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实施方案产业经营和投资经营均适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018857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实施方案产业经营和投资经营均适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实施方案产业经营和投资经营均适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实施方案产业经营和投资经营均适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实施方案产业经营和投资经营均适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实施方案产业经营和投资经营均适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实施方案产业经营和投资经营均适用.docx

《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实施方案产业经营和投资经营均适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实施方案产业经营和投资经营均适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实施方案产业经营和投资经营均适用.docx

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实施方案产业经营和投资经营均适用

 

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实施方案

 

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及实施方案

前言

从经营目的的角度来看,企业可以被划分为产业经营型企业和投资经营型企业。

两种类型企业的卓越绩效评价标准及实施操作不完全类同,因此,从实用性出发分别成文,其中,产业经营型企业是否卓越的绩效评价标准以财务、营销、生产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而投资经营型企业则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基础展开。

第一部分产业经营型企业

一、评价目的

从财务、营销、生产、人力资源四个角度,评价组织体系的运作成效,评价企业的薄弱环节,发现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潜在危机。

在评价标准制定后,可以避免单一依靠财务指标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维度弊端,从综合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角度,对企业经营效能予以判断,并可以作为管理水平的参考依据。

二、评价特点

(一)本评价维度聚焦企业基本要素。

包括财务管理、生产质量、营销服务和人力资源,适应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评价需求,也涵盖了其他评价管理方法未涉及的直接性评价内容。

(二)本评价体系直接评价经营结果和经营效率,评价以经营结果和效率为判断依据,评价项目尽可能量化评估,一是避免评判标准的过多依赖主观感觉,二是评判结果相对固化可评判。

(三)本评价结果适用于直接评价企业经营所处的状态,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企业。

可评价出企业是否存在异常、瓶颈或危机状态,且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四)本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相对直观,评价标准为企业历史数据和同行业数据,分析判断是否出现异常状态。

三、评价原则

(一)结果导向原则。

以结果为出发点,以实际经营效率和经营结果数据为评价依据,兼顾过程评价和管理功能评价。

(二)标杆管理原则。

以标的企业或被评价企业历史数据为标准,评价当期状况和趋势状况。

(三)系统性原则。

针对评价出的问题,注重关联分析。

以结果为出发点,对于异常数据,通过细化过程分析,评价分析问题实质。

(四)量化评价原则。

评价标准尽量量化和客观化,对于评价主体要求较低。

四、评价系统概述

(一)评价内容

评价系统分为整体评价和类别评价。

1、整体评价

整体评价是基础。

以财务报表为依据,分为利润评价和财务分析评价。

其中,利润评价从经营利润着手,分析利润盈亏情况;财务分析评价从收益性、安全性、流通性、成长性和效率性评价企业整体经营效能。

2、类别评价

类别评价是细节评价,包括市场营销评价、生产质量评价、人力资源评价三个方面。

 

评价框架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整体评价

利润评价

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四个指标的盈利情况,对企业情况作出基本判断。

财务报表评价

从财务报表出发,从收益性、安全性、流通性、成长性和人力资源效率性五个方面,评价企业经营管理状况。

类别评价

市场营销评价

从市场营销结果指标和投入指标入手,评价市场营销成效。

生产质量评价

评价生产效率,以及质量管理成果。

人力资源评价

评价人力资源经营效能效率,以及人力资源投入水平。

(二)评价标准、结果及方法

1、评价标准

建立动态和静态两个评价标准。

(1)静态标准为行业标准。

取自同行业或标的企业数据,或者根据其他企业发展状况,针对被评价企业制定的数据。

用于将各项结果与其他相似客户、标的客户或同行业平均状况做横向比较。

(2)动态分析为历史标准。

将企业现实的财务比率与历史财务比例做纵向比较。

 

对于评价标准设定。

本评价系统对应的评价指标全部为量化指标,根据不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行业的不同,统一标准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建议以标杆企业或行业数据为静态标准,企业历史数据为动态标准。

但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相关静态标准有所不同,尤其简单与行业数据或标杆企业为准,直接评价为企业发展问题,可能有所偏颇,建议以行业标准或历史标准作参考,结合企业实际,可对行业标准作出适度调整,并定期对标准进行更新和优化。

2、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按项目分类别显示为健康、异常、瓶颈和危机。

比如评价结果为:

企业整体异常,市场营销瓶颈,生产质量健康,人力资源危机。

一般而言,企业整体如出现非“健康”状态,其他三个类别评价至少有一个出现非“健康”状态。

(1)评价项目结果为“健康”:

表示该企业当前处于良性发展状态,无明显影响发展的制约因素,经营管理处于相对健康状态,各项基本指标处于可控标准范畴。

(2)评价项目结果为“异常”:

表示该项目指标超出标准范畴,通过采用针对性控制措施,短期内能够明显改善。

评价项目结果为“瓶颈”:

表示该项目指标超出标准范畴,可能影响企业一段时间发展,如果不及时跟进调整,可能会导致企业危机。

评价项目结果为“危机”:

表示该项目指标明显偏离标准范畴,已经危害企业发展,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并立即整改。

3、评价方法

(1)直接判断法

通过当前数值与标准值的对比,来判断企业状态。

各项目根据偏离值的不同,评价对应项目当前状态。

直接判断法适用于“异常”和“危机”的判断。

如相关项目指标达到“异常”或“危机”标准,则可直接判断为“异常”或“危机”。

比如在企业整体评价中,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企业效能分析中,如果收益性指标比照历史标准下降20%,则判断企业出现“收益性异常”。

具体各个项目偏离值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应单独制定标准。

一般比照动态标准,偏离值在10%以内,比照静态标准,偏离值在20%以内,可评价为健康项目。

部分评价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异常指标分析法

对于达到“异常”标准,且未达到直接“危机”标准的指标,需要进一步分析是否处于“瓶颈”或“危机”状态。

比如,收益性指标中资产收益率指标出现偏离,判断为“异常”。

则要进一步分析过去一年数据,是否也处于“异常”,如连续两年“异常”,应判断为“瓶颈”。

(3)该项目无“异常”和“危机”指标则可评价为“健康”。

4、评价流程

(1)评价过程说明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说明

利润评价

根据评价项目盈利或亏损,比照标准,判断企业情况基本状态,是否出现明显瓶颈和危机

财务分析评价

和类别评价

下设若干量化指标,需要比照当前数值和标准数值的偏离情况,再行判断状态。

(2)财务分析评价和类别评价中指标评价流程

1取值。

计算各评价指标当前数值。

2比照。

对比历史标准和行业标准,判断当前数值是否“异常”或“危机”。

3分析。

对于“异常”指标,需要分析过去一年数据,并比照“瓶颈”标准,进行排除分析,判断是否处于“瓶颈”。

4结论。

包括整体情况和单个指标状况结论。

五、评价项目及标准

(一)整体评价

整体评价以财务报表和核心开展。

分为两部分利润评价和财务评价。

用于对企业整体经营情况的判断和评价。

1、利润评价

利润项目

状态1

状态2

状态3

状态4

状态5

状态6

主营利润

盈利

盈利

盈利

盈利

亏损

亏损

营业利润

盈利

盈利

亏损

亏损

亏损

亏损

利润总额

盈利

亏损

盈利

亏损

盈利

亏损

净利润

盈利

亏损

盈利/亏损

亏损

盈利/亏损

亏损

状态评价

正常状况且盈利水平越高,健康状态越好

异常:

根据产生亏损具体情况而定其健康状态

危机:

此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将会导致破产,病情较为严重

危机:

接近破产状态,已到垂危阶段

说明:

(1)主营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三项费用;

(3)如果利润项目出现亏损,就直接判断企业出现非“健康”,后续侧重对其异常指标分析,寻找问题所在。

2、财务分析评价

(1)评价指标

财务分析评价指标根据类型分为收益性指标、安全性指标、流动性指标、成长性指标和效率性指标。

具体如下:

经营指标

财务比率

基本含义

计算公式

收益性指标

资产收益率

反映资产经营盈利能力

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收

反映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销售利润率

反映经营业务盈利能力

净利润/销售收入

成本费用利润率

反映成本费用控制水平

成本费用/销售收入

安全性指标

流动比率

反映流动资产变现偿债能力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

反映流动资产即时变现偿债能力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

反映负债水平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比率

反映长期偿债能力

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利息保障倍数

反映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流动性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

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营业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

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状况

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流动资产周转率

反映流动资产运用效率

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

反映企业应收账款运用效率

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

反映存货周转状况

营业成本/平均存货净额

成长性指标

销售收入增长率

反映销售收入变化趋势

本期销售收入/前期销售收入

税前利润增长率

反映税前利润变化趋势

本期税前利润/前期税前利润

固定资产增长率

反映固定资产变化趋势

本期固定资产/前期固定资产

人员增长率

反映人员变化趋势

本期职工人数/前期职工人数

产品成本降低率

反映产品成本变化趋势

本期产品成本/前期产品成本

效率性指标

人均销售收入

反映企业人均销售能力

销售收入/平均职工人数

人均净利润

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净利润/平均职工人数

人均资产总额

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能力

资产总额/平均职工人数

人均工资

反映企业成果分配状况

工资总额/平均职工人数

(2)评价标准

财务分析评价

异常

危机

历史标准

行业标准

历史标准

行业标准

其他标准

1、收益性

资产收益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所有者权益收益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销售利润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成本费用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收益性结果评价(满足任一标准则可判断对应状态,以下皆同)

异常:

达到异常标准。

瓶颈:

同一指标连续两年异常。

危机:

达到危机标准;同一指标连续三年异常;所有指标全部异常。

2、安全性指标

流动比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小于1.5

速动比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小于1

资产负债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大于75%

所有者权益比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利息保障倍数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小于1

安全性结果评价

异常:

达到异常标准

瓶颈:

同一指标连续两年异常;超过50%指标异常。

危机:

达到危机标准;同一指标连续三年异常;所有指标全部异常。

3、流动性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固定资产周转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流动资产周转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应收账款周转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存货周转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流动性评价结果

异常:

达到异常标准。

瓶颈:

同一指标连续两年异常;超过50%指标异常。

危机:

达到危机标准;同一指标连续三年异常;超过80%指标异常。

4、成长性指标

销售收入增长率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5%以上

小于零

税前利润增长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负增长

固定资产增长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人员增长率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5%以上

/

产品成本降低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成长性评价结果

异常:

达到异常标准。

瓶颈:

同一指标连续两年异常;超过50%指标异常。

危机:

达到危机标准;同一指标连续三年异常;超过80%指标异常。

5、效率性指标

人均销售收入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人均净利润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人均资产总额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人均工资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效率性评价结果

异常:

达到异常标准。

瓶颈:

同一指标连续两年异常;超过50%指标异常。

危机:

达到危机标准;同一指标连续三年异常;超过80%指标异常。

(二)类别评价

类别评价用于对企业主要的经营管理模块的经营效能进行详细分析,评价企业基本功能的经营成效。

1、市场营销评价

市场营销评价围绕销售变化、产销比例、销售利润率、应收账款、产品竞争力等开展检查分析。

市场营销评价项目

异常

危机

历史标准

行业标准

历史标准

行业标准

其他标准

1、销售收入

该指标用于制定行业标准参考。

2、销售收入增长率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5%以上

小于零

3、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

下降10%以内

/

下降超过10%

/

环境重大变化,导致主导竞争力明显变弱。

4、销售利润率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5%以上

小于零

5、销售费用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6、应收账款周转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7、坏账损失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8、销售薪酬/收入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5%以上

/

9、营销人均销售额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5%以上

/

10、广告投入费

波动大于20%

/

波动大于30%

/

/

市场营销结果评价:

异常:

达到异常标准。

瓶颈:

出现3-5异常指标;同一指标连续两年异常。

危机:

出现5个以上异常指标,同一指标连续3年异常;任一指标达到危机标准。

2、生产质量评价

反映生产运作活动的技术经济指标的评价。

生产质量评价

异常

危机

历史标准

行业标准

历史标准

行业标准

其他标准

1、产值

该指标用于制定行业标准参考。

2、产值增长率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5%以上

小于零

3、产品合格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4、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5、主导产品产销比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6、安全生产

发生一般安全事故

/

/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7、存货周转率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0%以上

劣于35%以上

/

8、人均产值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生产质量评价结果:

异常:

达到异常标准。

瓶颈:

出现3-5异常指标;同一指标连续两年异常。

危机:

出现5个以上异常指标;同一指标连续3年异常;任一指标达到危机标准。

3、人力资源评价

从劳动成果角度评价人力资源经营效率:

人力资源评价

异常

危机

历史标准

行业标准

历史标准

行业标准

其他标准

1、人均销售收入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2、人均产值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3、人均附加价值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4、人均薪酬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5、薪酬营业收入比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6、人均费用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7、员工离职率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关键岗位离职率大于10%

8、人均教育经费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9、人均创利

劣于10%以上

劣于15%以上

劣于20%以上

劣于30%以上

/

人力资源评价结果标准:

异常:

达到异常标准。

瓶颈:

出现3-5异常指标;同一指标连续两年异常。

危机:

出现5个以上异常指标;同一指标连续3年异常;任一指标达到危机标准。

注:

人均附加价值=(营业收入-成本)/员工人数

人均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员工人数

(三)根据实际需要可实施的补充评价

以上评价从量化指标直接判断,能够保证一定的客观性。

但根据实际需求,亦可以实施部分过程管理评价。

以下举例市场营销的补充评价指标,供参考使用:

营销管理功能评价

评级

说明

一、营销计划与预算

1、营销计划与预算:

是否制定年度营销计划及预算

营销计划及预算在时间上能否连续不断

2、营销计划及预算的分配:

是否依产品类别制定营销计划及预算

是否依销售地区制定制定营销计划及预算

是否依客户分配制定营销计划及预算

分类营销计划及预算是否能与整体配合

3、营销计划及预算的考核:

营销计划及预算是否能够切实执行

营销计划及预算是否有弹性,并配合外在环境变化

是否对营销计划及预算进行总结分析

二、市场调研

1、市场

是否对各类产品标的市场的需求量进行过调研

是否对各类产品市场大小的因素进行过调研和分析

是否对目标顾客主要特性进行分析

是否收集竞品相关资料,并对比分析

是否针对产品分析其盈利水平

是否跟踪外部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变化,进行调查分析

2、顾客

是否明了主要顾客类型

是否明了主要顾客需求

是否明了顾客对产品的建议和要求

是否分析用户使用满意度

是否有常规渠道收集用户反馈

是否有内部反馈处理机制

三、产品定价

1、产品成本和利润

是否分析营销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

是否分析各产品毛利率

是否计算产品损益平衡点

2、价格策略

所定价格是否能够吸引特定消费人群

是否知道何种产品的销售量与价格有敏感关系

价格策略是否对顾客产生正面影响

是否收集竞争者的价格政策资料

四、促销推广

1、推广政策

是否有明确的推广政策

是否经常检讨政策实施情况

全体人员是否对政策有一定的认知

是否对促销成效进行分析

2、推广实务

是否有一定的推广预算

是否依产品特性选择广告活动媒体

是否依顾客特性选择广告活动媒体

是否研究分析广告与市场的关系

五、渠道通路

……

六、售后

……

总分

六、评价结果的应用

(一)绩效管理应用

1、评价可与绩效管理结合

本评价体系在评价标准制定后,执行上依赖于财务指标可作直接判断,评价过程和方法相对简单,可作为日常化管理工具,并与绩效管理的短期目标考核形成互补,可以结合使用。

3、异常指标可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对于异常指标在纳入绩效考核前,做一般性分析,明确产生异常的原因。

如为内部因素或短期因素影响,可直接纳入绩效考核,如为外部因素或复杂性因素影响,应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和要求,注重过程考核。

3、危机指标应限期整改,直接纳入督办范畴。

(二)其他应用

1、评价结果不适用于完全评价管理水平,但提示企业关注与异常指标相关的管理问题。

经营结果不能反映管理水平,但局部的管理缺失必然导致经营问题。

2、本体系评价项目采用直接、客观标准评价,评价结果具备一定的公允性,可以用于提示企业发展问题,但对于造成企业发展问题的原因,需要作进一步的经营和管理分析才能明确,需要被评价企业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做更深入的检讨和分析。

 

第二部分投资经营型企业

评价投资企业,可以投资者视角,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基础,分析判断其经营情况。

一、评价模型

 

二、评价标准和方法

评价标准和方法比照产业经营型。

通过综合比较企业现实数据与企业历史水平、同行业水平的对比,判断企业是处于瓶颈或危机状态。

指标类型

(上图)

最近三年状况

同行业一般水平

同行业优秀企业水平

评价标准

一级指标

危机:

一级指标明显低于行业一般水平;至少两个二级指标明显劣于行业一般水平;资产负债率大于90%。

瓶颈:

一级指标最近三年呈下降态势;二级指标有一个明显劣于行业一般水平,或连续三年呈变差趋势;三级指标至少有两个明显劣于行业一般水平。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补充说明

1、如未出现以上状态,可仅对异动指标深入分析,判断是否有其他隐性危机。

2、对于拟投资企业来说,可以进一步分析其指标偏低的具体原因,判断是否有改善可能,以及改善难度,并以此作为投资决策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