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学复习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6018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学复习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学复习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学复习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学复习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学复习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学复习知识.docx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学复习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学复习知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学复习知识.docx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学复习知识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

  A.幼儿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2.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 )。

  A.实物

  B.文字

  C.口头语言

  D.图表

  E.图像

  3.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有以下特点( )。

  A.从依赖成人的评价到独立评价

  B.从外部行为到内部品质的评价

  C.从比较笼统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D.从主观情绪到客观性的自我评价

  E.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

  4.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自主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E.亲密感

  5.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 )。

  A.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

  B.志向水平的差异

  C.智力的差异

  D.人格的差异

  E.学习风格的差异

  答案解析

  1.ABCDE2.ABCDE3.ABCDE4.A5.ABCE

6.加涅按照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 )。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态度

  E.运动技能

  7.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包括( )。

  A.强化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效果律

  E.同化律

  8.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是儿童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欲望的虚拟活动,持这种观点的是( )。

  A.斯宾塞

  B.格罗斯

  C.拉扎鲁斯

  D.皮亚杰

  E.弗洛伊德

  9.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游戏发展水平与智力发展相应,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游戏( )。

  A.练习游戏

  B.角色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游戏

  E.结构游戏

  1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E.消退现象

  答案解析

  6.ABCDE7.BCD8.E9.ACD10.C

11.按照游戏的目的性可以将幼儿游戏分为( )。

  A.创造性游戏

  B.教学游戏

  C.无规则游戏

  D.有规则的游戏

  E.常规游戏

  12.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E.外部技能

  13.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 )构成。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能力

  E.气质

  14.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15.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逊认为( ),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A.简单任务时,动机水平偏高

  B.中等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中等

  C.高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低

  D.中等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低

  E.高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高

  答案解析

  11.ABD12.C13.ABC14.B15.ABC

16.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 )。

  A.给定的条件

  B.达到的目标

  C.确定的解法

  D.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E.给定的范围

  1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E.聚合思维

  18.认知内驱力属于(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问接动机

  E.成就动机

  19.下列情境中代表内部动机的情境是( )。

  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

  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

  E.张华喜欢数学,每天都要学两个小时的数学

  20.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同化性迁移

  D.顺应性迁移

  E.重组性迁移

  答案解析

  16.ABD17.B18.A19.DE20.CDE

21.幼儿教师的劳动的创造性是由()决定的。

  A.教师本身的特点

  B.幼儿本身的特点

  C.教师教育特点

  D.幼儿教育特点

  E.教育工作性质

  2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个案法

  E.经验总结法

  23.收集材料方法有很多,但总的原则是收集的材料应()。

  A.正确

  B.一手

  c.新颖

  D.真实

  E.一定数量

  24.研究者在自然状态下,对特殊或典型的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来认识该案

  例的现状或发展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总结法

  D.调查法

  E.个案法

  25.选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这体现了研究选题的()原则。

  A.客观性

  B.教育性

  c.理论联系实际

  D.先进性

  E.创造性

  答案解析

  20.D21.BD22.ABCDE23.ADE24.E25.E

26.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儿教育界有“南陈北张”的说法,是指()。

  A.陈鹤琴

  B.陶行知

  C.张之洞

  D.张雪门

  E.蔡元培

  27.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两条腿走路”方针,一条腿是政府办园,另一条腿是()。

  A.政府办园

  B.小学办附属幼儿园

  c.中学办附属幼儿园

  D.大学办附属幼儿园

  E.社会力量办园

  28.与幼儿园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A.目的性

  B.组织性

  C.随意性

  D.计划性

  E.针对性

  29.幼儿夏季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应少于()。

  A.3—4个小时

  B.2~3个小时

  c.5~6个小时

  D.半小时

  E.1小时

  30.幼儿园教的主体是()。

  A.保育员

  B.幼儿教师

  C.保健医生

  D.园长

  E.教导主任

  答案解析

  26.AD27.E28.C29.A30.B

 一、填空:

  1.学前教育学从教育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伴随着______的建立而开始的。

  2.在影响儿童发展三类要素中,______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3.儿童观的变化影响到______的变化。

  4.维果斯基认为教育就是变______水平为儿童的现有水平。

  5.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

  6.幼儿园教育必须从______人手,对教育思想、内容、形式、方法等全面的进行改革,否则,幼儿园是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幼儿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

  7.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各育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正确实施各育,防止重此轻彼,坚持______的教育质量观。

  8.幼儿教师准备儿童游戏时,主要应准备______、空间、时间和丰富知识经验,发挥儿童自主性。

  9.玩具是专供______用的物品,如气球、滑梯等。

  10.______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答案解析:

  1.学前教育机构2.教育3.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4.最近发展区5.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6.素质教育7.全面发展8.材料9.儿童游戏10.游戏

  二、判断

  1.智能玩具会完全取代传统玩具。

  2.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必须覆盖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各个方面,否则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3.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是通过艺术活动。

  4.某个游戏中往往只能体现出游戏的一个方面功能,教师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可以了。

  5.幼儿园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幼儿能顺利地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

  答案解析:

  1.答:

错误。

  智能玩具一方面能使儿童的视觉、声觉等感官受到刺激,能丰富儿童的科技知识,增强科技意识,但同时也使儿童失去了动手操作、亲手制作玩具的机会和兴趣,以至于出现了离开玩具就不会游戏的儿童越来越多的现象,所以智能玩具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玩具。

  2.答:

正确。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就是要促成幼儿德、智、体、美的诸方面全面发展。

  3.答:

错误。

  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日常生活。

  4.答:

错误。

  某个游戏中常常可以体现出多方面的作用,教师需要多角度考虑。

  5.答:

错误。

  幼儿园的教学是符合幼儿年龄阶段需要的,而不是专门为人学做准备。

一、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及特征。

  2.对三岁孩子的教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简述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作用。

  4.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案解析:

  1.答: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有两种,即学前家庭教育与学前社会教育。

  

(1)学前家庭教育它是自家庭出现后就已经存在。

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

(1分)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特征有:

领先性、单独性、长久性、随意性、随即性。

(1分)

  

(2)学前社会教育。

目前主要有:

①托儿所;②幼儿园;③托幼园所一体化;④幼儿班;⑤儿童福利院;@sos国际儿童村。

(2分)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是:

群体性、目标性、计划性、多样性。

(1分)

  2.答:

对三岁儿童的教育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多种手段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

利用生活情境、采用游戏手段、通过操作活动来开展各种认知活动。

(2分)

(2)创造条件发展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1分)(3)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方与良好的习惯。

(1分)

  (4)满足儿童正当的活动要求。

(1分)

  3.答:

游戏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作用决定了儿童游戏的质量和对儿童成长发展的不同效果。

一般而言,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创设游戏环境。

(2分)

(2)指导和促进游戏的开展。

(2分)(3)观察和评估游戏。

(1分)

  4.答

(1)活动法:

游戏法、实验法、操作练习法;(2分)

(2)直观法:

观察法、演示和示范法;(2分)(3)口授法:

谈话法、讲解和讲述法。

(1分)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现代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利用社区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服务?

幼儿园教育如何服务社区?

  答案解析:

  1.答:

(1)幼儿教师是教育者。

幼儿教育机构是公共正规的教育组织,其中心任务就是教育、教导儿童,因此幼儿教师主要的职责还是教育孩子。

(3分)

(2)幼儿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

在幼儿快乐的游戏中,幼儿教师既是游戏材料的准备者、游戏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和游戏中矛盾的协调人。

(3分)(3)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第二任母亲。

由于幼儿社会经验缺乏,身心发展水平低,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强。

当他们进入幼教机构后,会很自然地把对家长的依赖逐渐转移到幼儿教师身上。

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给予幼儿以母亲般的热爱和照顾。

(3分)(4)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知心朋友。

(3分)(5)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研究者。

(3分)

  2.答:

(1)幼儿园以自身的教育优势服务社区(3分)

  与非正规的社区学前教育相比,幼儿园具有许多教育优势,包括完备的硬件设施和环境、专业的师资力量、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内容和活动组织等。

因此幼儿园在社区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其示范性的教育工作带动整个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在这个重任下,幼儿园要以自身的教育优势服务于社区,支持社区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

具体可以开展:

①承担社区内幼教师资力量的培训和再提高工作,帮助社区教育质量的提高;(1分)②开放自身的教育资源供社区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社区内的全体儿童受益;(1分)③教师可以兼任社区教育的指导和顾问,服务于社区;(1分)④支持参与社区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使幼儿园成为教育和文化宣传的阵地,推动整个社区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

(1分)

  

(2)争取社区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参加(3分)

  幼儿园教育也要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调动社区对幼儿园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协作办好教育。

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区域,能够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支持。

(2分)此外,争取社区对幼儿园教育的积极参与也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向。

例如,幼儿园教师带领孩子走出园门到社区内的博物馆参观,扩大知识范围,开阔眼界,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进行教育。

又如,请社区有关人员到幼儿园来,给幼儿讲解有关知识、组织开展一些活动等,这些做法打破了幼儿园封闭的教育模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的办学、办园,让幼儿真正接触社会,也让社区融人教育孩子的行列,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1、教育心理学:

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3、实验研究:

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4、相关研究:

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

  

(1)正相关。

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

  

(2)负相关。

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3)零相关。

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描述性研究:

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

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

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7、生理发展:

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

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8、心理发展: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

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

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

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

  后天因素:

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10、自然成熟论:

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

  11、环境决定论:

心理学家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12、印刻:

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变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13、他律:

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

考;-D试大

  自律:

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

  14、学习:

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15、反射学习:

掌握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应的学习。

  认知学习:

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举止的学习。

  16、经典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于19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对狗的消化过程进行研究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由此开始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17、获得: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铃声(CS)反复与食物(US)相匹配,从而使狗学会对铃声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获得。

  18、消退: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对铃声的条件作用建立以后,若使食物(US)不再伴随铃声(CS)出现,那么狗对铃声(CS)做出的唾液分泌反应(CR)就会越来越弱,直到最后消失。

这一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消退。

  19、自发恢复: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已经明显消退了的条件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会以很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这种现象叫作条件作用的自发恢复。

  20、刺激泛化: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学会对一个高音产生唾液分泌反应以后,一个稍低一点的音调也会诱发它的唾液分泌反应,这种CR自动扩展到CS以外的其他刺激上的现象,叫做刺激泛化。

-3考试吧

  21、刺激分化:

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CS和与CS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

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过程。

借助于刺激泛化可以将学习扩展到原初的特定刺激以外,而借助于刺激分化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泛化。

  22、二级条件作用:

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称为二级条件作用。

[案例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为什么?

  [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

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

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

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

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

“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

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

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4]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

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

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5]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

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

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

“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

“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

为什么?

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

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