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现代文阅读中考考点串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569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17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现代文阅读中考考点串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第二节现代文阅读中考考点串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第二节现代文阅读中考考点串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第二节现代文阅读中考考点串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第二节现代文阅读中考考点串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节现代文阅读中考考点串讲.docx

《第二节现代文阅读中考考点串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现代文阅读中考考点串讲.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节现代文阅读中考考点串讲.docx

第二节现代文阅读中考考点串讲

考点精讲

第一节

考点6补写

题型展示

根据上下文,将给出的句子分别填入文章的横线处;在横线上补写上恰当的一句话

答题步骤和方法

1.通读全文,根据横线的位置明确是领起句、过渡句还是总结句。

2.根据给出的句子的内容,寻找关键信息,与原文从内容到结构上完美衔接。

答题模式

若是选择题,只用填选项;若是自己补写,通常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或者疑问句,要根据上下文的句式来确定。

答题模式

1.(2018年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请为文章补写一个总领全文的简短开头。

(字数在15字以内)

解析:

阅读全文可知,本文主要写了诗对于作者的意义,记录了自己少年时的读诗(读自己的诗和别人的诗)、写诗的时光,写诗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影响了自己对美、对生命的理解,表达了对诗歌的喜爱和不可割舍。

据此在限定字数内补写开头即可,注意语言风格要婉约,要与文章风格统一。

答案:

示例:

①我喜欢诗,喜欢读诗、写诗。

②我喜欢诗,喜欢与诗相伴的时光。

③我爱在生活中读诗、听诗。

④美好生活不能没有诗。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窗外有只啄木鸟

邓迎雪

失明后,他的记忆反倒越来越清晰鲜明。

  他常想起生病前的那个春天,他正坐在桌前看书,忽然窗前飞来一只灰褐色的小鸟,站在窗台上,机敏地四处张望。

它的嘴巴又尖又长,像一枚坚硬的铁钩。

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条状花纹,非常漂亮。

  “好可爱的鸟!

”他赞叹不已,眼睛一眨不眨,完全被它吸引住了,直到鸟儿飞到不远处的果园里。

  母亲笑说:

“啄木鸟来咱家果园当医生呢,看来今年要大丰收啊。

  如今,往事还历历在目,现实却早已物是人非。

他的世界坍塌了,他喜爱的啄木鸟也不知飞向了哪里。

  想到这里,他又悄悄落泪。

母亲在他身边坐下,也不说话,只是帮他擦去泪水,用粗糙的手温柔地捋顺他的头发。

  一天,他正躺在床上发呆,母亲忽然喜滋滋地告诉他:

“啄木鸟飞来了,正在咱家的窗台上。

  他腾地一下坐起来,这真是一个惊喜,好像是故友重逢。

  他悄悄地问母亲:

“和从前的那只一样吗?

”母亲压低声音说:

“一样,说不定就是以前的那只。

  他脸扭向窗子,努力地倾听,可什么声音也没有。

  母亲解释:

“今天它心情不好,不想唱歌呢。

  自从他生病,母亲变得越来越坚强、幽默,他被母亲的话逗乐了。

  第二天,他果真听到了啄木鸟的叫声。

那清脆的“昂─—昂─—”的叫声在他耳边萦绕。

  其实,啄木鸟的叫声一点也不悦耳,但在他听来宛若天籁。

  啄木鸟好像知道他的心事,隔三岔五就停落在他窗前唱歌,好像是和他进行着简短的对话。

每次鸟儿来,他的内心都充满了喜悦。

他想象着鸟儿站在窗前四处张望的模样:

阳光洒在它身上,给它披上一件金色的纱衣,它犀利的嘴巴随着它的小脑袋,来回变动着方向,像是随时准备出诊的医生……想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轻轻的微笑。

  母亲也喜欢这只啄木鸟。

每次小鸟飞来,母亲就静静地坐在他的对面,一句话也不说。

他想,母亲肯定是看呆了。

  当人生天地变得越来越狭小的时候,陪伴在他身边的除了亲情,还有一只像老朋友般的啄木鸟,这让他感到非常欣慰。

  后来,母亲又带着他四处求医,他终于复明了!

  眼前的母亲苍老了许多,秋风吹来,一缕白发飘在她瘦削的脸上,似乎想掩住她饱含热泪的眼睛。

但那眼泪最终没有藏住,顺着她沾满幸福的脸颊滑落下来。

  他牵起母亲枯瘦的手,哽咽难言。

  回到家,他走到窗前,想看看窗外有没有那只啄木鸟。

  然而,外面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以前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片简易的铁板房。

  “你生病那年我就把果园卖了。

”母亲充满歉意地说。

  那一定是给他看病用了。

母亲一直对他说,看病花的都是家里以前攒的钱,原来是骗他。

想到这里,他又纳闷,啄木鸟又是从哪儿来的?

  母亲笑着说:

“没有啄木鸟……那是为让你开心,俺自个儿搞的发明,放的录音哩。

  他的眼泪缓缓地流了下来。

母亲已经60多岁,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放录音”也许是她这辈子最厉害的发明吧。

  他没有再见过那只啄木鸟,但他心里一直有只美丽的小鸟——。

1.(2019精准猜押·补写)请在横线处为文章补写一个结尾。

(2分)

答:

【答案】一只用母爱绘成的鸟儿,永远飞翔在他的生命里

2.(2019精准猜押·梳理情节)根据文章故事情节,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3分)

生病前母亲和“他”共看啄木鸟——①——母亲告诉“他”啄木鸟回来了——②

——“他”复明,发现果园没了——③——“他”的心中一直有只小鸟。

【答案】“他”生病失明看不见啄木鸟母亲卖掉果园为“他”治病母亲告诉“他”实情

3.(2019精准猜押·段落的作用)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段落的作用。

(4分)

【答案】从结构上看,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用“往事历历在目”紧承上文对生病前的回忆,用“现实却早已物是人非”开启下文对失明后痛苦经历的记叙。

从内容上看,该段将“他”生病前后衔接起来,突出其心理情绪上的变化,使行文跌宕起伏。

4.(2019精准猜押·分析人物心理)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4分)

【答案】通过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因为没有告诉“他”而卖掉果园的内心的不安;表现了母亲对“他”的体贴和关爱,担心因为自己“骗”了“他”让他生气。

5.(2019精准猜押·主题探究)现实生活中,我们痛恨欺骗和谎言。

可是在本文中,这位母亲却对自己的亲生儿子撒谎,你如何理解这种行为?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3分)

【答案】母亲卖掉果园是为了给“他”治病,是无奈之举;母亲用录音机放啄木鸟的声音是为了安慰“他”,给他单调的生活带来生机和希望;最终母亲告诉了“他”实情。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母亲是善意的谎言,而且并没有给他人带来伤害,是可以理解,值得同情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哥

马新亭

大哥又和父亲吵翻了。

  这次是因为父亲过生日,父亲要让上高三的孙子请假。

  大哥不同意,说:

“高三学习很紧张。

  父亲说:

“再紧张,不就一天吗?

  大哥说:

“你过生日请假,妈过生日请假,外婆外公过生日请不请?

老爷爷老奶奶过生日请不请?

  父亲说:

“该请就请。

  大哥说:

“那要耽误多少天,影响学习怎么办?

  父亲说:

“你心里光想着孩子,没有老人。

  大哥说:

“想着孩子也是为老人。

明年再让孙子给你过生日吧。

  父亲勃然大怒:

“明年我要是死了呢?

  爷儿俩一句赶一句,嗓门儿越来越高,吵得越来越激烈。

  在我印象中,每年大哥都要与父亲吵几次。

  。

有一次,二哥的屁股皮开肉绽,一个新笤帚疙瘩都被父亲打烂。

三哥身上到现在还有几块疤,那是父亲用腰带抽的。

每一次,都是大哥夺下父亲手里的东西。

  也许从小被父亲打怕的缘故,兄弟几个在父亲面前都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喘,更别说顶嘴。

  大哥从小也没少挨父亲的打,但大哥却是兄弟们中的另类,从来不顺着父亲。

  有一次,三哥要往省城调,征求父亲的意见。

  父亲摆着手说:

“不去。

  三哥满脸不高兴地说:

“为啥?

  父亲咳嗽一声:

“我养起你们来容易吗?

都跑了,我病在床上怎么办?

  三哥张几次嘴,没说出一个字。

  大哥突然说:

“去,怎么不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家里有我!

  父亲大怒:

“就凭你,指望谁也指望不上你,平常连句话你都不饶我,还能指望你伺候。

  大哥没好气地说:

“别听咱爸的,该去就去。

  父亲骂道:

“你就是一个不孝之子,你当老大的没带个好头,你不孝顺不说,还领着他们不孝顺。

  结果,又大闹一场。

  有一次过节,全家聚会,父亲喝着酒,又开始唠叨我们耳朵快磨起老茧的陈年老账,说他养起我们多么不容易,最后又是重复上万遍的一定要孝敬他的话。

没想到,大哥又忍不住开腔了:

“咱们兄弟几个教育孩子千万别像咱爸这样,从小就教育孩子听老人的话,别回嘴,要多教育孩子长大有作为,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

  结果父亲又和大哥吵起来。

  一顿饭又闹砸了。

  大哥很长时间不回家。

  几周后,我劝大哥:

“你周六回家吃饭吧。

  大哥叹口气说:

“回去干啥,见面老吵架,不如不回去。

  几月后的一个晚上,我给大哥打手机:

“哥,你回家吃饭吧。

  大哥说:

“其实我挺想家,但又怕回家,怕回去惹爸生气。

”大哥沉默一阵又说:

“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儿女不回家,其实他们都很想家,很想回家,可他们又很无奈,与其回去惹老人生气,还不如不回去。

你答应我,对待子女可别这样啊!

  不知怎么回事,听完大哥的话,我眼里涌起热泪。

我刚想再劝,耳畔又响起大哥哽咽的声音:

“和你说实话吧,我觉得从小给我创伤最大的就是咱爸。

”大哥又沉默下来,过一会儿挂断手机,我想在这个黑夜,大哥肯定哭了又哭。

  几年后,父亲身患重病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白天黑夜都需要人伺候。

兄弟几个上班的上班,开店的开店,没有时间整天陪护父亲。

  没想到,大哥回到家,说:

“你们该忙啥去忙啥,咱爸我伺候。

  几个兄弟商量商量,统一意见不能光让大哥受累,每人每月给大哥几千元钱。

  大哥听完我们的话说:

“不要,不要,我不缺钱。

反正,我内退闲着也没事,守着咱爸正好解闷。

  虽然父亲在病床上躺几年大哥伺候几年,父亲直到去世仍然对大哥不满意。

  清明节全家去扫墓,大人孩子十几口人,烧纸,摆花,点香。

鞠完躬,大哥站在墓前,在袅袅的烟雾中,红着眼圈说:

“告诉你们个秘密吧,这也是父亲生前一直不让我说的,妈去世早,只有我才是咱爸亲生的,你们都不是。

  围在墓前的我们都惊呆了,沉默很长时间,似乎才明白过来,眼含热泪看着大哥。

  大哥低下头抹抹眼泪:

“咱爸人是好人,就是没上过学又性情暴躁,不懂怎么教育儿女。

这些年只有我老和咱爸顶撞,不是我不想当一个好儿子,而是想为你们当一堵墙,让你们少受伤害!

  选自《山东文学》

1.(2019精准猜押·补写)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前后内容连贯。

答:

【答案】父亲脾气暴躁,兄弟几个从小没少挨父亲的打

2.(2019精准猜押·梳理情节)文章记叙了大哥与父亲之间的几次矛盾冲突。

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概述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

①——每次我们挨打,大哥总是袒护我们——②——过节顶撞父亲重复的絮叨——③

【答案】不愿意为过生日而耽搁孩子学习支持三哥调往省城周六不愿回家吃饭

3.(2019精准猜押·段落的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画波浪线的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案】从结构上看,与上文大哥因为支持三个调往省城顶撞父亲的话相呼应,也引出下文大哥一直照看生病的父亲的情节。

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让大哥的形象更加丰满,他理解兄弟的想法,他也理解父亲,懂得孝顺父亲。

4.(2019精准猜押·分析人物心理)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围在墓前的我们都惊呆了,沉默很长时间,似乎才明白过来,眼含热泪看着大哥。

(“我们明白”了什么?

【答案】我们明白了大哥为什么敢顶撞父亲,因为他是亲生的,只有他才可以保护我们;我们明白了大哥的善良和良苦用心,他不想让我们这些非亲生的因为父亲而耽搁前途;“明白”了是对大哥的理解和感激。

5.(2019精准猜押·主题探究)感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对于文中的“我们”与父亲之间故事,你认为父亲的做法对不对?

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父亲想让所有的子女孝敬自己,没有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不可取。

如让孙子回来陪自己过生日。

父亲不考虑子女的前途,一味希望他们留在自己身边好照顾自己,有着小农经济下的自私。

如不让二哥调往省城。

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也是不可取的。

如二哥三哥身上的伤疤。

课外达标

一、(2018年怀化)小说阅读(16分)

十八岁那年的单车

①十八岁那年,李卓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

“别做梦!

有本事自己去买!

②李卓发了一个月脾气。

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推回了家。

李卓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

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

李卓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

③那一天,李卓没有骑车出门。

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

单车散了架。

④“你──”李卓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

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

[来源:

中国*^&教育@#出版网]

⑤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

⑥第二天,李卓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

“你要干啥?

”“你别管。

”李卓头也不回,,走了。

[来@&*源:

^中教~网]

⑦“有本事你就别回来!

”病床上的父亲吼道。

⑧李卓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李卓的饭留在锅里。

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

⑨李卓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

母亲急了,找男人吵。

父亲便四处打听李卓的下落。

⑩母亲依然每天都给李卓留饭。

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

⑪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

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

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

⑫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

李卓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

“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吧!

⑬李卓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

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

⑭李卓在前面使劲蹬车。

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

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

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

⑮李卓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

“又怎么了?

”[来源~:

中国*&教@育出版网#]

⑯“我不走了。

”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

借的?

偷的?

抢的?

⑰“关你什么事!

⑱“我是你爹!

⑲“起来!

”[中国教育%出版网@~#*]

⑳父亲没动。

“不起来拉倒!

”李卓按了一把车铃,“叮铃铃——”跑了!

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李卓又把单车骑回来了。

“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

”李卓的口气缓和了一些。

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

“这还差不多。

”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

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

“我要冲了,你抓牢。

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了儿子的腰。

李卓身体一震,顿了一下,脚下一蹬,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

21.(梳理情节)小说以“”为线索,情节生动,请根据故事的情节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故事情节:

母亲购买旧车————李卓挣钱买车——(3分)

22.(补写)填入第⑥段横线里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来源:

^@中国教育%*出&版网]

A.顶着火辣辣的太阳B.冒着冷丝丝的寒风[中国教#&~@育%出版网]

C.迎着雾蒙蒙的细雨D.踩着金灿灿的落叶

23.(情节)文章第⑧段与第⑩段都写了和的内容,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分)

24.(人物心理)简要分析第

画线具体体现出的“父亲”怎样的心理?

(2分)

25.(段落的作用主题探究)细读第

段,结合加点的词语,说说结尾的妙处。

(4分)

【答案】

21.单车父亲生气砸车父子骑车看病

22.A根据前后文分析应该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

23.情节:

母亲“留饭”和父亲“揭开锅盖看”。

用意:

这些重复动作蕴含着父母对儿子的牵挂,突出了对孩子的爱:

也为后文父子矛盾的解决做了铺垫。

24.表现了父亲复杂纠结的心理,刚才错怪了儿子;表现了父亲由对儿子的反感到肯定的心理变化过程。

25.①“环住”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认可,父子隔阂的消除;②身体“一震”也是内心的震动,表明李卓体会到了父亲的信任与关爱;③“清脆的车铃声”渲染了父子和好带来的愉悦。

④结尾含蓄而巧妙地表现了主题:

一个曾经叛逆的少年在父母的关爱和生活的磨练中获得了成长。

(答对两点即得满分)

二、(2018年吉林)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18分)

冻年货

王彦

①“上冻了!

”奶奶说这话时,我便知道,哈尔滨的冬天真的来了。

看吧,天冻裂了,漏下朵朵晶莹的雪花;地冻厚了,上面的新雪盖着下面的旧雪;松花江冻硬了,流动的水结成了锃亮的冰场,连小姑娘手里的冰糖葫芦也冻得嘎嘣脆了。

②这时候,奶奶也要忙着冻年货了。

奶奶有七儿一女,一大家人,虽不富裕,但生活从不单调,不管是什么食材,到了她手里,总能变成一桌美味。

[中国^%@教育&出~版网]

③“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八,把面发,[中国#&教@育出^版*网]

二十九,蒸馒头……”

④听到女儿唱这童谣,便会想起奶奶的枣馒头。

每到年前,奶奶都会悄声早起,把一大盆雪花粉和成面团,再把面盆放在炕头,盖上厚厚的棉被,然后便是静静地等待了。

等到面团涨得胖鼓鼓,便铺开案板,端来洗净的红枣,开始做花馒头了。

奶奶的手真巧,光滑的面团在她手里揉搓、翻转、按压,一会儿变成美丽的玫瑰花,一会儿变成盘旋的飞龙,一会儿变成层层叠叠的宝塔,一会儿又变身呆萌的小刺猬……看了都忍不住流口水。

当清新的麦香伴着枣子的甜香飘来,我们便知道馒头蒸好了,于是团团地围着奶奶。

奶奶拿出一些给我们尝尝鲜,但大部分要端到屋外,冻起来,留着过年吃,也取个“蒸蒸日上”的好彩头。

⑤过去,哈尔滨冬天水果很少,再加上交通不便,外地的果蔬运不进来,想要过个丰盛的年,是要动些脑筋的。

冻水果,便是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法子。

瞧吧,不管是梨子、柿子还是海棠果儿,只要天一上冻,奶奶便赶紧去早市买了,一股脑儿地冻上。

寒冷的室外,就是我们天然的大冰霜。

还别说,当娇嫩的果子经住了冰雪的考验,凝聚了天地的灵气,吃起来,味道更鲜美,也更独特了。

⑥当然,冻水果也是有些讲究的,比如冻梨,奶奶首选花盖梨。

这是我们当地产的梨子,据说它耐旱,又耐寒,开花时,花白如雪,很合哈尔滨人的心意。

说来奇怪,一提到花盖梨,我也会自动脑补出“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诗意的画面。

[来源:

zz*step.co#~^m@]

⑦出门一看,花盖梨黄色的果皮已经冻成了乌黑透亮,摸上去也是杠杠硬了,这便是冻好了。

想吃时,提前拿进屋,放到凉水盆里解冻,我们称之为“缓”,缓到梨子周遭只剩一层透明的冰壳,敲碎冰壳就可以吃了。

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

过年时,爷爷和爸爸他们总要喝上几盅,酒过几巡,奶奶便会端来冻梨,既帮着解酒,又有助于消化。

⑧这些冻出来的美味,在别处是吃不到的。

长大后定居北京,我也试过用电冰箱做,可怎么也冻不出老家的味道。

幸运的是,如今九十多岁的奶奶依然身板硬朗,听说我们过年回家,她又开始张罗冻年货了。

(《人民日报》)

16.(补写)“而我更难忘的,是冻水果。

这可是严冬赐予东北孩子的一道‘特产’。

”这句话是从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开头抽取出来的?

请说明理由。

(4分)

17.(人物心理)“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

”此处感叹号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18.(梳理情节)请你具体说一说,奶奶是怎样使“生活从不单调”的?

(答出两点即可)(4分)

19.(主题探究)奶奶忙于冻年货,甚至九十多岁还张罗冻年货。

对奶奶而言,为家人冻年货究竟意味着什么?

(4分)

20.(段落的作用)简要分析第②段插入女儿歌谣的作用。

(2分)

【答案】

16.示例:

⑤自然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由蒸馒头、冻馒头过渡到冻水果)。

17.对冻梨好吃的赞叹;吃到冻梨时的满足、幸福、快乐。

18.冬天蒸馒头;冻馒头;一上冻就开始买各种水果并冻水果;奶奶烧暖炕头让我们坐在炕头吃解冻的水果;爷爷和爸爸喝酒,奶奶端缓好的冻梨给他们解酒、助消化(任意两方面作答即可)

19.丰富生活,使生活不单调;让家人高兴,感觉热闹、幸福;体现着对生活的热爱;体现着生活情趣;对家人的爱;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年龄虽大,仍可为家人做事的欣慰快乐。

(任意两方面作答即可)

20.增加文学色彩,更有趣味性;引出下文对奶奶做的美食的记叙。

三、(2018年遂宁)阅读《父亲的算盘》,完成17-21题。

(14分)

父亲的算盘

陈青廷

①每次回乡下老家,看见老屋墙壁上悬挂的父亲遗像,我便想起了父亲用过的那把算盘。

而我每次对父亲悠长悠长的思念,都是从他的那把算盘开始的。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父亲在生产队里当会计,每当生产队里办“分配”时,算盘被他拨得“噼里啪啦”响,社员们分配的东西十分精准,没有丝毫差错。

父亲每算完一家农户的分配,用手提起算盘一甩,算盘的珠子就两队裂开,整齐分到了两边,回归到了原来的档位。

父亲使用算盘,加减乘除算数,娴熟、快速、准确,算盘的作用,经他的手一拨弄,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③1975年下半年,大队管委会研究,抽调父亲去大队部代销店当营业员,那把算盘在他手中运用自如,四舍五入,精打细算,大小生意,从没有错过一笔帐。

在他经营代销店的六七年时间里,每月关板子盘底都有盈余,做到了顾客和大队管委会双满意。

  ④在父亲经营代销店的那些年,正值少年的我,因嘴馋,经常跑到代销店玩耍,趁父亲不注意的时候,时不时地偷点糖粒子、花根、雪枣什么的,躲着吃。

父亲发现后,好几次罚我跪了算盘。

直到算盘珠珠把我的双膝顶得麻木酸痛了,父亲才让我站起来,完成了他对我的处罚教育。

  ⑤父亲心里打的算盘就是:

对孩子不能放纵,要从严教育。

他常常告诫我说:

“小来偷针,大来偷金。

”这种坏习惯,在孩子身上坚决不能存在,一定要戒除。

  ⑥可以说,。

大队小学里有老师生病请假,经常请父亲去当临时代课教师,指导学生的珠算课。

“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珠算的口诀表,对父亲来说,已烂熟于心。

  ⑦那时期,社会落后,没有教学的塑料算盘。

父亲把他那把木算盘挂在黑板上教学时,为了让拨上去的算盘珠子一时不掉下来,就事先到医院买了一些膏布,撕成条条,将珠子粘住,进子退子,示范教学。

父亲教珠算课,通俗易懂,深受学生们欢迎。

  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在教育子女的家法中,都是采用跪算盘的方式。

他在心里盘算着:

子不教,父之过;父母不狠,孩子不强。

父亲常常对家里人说,要想孩子长大有出息,从小就要进行严格的教育,培养出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⑨记得年少的时候,我有一种贪玩的野性,也就是那时人们所说的我是一匹“野马”,放学后不落屋,经常在外面“跳房子”、“滚弹珠”、“打陀螺”什么的,不到天擦黑不回家做家庭作业。

每每遇到我出现这种情况,父亲就牙齿咬得格格地响,只要我等我一回来,就罚我跪一时半会的算盘,让我长记性,改掉野性,发狠读书。

  ⑩一生中,父亲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好人”的严格教育。

在我年少的时候,有一次,我把父亲那把算盘的珠子拆了几粒下来,用一根线串联在一起,拿去“跳房子”,后来被父亲发现了,叫我整整跪了半夜的算盘珠儿,直跪得我双膝红肿,不能动弹,坐在一边不看我一眼的父亲才肯罢休。

  

经过父亲严厉的家教,读中学后,我克服了坏毛病,刻苦读书,1979年考取了中专,毕业分配到了一家县级新闻单位,当上了一名记者。

  

现在想来,若不是父亲的那把算盘伴随他,托起一家人的生活,我至今也许还没有走出乡村呢。

17.(补写)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

答:

【答案】在整个大队,数父亲的算盘打得最好,算盘算数最精通

18.(情节梳理)文章围绕父亲的算盘写了哪几件事?

请简要概括。

(4分)

答:

主要写了:

①给生产队办“分配”;②代销店精打细算并因我偷吃罚我跪算盘;③学校代教算盘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