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通识讲座.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5979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通识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程通识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程通识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程通识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程通识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通识讲座.docx

《新课程通识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通识讲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通识讲座.docx

新课程通识讲座

2008年新课程通识讲座

学习新课程,实施新课程

岳阳市一中教科室吴亮初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按市教科所安排,我校在暑假已经完成2008年新课程国家级远程研修(骨干班)和高二新课程市级培训的基础上,由学校自行组织高一新课程培训,今天我受学校委托在这里讲一讲实施高中新课程中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下面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①现行课程为什么要改革?

②怎样对待新课程改革?

③怎样实施好新课程?

④新课程与高考选拨人才的关系。

第一个问题:

现行课程为什么要改革?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

首先我们从新中国7次课程改革的演变和发展来认识第8次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次课程改革,时间是1949-1952年(3年)主要任务是破旧立新,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框架。

第二次课程改革,时间是1953-1957年(4年)当时新中国急需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此次课程改革使基础教育在彷徨与探索中建立起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基础教育体系。

第三次课程改革,时间是1958-1962年(5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大跃进、反右批右的特定历史时期,人们意识到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于是采取极端措施大量削减学科类知识比重,使新中国刚刚成熟的基础教育体系遭到严重破坏。

第四次课程改革,时间是1963-1966年(4年),此次课改国家纠正了第三次课改的错误,继续执行第二次课改所建立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但1966-1976年的十年浩劫使基础教育完全被破坏。

第五次课程改革,时间是1978-1980年,当时国家处于拨乱反正、百废待新、人才短缺的历史时期,基础教育秩序急需恢复,此次课改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原有的基础教育体系。

第6次课程改革,时间是1981-1985年,当时国家处于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提出要解放思想,谋求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社会急需大批优秀精英人才。

为尽快培养各领域的优秀人才,此次课改就是将基础教育转型为精英教育。

第7次课程改革,时间是1986-1993年,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继续坚持精英教育模式。

前7次课程改革,人们对课程的认识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最早关注的是学制问题,然后是课程教学计划,再是教学大纲与教材。

对课程实施与评价关注不多,有关课程目标的讨论还没有涉及,课程结构只是做了些微调,课程设置越来越专门化、专业化。

前七次课程改革以文化大革命为界分两段:

文化大革命之前四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是:

构建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建设者”既需要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又需要有劳动意识、劳动能力。

这个时期基础教育旗帜鲜明的强调两点:

一是主要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思想觉悟。

二是削弱学科内容在教学中的比重,强调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生产、生活。

从这里折射出学生生动活泼、课业负担不重的幸福状态。

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三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是:

基础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科化、专业化的人才,是走学科化、专业化道路为特征的精英教育。

即一层层筛选好学生的沙里淘金,但是沙子可以淘汰,人可以淘汰吗?

一少部分人成功的同时,大部分人淘汰了,这与以人为本的思想相反。

精英教育理念和模式引领和替代了整个基础教育理念和模式。

精英教育理念和模式下的传统高中课程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

1、有利于为培养学科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2、有利于传承前人积累的文化遗产

3、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简洁和规划

4、有利于以量化方式组织考试和评价

不足:

1、学科教学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摧残了大部分学生身心健康,增加学生心理负担,降低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条化灌输式教学方式脱离了大部分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实际。

3、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少操作性课程、社会实践课程。

4、考试只考查了学生熟练掌握学科知识体系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学生的反应速度。

二、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全世界最畅销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生动地阐述了“变是唯一的不变”这一生活真谛。

我们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人们对“人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且在悄悄发展变化,这个变化可以从一个机构的名称变化反映出来。

由分配办到就业办(有指导性质)再到就业服务中心(有学生才有价值)--人才交流中心。

计划体制时代“人才”是一块砖,没有自己,没有个性,你学什麽?

你是谁?

并不重要,学校按统一模式、统一要求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分配办主任决定这个人一生的命运。

市场经济时代“人才”是知识、能力各异,气质、个性不同的有特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学生毕业后与就业单位在人才交流中心进行双向选择。

这种变化形象的说就是:

由“他学的,我也学”到“他会的,我也会;他不会的,我也会”再到“他做的一般,我做得更好”,发展趋势是最大限度地彰显个性,实现个体现实利益。

“新中国7次课程改革的演变和发展”和“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清晰地折射出新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改革的理念和任务是: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任务是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不排斥精英教育,但应更多的关注普通学生,使每个学生均有收获,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普通高中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使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初步的规划人生目标的能力。

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符合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二个问题:

怎样看待新课程改革?

一、人们的怀疑和担心

1.高中新课改是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当前许多人认为,高中新课改是摸着石头过河,是照搬国外的经验,我们认为高中课程改革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河上有桥,河里有船;也不完全是照搬国外经验,而是在我国几十年基础教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的历史创造,可以说新课程是基础教育历史发展长河中先进的成功的浪花集中在一起的结果,不是横空出世,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国外成功的经验借鉴和试验区的成功范例使我们有桥、有船,不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2.有些老师担心新课程适应我校吗?

我们认为增强课程对各地方的适应性本身就是新课程的理念,必修课保证基础性,选修课保证选择性。

所以新课程对各类学校更有适应性,我们平时讲要创建特色学校,我想离开了特色课程,能有特色学校吗?

3.面对新课程我们能行吗?

我们要对新课程充满信心:

第一个教大学的人是没有上过大学的,第一次教新课程的人肯定没有系统学过新课程作法的人。

我们搞新课程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们的工作将载入一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史册,我们工作的技术和水平代表一中新课程的水平。

我们的老师在以前的教育教学中能取得辉煌的成绩,在新课程中同样能做得比别人更好。

用新课程改革激活和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工作状态、学习状态。

相信实施新课程的每一位老师都能找到新课程的切入点。

二、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界的一次伟大变革,从理念、内容到操作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些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程

课程目标:

由一维(知识与技能)到三维一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课程形式:

有“一纲一本”到“三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八大学习领域,18个科目,必修、选修并行。

而必修课程有人形象的称为刚性课程,其特征是:

统一要求,反映国家意志;选修课程包括弹性课程和自主课程,弹性课程的特征是彰显地方特色,自主课程的特征是:

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

“一纲一本”的好处是:

一个大纲之下,统一教材和统一配套教师用书,连理科实验个数和实验内容都统一,整齐划一,好操作。

坏处是:

由大纲----教材----教师用书----老师备课----课堂教学----学生,每经过一个环节课程内容就弱化一次。

若干年后,我什么都不看,只要一套试题,我就知道怎么教,最后弱化为:

考什么就教什么。

而新课程是一个课程标准,多套教材,必修、选修并行,其好处:

一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课程标准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减少弱化现象。

二是教师能在多种选择中感悟课程本质。

课程资源:

由“知识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到“知识、教师、学校、社会均为课程资源”。

由教师是课程资源和知识的占有者,到除了学科知识外,教师的综合素质、思维特点、处事方式、人格魅力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以及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以此思路上溯得出校长是更重要的课程资源,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其实整个学校(有形的建筑场馆、无形的师生交往)均是课程资源。

再上溯得到学校所在社区乃至整个社会都是课程资源。

正因为如此,新课程中由国家规定自主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能整合上述各种课程资源。

课程内容:

由单调走向丰富。

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本质特征是求真求实,社会科学和艺术的本质特征是求善求美,人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统一于一体。

在理科教材和文科教材中注意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相互融合,让自然科学课程(数理化生)和技术类课程(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插上情感想象的翅膀,让社会科学课程(政史地)和艺术类课程(音体美)增添严谨与理性的关怀,使学生能够在追求真善美健全人格的基础上获得健康发展。

发现天地运动规律的开普勒在幕志铭上写到:

我曾经测量天空,现在测量幽灵,灵魂飞向天国,肉体安息此地。

海森伯开玩笑地说发明量子力学的原因是“上帝在安排物质运动时,我偷偷地看了一下,就看到了量子力学”。

②学生

学生学习:

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由整齐划一到个性发展、特色鲜明,由单一学科知识到知识、体验、情感并行,由孤立课堂到课堂与社会、课堂与生活的结合,由背诵做题单一的学习方式到知识性学习、情感性引导、过程性体验多种学习方式并行。

③教师

教师教学:

由“填鸭式教学”到“启发式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由“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评价:

由“一个分数的终结性评价”到“体现过程的发展性评价”,由“一把尺子量学生”到“多种方式评价学生”。

在新课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也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还是学生知识、方法、能力发展动态生成的研究者,重视体验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建设充满活力的课堂。

要营造一种合作的而非单一的,探究的而非灌输的,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课程文化。

④选拔

高考:

由“全国一套方案、一套试题”到现在的多套方案、十多套试题。

招生:

由单一试题分数高低录取学生到保送、自主招生与高考分数并行。

新课程改革不单纯是观念的变革,课程的丰富多彩、教师学生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评价的完善,还涉及到校园文化,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及教育的整体观念、民族文化均将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个问题:

怎麽样实施好新课程?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教育文化历史的国家。

这种历史,一方面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不得不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

从公元606年开始,中国实行科举取士制度。

虽然这一制度主要用于选拔官吏,但是它以知识和对知识理解记忆的熟练作为选拔任用的唯一标准,因此它也就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形成了以科举为特征的教育文化和教育价值观。

这种文化特别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实用性,以读书学习为获得个人实际利益的敲门砖,反之没有好处实惠就不读书;这种文化以考试为中轴来组织教育活动,所有的学习内容以考试内容是否涉及为取舍标准,以能够以高分通过考试为最高的教育追求;这种文化重记忆和背诵,强调统一规范,不能有个人独立见解,用知识的拥有量和熟练程度来衡量人的聪明与才干;这种文化只推崇读书、动口、动脑,将远离体力劳动和生产第一线看成是唯上唯荣之事,而对动手实践则贬之又贬等等。

中国这种特别的教育文化现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案例。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有一千多年科举文化的国度里更新观念否定自我,从原来的地方退下来,丢掉自己多年来的一些东西,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

在新课程模式下重塑自我是需要勇气、决心和毅力的。

我们应该抱有这种态度:

只要有利学生,有益学生,向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没有什么不能丢掉的,没有什么舍不得丢掉的,唯独不能丢的是改革的勇气和进取的精神。

“与时俱进”讲起来简单、轻松,做起来困难、痛苦。

老师在面对新课程时有一个“顺应--认同--内化--调整--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虚心学习和感悟。

第二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

第三要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而新课程改革针对传统教育重知识轻实践的状况,特别增设了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两大学习领域。

在这里我要提醒的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理由如下:

(后面柳主任还会专门讲)

①它是两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学习方式,第一种学习方式是接受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常规能力、基础能力。

第二种学习方式是体验性学习,主要表现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学生个性发展。

在体验性学习中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学生学会耕耘的过程更是一种收获。

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八大领域中新增两大领域之一,是新课改的亮点和关键,其核心价值为社会实践。

综合实践的学分23学分(研究性学习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占总学分(44分)的将近六分之一,一门语文课才占16学分,从学分分配上可看出其重要性和重视程度。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能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师生的精神生活,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改善师生关系,彰显学生个性,是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容易被弱化和被边缘化。

有人形象的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叫花瓶课程。

如何把花瓶课程转化为实际课程,需要全员全程关注,做到认识、情感,责任三到位,开展全程全员建构式评价。

传统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无奈的被制造者,我们常怪学生没有学习的责任心,其实责任离不开权力,你没有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学生哪来的责任心?

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要给足课时,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二、.依法实施新课程,科学实施新课程

从实施新课程情况来看存在下述现象:

对于教师不该动的课程随意更改,不该动的课程内容随意增删,对于该花大力气研究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却探索不够,出现有桥不走,有船不坐,非要摸着石头过河的现象。

为此我们必须依法依规不打折扣的贯彻实施好新课程,必须讲规范、讲程序。

我们的原则是:

放权不放任,实验而不随意。

重构课堂,坚持“为学习而设计教学”“为学生发展而设计教学”。

“为学习而设计教学”即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要把学生与学习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教师由“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

正如“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为学生发展而设计教学”要求老师充满智慧,不断创新,建设充满活力的课堂。

学校、老师、学生都要做好课程决策,凡是有课程权力的个体和组织都有决策的问题,你能开什么课?

--来自老师的个体差异,你开出什么课?

--来自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你开出多少门课?

--来自学校的特色化构想。

实施新课程,学校教师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出现不对称现象,新课程八大学习领域,新增二大学习领域:

技术领域和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特别是彰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能驾驭这些模块的老师不多,需要学校通过调入老师配齐,更需要老师自我选择和完善,以便进一步适应新课程教学。

第四个问题:

新课程与人才选拨的关系。

一、坚信新课程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优越性。

美国著名政治家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观看韩日世界杯足球赛后说:

“巴西足球队是世界杯赛有史以来最具观赏性的球队,但是巴西球员好象不是在场上踢球,仿佛是踏着桑巴的节奏,在绿茵场上跳芭蕾,巴西球员往往过于注重节奏与艺术的展现,以至于忘记了这项运动的本质不是追求优雅而是进球,但是巴西球队无往而不胜。

”我们反思中国足球队,特别是中国男足为了临门一脚进球,整天练习定位球,练习投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可是中国队屡战屡败,鲜有侥幸的成功。

巴西足球队练球好像我们的新课程,中国足球队练球就像我们的应试教育,千方百计应对高考,梦想考试时临门一脚进球。

而学生成才是不能急功近利的,它需要厚积薄发,教育者要领悟功夫在诗外的境界。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二、实施新课程与高考目的的一致性。

近几年按新课程要求进行高考的地区,无论是发达省份(如广东、上海),还是不发达省份(如海南、宁夏),尽管试题难易程度不同,但试卷中都加进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题型,考题中也渗透了合作、探究,关注过程等理念的内容。

全国有68所重点院校拥有5%的自主招生指标和招收保送生资格,而且每所学校都有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自主招生办法,这给我们中学师生一个信号,人才标准在静悄悄的变化,我们应该敏捷的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2007年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在上海地区招300多名学生,报名学生要求填写好有中学考试成绩、特长、突出表现的申请表,每人准备两封推荐信,其中一封必须是任课老师写的。

复旦大学将他们自己的几十个教授分成若干小组,对学生进行分项测试。

上海七宝中学一名学生报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后,其任课老师在推荐信中写道:

“该同学在数学和管理方面有突出才能。

”该同学在考试合格参加面试时,教授针对推荐信上的内容出了两道面试题:

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发展中面临哪些矛盾?

你有什么观点和看法?

有些数学题需要冥思苦想才有结果?

请你举例说明。

并谈谈你获得结果时的感受。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

第一,只有按新课程理念培养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应对高校选拔人才的挑战,选拔功能明显。

第二,高校运用多种方式选拔人才规范,且具有操作性,客观真实性较好。

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是一致的,无论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还是适应新课程理念下高考的需要,我们都应该无怨无悔的实施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理论性很强,又需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