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工程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7398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胚胎工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胚胎工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胚胎工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胚胎工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胚胎工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胚胎工程教案.docx

《胚胎工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胚胎工程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胚胎工程教案.docx

胚胎工程教案

课题:

选修三第三章胚胎工程

教学要求:

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A)

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A)

胚胎干细胞的移植(A)

胚胎工程的应用(B)

教材分析: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雌雄配子(卵和精子)以及早期胚胎。

这部分内容常与必修教材中配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动物的个体发育及其生命活动通过激素的调节以及选修教材中动物细胞的培养、转基因动物、克隆技术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考查。

本章内容人教版与苏教版的知识编排差别较大,苏教版教材包括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及其应用两节内容。

第一节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包括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作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胚胎工程的主要技术与应用;第二节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及其应用包括胚胎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胚胎干细胞的应用、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挑战。

人教版教材包括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四部分内容。

本次课件制作大致按照人教版教材的顺序,但略作调整。

主要是第三节胚胎工程的应用主要讲了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两种技术,对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则与生物技术的伦理性问题放在一起在第四节一并分析。

本节内容与第一节体内受精紧密联系是第一节的延伸,学习本节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从理科学生升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着重选取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新进展的内容,重视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我国生产、生物技术等实际。

同时胚胎工程应用的学习又是在体外受精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无论是从其内容,还是从其所处的地位来看,本节教学内容对理解整个胚胎工程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设计建议:

胚胎工程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且与生殖医学、制药业发展的关系密切。

因此,习得一些胚胎工程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规划人生和走向社会。

教师在组织胚胎工程的教学活动时,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充分地利用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学习。

也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小型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收集有关胚胎工程研究成果和发展等方面的信息,加工整理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这样。

不仅使学生主动获取有关胚胎工程的专题内容,开拓视野和深刻理解生命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3.1胚胎工程的建立和发展有关胚胎工程的发展史料。

不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体验胚胎工程概念的形成过程。

1890年。

W.Heape在英国剑桥大学首次报道的安哥拉兔早期胚胎移植(比利时兔为代孕母兔)获得成功,拉开了胚胎工程的序幕。

从20世纪30~70年代,胚胎移植技术日渐成熟,1975年1月在美国召开首届国际胚胎移植大会;20世纪60~80年代。

多种试管动物和试管婴儿相继问世。

标志着胚胎移植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胚胎分割、性别鉴定、体细胞克隆、转基因胚胎和胚胎干细胞等技术相继诞生,使胚胎工程技术得到充实和迅速发展。

这部分教学内容丰富而生动.教学时。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胚胎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

但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既要注重国际上胚胎工程的研究与进展,也要关注我国胚胎工程研究的迅速发展和成果。

既要突出胚胎工程对畜牧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也要重视辅助生殖技术为那些不能生育的夫妇带来的福音。

3.2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3.2.1配子发生和融合在必修Ⅱ“遗传的细胞基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习得有关配子发生和融合的基础知识。

因此。

本专题教学时应先启发学生回忆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过程,师生共同用思维导图将配子发生经历的阶段加以概括,然后重点阐述精细胞变形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动态变化,以及卵泡形成和卵子成熟的时间及场所等。

最后,启发学生回忆精子和卵细胞发生的激素调节方式,并协助他们用表格形式加以归纳。

关于哺乳动物的受精作用,教学要突出阐述受精的场所、准备和过程。

包括:

精子的获能和卵子的准备,以及受精过程中的顶体反应、卵子透明带反应、卵黄膜的封闭作用及雌雄原核的形成等生殖生理变化。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选择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模式.教师组织学生按小组选择有关受精作用的某个探究问题。

设计系列问题。

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然后利用上课时间进行小组交流。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

3.2.2胚胎发育的过程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大体概括如下:

早期胚胎发育包括:

桑葚胚、囊胚和原肠胚发育3个阶段,教学时可以先播放蛙或其他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视频或动画片,当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后,让他们复述胚胎发育的大体过程。

然后,教师结合相关教学媒体重点讲述桑葚胚和囊胚细胞特征,从而为继续学习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技术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此外,要结合囊胚继续发育中细胞的一系列有序运动和原肠胚的胚层细胞分化的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W·Vogt创立的活体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后来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动物胚胎学研究中的应用。

3.3胚胎工程的操作技术及原理

3.3.1人工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本部分内容重点讲述哺乳动物人工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的操作技术及原理人工受精包括:

精液的采集与培养、卵母细胞的获取与培养、体外受精等操作技术。

精液的采集和培养的内容比较浅显,可以组织学生阅读。

卵母细胞的获取与培养的操作技术比较复杂,教学时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例如,哺乳动物每次发情时通常只能排出1~2个次级卵母细胞,怎样促使母畜超数排卵呢?

卵泡在卵巢内发育成熟,我们能否准确判断卵泡是否成熟并将其取出来?

怎样将排人输卵管的次级卵母细胞收集起来呢?

进人子宫的次级卵母细胞是否可以利用?

获取的卵母细胞为什么需要体外培养?

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和展开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进行总结归纳。

体外受精有试管受精和显微受精2种方法。

教学时,前者注重引导学生弄清试管受精的过程,后者注重引导学生明确显微受精过程的优点。

胚胎体外培养是胚胎工程的核心技术,这项技术比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困难得多,目前仅对少数物种的早期胚胎培养取得显著成就并有重大应用价值,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要注重引导学生讨论人工创造一个适宜胚胎发育的体外培养环境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

3.3.2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简单地说,胚胎移植就是“借腹怀胎”,这项技术是目前的胚胎工程获得后代的唯一方法。

教学时首先以“借腹怀胎”为出发点,启发学生意识到这项技术涉及提供胚胎的动物(供体)和接受胚胎的动物(受体)。

胚胎移植能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

进而提出一些问题诱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

例如,供体与受体之间进行胚胎移植时是否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确定理想的供体动物应该考虑哪些生理指标?

从供体动物的哪个部位采集胚胎呢?

选择怎样的代孕母作为受体呢?

将获取的胚胎移植到受体动物的哪个部位呢?

然后,以家畜的胚胎移植为例,向学生阐述胚胎移植技术的基本程序及原理,包括供体和受体动物的准备、胚胎的采集和保存、胚胎移植和妊娠检查等。

胚胎分割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繁殖种畜法,我国的胚胎工程专家对胚胎分割移植的试验研究成果突出,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胚胎分割的资料。

教学时,先围绕着胚胎分割工具的准备、胚胎的预处理、胚胎分割的方法、分割胚的培养和移植技术,以及胚胎分割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然后,结合师生搜集的典型实例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胚胎分割的大体操作方法。

3.4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是胚胎工程的研究前沿,也是当前动物生物工程的重要领域之一上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搜集有关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的资料,每个学生在搜集、阅读、筛选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胚胎干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分离、培养及应用等课题,整理出核心观点、要点和证据,完成一份读书报告,并与同学交流。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导向作用的问题,例如,胚胎干细胞来源于胚胎发育的哪个时期,这个时期胚胎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具有哪些特征?

怎样从胚胎材料中分离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时如何使胚胎干细胞保持增殖而不分化?

目前科学家怎样将胚胎干细胞应用于胚胎工程呢?

通过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与讨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5胚胎工程的应用

3.5.1动物繁殖控制技术的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内容丰富,目前在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动物繁殖控制技术,包括人工受精技术、试管家畜技术、胚胎分割技术等。

在前面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已经习得这些胚胎操作技术及原理,本部分教学主要是突出我国对动物繁殖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教学时要注重列举国内的研究实例

3.5.2试管婴儿技术试管婴儿技术是胚胎移植技术在人类生殖医学上的应用,这项技术解决了人类某些夫妻的不育不孕问题在优生学上也有重要意义。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认同胚胎工程技术造福于人类的价值.教学时重视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资料。

自学这些资料不仅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而且能够领悟到试管婴儿技术为那些不能生育的夫妇带来的福音。

有关试管婴儿技术的阅读资料如下:

资料1:

1978年7月25日。

世界上第1个试管婴儿路易斯一布朗诞生于英国伦敦奥德海姆中心医院。

布朗夫人的输卵管有缺陷而不能怀孕。

妇产科专家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和胚胎学家罗伯特·埃德华兹将布朗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受精,然后将胚胎植人布朗夫人的子宫内。

试管婴儿无疑成为人类生殖医学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被认为是继心脏移植成功后又一医学上的奇迹。

2006年,28岁的路易丝·布朗成功生下一名婴儿,但没有借助试管受精技术,从而打消医学界某些人对试管婴儿能否正常生育的担心。

资料2:

1988年3月,中国大陆第1例试管婴儿诞生于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其父母为了感谢中国第1例试管婴儿的制造者——产科专家张丽珠教授,给孩子起名为郑萌珠。

这是我国生殖医学和生殖工程一个突破性成果,为更好地开展计划生育和优生学工作创造了条件。

资料3:

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

第1代试管婴儿技术:

即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通过促排卵治疗,使卵巢产生多个成熟卵泡,将获得的卵子、精子混合培养观察受精结果,48h后将发育至4~8细胞的胚胎植入官腔。

主要针对女性输卵管堵塞、排卵障碍等因素而导致的不孕症。

第2代试管婴儿技术:

即卵子内单精子直接注射,按常规获得精子和卵子后,在显微操作仪上直接将精子注入卵细胞浆内。

48h时后将发育至4~8细胞的胚胎植入宫腔,主要针对生精功能障碍、精子畸形等严重的男性不育症。

第3代试管婴儿技术:

即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在第t代、第2代试管婴儿技术基础上,获得4~8细胞的胚胎,然后显微操作下进行卵裂球活检,取出一个细胞,经聚合酶链反应或荧光原位杂交等,进行快速遗传学诊断。

根据遗传诊断结果,仅将无遗传性疾患的胚胎注入子宫,从而获得正常胎儿。

避免了早、中期遗传诊断及终止妊娠带来的危险性及身心创伤。

适合于:

单基因相关遗传病、染色体病、性连锁遗传病及可能生育异常患儿的高风险人群等。

第4代试管婴儿技术:

即卵浆置换技术。

具体做法是通过显微镜技术将其卵子内的卵浆同另一女性的健康卵浆置换,以增强卵子活力,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置换后的卵细胞再同丈夫的精子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后将胚胎移入女性体内。

主要适用于那些尚有排卵功能,但因身体不好或年龄较大而导致卵子质量不高、活力差的女性。

 

3.1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教学目标:

1、简述胚胎工程的概念。

 2、简述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及受精过程。

教学重点:

1、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2、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

教学难点:

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精子的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教学方法:

由于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零散,所以重难点的教学困难较大。

基于这一点,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习题

1、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①读课本63-65页,填写下表

项目

发生场所

时间

是否变形

核物质含量

精子的发生

从到

卵子的发生

从到

②思考:

精子变形过程中为什么只保留了细胞核和线粒体?

③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哺乳动物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在出生前完成的,这是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

④思考:

什么是排卵?

排出的卵的细胞名称是什么?

刚排出的卵是成熟的卵子吗?

2、受精作用

①受精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受精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受精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4)受精过程结束标志是__________.

3、胚胎发育

①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程:

受精卵---卵裂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器官分化---_________

③思考:

卵裂期的特点是什么?

胚胎移植选择什么样的胚胎最好?

 

一、导入

教师导入:

以2010年诺贝尔奖获得的材料引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胚胎工程。

学生活动:

仔细观察P69图,思考:

(1)胚胎工程的概念。

(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要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2)胚胎工程的操作对象、技术手段、理论基础分别是什么?

(操作对象:

早期胚胎和配子;技术手段:

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理论基础:

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和早期胚胎的发育规律)

二、问题串进行教学

(一)精子的发生

教师提问:

“体内受精”必须要有精子和卵细胞,因此本节第一个问题讲的就是“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幅充满活力的图片(活力四射的精子),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精子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P63

教师提问:

(1)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哪里发生的?

(2)精子发生时间如何?

(3)这么“充满活力的精子”又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回答:

(1)发生场所:

睾丸

(2)时间:

初情期——生殖机能衰退

(3)第一阶段:

初级精母细胞的形成,即精原细胞→多个初级精母细胞(通过数次有丝分裂)

第二阶段:

精子细胞的形成,即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子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即MI和MII)

第三阶段:

精子的形成,即精子细胞→精子(通过变形)

教师提问:

精子的形成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呢?

学生看图:

P64图3-2后回答

教师提问:

每个阶段的具体变化如何?

学生完成:

学案上的概念图

教师讲解:

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尾是由中心体演变成的,精子头是细胞核变成的,

细胞质浓缩成原生质滴,呈球状,最后脱落,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

鞘。

教师提问:

(1)哺乳动物成熟的精子分为哪几部分?

(2)精子的形态和大小与动物体型大小有没有关系?

学生活动:

观察P65图,回答

(1)外形似蝌蚪,分头、颈、尾三大部分。

(2)不同种动物精子的形态相似,大小略有不同,与动物的体型大小无关。

(二)卵子的发生

教师过渡:

受精作用必须要有精子和卵子的结合,精子的发生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卵子是

怎么发生的呢?

请思考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卵子发生的部位。

(2)哺乳动物卵子发生时间。

(3)哺乳动物卵子的发生过程。

学生活动:

阅读P64

教师出示:

卵子图片

学生活动:

回答

(1)发生部位:

卵巢

(2)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

(3)A、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有丝分裂,发生在胎儿期)

B、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MI分裂,排卵前后完成)

C、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卵子+第二极体(MII分裂,受精时)

教师拓展:

卵子受精的标志是当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说明卵子

已经完成了受精。

而且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卵巢内的储备,是在出生前(即胎

儿时期)完成的,这是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

那么精子和卵子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完成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比较表格。

三、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提问:

1.家畜每次射精排出的精子数以亿计,但是通常只有一个精子能够与卵子结合,

这能说是一种浪费吗?

怎样理解这一现象?

2.精子细胞变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中很多结构会消失,而细胞核和线粒体都保留下来,对这一现象怎样理解?

为什么精子中的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

3.一个卵泡中能形成几个成熟的卵子?

4.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还是指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5.刚排出的卵是成熟的卵子吗?

它在母体的什么部位与精子受精?

学生活动:

分五个小组讨论,以抢答的形式进行比赛。

教师提示:

最难的是第一、二个问题,做如下提示:

1.如果每次排出的精子只有一个,在途中死亡可怎么办?

如果有10个,中途死了5个,还剩5个呢?

那如果数以亿计呢?

精子与卵子完成受精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精子需要跋山涉水才能与卵子相会,(学生大笑,活跃气氛)大量的精子在途中死亡耗损,最终只有一个精子与卵子完成受精。

2.如果没有线粒体会怎样?

精子都是“游”着去和卵子结合的。

学生解答:

1.如果只有1个,在途中死亡会影响这个物种的繁衍。

家畜每次射精排出的精子数以亿计,这是一种生理保障机制。

2.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路途很遥远,没有了线粒体就没有了动力,这样精子就到达不了目的地。

典型例题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受精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雌性动物排卵后遇精子即完成受精

B.胚胎发育至囊胚时即已开始了细胞分化,这是由于基因开始进行选择性表达

C.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始于初情期后

D.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是:

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幼体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精子、卵子的生成、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的原理,以及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

雌性动物排出的卵子并非成熟的卵子,即使遇到精子,也要在继续成熟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胚胎在桑椹胚后继续发育至囊胚时开始分化,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动物卵子的发生始于性别分化后(胚胎时期)。

动物个体发育包括了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D项的发育过程为胚胎发育过程,而非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不要混淆概念,据以上分析可知,只有B项正确。

答案:

B

四、问题巩固、完成作业复习再巩固

精心设计课堂过关练习,及时进行巩固,以闯关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巩固练习:

1:

下列不是精子、卵子发生的区别的是()

A.初级精母、卵母细胞的形成时间

B.M1和M2的时间连续性

C.成熟生殖细胞是否经过变形

D.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

2:

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③顶体反应④穿越透明带⑤雌、雄原核的形成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②④⑤⑥①

C.④⑤②①③⑥D.③④②⑤⑥①

 

3.2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教学目标:

1.简述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2.简述哺乳动物胚胎早期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体外受精在家畜快速繁殖中的重要意义;2.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

 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2.精子的采集和培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结合了多媒体直观教学,通过问题衔接知识点,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得出结论,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交流,进行探究活动,在交流中学会分析选择,培养综合能力;师生交流,学生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点;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习题

1、体外受精

①体外受精的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主要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试验动物,使其排出更多卵子。

2、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①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和两种:

对啮齿动物、家兔和猪的动物的精子,一般采用;对于牛、羊等家畜的精子常采用,即将精子放在一定浓度的或中,用化学药物诱导精子获能。

②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子,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在或专用的

中完成受精过程。

精子和卵子一般要放在培养液小滴内共同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受精。

③胚胎的早期培养过程中培养液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思考:

不同动物胚胎移植的时间相同吗?

试举例说明。

(1)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通过资料一“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的相关资料,引入试管牛、试管羊,并提问学生什么是“试管动物技术”,提出试管动物并不是整个个体发育都是在试管里进行的。

通过资料二让学生了解我国牛品种的相关资料,并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应用哪些技术,从而引入动物的体外受精技术和早期胚胎的培养。

(2)体外受精

  以“试管牛”的工厂化生产为主线,拟出关于试管牛的技术流程的研究题目:

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

学习时让学生扮演胚胎工程专家,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研究题目,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阅读课文以及相关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再由其他同学补充,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突破重难点)。

 ①   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小组1发言】简述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提问:

采集卵母细胞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超数排卵、活体采卵、从屠宰的雌性动物卵巢中采集)。

   提示:

根据动物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不一样。

   分析完卵母细胞的采集过程后,进一步提问:

采集的卵母细胞是否可以马上进行受精?

联系体内受精的知识,卵母细胞要培养至减数Ⅱ分裂的中期才具备受精的能力,但是利用超数排卵取得的卵子一般可以直接进行受精。

    ②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小组2发言】简述精子的采集过程和获能。

 提问:

精子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哪些?

(假阴道法、手握法、电刺激法)。

   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通过学生的自学就可完成。

同样联系第一节内容说明精子在受精前要进行获能处理,获能的方法根据不同动物处理的方式不同,主要有化学法和培养法。

     ③受精

【小组3发言】简述受精过程,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结合课文中哺乳动物体外受精的示意图说明成熟的卵子和获能的精子在受精液或获能液中完成受精过程。

(3)胚胎的早期培养

   本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胚胎的早期培养需要在比较复杂的发育培养液中进行(发育培养液的成分包括氨基酸、激素、核苷酸等)。

当发育到一定时间再进行移植或冷冻保存。

根据不同动物移植的时间不一样。

  ★总结整个体外受精的过程,画出完整的“试管牛”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流程图。

 (4)体外受精的意义

 分析近几年来我国体外受精技术的进展,结合实例说明体外受精能充分发挥良种母畜的繁殖潜力,为实现动物胚胎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加速了畜牧业的发展。

(突出重点)

(5)巩固知识,实际应用

  总结本堂课教学重点以及整个知识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