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编辑.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803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编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五章编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五章编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五章编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五章编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编辑.docx

《第五章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编辑.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编辑.docx

第五章编辑

本讲主要通过几个实例介绍用电子图板绘制组合体的方法和步骤。

同时,在介绍过程中复习组合体的相关知识。

读者应注意文中介绍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8.1根据组合体的两个视图绘制其第三视图

根据已知的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是培养和检验组合体看图和读图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下面举例说明

按图示尺寸2∶1抄画图8-1所示组合体的主和俯视图,并补画左视图(不标尺寸)。

分析:

观察所给的两个视图可知,视图所表达的是一个切割型的平面组合体。

用形体分析法分析可将该组合体分成上、下两个部分。

用线面分析法分析构成该组合体的两部分,它们的原形均为矩形。

下面的底板矩形被4个铅垂面切割;中间的立柱矩形被2个与正面垂直的平面(即正垂面)和4个铅垂面切割。

组合体是上述两个被切割矩形的叠加体。

另外,组合体的底板的左右对称分布2个φ8图8-1切割组合体

的通孔,组合体上部被切割成垂直于H面的八棱柱。

八棱柱上部左右对称,在将要画出的左视图中,左右部分的图形重合。

所以只需分析主视图中左侧图形的W面投影形状,即可攻破本题的难点。

正垂面与八棱柱的顶面及左侧3个侧面都有交线。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用线面分析法找出交线在已知视图中的投影,然后按对应关系画出交线在W面投影,左视图的绘制就迎刃而解了。

作图:

由组合体的已知视图看出,上部八棱柱与矩形底板左右、前后对称,上下叠加,两者

前后面平齐。

绘图步骤如下:

(1)设置绘图比例单击【幅面】下拉菜单中的【图幅设置】按钮,在其弹出的对话框

中的【绘图比例】下拉列表中选取比例“2∶1”。

(2)抄画已知视图在【0层】用【直线】命令中的【两点线】或【平行线】方式,依

次画出底板矩形和立柱矩形的主、俯视图。

在绘制过程中,应注意随时用【编辑】功能对结果进行修整。

(3)画底板的左视图

①在【细实线层】用【角度线】在俯视图适当位置画一条“-45°”斜线,见图8-2a。

②画矩形。

用【绘图】下拉菜单中的【矩形】命令,以【长度和宽度】方式绘制底板长度“22”、宽度“6”的矩形左视图。

③用【绘图】下拉菜单中的【中心线】命令添加中心线,并用【拉伸】命令将中心线向上拉伸,见图8-2a。

④画左视图上的交线。

用【平行线】命令,以【双向】方式按宽相等的规律作中心线的平行线,并用【裁剪】命令将多余线段裁剪,结果见图8-2a。

⑤在【虚线层】用【平行线】和【裁剪】命令画φ8小孔。

a)画底板左视图b)画八棱柱的左视图

c)正垂面截切八棱柱

图8-2由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绘图步骤

(4)画八棱柱上部的左视图八棱柱与底板前后平齐,用【平行线】命令画出顶面线后,用【齐边】命令,以顶面线作剪刀线,拾取底板前后面线,延伸至顶面线。

八棱柱左右两侧棱线的投影可用【平行线】命令画出,结果如图8-2b所示。

(5)画正垂面截切八棱柱产生的截交线的W面投影

①画1"3"线段。

正垂面与八棱柱左侧面的截交线,其H面投影是13,V面投影积聚为一点1'(3')。

用【平行线】命令按“高平齐”规律画出底边的平行线,用【裁剪】或【齐边】命令裁剪多余线段,画出W面投影1"3"。

②画1"2"及3"4"线段。

用【直线】命令中的【两点线】,并选用【非正交】方式捕捉1"和2",画出1"2";同样方法,画出3"4"线段。

左视图结果如图8-2c所示。

技巧:

上述的作图方法和步骤是基本方法,应当很好地学习和掌握。

另外,在经过一定的操作练习之后,还应该学会总结操作中的技巧和规律,以便提高作图效率。

以图8-1为例,在经过分析基本明确左视图的形状之后,可采用下述方法绘制左视图:

①用【复制选择到】命令将俯视图拷贝到左视图对应的适当位置,见图8-3a。

②将复制的图形用【旋转】命令旋转90°,见图8-3b(旋转时应根据图形特点选择逆时针还是顺时针旋转)。

③利用“三等”关系依次画出各部分的第三视图,见图8-3b。

④用【编辑】命令整理图形,结果如图8-3b所示。

a)拷贝俯视图b)将俯视图旋转并作图

图8-3利用三等关系作图示例

8.2根据两个视图绘制带有剖视要求的第三视图

已知图8-4a所示组合体的主、俯视图,要求按所给图形大小1:

1直接从图中量取尺寸绘制左视图,并作半剖视。

a)已知视图b)形体分析

c)确定交线范围d)分别画交线

图8-4由两个视图绘制全剖视的第三视图

分析:

按照投影对应关系和用形体分析法分析图8-4a,可知两个视图所表达的立体由5个基本形体构成,即下方的两个半圆柱、上方的圆孔、半圆柱以及与之相切的四棱柱。

并且,下方的半圆柱与上方的半圆柱轴线垂直相交,属于正交相贯。

其中Ⅰ为空心半圆柱,轴线垂直于V面;Ⅱ的前部为半圆柱,其轴线垂直H面,相贯线左右对称,其V面投影积聚在Ⅰ的外圆柱表面的1’2’圆弧上,H面投影积聚在Ⅱ的半圆柱面,W面上其相贯线可见,且向水平半圆柱内测弯曲。

垂直圆孔与水平半圆孔直径相等,其二者的相贯线在W面上的投影为交叉斜线。

Ⅱ的后部左、右两侧面与前部半圆柱面相切,并与Ⅰ截交,截交线的V面投影分别积聚在1’、2’两点,W面上的投影为过切点的直线段。

作图:

画剖视图时,一般不应直接画出剖视图,而是应当先画出完整的视图,然后再按题目

要求进行剖切。

这样做思路清晰,有益于培养良好的作图习惯和逐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1)绘制完整的左视图

①用【平行线】命令按投影关系作图绘制Ⅰ和Ⅱ两部分完整的左视图,如图8-4b、图8-4c所示。

②用前面分析的结果在W面上两两求解截交线和相贯线,画法如图8-4d所示。

(2)绘制全剖视的左视图

①因本例形体简单,符合做全剖视的条件,故可以左右对称面为剖切面剖切。

②用【删除】命令删除左视图中的可见截交线和相贯线,见图8-5a.

③用【修改】下拉菜单下的【改变线型】命令将左视图中的虚线改为粗实线,见图8-5b。

④在剖切区域用【剖面线】命令绘制剖面线,结果如图8-5c所示。

a)删除截交线和相贯线b)改虚线改为粗实线c)画剖面线

图8-5绘制全剖视的左视图

8.3根据组合体的两视图求作半剖视的第三视图

已知图8-6所示组合体的两视图,要求补画半剖视图的左视图,并加注剖切标记。

分析:

图8-6所示组合体内形较为复杂,主视方向左右对称,采用半剖表达。

俯视图前后对称,所以左视图采用半剖视符合半剖视的规定。

用形体分析的观点分析本例,可知该组合体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被前后两个与V面平行的平面切割的圆柱体底板,其左右各有一个马蹄型凸台,凸台内有马蹄型槽口。

上部为与底板叠加的圆柱体,圆柱体内有两个台阶孔,圆柱的前后有一垂直V面的圆柱与其相贯,该圆柱内有一通孔。

图8-6组合体的两视图

底板上的截交线在主视图上已经表现清楚,圆柱与圆柱的相贯线在主、俯视图上有积聚性,反映在相应的圆柱有积聚性的投影上,它们只有在左视图上才能表现出来。

为此,将左视图作成半剖视,内、外的相贯线都可以表达。

作图:

(1)绘制完整的左视图

①用【平行线】命令按投影关系作图绘制底板和上部结构完整的左视图,如图8-7a所示。

②用前面分析的结果在W面上两两求解内外圆柱的相贯线,画法如图8-7b所示。

(2)绘制半剖视的左视图

①按习惯半剖视的右侧作剖视,左侧画外形,中间一点画线分解。

②用【删除】和裁剪命令删除、裁剪掉左视图中的可见的相贯线和凸台轮廓线,见图8-7c.

③用【修改】下拉菜单下的【改变线型】命令将左视图中的虚线改为粗实线,见图8-7d。

④在剖切区域用【剖面线】命令绘制剖面线,结果如图8-7e所示。

(3)添加剖切标记

①单击【标注】下拉菜单中的【剖切符号】按钮,在弹出的立即菜单中输入剖切符号A。

②按操作提示要求,移动鼠标在主视图中心线的上方或下方单击。

③将鼠标拖动到中心线的另一侧适当位置单击。

④在弹出的指示箭头中,选择投影方向,此时应单击右侧箭头,则在剖切线上下出现两个指向左视图的箭头。

⑤此时,一个代表剖切字母符号的方框出现在鼠标指针处,并随鼠标实时移动。

⑥在主视图上下箭头出依次单击左键,则分别标出两个符号A。

⑦在左视图上方适当位置单击左键,则标注出符号A,再平移一段距离单击左键,则标注出第二个符号A,然后单击右键结束标注。

⑧最后用【两点线】命令在两个A中间画一直线段,则本题任务结束,见图8-7f。

a)按对应关系画左视图b)求内外交线

c)作半剖视d)将虚线改为粗实线

e)画剖面线f)加注剖切标记完成全图

图8-7组合体视图补画结果

8.4根据组合体两个视图绘制第三视图(自定表达方法)

图8-8所示为支座组合体的两视图及全部尺寸,要求按尺寸1:

1抄画两视图,补画左视图,并在三个视图上用适当的方法确切表达内部形状和断面形状,不注尺寸。

图8-8已知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

分析:

用形体分析的观点分析所给组合体的视图,可知该组合体由底板、加强肋板和圆筒三部分组成。

底板上有4个台阶孔,中间有凹槽,四周用圆角过渡;中间的加强版为十字形结构,左右加强版的上部与圆筒相切;圆筒按垂直V面放置,圆筒上部有垂直H面的小圆柱及其内孔。

(1)底板部分的表达由于底板的台阶孔分布在四周,采用全剖或半剖都不能表达内孔形状,可考虑在主视图上用局部剖表示,而底板的真形则在俯视图上表示。

(2)中间的加强版的表达中间的加强版如果不用剖视,它在三个视图上都不能表示清楚,为此可考虑用断面、全剖视或半剖视等3种方案表示。

①若用断面,只能表示加强版的十字形结构,断面功能太弱,见图8-9a;

a)用断面表示b)用全剖视图表示

图8-9加强板的表达方法

②若用全剖可以清楚地表示加强版的十字形结构和底板真形,但上部圆筒部分被切割掉,不能反映圆筒与底板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圆筒上小圆柱的真形,牺牲的内容太多,表达不够理想,见图8-9b;

③若俯视图采用半剖则可以避免上述缺点,见图8-10e。

(3)圆筒部分的表达圆筒内部结构可在左视图上表示,并采用全剖或半剖,这样不仅确切表达圆筒与底板的前后位置,也清楚地表达了圆筒、底板和加强版的位置关系。

通过以上叙述,本题的表达方案为,主视图作局部剖,俯视图作半剖,左视图作全剖。

a)绘制底板b)绘制圆筒

c)绘制加强版d)完成三视图

e)左视图作全剖视f)左视图作半剖视

图8-10支座作图步骤

作图:

下面给出简要步骤,具体的详细操作请读者自行完成之。

(1)按所给尺寸1:

1抄画底板已知两视图,绘制其左视图。

①在【0层】用【矩形】命令按对应关系在适当位置画底板的三视图。

②用【多圆角】命令过度四周的圆角,并用【中心线】命令找到圆角的中心。

③用【圆】命令画4个阶梯孔,并按对应关系画出其主视图投影。

④在底板主、俯视图上画出凹槽的投影,见图8-10a。

(2)按所给尺寸1:

1抄画圆筒已知两视图,绘制其左视图。

①用【圆】命令按尺寸65的高度画圆筒的主视图,在俯视图画起上方的小圆筒。

②按对应关系画出圆筒的俯视图和小圆筒的主视图,并绘制左视图,见图8-10b。

(3)按所给尺寸1:

1抄加强板已知的两视图,绘制其左视图。

①用【两点线】、【单个】、【非正交】方式,借助【工具点】菜单画左右加强板的主视图。

②用【平行线】命令画左右加强板的俯视图以及中间加强板的主、俯视图。

③按对应关系求作加强板的第三投影,见图8-10c。

(4)选择表达方法

①在底板主视图右侧作局部剖视,剖切出阶梯孔,并用【样条线】命令画出断裂线。

②在主视图A—A位置剖切,然后将俯视图右侧作成半剖视,表现十字形加强板。

③将左视图画成半剖视或全剖视,见图8-10e、f。

④绘制剖面线,加注剖切标记。

图8-10为以上画图过程的图例。

8.5绘制斜视图或斜剖视图

按图8-11所示组合体立体两个视图的图示大小,从图上直接量取尺寸,先抄画两视图,然后画出其A---A斜剖视图,并加注剖切标记。

图8-11含倾斜位置的组合体

分析:

用形体分析法分析本例可知,该组合体由一个底板和3个不同高度的圆筒构成,底板轮廓与3个圆筒相切。

待画的剖视图只与上方和左方的圆筒及底板有关。

本例所求作的剖视图属于斜视图和斜剖视的内容。

斜视图的剖切平面与基本投影面倾斜,其投影在基本投影面上不能反映真实形状。

为此,必须寻找与剖切平面相平行的新投影面,然后将剖切后的部分向新投影面投影。

本例中,剖切面垂直V面,被剖切的部分在剖切面的积聚线上反应真是长度,在H面上反应宽度。

作图:

本例只讲作图思路,具体操作作图步骤请读者参照前面的例题自己完成。

①按所给视图的实际大小,从视图中量取尺寸,画出已知的两视图,见图8-12a。

②在所给主视图上标出上方和左方的圆筒的孔距尺寸E,在俯视图上标出底板、左侧圆筒和上方圆筒的宽度尺寸B、C、D,见图8-12a。

③在适当位置用【平行线】命令画出与剖切面积聚线平行的定位线,并在其上截取尺寸E,然后用【法线】命令画出与定位线相垂直的两条轴线,见图8-12b。

④分别用【平行线】命令按照圆筒的大小直径尺寸圆筒的投影线,并按尺寸B、C、D底板、左侧圆筒和上方圆筒的高度线,然后用【编辑】命令整理,见图8-12c。

⑤画剖面线(注意剖面线方向应避免与轮廓线平行)。

然后加注剖切标记,见图8-12d。

⑥为作图方便可以将待画剖视图水平或垂直放置,但此时必须加注旋转符号,见图8-12e、f。

a)抄画视图b)画定位线c)画投影

d)按投影位置放置e)水平放置f)垂直放置

图8-12绘制斜剖视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