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断想顿悟守望彼岸.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019629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崧舟断想顿悟守望彼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王崧舟断想顿悟守望彼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王崧舟断想顿悟守望彼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王崧舟断想顿悟守望彼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王崧舟断想顿悟守望彼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崧舟断想顿悟守望彼岸.docx

《王崧舟断想顿悟守望彼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崧舟断想顿悟守望彼岸.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崧舟断想顿悟守望彼岸.docx

王崧舟断想顿悟守望彼岸

王崧舟:

断想·顿悟·守望彼岸

断想·顿悟·守望彼岸

关于诗意语文

1.诗心,不安分的心;诗,拿来安心的地方。

2.诗是文字的醉的舞蹈,不醉的文字不是诗,醉而不舞的文字也不是诗。

文字在醉态中挣脱了语法的镣铐,在舞蹈中绽放着心的寂静的颤栗。

3.诗的感觉,是一种熟悉的陌生感,陌生的熟悉感。

像听陶喆的《苏三说》,像听周笔畅的《浏阳河2008》,她将遥远的未来的梦拽到眼前,又不慎跌入了前世的深渊。

譬如李金发的“我们散步在死草上/悲愤纠缠在膝下”;譬如废名的“我想写一首诗/犹如日,犹如月/犹如午阴/犹如无边落木萧萧下/我的诗情没有两个叶子”;譬如林徽因的“是你,是花,是梦,打这儿过/此刻像风,在摇动着我”;譬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譬如陈敬容的“炉火沉灭在残灰里/是谁的手指敲落冷梦/小门上还剩有一声剥啄”;譬如穆旦的“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譬如辛弃疾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不读《词话》,不得话词;不读《诗论》,不得论诗。

(注:

《词话》指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诗论》为朱光潜先生的扛鼎之作。

5.诗意人生的引领,实为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

6.诗意语文拒斥一切教育实践的程式化、套路化,诗意本身所蕴含的灵动、超越的情味,昭示着诗意语文如大地般永恒的开放姿态和包容情怀。

7.我坚信,诗意的思想、诗意的情怀,是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历史、民族乃至意识形态的种种阻隔,如琅琅乾坤般成为人生永恒的普世价值。

8.文本的诗意,往往就是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言语存在,它可能是诗性的言语形式,也可能是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博大的文化,或者形式与内容两者兼得,但所有这一切都一定栖身于“不朽的文字”。

9.对诗意语文的探索,素来都不缺犁行于实践大地的方略和技术,缺的是行动之前的价值关怀、行动之后的价值皈依。

丢了价值的憬悟,就是丢了诗意语文的魂。

10.儿童的游戏天性,使他们比成人更容易进入“全人”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不计功利、剪除压力的自由状态,是全然进入、全心投入的忘我状态,是无中生有、化虚为实的想像状态,是物我同一、主客双泯的解脱状态。

这样的状态,实为诗意的状态。

11.毋庸置疑,李白、杜甫、王维的诗都充满诗意,但三位诗人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青莲的诗风豪放飘逸,如仙;子美的诗风沉郁顿挫,如圣;摩诘的诗风清丽旷淡,如佛。

这就意味着,“诗意”是一个超越个性、超越风格的范畴。

12.“诗意”是个多棱镜、万花筒,站在不同的角度,你将看到不同的诗意之光的折射和呈现。

从哲学的视角看,诗意乃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自由;从认识论的视角看,诗意则是指某种直觉和顿悟,是对人生和宇宙的当下了悟;从存在论的视角看,诗意指涉一种有意味的感性形式的存在;从美学的视角看,诗意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与升华;从伦理学的视角看,诗意就是善良、仁爱与悲悯;从心理学的视角看,诗意则常常意味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从社会学的视角看,诗意是一种内在的幸福感;从文学表现的视角看,诗意总是呈现为某种含蓄、凝练、朦胧的境界。

13.从根本上说,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的一种守望和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反思和回归。

追寻理想和回归本色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从这个意义上讲,诗意语文是理想的语文,也是本色的语文。

14.当我们不是定义而是描述诗意语文时,她应该是这样一种教学现象:

她在教学中追求思想的力量,但对于仅仅以某种抽象的思辩抵达思想,她说——不!

她拒绝冷漠和麻木,她的展开充满感情,但对于只把这理解为直白地宣泄某种情绪和社会意识,她说——不!

她的呈现方式以具象为旨趣,但假如具象只意味着对现象的简单还原,她说——不!

她的各种教学要素总在特定情境中,但对游离于语言文字的种种渲染和演绎,她说——不!

她复活言语的内在之气,但声音的表现倘若只被加以机械的操练和刻板的模塑,她说——不!

她是文化的,但对文化所作的任何形式的宏大叙事和过度诠释,她说——不!

15.“心中有佛,眼中才有佛”。

心中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师,才能发现语文教学的诗意,才能自觉地投入到诗意语文的实践探索中去,并在这种自觉地投入中成就自己的诗意人生。

16.王乾坤在《文学的承诺》中开宗明义:

“文学是无用的。

这是我十分喜欢的一句话。

这应该是文学安身立命的一个起点,文学的尊严就建立在这个起点上。

”我想,诗意语文也可能是无用的,至少对目前的考核、目前的评价体制、目前的日趋功利的课程教学。

但我坚信——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17.隐含在诗意的言语形式背后的,往往是诗意的思维方式。

诗意的思维方式有别于科学的思维方式,她是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情感思维、整体思维、创造思维的协同与整合。

诗意思维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她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移情中;她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夸张中;她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隐喻中;她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对比中;她在“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想象中;她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顿悟中;她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对称联想中;她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凝神观照中;她在“想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物我两忘中;她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天人感应中……

18.充满诗意的教学结构,总是在“熟悉”和“陌生”的两极之间寻求期待的视野和投入的张力。

陌生化,总是意味着对教学结构的平庸化和模式化的自觉颠覆。

19.诗意语文自然离不开诗意的教学语言,但诗意的教学语言并非只是一味的华丽、绚烂、文学化,那种大段的、话剧式的、独白意味的教学语言,常常是对“诗意”的一种“去诗意”。

诗意的教学语言,关键在于它的表现力和穿透力。

20.心灵自由,着一“真”字,是诗意人生的信仰;止于至善,觅一“善”字,是诗意人生的情怀;精神契合,成一“美”字,是诗意人生的澄明;体验幸福,贵一“适”字,是诗意人生的境界;解放自我,化一“神”字,是诗意人生的旨归。

这样说来,诗意人生实在是一种“宗教”的信仰。

关于课程智慧

1.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

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

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

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

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第一重佳境,关键是一个“在”字,我“在不在”课上,这很重要。

有人会觉得很奇怪,我在上语文课,我怎么可能不在现场呢?

我以为,此处的“在”可能涉及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身在”,持“奇怪论”者,大多是“身在论”者,因此,对奇怪也就不足为怪了;第二层次是“意在”,指教师能全身心的投入课中,一心一意、专心致志,这一层次已经触及我所讲的佳境了;第三层次是“思在”,笛卡尔有言“我思故我在”,课能上出自己的思考、上出自己的思想,这才是哲学意味上的一种“人的存在”。

有些老师是在上课,身在、意也在,但他上的不是经由自己独立思考、独立批判、独立创造的课,而是人云亦云的课、照本宣科的课、囫囵吞枣的课,这就是“身”在场而“思”缺席的课。

严格地说,第一重佳境,应该是“思在”之课。

这重佳境如何实现呢,一言以蔽之,上经过自己思考的语文课。

第二重佳境,关键是一个“如”字,“如”者,不仅谓“好像”之义,更谓“适合”之义。

课的风格,就像你的性格、你的人格。

也因为课的风格与人的风格同构之故,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上“适合”。

对待“课”,既有“事业”的态度,也有“科学”的态度,更有“艺术”的态度。

“如”的境界,已是自觉地将课作为一种艺术而加以追求了。

艺术的成熟,常常以“风格”的形成为重要标志。

形成课的风格,我以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对主体的一种深刻尊重和理解。

人越是高扬主体性,越是彰显自己的人格特征和魅力,课的风格也就越鲜明、越自然、越具魅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好的风格就是“本色”。

本色的课拒绝机械模仿、拒绝东施效颦、拒绝削足适履。

人格的洒脱一定折射为课的洒脱,人格的严谨自然融化为课的严谨。

那么,实现这重佳境的箴言就是,上最适合于自己的语文课。

第三重佳境,关键是一个“即”字,“即”者,“当下”也、“实现”也,“即心即佛”也。

你的人生,存在于课的每一个当下;课的每一个当下,成就了你的人生。

语文人生、人生语文。

糟糕的、浮躁的、粗野的、暴戾的语文课成就了你糟糕的、浮躁的、粗野的、暴戾的人生;反之,诗意的、宁静的、优雅的、温婉的语文课成就了你诗意的、宁静的、优雅的、温婉的人生。

这实在是职业生命的不二法门。

自然,此处所言为佳境,当是语文课的一种积极的当下的实现。

我在上课,但我同时又是在享受上课。

我在课堂上彻底放松,全然进入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我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体认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我会在不经意间邂逅生命的高峰体验,我会在课堂上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

于是,我就是课、课就是我,我和学生一起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

这种境界是什么?

这种境界就是诗意,就是自由,就是深深的幸福感。

要实现这重境界,关键是体验语文课的每一个当下。

2.从负向的角度看,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从正向的、积极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超越的艺术。

因为,作为这门艺术的主体——教师、人、我,诚如尼采所言:

“生命企图高树起自己的云梯——它渴求眺望到遥远的地方,渴望着最醉心的美丽——因为它要求向上!

3.教学是一个对话过程,对话始于倾听。

倾听是生命的全方位的敞开,耳闻是“倾听”,注视是“倾听”,触摸是“倾听”,询问是“倾听”,心灵的感应更是“倾听”。

倾听学生,就是尊重学生,就是理解学生,就是关切学生,就是激励学生,就是用生命感染和陶冶学生。

倾听是一种底气,它首先来自教师对课程的有效细读。

倾听是一种姿态,它来自教师对课程价值的一种高度自觉和坚守。

倾听当然也是一种实践修为,它以实现师生双方的视域融合为最后的旨归。

4.我们要为理解去倾听,而不是为评价去倾听。

为了理解去倾听,把倾听和理解融合在一起,对话才有可能真正发生,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纷呈。

在倾听中理解,在理解中倾听,倾听即理解,理解即倾听,这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

5.学生之所以这样想这样说,一定有他的道理、他的逻辑。

这个道理也许在成人的我们看来不合逻辑,不讲规则,甚至不可思议。

但是,这个道理对学生心智的成长,对他们精神的发育,却具有极其重要的建构意义。

6.老师不要把自己装成先知先觉、全知全能的圣人,不要引导学生以为生活、人生都是有答案的。

老师要用自己的迷茫、自己的无助告诉学生,人生充满迷茫和无助。

这是学生精神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心灵钙片。

7.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8.不要以为智慧是很玄很空的东西,智慧是事件不断累积的升华,是经验不断提炼的顿悟,智慧是需要大量技术大量策略支撑的,倘若没有事件、没有经验、没有技术和策略的支撑,那就没有什么智慧可言。

9.“课堂”应该成为这样一个动词:

不同样态的生命安顿,在“辉煌敞开”的对话中,相互叩问、相互聆听,共同寻找生命的意义,共同走向诗意地栖居。

10.习武从扎马步开始,唱戏从吊嗓子开始,舞蹈从压劈叉开始。

课程教学从哪儿开始?

从“教材教法”开始,这是一个老生常谈又不得不谈的话题。

对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文本细读”是他的教材基本功,“课堂对话”是他的教法基本功。

练就了这两项基本功,你就长成了一对在语文的天空自由翱翔的金翅膀。

11.“道器不二”是一种很高的课程智慧。

“道”是课程思想,“器”是课程技术。

道器不二,那么,技术是有思想的技术,思想是有技术的思想。

思想技术、技术思想是二而一、一而二。

没有思想灌注的技术,那是盲目的技术;没有技术支撑的思想,那是苍白的思想。

12.直至今天,一说到“基础”,人们就会下意识地将其与传统的“双基”之间划等号。

且不说“双基”这一提法是否需要课程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和批判,单就课改背景下的“基础”而言,焉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基”所能涵盖得了的?

至少,基础的言语方法、基础的言语习惯、基础的言语情感和态度、基础的人文素养,都应进入现代语文课程语境下的“基础”这一范畴。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母语的热爱和敏感远比所谓的“双基”要基础得多,其它诸如言语动力、言语意识、言语智慧等等,这些具有根性意义上的语文素养,才是我们更应该致力于达成的课程基础目标。

13.往简单处说,好课得有“三味”。

第一味是“语文味”,语文味是对语文本体的一种守护,它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第二味是“人情味”,它指语文课要有情趣,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

第三味是“书卷味”,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含丰厚的文化底蕴。

说是简单,但要做到、做好,还真不简单。

14.史铁生说过,“写作肯定不是为了重现记忆中的往事,而是为了发现生命根本的处境,发现生命的种种状态,发现历史所不曾显现的奇异或者神秘的关联,从而,去看一个亘古不变的题目:

我们心灵的前途,和我们生命的价值,终归是什么”。

这种以人的内在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的生命关怀为基础的言说冲动、言说兴趣和言说欲求,才是最本原、最具根性的言语生命动力。

15.作文教学应以创造性的写作实践为主,通过写作来学习,通过写作来交往,通过写作来发展自我,创建意义,敞开心灵,治疗身心,获得生命的澄明和解脱。

16.“想清楚了才能写清楚”是个

假象,不可能全盘想清楚了再一下子写出来。

有时候是“意在笔先”,有时候则是“笔到意渐显”。

语言,并不总是待字闺中,等着思想将她迎娶出门。

恰恰相反,是语言,将撒野的思想赶回了精神家园。

17.每一堂课都是学生生命中的唯一,向前走去,就永无回头的可能。

这一堂堂课串起了他们生命中幸福的童年,鼓起了他们远航人生理想的风帆。

那么,是什么让学生感到幸福?

又是什么鼓起了学生高昂的理想?

一句话,是情!

是人之成为人的感情、性情、真情、至情,是人用来确证自我生命的情感、情愫、情致、情操。

18.斯腾豪斯说过:

“真正的课程发生在课堂,发生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课程”就是领导“教学”、领导“课堂”,也只有当“课程”、“教学”、“课堂”趋于整合、乃至融为一体的时候,课程的意义之花才会真正绽放。

19.反思是两个处于不同课程教学时态中的“我”的对话。

反思是让业已成为历史的课程教学回到课程教学的将来。

反思更是教育人生的某种确证。

正是在对“体验课程”的那种抽身而出的观照和反思中,教师实现了某种职业人生和专业心灵的超越和解放。

20.大智知止,止于至善。

教育的最高智慧,乃在于善思和善行。

关于人生境界

1.没有智慧的境界是一种低等的境界,唯有“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人生、历史、宇宙产生某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方能称作有境界、大境界。

2.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出世,彼岸的追寻;入世,此岸的栖居。

其实,此岸彼岸,皆因我心分别而起,生命并无此岸、彼岸可寻,因为,生命就在河中。

3.感动是一脸悲悯,感动是一掬热泪,感动是一刻沉默,感动是一袭温暖,感动是一回首的魂牵梦绕。

面对嬗变的世界,面对流转的生命,感动是对存在的膜拜。

我们无法追随世界走向遥远,但在感动的那一刻,我们却拥有了整个世界。

4.教育当以慈悲为怀。

5.人生的两极,一端在幸福,一端在痛苦。

是幸福,你就享受她;是痛苦,你就承受她。

悲欣交集,天心月圆,是为本色而诗意的人生。

6.儒家让你看清生命的善,佛家让你看清生命的真,道家让你看清生命的美。

对儒,我是敬之;对佛,我是信之;对道,我是亲之。

7.没有拿起,何来放下?

你放下的是“拿起”;没有束缚,何来解脱?

你解脱的是“束缚”;没有烦恼,何来菩提?

你觉悟的是“烦恼”。

因此,放下就在拿起中,解脱就在束缚中,菩提就在烦恼中。

8.人生难在一“行”字,儒讲“笃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唯有落在“笃行”二字上方显真义。

佛讲“修行”,悟而不行非真悟,行者方是觉者。

思者先行,行者无疆。

9.一个人的心灵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读书结构,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从根本上说就是他的读书境界。

读书,改变的不仅仅是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人的精神存在方式。

10.一字一世界,一书一天堂。

无意证菩提,随性见慧光。

11.平庸是一种病,卓越也是一种病。

以平庸心追求卓越,在卓越处保持平庸,才是灵魂的健康态。

12.观而不观,是为“看破”;在而不在,是为“自在”;不在而观,不观而在,是为“观自在”。

人生修得观自在,便是春花秋月了。

13.没事的时候不可胆大,是为慎独;有事的时候不可胆小,是为守静。

慎独以克己,守静以复礼。

14.没心没肺,有情有义,是为正禅。

15.一个人只有深深觉着的时候,生命才能全然敞开,才能率性自在,才能不断获得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才能进入内在的澄明之境,才能深深体认到生命的“在场”。

16.人是动物,知道自己是动物的动物,才是人;人生是活着,赋予活着以意义的活着,才是人生。

17.爱是放在心上,不是攥在手上。

18.一定要为“爱”找些近义词来通融的话,那就是“体贴”和“怜惜”了;倘若只能找一个词代替,那就是“在乎”了。

19.不信因果,即是恶业。

20.昨天是前生,现在是今生,明天是来生。

天天都是重生,身虽异,性长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