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法最新修订解读 优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623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法最新修订解读 优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优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法最新修订解读 优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优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法最新修订解读 优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优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法最新修订解读 优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优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法最新修订解读 优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法最新修订解读 优质.docx

《优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法最新修订解读 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法最新修订解读 优质.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法最新修订解读 优质.docx

优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法最新修订解读优质

(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法最新修订解读

01

四大明显变化

新法共十章,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最直观的变化是:

秉承四大理念:

以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为目标,重点作了以下完善:

1

过程全控制

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和食用农产品等各环节实施最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强化生

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完善追溯制度。

原材料

生产包装

仓储运输

销售流通

餐饮服务

02

2

3

4

违法严处理

建立最严格的监管处罚制度。

对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构成犯罪的,依法严肃追究

刑事责任。

同时还加重对地方政府负责人和监管人员的问责。

风险预先估

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度,增设责任约谈、风险分级管理等要求。

大家来监督

建立有奖举报和责任保险制度,发挥消费者、行业协会、媒体等监督作用,形成社

会共治格局。

生产经营者

监管机构

消费者

行业协会

新闻媒体

03

新法六大亮点

强化食品

生产经营主体

四大义务

监管部门

四大创新

“武器”

全方位改善

监管保安全

六大追责

确保

“重典治乱”

特殊食品

特殊对待

食品安全

实现社会共治

04

亮点一: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四大义务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

其生产经营食品的

安全负责

企业追溯有义务

食品追溯有制度

食品生产经营要自查

网络交易出问题

第三方平台先负责

05

1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

的安全负责

新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

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食品生产企业应从原料投料、生产工艺、贮存包装、出厂检验、运输交付等环节实施控制要求。

对应法律条文:

第四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

第四十四条

……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

负责。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其培训和考核……

第四十六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下列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一)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

(二)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

(三)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

(四)运输和交付控制。

06

2企业追溯有义务食品追溯有制度

新法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追溯义务,完善了追溯制度。

加工

工艺

产地

环境

原料

产地

生产

日期

配送

地点

营养

成分

保质期

配料表

生产

设备

品种

对应法律条文:

第四十二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

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等有关部门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

07

3食品生产经营要自查

新法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履行自查义务。

对应法律条文:

第四十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

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

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

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08

4网络交易出问题第三方平台先负责

如今我国居民日常消费已离不开网购,网络食品交易、保健食品交易量越来越大,伴随着快捷、方便、

实惠等网购优点而来的,是网购所产生的交易纠纷不断的大问题。

电商

新法将网购食品纳入监管范围,并强化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

台提供者对商家的审查义务,规定了在网络购买食品的消费者权益受

到损害时,如果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

营者的真实信息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则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

供者赔偿。

09

这就使互联网食品交易中的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能

够落实责任的承担者,保证消费者在互联网食品交易所产生的交易

纠纷能够切实得以解决。

对应法律条文:

第六十二条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

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

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第一百三十一条

......

消费者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购买食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者食

品生产者要求赔偿。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

方式的,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后,有权向入网食品

经营者或者食品生产者追偿。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承诺的,应当履行其承诺。

10

亮点二:

全方位改善监管保安全

11

1执法主体更明确执法不严要问责

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的监管由原来的质监、工商、食

药分段监管变成食药监管部门统一监管。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以及会同食药监管部门制定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卫生行政部门

-

组织、开展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

食药监管部门

--

-----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这样理清各部门职能范围,减少监管盲区和交叉管理时责任混淆或互相推诿的可能性,避免踢皮球。

同时责任更明确,加重对地方政府负责人和监管人员的问责,终结“十几个部门管不住一杯奶”的现象。

对应法律条文:

第五条

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风险评估,会同国务

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承担有关食品安全工作。

12

2食用农产品销售被纳入监管

近年来利用剧毒农药、化肥、膨大剂等对蔬菜瓜果进行病虫

害防治、催肥的问题,是百姓最担忧的餐桌问题之一。

加强食品安全源头管理

食用农产品的

质量安全标准

的制定

食用农产品

安全有关信息

的公布

食用农产品的

市场销售监管

同时规定国家对农药的使用严格管理,加快淘

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

残留农药。

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

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

对应法律条文:

第十一条

……

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度、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第四十九条

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

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

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

......

13

3加强食品贮存运输的监管

食品网购日渐火爆,对这些经手食品贮存运输的专业仓储、物流企业,有必要纳入法律监管范围。

新法增加规定,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下列活动:

其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

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对应法律条文:

第三十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

(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

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

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的,应当符合前款第六项的规定。

14

4增加餐饮服务全过程监管

新法增加了对餐饮服务监管的措施和标准。

从以下几方面做了规定。

原料安全

设施安全

餐具饮具安全

并对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做了要求。

集中用餐单位

食堂

严格遵守法律、

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供餐单位

订餐

从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

企业订购,并按照要求对订

购的食品进行查验

对应法律条文:

第五十五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并实施原料控制要求,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

倡导餐饮服

务提供者公开加工过程,公示食品原料及其来源等信息。

......

第五十六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定期清洗、校验保温设施及冷藏、

冷冻设施。

......

第五十七条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从供餐单位订餐的,应当从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订购,并按照要求对订购的食品进行查验。

供餐单

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当餐加工,确保食品安全。

......

第五十八条

......

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应当对消毒餐具、饮具进行逐批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当随附

消毒合格证明。

消毒后的餐具、饮具应当在独立包装上标注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消毒日期以及使用

期限等内容。

15

5加强食品添加剂和食品

相关产品的监管

让老百姓揪心的是,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乱用、滥用现象十分突出。

心中“无底”的老百姓往往吃不出

舌尖上的踏实感。

令人欣慰的是,这一问题即将得到解决。

新法加强了对食品添加剂以及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等

具有较高风险的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的监管,实行生产许可制度。

禁止质量不合格或超过保质期

的添加剂流入市场,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过量的食品添加剂。

禁止

质量不合格或

超过保质期的

添加剂流入市场

禁止

在食品中

添加过量的

食品添加剂

对应法律条文:

第三十九条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

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者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并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程序,取得食

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

第四十一条

......对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等具有较高风险的食品相关产品,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

的规定实施生产许可。

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活动的监督管理。

16

6转基因食品:

明确标示“转基因”

我的消费我做主

当前我国转基因食品标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商品“转基因”标识小,

很难注意到

商家乱标识,

以“非转基因”

作为炒作噱头

尽管国家质检总局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以及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都有转基因标示方面

的规定,但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

难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17

新法增加规定:

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

同时规定,未按规定进行标示的:

1、没收违法所得和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

2、最高可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3、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到吊销许可证

对应法律条文:

第六十九条

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

第一百二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

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

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

(三)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未按规定进行标示;

......

18

亮点三:

六大追责确保“重典治乱”

对重复的违法行为

增设了处罚的规定

大幅度提高行政

罚款的额度

强化了食品安全

刑事责任的追究

对非法提供场所的行

为增设了法律责任

强化了民事法律

责任的追究

加重了监管者和

执法者的责任

19

1对重复的违法行为

增设了处罚的规定

针对多次、重复被罚而不改正的问题,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在一年内累计三次因违法受到罚款、

警告等行政处罚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给予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的处罚。

对应法律条文:

第一百三十四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年内累计三次因违反本法规定受到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以外处罚的,由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20

2大幅度提高行政罚款的额度

对在食品中添加药品,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等违法行为,现行食品

安全法规定,最高可以处罚货值金额10倍的罚款,新法提高到30倍。

而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

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规定直接吊销许可证。

对应法律条文:

第一百二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

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

第一百二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

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

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

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

第一百二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

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

罚款;……

21

3强化了食品安全刑事责任的追究

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经营病死畜禽、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等屡禁不止的严重违法行为,增

加了行政拘留的处罚,如果涉嫌犯罪,直接由公安部门进行侦查,追究刑事责任。

对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管理工作。

对应法律条文:

第一百二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经营上述食品;

(二)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三)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其制品;

(四)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五)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六)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

......

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外,可以由公安机关依照第一款规定

给予拘留。

22

4对非法提供场所的行为

增设了法律责任

新法对明知从事无证生产经营或者从事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仍然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

所的行为,增加了处罚规定。

明知从事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

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

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对应法律条文:

第一百二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

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

明知从事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二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经营上述食品;

(二)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三)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其制品;

(四)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五)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六)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

明知从事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23

5强化了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

新法增设了消费者赔偿首负责任制

要求:

消费者提出赔偿请求,可要求

十倍价款或三倍损失的惩罚性

赔偿金

新法强化了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民事责任

接到消费者赔偿请求的生产

经营者应当先行赔付,不得

推诿

个人

团体

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

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

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

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由有关主管部门

依法给予处罚

依法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

誉、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民事责任

对应法律条文:

第一百四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

理处罚。

媒体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依法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第一百四十八条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

偿损失。

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

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

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

一千元。

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24

6加重了监管者和执法者的责任

监管者和执法者失职,要重罚。

新法加重了对违反本法的食品检验机构及其人员、风险评估技术机

构及其人员、认证机构及其人员的惩罚。

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其违法行为受到刑事处罚或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

终身禁止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新法还增设了对违反本法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农

业行政等部门的直接负责人及主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对应法律条文:

第一百三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工作的技术机构、技术人员提供虚假监测、评估信息的,

依法对技术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技术人员给予撤职、开除处分;有执业资格的,由授予其资格的主管

部门吊销执业证书。

第一百三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

撤销该食品检验机构的检验资质,没收所收取的检验费用,并处检验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检验费用

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食品检验人员给予开除处分。

......

第一百三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认证机构出具虚假认证结论,由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没收所收取的认证费用,并处认

证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认证费用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

令停业,直至撤销认证机构批准文件,并向社会公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负有直接责任的认证人员,

撤销其执业资格。

......

25

亮点四:

监管部门四大创新“武器”

实行食品安全

风险分级管理

跟踪食品安全

标准执行情况

增设临时限量值和

临时检验方法制度

增设生产经营者

自查制度

增设责任约谈制度

26

1实行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

跟踪食品安全标准执行情况

新法健全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度。

针对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工作的机构、人员

要求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

对应法律条文:

第十五条

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保证

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并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监测方案的要求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有权进入相关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场所采集样品、收集相关

数据。

采集样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费用。

针对政府部门

对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绝不姑息

对应法律条文:

第十六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相关

信息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进一步调查。

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食品

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医学、农业、食品、营养、

生物、环境等方面专家团

对应法律条文: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运用科学方法,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科学数据以及有关信息,

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生物、环境等

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由国务院卫

生行政部门公布。

......

27

哪些情形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监测或

接到举报发

现可能存在

隐患时

为国家标准

提供科学

依据时

针对

重点领域

重点品种

发现新危害

因素时

判断某一因素

是否是隐患

政府部门

认为需要的

其他情形

对应法律条文: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一)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食品添加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