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周微观经济学管新帅版本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9708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周微观经济学管新帅版本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5周微观经济学管新帅版本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5周微观经济学管新帅版本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5周微观经济学管新帅版本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5周微观经济学管新帅版本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周微观经济学管新帅版本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

《15周微观经济学管新帅版本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周微观经济学管新帅版本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周微观经济学管新帅版本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

15周微观经济学管新帅版本教学大纲修订稿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兰州商学院

二○○九年三月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一,它不仅被列为高等学校经济类8门核心课程之中,而且是工商管理类各专业9门核心课程之一,由此可见其地位在经济类院校中的重要性;《微观经济学》作为财经类学校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经济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要求学生先修课程为政治经济学和微积分。

(二)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关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通过对理论、政策和策略等方面的学习,丰富经济理论,开拓经济分析思路,进一步掌握经济分析方法,联系世界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加强经济分析和研究的能力。

使学生建立起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框架,为学好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教学时数

60学时

(四)教学方法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微观经济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讲清主要图形所表示的基本原理,适当介绍最新知识。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授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指导、启发学习者自学。

5、适当布置作业和案例思考题,深化学习者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

(五)面向专业

经济管理类各专业

二、教学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价格理论,以最优化为讨论线索。

在介绍了供求、弹性等基本概念之后,主要讨论了消费者最优理论,生产者最优理论,商品市场最优理论,要素市场最优理论和帕累托最优理论,最终得出完全经济竞争的市场是有效的,以证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然后结合经济现实,讨论市场失灵,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消除或抑制市场失灵的影响。

其中带*号的部分是选讲内容,这些内容不涉及也不会影响整体内容的完整性。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使同学们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历程;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

其中重点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难点是资源配置方式。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资源与稀缺性

1、资源

2、稀缺性

3、资源配置

二、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经济

2、经济学

三、资源配置方式

1、计划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体制

3、混合经济体制

第二节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

一、重商主义

二、古典经济学

三、庸俗经济学

四、庸俗经济学后

第三节学习经济学的方法与意义

一、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

(四)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二章供求均衡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使同学们对需求与供给的基本概念有准确的理解;掌握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弹性的概念、计算与应用。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讲授均衡价格决定理论、弹性理论。

教学重点: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2)需求、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的变化、需求定理。

(3)供给、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化、供给定理。

(4)弹性、弹性的计算和弹性的应用。

教学难点:

需求(供给)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变动的区分;弹性的理解与应用。

第一节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

1、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1)需求

(2)需求表

(3)需求曲线

2、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1)影响需求的因素

(2)需求函数

3、需求定理

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二、供给

1、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1)供给

(2)供给表

(3)供给曲线

2、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1)影响供给的因素

(2)供给函数

3、供给定理

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三、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的形成

2、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2)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四、价格政策

1、价格调节的不完善性

2、支持价格

(l)支持价格的定义

(2)农产品支持价格的运用

(3)支持价格的作用

3、限制价格

(l)限制价格的定义

(2)限制价格的运用

(3)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第二节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一般定义

1、定义

2、点弹性

3、弧弹性

二、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点弹性与弧弹性

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4、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三、其他需求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

2、需求交叉弹性

四、供给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

2、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

点弹性与弧弹性

3、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第三节本章小结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论述市场均衡价格决定的主体之一消费者的行为。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以及消费者如何在既定商品价格和收入约束下获得最大满足,即效用最大化的论述,进一步明确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本质原因。

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效用理论的区别以及有关效用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和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讲授基数效用论及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论及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教学重点: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

(3)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

(4)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教学难点: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及其边际效用分析

一、有关效用的概念

1、效用

2、基数效用

3、序数效用

4、总效用

5、边际效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经济学解释

2、代数表达

3、几何图解

三、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

1、经济学解释

2、基数效用论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四、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及其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关于偏好的假设

1、完全性

2、传递性

3、局部非饱和性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1、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

2、两两不相交。

3、凸向原点。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定义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四、预算线及其变动

五、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

1、经济学解释

2、序数效用论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六、消费者均衡的数学解

第三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1、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

3、总效应

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经济学解释

2、几何图解

三、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经济学解释

2、几何图解

四、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经济学解释

2、几何图解

第四节本章小结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

10学时

本章思考题

1.说明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如何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的

2.分别说明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并进一步说明非均衡时应如何调整商品购买量

3.分别说明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需求曲线的特征

第四章生产者选择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使同学们掌握生产者如何进行理性选择,以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过程。

要求学生掌握一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中三条产量曲线的关系及生产的三个阶段;两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中生产的经济区域;两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及要素最优组合的原则。

掌握七条短期成本曲线及其形成原因、各曲线之间的关系;三条长期成本曲线的推导及其形成原因、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综合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讲授短期、长期生产函数,生产者均衡,短期、长期成本函数,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综合关系。

教学重点:

(1)三条短期产量曲线及其关系

(2)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3)长期生产的经济区域

(4)两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5)长期生产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6)七条短期成本曲线及其关系

(7)三条长期成本曲线及其推导。

(8)生产者最优的要素组合

教学难点:

短期生产与短期成本的综合关系;长期成本曲线的推导

第一节生产技术

一、企业的目标、本质和边界

1、企业的目标

2、企业的本质

(1)交易费用

(2)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

(3)企业的本质

3、企业的边界

二、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它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Q=f(L,K)

2、固定投入与变动投入:

长期和短期

(1)固定投入(fixedinput):

投入量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投入。

(2)变动投入(variableinput):

投入量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投入。

(3)短期(shortrun):

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4)长期(longrun):

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间周期。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

1、函数的一般形式

2、总产量函数、平均产量函数、边际产量函数及其曲线

3、三条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1)TP和MP之间的关系

(2)TP和AP之间的关系

(3)MP和AP之间的关系

4、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

(1)规律内容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了MP曲线先升后降的特征

5、生产的三个阶段(合理区域)

四、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

1、函数的一般形式

2、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

(1)等产量曲线

(2)等产量曲线特征

3、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1)概念

(2)MRTS可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4、两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1)规律内容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的特征

5、生产的经济区域

(1)脊线

(2)生产的经济区域

第二节生产者均衡

一、等成本线

1、成本方程

2、等成本线(定义、斜率、变动)

二、最优要素组合

1、含义

(1)成本既定,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2)产量既定,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2、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1)最优要素组合点

(2)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3、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1)最优要素组合点

(2)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4、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要素组合

5、生产者均衡的数学解

三、扩展线和规模报酬

1、等斜线

2、扩展线

3、生产的规模报酬

第三节生产成本

一、相关概念

1、机会成本

2、隐成本和显成本

3、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

4、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

二、短期成本函数及其曲线

(一)成本曲线分类

(二)短期成本曲线

1.曲线形状

2.曲线之间的关系

(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短期成本曲线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了MC曲线现降后升的U型特征

2.TC、TVC与MC曲线之间的关系

3.AC、AVC与MC曲线之间的关系

4.AC曲线与MC曲线的几何画法

(四)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1.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2.短期总成本曲线与扩展线

3.边际产量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

4.平均产量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关系

三、长期成本函数及其曲线

1.长期总成本函数及其曲线

(1)LTC函数

(2)LTC曲线及其推导

2.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及其曲线

(1)LAC函数

(2)LAC曲线及其推导

(3)LAC曲线的形状

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下LAC曲线表现出现降后升的U型特征。

3.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及其曲线

(1)LMC函数

(2)LMC曲线及其推导

(3)LMC曲线的形状

(4)LMC曲线的形状决定了LTC曲线的形状

四、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综合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

12学时

本章思考题

1.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的三条产量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劳动的价格w=2,资本的价格r=1。

求:

(1)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2)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和C的均衡值。

3.试用图从短期总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

4.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Q3-0.8Q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

5.试用图说明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市场结构分析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分析厂商在不同的市场上厂商如何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决定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要求学生了解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含义。

掌握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

了解产品差别的含义。

理解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讲授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的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教学重点:

(1)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含义。

(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

(3)产品差别的含义。

(4)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

(5)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

教学难点:

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的两条需求曲线;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长期均衡。

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1.价格与需求曲线

2.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五、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论

第二节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l.需求曲线

2.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五、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与垄断利润

六、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论

第三节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

三、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四、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五、对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

第四节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三、寡头垄断市场上产量的决定

四、古诺解:

双头垄断理论

五、拐折的需求曲线

六、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决定

l.价格领先制

2.成本加成法

3.卡特尔

七、对寡头垄断市场的评论

第五节本章小结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

14学时

本章思考题:

1、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含义。

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

3、产品差别的含义。

4、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

5、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

第六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使同学们对产品和要素市场同时均衡时,完全竞争的市场可以满足和实现经济的最优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

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概念,掌握帕累托最优条件以及帕累托最优与完全竞争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讲授帕累托最优标准及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

教学重点:

(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2)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3)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4)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5)完全竞争符合帕累托最优。

教学难点:

帕累托最优标准,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

第一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及其一般均衡分析

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

2、一般均衡

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1、帕累托最优状态

2、帕累托改进

3、构造埃奇沃思盒状图

4、交换的契约线及其方程

5、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条件

第二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及其一般均衡分析

一、构造埃奇沃思盒状图

二、生产契约线及其方程

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条件

第三节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及其一般均衡分析

一、从生产契约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二、构造埃奇沃思盒状图

三、生产契约线及其方程

四、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条件

第四节完全竞争市场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经济学解释

二、数学证明

第五节本章小结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

8学时

本章思考题:

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2、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3、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4、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5、完全竞争符合帕累托最优。

第七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使同学们理论上理解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均衡与最优,但在现实中存在破坏完全竞争的多种因素,所以资源配置达不到理想的最优状态,即存在着市场失灵。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导致市场失灵的四种因素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为了尽可能地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国家必须执行的一些有效的微观经济政策。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讲授四种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所导致的市场失灵的机理、表现和相应的经济政策选择。

教学重点:

1、垄断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及经济政策选择

2、外部影响的表现形式及有关政策选择

3、公共物品的特点及最优数量的选择

4、不完全信息导致的各个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

5、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的前提及有效性

教学难点:

不完全信息导致的各个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的前提及有效性

第一节市场失灵与公共物品

一、什么是市场失灵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

三、公共物品

第二节外部影响

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三、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四、科斯定理

第三节外部影响

一、信息的不完全性

二、信息与商品市场

三、信息与保险市场

四、信息与劳动市场

第四节本章小结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本章思考题:

1、什么叫市场失灵?

哪些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

2、垄断为什么会降低效率?

3、如何说明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

4、为什么有些西方学者认为规定产权办法可解决外部影响问题?

5、外部影响怎样会使资源配置失当?

6、举例说明信息不对称会破坏市场的有效性而导致市场失灵。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考试方式进行考核。

具体方式为:

平时成绩占1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

四、教材选用: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

参考文献:

1、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微观经济学》,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斯蒂格利兹:

《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曼昆:

《经济学原理》,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萨缪尔森,诺德豪斯:

《经济学》,1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6、欧文·塔克:

《今日微观经济学》,李明志译,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刘东:

《微观经济学新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平新乔: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高鸿桢:

《实验经济学导论》,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版;

11、葛新权,王国成:

《实验经济学引论:

原理、方法、应用》,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版;

12、董志勇:

《行为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