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docx
《历史文化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化学院.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教育因素
姓名:
文育兵
学号:
200807118
班级:
08历史<1>班
指导教师:
李超
2012年2月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教育因素
文育兵
(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从一个“国家赤字”、“企业赤字”和“家庭赤字”状态中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
在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中,教育因素起了主导作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科学制定教育政策,培养了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推动了科技进步,改善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速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使日本经济出现了战后世界史上的奇迹。
关键词:
日本;战后;教育因素;经济发展
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概况
日本作为东亚的岛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极为贫乏和自然灾害相对较多的国家。
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而且也同样给日本民族带来了空前的不幸。
战后日本人均年收入只有20美元,工业产量仅为战前1937年的20%,通货膨胀严重,粮食和能源奇缺,生产几乎陷入停顿,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经济的崩溃导致社会的动荡和混乱,战争失败的阴影笼罩在大多数国民的心中,人们茫茫然不知所措。
然而就在这满目疮痍的一片废墟之上,日本抓住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转移的机遇及“冷战”背景下世界经济高涨、国际贸易激增、国际金融稳定、国际油价低迷等有利环境和条件,根据本国国情,掀起了工业化高潮,创造了经济奇迹。
经过10年(1946~1955)的恢复与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已完全摆脱了失败的阴影,扭转了濒于崩溃的危险局面,各经济部门的产值都全面恢复并超过了二战前和战后的最高水平,国民生产总值已先后超过了印度和加拿大。
1967—1968年又一举超过了英法德三国,到1970年其国民生产总值大约为197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国民生产总值的6.5%,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七十年代初,日本基本上完成了工业现代化,成为仅次于美国、苏联的世界经济大国。
到七十年代末,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它的黄金外汇储备、外贸出口额和对外直接投资分别跃居世界第二、三、四位。
就经济实力而言,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出现了日本与美国、西欧三分天下的局面。
战后日本迅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强国,被誉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对于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总的来说,对于其发展原因的分析比较客观合理。
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入手,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有的认为是内在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有的则认为是外在因素起了加速作用,还有的认为是内外因素合力的结果。
这些学术观点基本上揭示了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当然对于战后日本教育是学者们首选和讨论的话题。
由于大多数学者受自身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出发点也就不尽相同,所以在分析时侧重点也不大一样。
有的是单纯分析日本教育的特点,论证让人难以信服,如《战后日本教育的特点》
和《日本教育普及与经济发展》
;有的是孤立分析教育对经济发展某一领域的作用,片面性太强,如《日本的教育与人力资源的开发》
和《日本高等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发展》
。
本文则通过分析战后日本一系列适宜性教育政策,尤其是教育政策制定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教育立法、教育管理、教育投资和全民教育制度等,使教育事业从整体上符合经济发展需求。
战后日本政府和国民把发展教育、尊重知识和重视人才当作兴国之本,让教育事业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推动科技进步的杠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催化剂,教育事业发展成为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支点。
二、战后的教育政策
前任首相福田赳夫认为;“一般说来,振兴国家,肩负国家重任的是人。
民族的繁荣与衰退,也是这样。
资源小国的我国,经历诸多考验,得以在短期内建成今日之日本,其原因在于国民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高度。
”[1]二战后日本经济曾一度处于瘫痪状态、百业萧条。
令人诧异的是,战后日本经济很快出现了繁荣景象。
究其原因,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才会促使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教育事业的大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适宜性教育政策,战后日本主要制定以下四方面适宜性的教育政策。
(一)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
1945年8月以前,日本以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即所谓《明治宪法》为根本大法。
《明治宪法》是由倡导明治维新的寡头官僚政治家所制定的,主要致力于两桩事:
一方面,它力求建立起天皇及其政府对人民的绝对权威;另一方面,它保证容许人民有最低限度的公民权,得以参加有关发展本国工业所需要的公民与经济活动。
[2]可是,只能以后者不妨碍前者为前提,教育被视为国家或是天皇与其政府的的事情。
教育目标被认作是训练臣民对天皇与国家的忠臣,绝对服从天皇,教育规章是用天皇名义颁布的,无需国会作任何的讨论,教育被确定为天皇及政府统治国家
的有效工具。
战后日本建立起人民掌握统治权的民主国家,天皇失去了全部统治权,留下当作国家的象征,而国会成为政府权力的最高机关与国家的立法机构。
1946年颁布《新宪法》,其清楚的载明人民的权利与责任。
特别在第26条,它详细说明政府对提供教育的责任,它写着:
“所有的人都有权利享受同他的能力相适应而为立法所提供的平等的教育,人们都有义务使他们的男孩、女孩接受法律上所提供的普通教育,这种强迫教育是免费的。
”[3]《新宪法》与《明治宪法》相比,对国民教育的性质很明确,一方面,强调教育是人民生来就具有的权利,他不在看作是天皇或国家恩赐的东西,而是人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国家有责任保证人民和儿童享受这种权利。
另一方面,由人民愿望来决定作为他们权利来接受的教育的任务与性质,而不是《天皇诏谕》。
1947年3月,国会通过了《教育基本法》,其成了《新宪法》下的日本国民教育的基础,《教育基本法》包括序言和十一条。
其核心在于“每个人都有受均等教育的权利,九年义务具有强迫性,政府和全部国民要重视和支持教育,任何人不得侵犯教育自主权。
”[4]总之,战后日本教育法在民主的基础上得到了加强和完善,为保证各项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奠定了法律基础。
(二)教育管理的合理化
战后日本教育事业能够积极稳步向前发展,重点在于日本政府科学制订了一系列适宜性教育政策,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借助一定的教育机构,而这一机构只有在管理合理化情况下才能有效运行。
可以说,战后日本教育机构管理运行,无论中央教育机构还是地方教育机构都达到了教育管理的合理化水平。
中央教育行政由文部省负责,法律规定文部省的权限。
《文部省设置》载明,这些权利要按照法律执行,“就行使权力上说,文部省除得到法律许可,不得实行行政上或业务上的管理。
”[5]文部省依法办事、依法履行职能。
另外有政治人员、行政与技术专长及各咨询会或委员会服务的专家来组成共同办公,其中大多数为文职人员,这就使教育政策的制定实行更加的公开合理化。
地方教育行政由教育委员会负责,《教育委员会法》第一条这样叙述:
“法律要求通过教育委员会来达到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委员会根据人民的公共志愿与地方实际需要进行教育管理,使教育部不致受外力干扰,对所有人民负责。
”[6]这些表明新的地方教育行政有三原则:
(1)、教育行政要依据人民的公正意愿;
(2)、它要适应地方的情况;(3)、它要摆脱不适当的控制。
根据三原则成立教育委员会,教育委员会成员由县或市的居民直接选举,只有一名是当地议员选出,直接占六名。
此外教育委员会独立于一般行政机构之外,负责管理本地区的教育,包括学校内外的教育,财政上有独立权,给人民提供很宝贵的教育机会,学校管理都只属于人民。
(三)加大和重视教育投资
日本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所谓“教育先行,”教育事业发展往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1962年11月,日本文省部发表了有影响的“教育白皮书”,题为《日本的经济发展与教育》,此书指出:
“教育界不太熟悉的词汇和观点,教育投资。
所谓教育投资就是教育从属经济,教育经费是经济投资的一部分。
从这种教育投资论出发,提高教育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
”[7]二战期间,日本教育投资约为2%,随着国民收入的战后逐年回升,至现代化起步前的1955年超过5%,七十年代为6%,1978年为7%,加上私立学校支出的教育费在内的教育费总额,于1978年已达到8.4%。
从国际上比较,日本教育费增加也是迅速的,从1965年至1973年间,公共教育费的年平均增长率,日本为17.2%,美国为10.2%,英国为12.8%,西德为12.2%,法国为11.5%,苏联为6.9%。
[8]不言而喻,战后日本的教育投资从国内看大大增加了,在国际上远远高于其它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四)确立全民教育制度
众所周知,二战后日本国力几乎消耗殆尽,不仅经济上损失惨重,教育上也破坏严重。
因此,战后日本重建国家是首要任务,而完善的教育制度对于其重建国家是不可或缺的。
日本教育的民主原则规定:
“对所有公民都按照他们的才能,给与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
(1)对于初等和中等教育,《学校教育法》明确规定:
“幼儿园的任务是在适合的环境中,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
”一年级学生受过幼儿教育的1950年为8.9%,1970年增加到53.7%,小学入学率1970年达到99.83%,初中毕业生1970年为85%。
[9]
(2)给身心有缺陷的儿童办特殊教育。
特别强调特殊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为身心有缺陷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给他们必要知识和技能,以补偿他们的缺陷,同时对受不起教育的儿童补助。
(3)大力发展社会教育,在正规教育以外给人们提供受教育机会,以提高个人能力,适应和推动社会发展。
总而言之,战后日本通过初等和中等教育、特殊教育及社会教育等建立了完善的全民教育制度,从根本上实现了全民教育,改善了国民素质。
三、日本教育与经济高速发展
前文部省大臣荒木万寿夫曾说:
“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10]从1955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1951年至1955年日本平均增长率为8.5%,1955年至1960年为9.1%。
在1961至197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尤为显著。
如1960年同上一年相比增长率为13.8%,1962年为7%,1963年为10.4%,1964年为13.2%,1966至1970平均为12.2%,是什么促成这一发展?
原因是战后日本政府和国民大力发展和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发展适应了经济发展,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推动了科技进步,改善了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加速了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一)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了优秀人才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学的创建技术的熟练,生产者才能等重要因素,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亚于增加物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这些新引起人们注视的各种因素,被称为人的能力。
大力开发人的能力,是促进将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人的能力开发,则依赖教育普及与提高。
”[11]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推动经济发展,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也能推动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技的进步需要人这一主体来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方法的完善需要有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着,最终还是人这一主体来完成。
因此,人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心,人才资源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第一资源,而人的能力发挥最终取决于教育,只有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才能开发人的能力,培养出经济发展和社会实际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各领域都需要不同的人才,尤其是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可以说是急于星火。
因此教育事业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培养个领域急需的优秀人才。
战后最有影响的“国民收入增加一倍”的经济大发展的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该计划预定的经济增长率为7.2%,实际增长率为10。
9%,这一超出预定的3.7%,无疑是人才的巨大作用。
据经济审议会推算,对于倍增计划所必需的高级科技人员17万,工业高中程度的初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44万人,职业训练结业技工160万,再训练技工为180万人。
面对以上需求,战后日本教育事业的最高管理机构文部省决定,于1961年度为开始,在七到九年间每年增招理工科大学生16000名的计划,1964年改为20000名,关于高中,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期间普通科学生和职业科学生数的比例要从现在六比四,改为五比五。
扩充整顿职业科高中,特别是工业高中从1961至1967年增招85000人,使工业高中毕业生不断增加。
[12]这一决定充分显示出教育事业是完全服务于经济发展需求,使其培养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另外战后日本的高中教育也完全是为经济发展培养实际需要的优秀人才而服务的。
高中教育为战后日本重工业部门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1960年,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和化学等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为304100人,占整个制造业人数的43.6%。
到1971年上述部门的就业人数增加到418800人,占整个制造业人数的52.9%。
而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恰恰符合了工业部门的需要。
以1974年为例,据统计高中毕业生共1340000人,其中升学430000人,占32.2%,就业642000人,占48%。
在就业者当中普通科高中238600人,占37.2%,职业科高中403400人,占62.8%。
这些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的是215000人,占就业总数的33.5%。
其次是批发、零售业146000人,占22.7%。
金融保险业74000人,占11.5%。
服务业64000人,占10%。
[13]这些新的青年劳动力,根据具体情况接受必要的职业训练,对其自身技能不断革新,以适应经济发展。
还有高等专科学校也是完全适应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而新建的产业技术的高等教育机构。
其特点是专业的设置紧密地适应技术革新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1962年,新建19所,以后发展迅速,进入七十年代增长放慢,1976年共有76所,14年间增加14.2倍。
[14]这一学校数量的增加,无疑扩大了招收学生的范围,培养出了更多优秀人才。
日本战后的教育事业大发展,为造就大量优秀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
由于重视教育,大量的熟练的技术工人被培训出来。
六十年代,大约七百万高中毕业生到国家各部门,主要是经济部门工作。
七十年代,仅1975年就有50多万高中毕业生就业,这些受过普通中学及多科职业教育的易于接受新技术。
高等院校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1951至1973年,仅短期大学毕业生就增加了150倍,正式大学毕业生增加15倍。
1963至1972年,硕士由3000多人增加到12000人,修硕士课的大学毕业生由1400人增加到2700人。
据1973年统计,获得硕士学位126000人,博士14万多人。
[15]消化新技术,改造国民经济,建立新兴的庞大的技术力量,追赶且已超越了三十年的欧美诸国,离开这些受过教育的人是不可想象的。
(二)教育推动了科技进步
战后日本的科学技术水平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统治集团为实现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快速发展,提出了“技术革新”的口号,把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作为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和主要标志。
战后日本技术革新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独立自主的进行研究试制,日本称之为“自主开发”;另一方面是引进外国技术。
在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同时,更重视自主开发,实现自我创新,以增强竞争力,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无论是自主创新科学技术还是吸收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都必须以教育为基础,教育为吸收消化并创新科学技术提供了原动力,从而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战后日本的技术革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
据日本学者六户寿雄在《日本经济的增长力》一书中计算,从1955至1975年间,技术进步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约占6成。
另据日本官方《经济白皮书》的计算,1955至1978年间,制造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11.2%,其中技术进步的作用年平均为3.3%,即占11.2%的将近3成。
当然,这是一个难于做出定量分析的问题。
但是无论6成也好,3成也好,都说明技术革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16]日本发展技术的重点是生产技术、实用技术,是技术研究成果的工业化。
由于日本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和壮大了科技队伍,从而迅速地改变了科技队伍落后于欧美的状况。
1975年日本研究人员已增至25.5万人,平均每一万人口中有23名,已接近于美国(25名),高于西欧(西德为19名)。
从25万名研究人员的分布来看,57%在企业,32%在大学,10%在政府以及政府设立的机构。
[17]从数字可以看出,研究人员重点分布于企业,其次是大学,但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大学,教育在培养研究人员上作用是异常突出的。
技术研究成果归根于研究人员,研究人员的培养归根于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研究人员,没有研究人员就没有研究成果,没有研究成果就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
因此,教育加速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教育加速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
战后日本科学技术的进步,曾对日本的国民经济现代化发挥巨大的作用。
那么,战后日本企业对于经营管理方法的完善,则是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甚至可以把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概括为科学技术进步和经营完善的同时并举。
应该强调的是,在促进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诸因素中,完善经营管理是决定性因素。
战后日本企业发展核心战略是效率,企业效率的提高主要依从的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资金的积累和使用,要靠企业经营者和政府的经济管理者,进行技术引进与技术革新以及技术队伍培养与使用,也要靠经营者的领导者的才能。
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实行企业内教育,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对于企业现代化实现有核心的作用。
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现代化,有着一支企业经营管理专家队伍,实行分权管理,狠抓产品质量,推行全面管理体制,把发展新产品摆在首位,以销促产,发展强大推销网。
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现代化实现主体是企业经营者,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者与企业内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据日本产业训练协会1970年对855个企业的调查,其中开展经营者教育的占41.7%,管理者教育的占84.8%,骨干职员教育占74.9%,新职员教育占96.4%;如按企业的规模,大企业的普及率高,小企业较低,职工人数在五千人以上的大企业,经营者教育占46.2%,五百人一下的小企业占37.3%,管理者教育前者占99.6%,后者占69.6%,骨干职员前者占90.7%,后者占63%;就时间看,约75%是六十年代后逐步开展起来的,而这一时期恰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无疑,它促进了日本的资本主义现代化。
[18]对于企业内教育不仅要抓职业技术教育,也抓企业经济教育,对经营者、管理者、骨干职员和新职员进行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教育,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
从日美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上看,日本从落后于美国一跃而变为遥遥领先。
1960年,日本钢铁出口量为224万吨,占世界出口量总额的5.7%;美国为270万吨,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9%,高于日本。
当时出口量最大的是西德,为785万吨,独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0%。
1975年,日本的出口量已经达2894万吨,独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7.1%,美国则为278万吨,几乎没有增长,仅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6%,西德增至1627万吨,但是占世界出口总量的比率已降至15.2%,让位于日本。
日本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强,是日本企业采用科学经营管理方法,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
1965年时,美国钢铁工业每小时平均工资高达日本的4.8倍,但劳动生产率也是高的,为日本的1.4倍。
到1974年,美国工资仅为日本的1.7倍,日本的工资增长速度比美国快得多,而劳动生产率却从低于美国一跃而大大高于美国,为美国的1.8倍,恰恰是颠倒过来。
[19]这一惊人的结果,无疑是开展教育的结果。
企业经营水平的高低,企业竞争的成败,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人的才能。
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的经营管理技术,只有通过企业经营者才能发挥作用。
日本企业经营者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企业内教育,不断提高广大职工、技术干部、经营管理干部的文化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成为整个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从而实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四、结语
日本在二战后的三十年里,由一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战败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无论是战后困难时期,还是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认为国际间的经济竞争、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就是教育竞争,教育成了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杠杆。
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了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推动了科技进步,改善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速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使日本经济出现了战后世界史上的奇迹。
参考文献:
1[日].东京新闻.晚刊[N].1977.1.31.转引自,孔凡静.日本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6.
2[日].小林哲也.日本的教育[M].徐锡龄,黄明皖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47.
3[日].小林哲也.日本的教育[M].徐锡龄,黄明皖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50.
4陈宝堂.日本教育历史与现状[M].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2004.80-81.
5[日].小林哲也.日本的教育[M].徐锡龄,黄明皖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64.
6[日].小林哲也.日本的教育[M].徐锡龄,黄明皖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70.
7孔凡静.日本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37-138.
8孔凡静.日本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40-141.
9[日].小林哲也.日本的教育[M].徐锡龄,黄明皖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18.
10梁忠义.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6.
11梁忠义.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版,1981.53.
12日本经济问题编辑组.日本经济问题文集[M].安徽: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135-144.
13梁忠义.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版,1981.151-152.
14刘予炜.日本经济发展三十五年(1945~1980)[M].北京:
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129.
15刘予炜.日本经济发展三十五年(1945~1980)[M].北京:
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58.
16孔凡静.日本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7.
17孔凡静.日本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79.
18梁忠义.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1981.100.
19孔凡静.日本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18-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