么说它的色彩对比又和谐?

分析莲花飞天藻井的色彩在色相环的位置?

颜色有什么变化?

试一试:

用敦煌藻井色彩装饰花瓶

 

作业:

创作一幅装饰画装点你的房间

1、运用装饰色彩创作一幅装饰画。

2、使用本课花卉模板或者老师提供的素材模板,任选一组敦煌藻井色彩做色彩设计练习。

课后小结:

展示作品:

 

课后反思:

 

第四课、用色彩表达情感

备课时间:

2013、9、5

课型:

造型、表现课时:

2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了解色彩承载的相关情感,学会用色彩来表达情绪、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色彩与情感表达的关系,感觉色彩带来的心理效应。

学习用色彩表达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如何以范例作品中的色彩打动学生,使学生理解并认识色彩传达出的情感产生于作者之间色心理共鸣。

一、导入

(1)视频导入、大海、奥运会开幕式。

大家还记得这个女孩是谁吗?

她为什么在奥运会开幕式这么隆重的场合穿红衣?

有什么内涵和意义?

引出课题

二、讲新课:

1、色彩的联想与体验提到红色,你会联想到什么?

它给你什么感受?

提到黄色,

你会联想到什么?

它给你什么感受?

提到蓝色,

你会联想到什么?

它给你什么感受?

这件作品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画家要传递给我们哪些信息?

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看看其他大师的作品,观察其中的色彩运用,体验和表述其间的情感。

 

三、欣赏学生作品:

 

四、动手实践——作业要求:

运用水粉、水彩、彩色纸或布等材料创作一幅色彩命题画。

可以不表现具体物象,而是用色彩大胆表达情感。

5、小结、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服装、广告、房子装修、。

6、课后反思:

 

第五课、中国山水画

备课时间:

2013.9.课时:

1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概况

2、通过看、听、想、讨论,能用自己的话讲评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内容与艺术美

3、感受山水画的意境美,热爱祖国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看、听、想、讨论,从内容、技法、艺术效果三个方面来赏析中国山水画,并简单谈谈自己对中国画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片段

“这部动画片讲的是什么内容?

是根据什么画种制作而成的?

师生交流中国画的简要知识,如中国画工具(毛笔、墨汁、宣纸、国画颜料等等)

1、关于中国画你还知道些什么?

2、发展概况:

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时已经完全成熟,至宋朝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中国画按照绘画题材可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三大类,今天我们主要来讲讲如何欣赏山水画以及山水画的一些知识。

一、导入、揭题  

播放视频资料《央视宣传片——水墨篇》

“这段视频中的内容,和课前看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

讲述了一个故事,这个是体现的一个国家的精神

老师小结:

山水画不仅能表述一个故事,而且还蕴含了许多更深层的东西,比如中国的文化、精神。

而早期的山水画主要是呈现了真实的景物,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画家们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也融入了其中

二、山水画知识  

师:

通过描绘自然界中山水树木、天地云气,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变化,山水画画家们把真实的景呈现在纸上,供别人观赏,同时也在这变化莫测的山水间藏进了自己独特的情感

山水画的特点  

出示《溪山行旅图》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画中内容”“画中是怎么表现悬崖峭壁等景物的”“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立轴(又称中堂)  

水墨山水就是纯用水墨不设颜色的山水画体  

留白:

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体现空间的灵活性,白色的雾气萦绕着整个山体,由线条勾勒的整个山体在白色的雾气中若隐若现

山:

整个山壁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给人一种仰视(由下向上)的感觉,  

瀑布:

从山腰直流而下,从笔直的线条中似乎可以感受出瀑布的那种冲击力十分强大  

崖壁上再输茂密,浓浓的墨团几乎占满了山头  

山脚下:

由近及远的山路凸显出画面的纵深感  

动静结合:

飞流直下的瀑布与静止的山间景色,形成动静的对比,似乎把画家看到的那刻美景存留了下来。

  

峻巍的山势造成动人心魄的效果,使人感受自然造物的伟大  

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分别从内容、技法、艺术效果三个方面赏析了《溪山行旅图》。

老师这里还有一幅与《溪山行旅图》不同的山水画,我们一起来欣赏。

  

三、赏析  

出示《千里江山图》  

不同点:

  

“从构图上讲一讲,这幅作品与《溪山行旅图》的不同之处。

”长卷  

“从色彩上来讲讲两幅作品的不同点。

”水墨山水、青绿山水  

知识点:

  

青绿山水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

“请同学们来谈谈你对这幅画的理解”

生:

“结合桌上的文字资料,从内容、技法、艺术效果三个方面再评价一下《千里江山图》”

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分别从内容、技法、艺术效果三个方面赏析了《溪山行旅图》和《千里江山图》,我们在评价一幅艺术作品时,主要就是从这三个方面来着手的。

  

四、深入与巩固  

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以及我们刚才学习到的一些山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