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师招考两学资料考纲考点标示稍作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7697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教师招考两学资料考纲考点标示稍作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福建教师招考两学资料考纲考点标示稍作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福建教师招考两学资料考纲考点标示稍作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福建教师招考两学资料考纲考点标示稍作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福建教师招考两学资料考纲考点标示稍作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教师招考两学资料考纲考点标示稍作整理.docx

《福建教师招考两学资料考纲考点标示稍作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教师招考两学资料考纲考点标示稍作整理.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教师招考两学资料考纲考点标示稍作整理.docx

福建教师招考两学资料考纲考点标示稍作整理

福建教师招考_两学资料考纲考点标示

1、教育及其发展

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是: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

(2)古代社会的教育:

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1.古代中国:

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形成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的发展;宋代产生的程朱理学经元到明清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五经”

考点: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 

2.古印度:

和宗教紧密相关;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3.古埃及:

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4.古希腊、罗马: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古雅典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训练和政治道德为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3)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4)近代社会的教育:

16-19世纪末,世界进入到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教育世俗化。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20世纪以后的教育:

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教育的三个要素之间既是互相独立,又互相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都无法实现。

因此,教育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

(2)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教育与文化

1、教育的文化传递和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活化功能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4、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

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弗洛伊德)

2.外铄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荀子、洛克、华生 )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

1.顺序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阶段性(反面:

一刀切,一锅煮)

3.不平衡性(发展速度:

身高体重、生理方面。

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

4.互补性(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

5.个别差异性(男女性别、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4)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1)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广义: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

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指出在制定教育目的以个人为出发点,强调发展自我;社会本位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以社会为出发点;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即先培养人,人从属于社会时为社会服务。

(2)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第一:

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

第二:

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

第三:

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

第四:

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3)素质教育的内涵:

(考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3.素质教育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德育: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

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

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 教育。

美育:

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

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6、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2)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3)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4)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1)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职业角色的多样化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2)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a衷于人民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为人师表

教师的知识素养a政治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

教师的能力素养a语言表达能力b组织管理能力c教学能力d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职业心理健康 a高尚的师德b愉悦的情感c良好的人际关系d健康的人格

教师观:

1教师应该是服务者

     2教师应该是促进者

     3教师应该是学习者

     4教师应该是研究者

(3)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学生的特点:

 1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3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b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c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a学生是完整的人b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c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c学生是责权主体

(4)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意义: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惯性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行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a树立正确的学生观b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c发扬教学民主d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相融、教学相长、共享共创

7、课程

(1)课程内涵

(2)课程的类型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4)课程标准

(5)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课程内涵:

课程是在教育教学环境中,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检验的综合。

(2)课程的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其特点是结构性、系统性和简约性。

学科课程是一种古老的和基本的课程形式。

(2)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指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其特点是生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

活动课程是一种现代课程形式。

2、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1)核心课程:

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性课程。

规定核心课程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

(2)外围课程:

核心课程以外的课程,是核心课程的拓展、补充或深化。

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1)隐性课程:

又称“潜在课程”(hiddencurriculum),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有意或无意习得的未包括在正式课程之中的知识、规范、价值、态度或行为习惯,主要特征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

(2)显性课程:

即在国家课程大纲中所正式规定的课程。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由学校国家课程标准、参照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发展兴趣及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

2、自然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与人文科学课程

3、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

4、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特征:

1、均衡性2、综合性3、选择性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主要规定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达到的要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5)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开发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

开发利用的价值:

1、理论价值2、实践价值3、人文价值

开发利用的意义:

1、将极大地拓展现有狭窄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将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化。

3、课程资源的丰富特别是新兴课程资源将有利于推动现行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将有全新的发展。

4、在教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但会在教育领域内引发一场教育观念的变革,而且会提升全社会的教育意识、教育观念,促进学习化社会的来临。

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

3、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6、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

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8、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

8、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3)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4)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6)教学组织形式

(7)说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8)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教学的主要作用是:

  

(一)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

  教学,作为一种专门组织起来传递人类知识经验的活动,能简捷地将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达到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水平。

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进程,而且使人类文化一代代继承发展。

因此,教学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二)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教学的作用直接地、具体地表现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

(2)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工业化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三)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应该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结合。

必须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应妥善地安排教学与其他活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教学的任务(简答)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规律.

1简介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辨析:

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时间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等。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简述: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为什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

 

1.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3)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教学原则

概念: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学记》中总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都属于教学原则的范围。

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进行案例分析 

(4)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教学方法

1.概述: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a。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b。

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c。

学生特点d。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e。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谈话法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1备课

要求:

做好三项工作:

1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到“胸中有书

2全面了解学生,做到目中有人

3研究和掌握教学方法,做到“手中有法

写好三项计划:

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2课题计划

3课时计划

2上课

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得当4教学语言清晰

5师生积极性高6组织得好

3作业的布置和检查

要求:

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紧扣课堂教学内容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4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完成的实践6要规定作业常规,提出严格要求

4课外辅导

要求:

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给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或因病情请假的学生补课,给优秀的作个别指导,对全部学生的学习方法,目的态度上给予指导和教育。

5学业考评

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的提问检查,小结巩固,以及单元,期中期末学年考试成绩的检查和评点等,了解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6)教学的组织形式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学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方式结构和程序。

主要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

(7)说课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程序:

1说教材2说目标3说学情4说教法5说教学程序

要求:

1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教材不是唯一的标准2处理好说课和备课的区别,说课不能照教案说3处理好说课和上课的区别,说课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4说课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说“字,切忌”读“和”背“

(8)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强调以人为本。

9、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

(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

 内涵:

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搜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本质上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

作用:

1检验教学效果

    2诊断教学问题

    3提供反馈信息

    4引导教学方向

    5调控教学进程

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类型:

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方法:

主要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这个我有些不确定}

教育评价的类型

1根据评价的功能划分: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的标准划分: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1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2注重评价的全面性

3注重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

4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10、德育与班级管理

(1)德育的概念、构成及意义。

(2)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3)德育过程的规律

(4)常用的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5)常用德育方法及其运用

(6)德育的途径

(7)班级管理的功能、内容及方法

(8)班级集体的组织与建设

(1)德育的概念、构成及意义。

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构成: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地条件和保证

(2)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目标: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划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内容:

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3、道德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包括:

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3)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4)常用的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1、导向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有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基本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基本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作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