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docx
《高考作文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指导.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作文指导
2013年高考作文指导
第一讲议论文正反对比论述结构模式教案
【模式解读】
正反对比式的基本结构:
1、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去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
第一、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
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第二、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
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结构常式
标题:
命题或自拟
引论:
提出论点
正面论证:
论点+论据+小结(两层对照)
反面论证:
论点+论据+小结
结论:
简评照应
本论:
证明论点
【例文引路】
学然后知不足
河水来到浩瀚的大海,就会望洋兴叹,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井底之蛙跳出井底,看到无垠的天宇,就会自惭孤陋寡闻;我们通过学习,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学习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地去学习。
不断的学习过程就是对知识领域不断开拓的过程,每开拓出一片知识的荒地,就可以种下一片智慧的种子,以努力作阳光,把汗水作基肥,智慧的种子就会生出智慧之芽,开出智慧之花,结出智慧之果。
随着知识的逐渐积累、增多,就会发生从量到质的变化,从狭小的知识境界到更广阔的知识境界的升华。
人们常说,“登高”便可以“远望”,远望才能够开阔视野。
在知识的海洋里,知识境界愈高,视野就愈开阔;视野愈开阔,就愈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不过“大海之一滴”而已,于是便愈知己之不足;愈知己之不足,便愈是谦逊虚心,学习起来便愈是勤苦,所以他达到的知识境界就愈高。
不学习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总是自高自大,不可一世。
其实,这种人的知识太浅薄不过了,任何博学多才的人都不会自满自足。
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因此,这种人即便有满腹的才学,也会像高空中洋洋自得、自做美梦的云雀一样,从虚幻的云雾中坠落下来,摔在现实的岩石上。
不是吗?
夜郎自大的清王朝,以“天朝”自居,不愿意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闭关自守,结果使中国变成一个匍匐在洋人铁蹄之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不学无术,自高自大,同样是我们做学问的劲敌。
由此看来,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谦自励,才能在探求知识的道路上永不知足,永远进取。
标题:
学然后知不足
引论:
类比引论法 类比体 河水望洋兴叹井蛙自惭孤陋
本论:
正面论证 正面提出论点——学习能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正面说理 比喻论证——以拓荒比学习层进论证——八个“愈”字正面举例(无)
反面论证 反面提出论点——不学习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而自高自大
反面说理——比喻论证——云雀之喻反面举例——清王朝闭关自守
结论:
我们只有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自谦自励,永远进取
学然后知不足
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用句古人的话说,就是“学然后知不足”。
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未知领域接触得少,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深远奥妙,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还很有知识。
这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知天高地厚而自鸣得意。
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被誉为“江南才子”,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后留下了“江郎才尽”的笑话。
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
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面教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
于是他以为自己“尽操舟之术”,不愿继续学习,就辞别了师傅。
后来他驾舟到江里去,江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舵”。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到不足。
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
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域的接触也越大。
因此,他对他的学生说: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些。
”这位科学家正是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然后知不足,首先必须学,而且要不断地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才能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永不满足,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
鲁迅先生说: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列宁说:
“最有害的,就是自以为我们总还懂得一点什么。
”巴甫洛夫说:
“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
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知识。
'”这些教诲,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朱熹有诗云: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把知识比作那渠中的清水,那么学习就是知识源泉的源头。
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永远流出清澈的泉水,浇灌出智慧的花朵,结出丰收的硕果。
本文思路结构:
引论 类比引论法 类比体 雄鹰搏击蓝天小溪奔入大海
本论 反面论证 反面提出论点 不学习也就不会感到不足
反面说理 比喻论证 井底之蛙
反面举例 江郎才尽楚人学舟
正面论证 正面提出论点 学然后知不足[来源:
Z,xx,k.Com]
正面举例 芝诺的言行
正面说理 鲁迅语列宁语巴甫洛夫语
结论 引用:
朱熹诗比喻:
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
【小试牛刀】
宽容是美德
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
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理发,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
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
周总理和蔼地说:
“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
”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
宽容是一种美德。
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
像周总理这样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
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总理这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了改过的机会。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
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动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得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说秦王嬴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应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共话。
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
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
“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
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能不遭世人唾骂呢?
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子。
这样的人,典型的“鸡肠小肚”,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计较别人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
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宽容是一种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
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点评]
本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模式。
用周总理“宽容”待人的故事引出话题,颇耐人寻味。
本论部分,列举唐太宗善待魏征、秦始皇听信李斯的典型事例,从正面论证论点;列举慈禧太后和当今社会上一些人“刻薄”待人的事例,从反面证明论点。
结尾部分,有两点值得肯定:
一是宽容要对象,分清敌我;二是号召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因此“大有发扬之必要”。
第二讲2013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及优秀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条小溪边,一个牧童难过地哭着,因为他心爱的羊羔不小心掉进大河被淹死了。
哭声引起了小溪的同情,它气愤地指责大河:
“你也太残忍了吧,为什么把小牧童的羊羔给吞没了呢?
如果我有你这样大的水量,决不会和你一样的。
我会温柔地流淌,滋润山谷和草原,装点美丽的大自然,让沿途两岸都感激我的善行。
”
然而没过多久,山洪暴发,小溪成了大河,它早忘了自己说过的话。
巨大的水流冲毁了堤岸,一路咆哮着淹没了田园和村庄,就连溪水曾深表同情的那个牧童的羊群也被暴涨的溪水冲走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学生们的立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立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自己,勿忘自我;勿自满,勿居功;一切从思考出发。
第二种立意:
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严于律己、讲求诚信等。
第三种立意:
勿忘本、本性、初衷、信仰、雄心、梦想、善良、仁义、永恒等;富贵不能淫,权力不能移。
第四种立意:
勿重蹈覆辙,要反省自己。
第五种立意:
自己做不到,别指责别人。
第六种立意:
做大事不拘小节。
第七种立意:
既要追求理想,更要尊重“人无完人”的现实,认识到伟大事物的破坏力也大。
第一种立意显然跑题。
第二种立意流于表面。
小溪说到了,也就想做到,但“水往低处流”,它身不由己,只能按大河的方式前进。
实际上,山洪暴发只是特殊情况,无论是小溪还是大河,大部分时间都是像小溪憧憬的那样理想。
因此,黄河和长江再发洪水,也还是人们歌颂的母亲河。
所以,前五种立意的共同失误在于对小溪变成的大河持了否定态度。
就像2006年全国一卷作文题,一旦侧重于认同乌鸦可爱便错了。
因为现实中的大河,没有不淹死生灵的;如果淹不死羊,也称不上大河。
第三种立意只抓住了次要方面。
小溪的理想,在大河的现实面前,已退居末席。
第四种立意有误。
大河淹死一群羊是正常现象,改变不了大河利大于弊的总体情况,不能算重蹈覆辙。
恰恰相反,重蹈覆辙的是那个牧童,是他两次损失了羊。
但牧童不是这则寓言的主人公,最佳立意不能从他身上总结。
第五种立意也掉进了陷阱。
它和第二种立意有共同点,认为小溪做不到,但又强调“别指责”。
它的前一句错,后一句对,但“别指责”即便理解为“别指责百利之一弊”也是不恰当的。
第六种立意跳出了陷阱,比较好。
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认识到这则寓言的象征意义。
若把小溪比作小孩,把大河比作大人,说当了大人干大事时不拘小节也不合适。
所以,把这句话改为“为大德不免一眚,做大事难拘小节”更好。
说的通俗些,就是第七种立意。
反思一下,一切认识还是要从实际出发,才能适时反向思维,脑筋急转弯,在陷阱前悬崖勒马。
追求理想先要尊重现实
小溪成了大河,它早忘了自己说过的话。
巨大的水流冲毁了堤岸,一路咆哮着淹没了田园和村庄,就连溪水曾深表同情的那个牧童的羊群也被暴涨的溪水冲走了。
理想总是美好,现实似乎糟糕。
其实,大河破坏力虽大,但对自然和人类的益处更大。
它虽有所淹没和冲毁,也不过是疏通河道的需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更何况,水往低处流的规律是无法改变的。
小溪像小孩,大河像大人。
单纯的小孩认为自己不会犯大人的错误,长成大人后却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总体上大人还是比小孩强。
秦始皇是个典型。
他痛恨诸侯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立志于统一中国,并有建立“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理想。
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秦始皇虽焚书坑儒、实行暴政,但他平定了六国,统一了度量衡,建立了郡县制,还是功不可没。
楚霸王步其后尘。
项羽小时候看到秦始皇,脱口便说:
“彼可取而代也。
”他力能扛鼎,气吞山河,破釜沉舟,打败秦军主力,分封诸侯,却以暴易暴,火烧了千万人民的劳动成果——阿房宫。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阿房宫多壮美啊,只是太短命了。
怪不得人们说项羽是“沐猴而冠”呢。
项羽纵然是个失败的英雄,却也算历史天空的明星。
当长江只是一条小溪,她也有美好的理想。
但当她发起洪水,人民的死伤和损失可谓大矣。
但更多的时候,她作为一条大河,还是静静地流淌着,默默地奉献着,仍被当作炎黄子孙的母亲河之一。
小孩也许有美好的理想,要保护美羊羊。
但他可能忘了,他早上喝的就是羊肉汤。
所以,我们追求理想,但我们更要尊重现实。
伟大事物的破坏力也大。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在生活的旋律中,理想是弹钢琴,现实却可能要长期面对电子琴;理想只是曲子,现实才是歌词。
2.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
“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要一步一个脚印。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学生写这篇作文,主要有下列立意:
第一种,抓住“一步一个脚印”,写“要踏实”、“不能好高骛远”。
这显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太片面了。
第二种,把于丹和易中天的观点并重。
或写散文,说“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值得追求,但真登不上山顶也就算了,爬了就好,踏实就好。
或发议论,有的把于丹和易中天的观点各论证400字左右;有的各论证三分之一,再把二者结合起来论证三分之一;有的摇摆不定,不明确表态支持谁的观点,只说要努力登山。
我们说,两位教授的观点都有道理,但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若二者并重,则哪一种都写不好,文章的中心都得不到突出;虽然全面理解了材料,却并未选角度。
所以,这些立意都不好。
第三种,百分之百地论证于丹或易中天的观点,对另一教授的观点只字不提,既不引用,也不置可否。
这也不太好。
第四种,侧重于于丹或易中天的观点进行论证。
这样才对。
贵在不虚此行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
“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要一步一个脚印。
”
于丹强调登上最高点,易中天看重步步高、步步实。
于丹重视结果,易中天重视过程。
二者当然都有道理,而我更欣赏易中天的观念。
因为人生有太多变数,所以要享受过程。
先说李白。
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原来李白真正要登的不是天姥山,而是仙界,而是精神上的最大自由境地!
所以他只是在庐山脚下望了望,便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飘逸的诗句。
九天揽月,五洋捉鳖,四海为家,李白一路潇洒。
再说杜甫。
他经过泰山,写下《望岳》一诗: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尾联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暗合,已成千古佳句。
但实际上,杜甫并未登到山顶,他只是把诗一首一首地写实在,充分地表现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他从未有过“我为峰”的感觉,却成了诗圣。
另有安石。
他在游褒禅山后写道: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一次过程不够尽兴的游览让王安石后悔莫及。
总结教训,他大刀阔斧地改革。
虽然司马光尽废新法,但王安石已问心无愧。
且看苏轼。
坎坷使他不再好高骛远,矮矮的赤壁亦足以心旷神怡。
他“划然长啸”,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潜呼应,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清代姚鼐在泰山顶上观日出的描写十分精彩,而我更喜欢他写攀登所见的“苍山负雪”、“居雾若带”等句子。
一生能登顶几座高山?
所以说“爬了就好”、“一步一个脚印”就好。
李贺怀铅提椠(qiàn,古代用以书写的木板),终成诗鬼;梅尧臣带布袋,天下闻名。
有心登顶虽好,不虚此行更妙。
3.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猴子、山羊、驴和笨手笨脚的熊,准备来一个四重奏。
它们咿咿呀呀地拉着弓弦,乱糟糟地一阵吵闹,天哪,不晓得是什么名堂!
“停奏吧,弟兄们!
”小猴子说道,“像这样是奏不出好音乐的,你们连位置都没有坐对!
”于是大家按猴子的想法调整了位置,可是根本不管用。
它们又坐成一排,结果更糟了。
它们的吵嚷声吸引来了一只夜莺。
它们向夜莺请教怎样才能合奏出动听的音乐。
“要把四重奏搞得得心应手,你们必须懂得演奏的技术。
”夜莺答道,“换个坐法也好,换个乐器也罢,对合奏出优美音乐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除了跑题的立意之外,学生的主旨主要有这样几类:
第一类: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类:
有才能、实力、基础才能成功。
第三类:
掌握技巧才能成功。
第四类:
掌握技术才能成功。
第五类:
技术加团结才能成功。
第六类:
成功的首要因素是团结,其次是技术。
第七类:
成功的首要因素是技术,其次是团结。
第一种立意较笼统。
第二种立意对“技术”进行了过度引申。
第三种立意偷换概念,把“技术”窜改为“技巧”。
第四种立意忘了次重点“团结”。
第五种立意虽全面,但两个要点未分主次。
第六种立意主次颠倒了。
第七种立意才算全面、准确。
当然,例文在论证时,“团结”所占比重还是太大。
更重要的是没有深化主题。
如果能提到“建设和谐社会,科学技术仍是第一生产力”就把题目写透了。
联系学生的实际,也可谈同学间应该团结合作,以便掌握好科学技术。
团结与技术
“要把四重奏搞得得心应手,你们必须懂得演奏的技术。
”夜莺答道,“换个坐法也好,换个乐器也罢,对合奏出优美音乐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
猴子、山羊、驴和熊为合奏出优美音乐,在猴子的指挥下,团结一致,精神可嘉。
但它们根本不懂演奏的技术,所以失败了。
要想成功,它们必须首先掌握演奏的技术。
当然,掌握了技术后,团结一致的精神也不能丢。
齐宣王爱听合奏。
他的宫廷乐师大都有高超的演奏技术,再加上团结一致,效果肯定是气势恢宏。
纵然有一个南郭先生,因为没有破坏演奏阵势的一致,也混了不少日子。
齐缗王爱听独奏。
南郭先生因为没有真正的演奏技术,只好溜之大吉。
由此看来。
掌握技术是立身之本、合作之基。
建筑需要技术。
看那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看那滕王阁,“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这些建筑,都是劳动人民团结协作的技术结晶。
纺织需要技术。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三日断五匹,大人固嫌迟。
”花木兰和刘兰芝若没有纺织技术,形象估计会受损不少。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传说织女负责织朝霞和晚霞,其技术自然是没的说。
但王母娘娘把人家搞得两地分居,这朝霞和晚霞也就出得有一搭没一搭了。
演奏需要技术。
有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有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有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窃窃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技术成就了美好生活。
从钻木取火到登陆火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家团结协作,更需要每个人都掌握过硬的技术。
4.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只小狗发现了一大块肉,都想据为己有,吵得不可开交。
这时,正好有一只狐狸经过,说自己可以当它们的公证人。
狐狸故意把肉分成大小不均匀的两块,然后看了看说:
“这样可不行,好像右边的大了些。
”说着便从右边那块肉上咬下了一口吃了。
站在右边的小狗急的直叫:
“不行啊,现在左边的肉比我这边的大了!
”狐狸点点头,又从左边的肉上咬下一块。
可是这回站在左边的小狗又不乐意了。
狐狸就又从右边的肉上咬下一块吞了下去。
就这样,狐狸把肉左咬一块,右咬一块,肉变得越来越小。
最后小狗们终于得到了大小一致的两份肉,但是比起分肉之前小了许多。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以这则材料为例,说一下审题立意的方法。
首先,要站对立场。
所谓立场,也就是替谁说话。
当然要替主人公说话,替好人说话。
狐狸象征着一种坏人,是配角。
若从狐狸的角度写“有方法才能有所得”,甚至把狐狸的狡猾说成聪明,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那块肉不属于狐狸,而它却假公济私,利用两只小狗想绝对公平的心理大占便宜。
其次,要注重结果。
若从过程分析,“都想据为己有”揭露了小狗们的贪婪、自私;“吵得不可开交”说明它们不够团结,不讲和谐,不懂谦让。
但它们请公证人说明它们还是想妥协;它们的贪婪、自私与狐狸相比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
所以,若从反对贪婪、自私,或提倡团结谦让立意,都只是抓住了细枝末节。
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而结果却确定无疑,最具说服力。
这则材料的结果有两个要点。
一是小狗们终于得到了大小一致的两份肉,实现了公平;二是它们得到的肉比起分肉之前小了许多。
有的同学由此立意,写“不要因小失大”或“切忌得不偿失”,却有点笼统,没有指出这其中的“小”或“得”是公平,更没有指出这其中的“大”或“失”是实惠,是最大化的切身利益。
第三,要主次分明。
材料中,公平问题显然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双输的惨痛教训呼唤着双赢这个重点。
所以最佳立意可以概括为“要公平,更要双赢”。
第四,要深化主题。
深化的方法是从政治的高度在文章临近结尾时写一小段。
这则材料典型地体现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危害,提示人们大同社会的关键是共同富裕。
第五,可联系对比。
两个男孩分橙子的材料与此有相似之处,但那则材料讲的是“要公平,更要节约”,里面有个男孩只需要橙子皮,却造成了资源浪费。
按一般情况,两个男孩“分者后挑”的方法的确实现了相对的公平,说他们没有双赢不准确。
但“分者后挑”的方法正好可以解决这两只小狗的问题。
公平的真谛——双赢
狐狸把肉左咬一块,右咬一块,肉变得越来越小。
最后小狗们终于得到了大小一致的两份肉,但是比起分肉之前小了许多。
小狗们想要绝对公平的心理被狐狸利用,结果都吃了大亏。
实际上,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小狗们最后得到的大小一致的两份肉,如果进行精确的称重,也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生活中的斤斤计较是不必要的。
当初它们若商量好,一个分肉,另一个先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