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条件的探究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7650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烧条件的探究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燃烧条件的探究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燃烧条件的探究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燃烧条件的探究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燃烧条件的探究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燃烧条件的探究习题.docx

《燃烧条件的探究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烧条件的探究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燃烧条件的探究习题.docx

燃烧条件的探究习题

(2018年北京中考)

1.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ABCD

(1)设计B、D的目的是。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2017年北京中考)2.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两支玻璃管内径相同)。

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实验装置

【实验1】制备气体

【实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左管中带孔的燃烧匙盛有足量MnO2,右管盛有双氧水

Ⅰ.打开K1和K2,使反应发生

Ⅱ.在K1的导管口处收集气体

Ⅲ.……

左管中燃烧匙盛有足量白磷,右管盛有水

Ⅰ.光照引燃白磷

Ⅱ.待白磷熄灭,冷却,打开K2,至液面不再变化,右管中液体的高度为h1

(1)实验1: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为使反应停止,Ⅲ中的操作是。

(2)实验2:

打开K2,右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h0、h1表示)。

(2016年北京中考)3.(4分)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实验

I.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内,塞紧瓶塞

II.打开K,从长今漏斗向瓶内加入约80℃的热水,至浸没白磷

III.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使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K

实验中,仅对比步骤Ⅱ和Ⅲ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2015年北京中考)4

.(3分)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

①通入

,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

,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2014年北京中考)5.(6分)用右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

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NaOH溶液可以吸收CO2

内容

步骤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

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推入适量H2O2溶液

推入适量H2O2溶液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

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

(2017年房山一模)6.(3分)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右图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步骤一:

水槽中放有一定量约80℃热水,水面下a处放一小块白磷,

观察到白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二:

在烧杯乙中放入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立即将烧杯甲倒扣在乙上。

观察到烧杯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燃烧。

(3)同学们对比步骤一、二中的现象,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朝阳二模)7.(3分)课外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装置气密性良好,白磷始终在注射器1中。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按右图所示组装仪器,白磷不燃烧。

②向上推动注射器1的活塞至底部。

③向下推动注射器2的活塞至底部,白磷不燃烧。

④将装置倒置······,白磷燃烧。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中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2)步骤④的操作是。

(3)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

 

(2017年通州一模)8.(2分)可以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在两支三角架上分别放置两个铁丝网,在上面放置三团医用脱脂棉A、B、C。

其中棉花B中放置一支温度计,棉花C上罩一只小烧杯,并在A、C处铁丝网下各放置酒精灯。

同时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棉花A燃烧,B没变化,C底部变黑但不燃烧。

(1)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现象为。

(2)当把小烧杯拿下后,发现C能燃烧,说明燃烧所需要的一个条件是。

 

(2017年顺义一模)9.(4分)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内容

装置

探究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oC)

将胶头滴管内吸入约2mL冷水,在分液漏斗内放入约20mL开水。

在A管中装入一小块白磷。

并塞进橡胶塞。

将冷水和开水分别放入A、B支管内。

倾斜Y型管,将B中开水倒入A中。

再次倾斜Y型管,将A中热水(约90oC)倒入B中。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能证明燃烧可燃物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西城二模)10.(3分)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对燃烧和灭火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1)实验①中酒精燃烧、实验②中水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③中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由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灭火的实质是阻断燃烧的条件,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利用“隔离可燃物”防火的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海淀二模)11.(3分)某小组同学选择白磷和红磷作为可燃物,用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实验过程中,瓶1、瓶2充入氧气,瓶3中充满80℃的热水,水槽中盛放80℃热水。

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2)瓶1中加入少量白磷,瓶2、瓶3中分别加入,则可同时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3)若仅利用瓶3证明“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则相应的实验方案是。

(2017年昌平二模)12.(5分)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内容

装置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Ⅰ.A中加入少量的MnO2固体,分液漏斗中盛有H2O2溶液。

Ⅱ.B中长导管口处放置盛有白磷的容器,注入80℃的热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

(1)检查装置气密性:

保持K1关闭,打开K2、K3,向B中加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用手捂住A瓶外壁,说明装置的左侧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用其他方法检验右侧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中,加入H2O2溶液前,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打开K1、K2和K3,将H2O2溶液加入A中,关闭K1,观察到,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B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018年东城一模)13.(4分)用右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资料:

棉花的着火点为210℃。

[步骤1]将U型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打开K2,关闭K1,从a口通入氧气,两端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2]关闭K2,打开K1,从b口通入二氧化碳,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将U型管放入盛有80℃热水的烧杯中,两端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3]打开K2,关闭K1,从a口通入氧气,右端白磷先燃烧,一会儿棉花开始燃烧,此时左端棉花没有燃烧。

(1)步骤2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2)请解释步骤3中,右端棉花燃烧的原因是。

(3)依据上述实验,完成下表:

该实验可以证明的燃烧条件

对应现象

温度达到着火点

步骤2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

 

(2018年大兴一模)

14..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实验过程:

①打开K1、K2,通入N2一段时间后,

Ⅰ、Ⅱ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入氧气,Ⅰ中白磷燃烧,Ⅱ中无明显现象。

(1)仅通过实验②可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2018年西城二模)15.(3分)用右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去)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实验过程:

通入N2,将W管右侧部分放入热水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

通入空气,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

资料:

白磷的着火点为40℃,P2O5能与H2O反应

(1)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湿棉花可以吸收白烟B.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

C.

中,a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018年朝阳二模)16.(2分)利用下图装置完成23-A或23-B两个实验。

请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23-A计分。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盐酸和石灰石反应是实验室制取CO2

23-A

23-B

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40℃以上。

(1)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

挤压滴管2,一段时间后,微热燃烧管至80℃。

(1)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

21.(2分)实验小组同学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铜帽加热后,立即罩在蜡烛火焰上

蜡烛熄灭

铜圈加热后,立即罩在蜡烛火焰上

蜡烛继续燃烧

铜圈不加热,直接罩在蜡烛火焰上

蜡烛熄灭

(1)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2)对比实验

,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23.(2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实验过程:

1将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一段时间后,A、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2用气囊鼓入空气至白磷和红磷露出水面,A中白磷燃烧,B中无明显现象。

已知: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仅通过对比实验②中露出水面的白磷和红磷可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21.(2分)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ABC

(1)设计A、C的目的是。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

24.(2分)用右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向长颈漏斗中加入80℃水,浸没白磷后关闭止水夹,继续加入一定量80℃水,液面不下降;②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向管内推入空气,使白磷露出水面,关闭止水夹。

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该实验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磷燃烧后,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2分)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加热b处、c处的正中间,一段时间后,b处火柴头燃烧,而a处火柴头和c处火柴梗均不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______(填序号)。

A.b处火柴头燃烧,a处火柴头不燃烧

B.b处火柴头燃烧,c处火柴梗不燃烧

C.a处火柴头不燃烧,c处火柴梗不燃烧

37.(2分)用下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甲乙

(1)甲、乙实验对比,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

(2)若只用装置乙来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