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7273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下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下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下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下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下第一单元.docx

《四下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第一单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下第一单元.docx

四下第一单元

1、走,我们去植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能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拼音熟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

教学难点:

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课前准备:

挂图、卡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铺垫导入:

1、说出下列节日的时间:

国庆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元旦、儿童节

2、句式练习:

是节,人们。

3、春暖花开,正是植树的大好时节,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板书课题,齐读。

二、预习练习:

1、出示词语,指名学生朗读,相机纠正读音;

2、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

3、交流讨论:

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说给大家听一听。

还有哪些词的意思不明白,提出来讨论。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1-2)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二、(3-5)讲植树的重要。

三、(6)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2、“和煦”是什么意思?

3、“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

4、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

队员的蓬勃朝气。

5、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去植树?

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哪个词语概括了队员们植树的地方很多?

6、哪个词语写出了队员们植树的愉快心情?

五、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朗读并尝试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一、复习旧课

  1、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

  2、说说第二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3、讨论:

植树有什么好处?

  4、讨论、交流并板书:

     绿色工厂

     增添新绿

     防风固沙

  5、进一步理解词句,并指导朗读。

  A、为什么把树木称作“绿色工厂”,和“每个人都幸福健康。

”有什么关系?

  B、“版图”是什么意思?

怎样做才能染绿“祖国的版图”?

 

C、你能说说树木是怎样防风固沙的吗?

D、“绿色宝库”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

树木还有哪些好处?

  E、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植树的好处多不多?

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吧!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

1、句式练习:

因为,所以森林是人类的朋友。

2、“走,我们一起去植树”再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四、背诵指导

  1.齐读课文;

  2.指导看板书尝试背诵;

3、指名学生背诵课文;

五、总结课文

  我们的祖国幅源辽阔,但森林覆盖率还很低,要创造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还需要我们每个人做出努力!

当植树节到来的时候,希望每个同学亲手栽一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

板书设计:

1、走,我们去植树

喜悦到处

绿色工厂

好处染绿版图

风沙低头

一起

 

 

 

2、第一朵杏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

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课前准备:

挂图、小黑板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花?

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

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

第一朵杏花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2、预习练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

第一自然段第二句、第五自然段第三句,第十六自然段第二句

 (3)指名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

1、出示投影片上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

说说段意。

四、课堂练习:

  1、读读书后生字;  2、指名学生说说生字的注意点;

3、指导学生用钢笔描红。

五、课后练习:

  1、抄写书后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第一次(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5、四人小组练读。

  6、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

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

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

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

加个提示语。

  

(2)读第二遍,想想该怎样填写“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指名学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5、师述: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

小孩子为什么高兴?

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7、“郑重”什么意思?

你从“郑重地记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师述:

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作业:

朗读课文,搜集竺可桢的小故事。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第一、二段。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

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三、通读全文,总结课文,指导应用。

  1、自由朗读课文。

  2、从竺可桢爷爷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今后在学习上、生活上准备怎样做?

  3、小结:

 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

精确观察]

  4、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四、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五、课后练习:

 仿照课文第二段,练写片段,题目是《买菜》

 板书设计:

   2、第一朵杏花

   竺可桢 精确 观察一 丝 不 苟

 

 

3、燕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生字,理解生词;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燕子外形的特点和飞行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投影、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歌曲欣赏《小燕子》,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

  2、出示燕子的画面,请学生观察燕子的样子,说说燕子的外形特点。

  3、今天就一起来学6、燕子。

板书课题。

二、预习练习:

  1、检查字词的读音。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

注意:

拢、掠是边音;俊、晕是前鼻音;横是后鼻音。

  

(2)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

  请学生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4、交流:

每节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2、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3、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

  

(2)指名试读、齐读。

  4、指导背诵。

  

(1)学生说该怎样背?

  

(2)看板书练习背诵。

四:

课后练习:

  1、抄写词语三遍。

  2、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还有一个(   )的尾巴。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课文第一段。

  2、说说第一段说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

  2、学生交流。

  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4、重点品味:

  

(1)春天是个热闹、色彩斑斓的季节。

  请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学生同桌、全班交流。

  

(2)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为什么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3)齐读第二段。

  (4)从这段中还知道了什么?

  (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5、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1)指名读,评议。

  (2)看这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齐读第二段

  6、指导背诵。

  (1)请学生说说怎样来背。

  (2)学生试背

  (3)齐背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4、学生交流。

  5、朗读有关句子。

  6、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

为什么能体会到?

(偶尔、沾、小圆晕)

  理解:

小圆晕

  作者为什么说是小圆晕呢?

  相机理解“偶尔”并用“偶尔”造句。

  7、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

  8、指导背诵。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学生质疑。

  3、理解词句:

“五线谱”、“音符”、。

  4、理解句子。

  5、感情朗读。

  6、指导背诵。

五、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

春天美在哪里?

六、作业:

  1、造句:

    偶尔――

    活泼――

  2、背诵课文。

            外形  活泼机灵

  板书:

  燕子  赶来  

            飞行  轻、快

            休息  音符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两首古诗的诗句的意思;了解诗的作者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背诵诗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句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背诵诗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所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习第一首

  1、解释诗题,简介诗人。

  

(1)《江南春》作者唐代诗人杜牧。

(2)释题:

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

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3)一二句写今:

   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

  (4)三四句吊古:

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经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二、学习第二首

  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

  

(2)本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

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2、一二句写景:

  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3、三四句抒情:

  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4、指导反复朗读,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三、课后练习:

1、搜集有关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古诗。

2、背诵两首诗;

板书设计:

江南春唐杜牧

写今:

春色无边

吊古:

伤怀往事

春日偶成宋程颢

云淡风轻写景

傍花随柳

心乐抒情

偷闲

 

 

习作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读懂“例文”《我的建议》,了解文中“建议”的材料选择和安排。

  能力目标:

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议”的一般写法。

  情感目标:

按“习作要求”,选择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写一篇日记,要能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议”的一般写法。

教学难点:

按“习作要求”,选择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写一篇日记,要能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相关景点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习例文《我的建议》。

 1、自己先读读《我的建议》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

A小作者建议你做什么?

B你能接受他的建议吗?

为什么?

 3、小结。

因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写得很充分。

是啊,那里的景物虽然很普通,但作者写得很美,写出了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东西,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对“最米人的池塘”,他没有具体写,这样,同学们不是更想去了吗?

 

(二)、宣布本次习作内容:

《我的建议》。

  春天来了,大家想去春游吗?

你认为到哪里去最好?

请仿照例文写个建议。

 (三)拓展思路,习作指导。

  1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留连往返?

2、要以理服人。

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

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

  

(四)学生习作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交代地点  简洁

      我的建议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学写拟人句,并将其应用在写作中,将语言写得生动活泼。

 2.根据《秋天》里的拟人写法,仿写句子,体会拟人化的手法。

3.读读背背成语,了解成语的共同点,能做到书写正确,理解其大意

4.用钢笔描红,注意整体布局。

5.口语交际,学会话语通顺连贯地表达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成语的共同点,能做到书写正确,理解其大意,并学会话语通顺连贯地表达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成语的共同点,能做到书写正确,理解其大意,并学会话语通顺连贯地表达意思。

课前准备:

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1.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回顾《秋天》中的拟人句。

(2)学生背诵。

(3)同学讨论说出拟人句的写作特点

(4)自己说出一个拟人句

(5)根据课文练习,说一说,做一做,读一读。

2.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小组合作弄懂词语的意思。

(3)多读几遍,做到熟练运用成语。

(4)有感情地朗读成语。

3.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①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②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以及要求,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让学生说出写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④教师重点指导字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3)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导。

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将自己的推荐或自我推荐说出来,要求语言表达通顺、流畅。

4.反馈。

5.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4)指导。

①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②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①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②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