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 植物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5636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传 植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上传 植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上传 植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上传 植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上传 植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传 植物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 植物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传 植物学教学大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传 植物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属性:

必修

学时:

40学分:

2

考核方式:

考试

使用教材:

强胜主编,《植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主要参考书:

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李扬汉主编,《植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

RavenP.H.主编,《BiologyofPlants》,WorthPublishers出版社,1992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个体和植物界的生命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植物细胞、组织、个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长、生殖、发育、衰老、植物的分类与进化、植物多样性、植物生态等领域。

植物学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产物。

其教学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础知识、植物基本类群的进化与分类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本课程是农学、园艺、园林、花卉、植保、茶学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植物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要充分了解植物和植物界,从而使我们能更有效地改良和利用植物,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类服务。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学习植物学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着重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与研究方法,为学习专业课等后续课程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2.植物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⑴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显微与超点及部分的功能)。

⑵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类型及各类组织的特点及功能。

⑶掌握植物各器官的形态特征及其解剖和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原则,掌握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生活史)。

⑷了解植物界的各大类群及重要门类的主要特征:

各类群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活史,各大类群植物的亲缘关系及其演化趋势。

⑸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被子植物主要科及其代表种的特征及经济价值。

三、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数:

40学时。

编号

内容

学时安排

1

绪论

1

2

第1章植物细胞

5

3

第2章种子和幼苗

1

4

第3章植物组织

3

5

第4章营养器官——根,第11章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第1节)

4

6

第5章营养器官——茎,第11章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第2节:

茎)

4

7

第6章营养器官——叶,第11章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第3节:

叶)

2

8

第7章营养器官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2

9

第8章生殖器官——花,第11章(第4节)

4

10

第9章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形成及果皮的结构,第11章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第5节:

果实的类型)

3

11

第10章植物类群及分类,

5

12

第12章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一——双子叶植物纲

3

13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之二——单子叶植物纲

2

14

第14章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

1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系统地讲授该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突出、难点分散,针对植物学课程直观性强的特点,讲授中应结合电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本课程的基本知识。

2.要求学生以教材和教师讲授为主线,参考有关文献资料,既掌握重点内容、理解疑难点问题,又可扩大知识面,系统获得本课程基本理论。

3.在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努力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增加学生动手操作内容,使实验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

五、教学内容

绪论

1.基本内容:

(1)植物学的定义及研究的基本内容

(2)植物学的任务

(3)植物的多样性及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方向

(5)植物学的学习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植物学的定义,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

植物学的定义及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教学建议

不断以新知识、新技术来充实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在掌握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植物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一章植物细胞

1.基本内容:

⑴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特征(自学结合讲授0.5学时)

⑵植物细胞的内含物

⑶植物细胞的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⑷植物细胞生长与分化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细胞的结构与特征,特别是生物膜的结构、明确细胞分裂是为细胞分化提供细胞这一物质基础,而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各种类型的组织。

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特征及植物细胞后含物的概念:

细胞分裂的类型及特点,细胞分化的过程及结果。

3.教学重点难点:

质膜及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4.教学建议:

植物细胞的知识在中学教材中已涉及,只在某些方面有所加深和拓宽,要求学生在加强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把讲授的侧重点放在重点和难点上。

第二章种子和幼苗

1.基本内容:

⑴种子的概念和结构。

⑵种子的类型。

⑶幼苗的类型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不同类型种子的结构并掌握幼苗的类型和划分依据。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种子的结构及各种幼苗在生产实践中的合理应用

4.教学建议:

建议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作为主线,贯穿于种子的讲解过程。

第三章植物组织

1.基本内容:

⑴组织的概念及类型

⑵各类组织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情况及特征

⑶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

⑷组织的概念及各类组织的特征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组织的定义,各类组织的特征及维管束的类型。

3.教学重点难点:

(1)各类组织在植物内的分布情况及特征

(2)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

(3)组织的概念及各类组织的特征

4.教学建议:

植物组织的知识在中学教材中已涉及,但更为详细,要求学生在加强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把讲授的侧重点放在没学过的内容上。

第四章营养器官——根,第十一章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第1节)

1.基本内容:

⑴根的功能。

⑵根的形态:

定根与不定根;直根系与须根系;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

⑶根的结构:

初生结构;次生结构。

⑷根瘤与菌根。

2.教学基本要求:

在了解营养器官的形态建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营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加深对“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相统一”的理解。

要求学生掌握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凯氏带,通道细胞。

3.教学重点难点:

营养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4.教学建议:

(1)建议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作为主线,贯穿于茎的讲解过程。

(2)在讲解根的初生和次生结构时可用对比的方法。

第五章营养器官——茎,第11章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第2节:

茎)

1.基本内容:

⑴茎的功能。

⑵茎的形态:

芽及其类型;茎的分枝;茎的生长习性。

⑶茎的生长:

顶端生长,居间生长。

⑷茎的结构:

初生结构、次生结构。

2.教学基本要求:

在了解营养器官的形态建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营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加深对“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相统一”的理解。

要求学生掌握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以动态的思维来理解茎的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

3.教学重点难点:

营养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4.教学建议:

(1)建议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作为主线,贯穿于茎的讲解过程。

(2)在讲解根茎结构时可用对比的方法。

第六章营养器官——叶,第11章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第3节:

叶)

1.基本内容:

⑴叶的功能。

⑵叶的形态:

叶的组成;单叶与复叶;禾本科植物的叶;叶序。

⑶叶的构造: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⑷叶的生活期与落叶。

2.教学基本要求:

在了解营养器官的形态建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营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加深对“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相统一”的理解,要求学生掌握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生态型叶的特征,复叶与小枝的区别。

3.教学重点难点:

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

4.教学建议:

(1)建议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作为主线,贯穿于叶的讲解过程。

(2)阐明叶的生态类型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七章营养器官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1.基本内容:

营养器官的变态

2.教学基本要求:

在了解营养器官的形态建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营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加深对“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相统一”的理解,掌握营养器官的变态。

要求学生掌握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生态型叶的特征,复叶与小枝的区别,营养器官变态的概念及类型。

3.教学重点难点:

营养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4.教学建议:

(1)建议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作为主线,贯穿于种子、根茎、叶的讲解过程。

(2)阐明营养器官的变态与叶的生态类型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八章生殖器官——花,第九章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形成及果皮的结构,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第4、5节花、果实)

1.基本内容:

1)被子植物繁殖的概念及类型:

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2)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3)花。

⑴花的发生、结构及花序类型

花的类型、子房的类型、胎座的类,胚珠的结构及类型,雄蕊的类型,子房的位置,禾本科植物的花序类型

⑵精、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雄蕊的发育及结构,花粉粒的产生及发育过程;雌蕊的发育及其结构,胚囊的形成发育过程。

⑶开花传粉、受精、花期、开花的习性: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风媒花和虫媒花,农业上对传粉规律的利用和控制.

⑷双受精现象

4)种子的发育过程

5)果实的发育、结构、类型和传播;单性结实。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植物的繁殖类型及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开花结果过程),在了解生殖器官结构的基础上,对其生殖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论上的认识,明确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繁殖的类型,有性生殖过程及其意义,传粉的类型及异花传粉的生物学意义,果实的结构及其类型,子房的结构及其类型,子房的位置;雌、雄蕊的结构。

3.教学重点难点:

1)繁殖的类型

2)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精、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4)双受精

5)果实的类型

4.教学建议:

(1)重点应放在有性生殖上,尤其是大小孢子的发育过程。

(2)花的结构及子房的类型、胎座的类型等内容,可用教学模型及新鲜标本。

(3)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可适当拓宽。

第十章植物类群及分类(第1节分类)

1.基本内容:

(1)植物分类方法。

(2)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3)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4)植物检索表。

(5)花图式和花程式。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植物命名的方法、花图式和花程式的绘制和编写、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应用。

3.教学重点难点:

(1)植物学名(双名法和三名法)

(2)花图式和花程式的绘制和编写

(3)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应用

4.教学建议:

重点放在植物花图式和花程式的编写及植物检索表的应用上,结合实验,解剖并仔细观察新鲜植物花的结构,采集多种完整的新鲜植物标本进行检索与鉴定。

第十章植物类群及分类第2节类群

1.基本内容:

低等植物:

(1)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藻类植物的分类—蓝藻门、绿藻门、褐藻门;藻类植物的进化地位;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菌类植物:

菌类植物的一般特征;菌类植物的分类—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菌类植物的进化地位;菌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地衣植物门:

地衣植物门的一般特征;地衣植物门的分类;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高等植物:

(1)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苔藓植物的主要形态术语;苔藓植物的分类—苔纲、藓纲;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的主要形态术语;蕨类植物的分类—石松纲、真蕨纲;蕨类植物的进化地位;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术语;裸子植物门的分类—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盖子植物纲;裸子植物的进化地位;裸子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术语;被子植物的进化地位;被子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低等植物的特征。

掌握藻类植物、菌类植物(特别是真菌)、地衣植物的主要特征,并了解其生殖方式、生活史、生活习性、主要代表植物及各类群之间的关系。

掌握高植物植物的特征。

掌握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殖方式、生活史及其演化关系,了解各门的分纲。

3.教学重点难点:

(1)低等植物各类群的特征及其生活史。

(2)高等植物基本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史。

4.教学建议:

(1)课堂讲授与实践紧密结合,注意采用挂图、标本、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2)实验课与野外实习相结合

(3)讲授各类群植物的主要识别特征

(4)以生活史的演变为主线,贯穿进化的观点。

第十二章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第十四章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

1.基本内容:

1)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2)被子植物的分类

A.双子叶植物纲

(1)木兰科;

(2)毛茛科;(3)十字花科;(4)蓼科;(5)藜科;(6)苋科;(7)葫芦科;(8)山茶科;(9)锦葵科;

(10)大戟科;(11)蔷薇科;(12)豆科;(13)杨柳科;(14)壳斗科;(15)桑科;(16)荨麻科;(17)芸香科;(18)

无患子科;(19)胡桃科;(20)伞形科;(21)菊科;(22)茄科;(23)旋花科;(24)唇形科;

B.单子叶植物纲

(25)百合科;(26)天南星科;(27)石蒜科;(28)兰科;(29)禾本科;(30)莎草科

3)被子植物的起源与分类系统简介

(1)假花学说与恩格勒系统

(2)真花学说与哈钦松系统

(3)塔赫他间系统

(4)克朗奎斯特系统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2)掌握被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术语。

(3)掌握被子植物主要科的主要识别特征及代表植物与常见植物的特征与用途。

(4)掌握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

(5)掌握假花学说与真花学说,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的主要异同点。

(6)了解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和克朗奎斯特系统

3.教学重点难点:

(1)被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术语。

(2)被子植物各科的主要特征。

(3)假花学说与真花学说

(4)植物种类的鉴定。

4.教学建议:

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及野外实习观察相结合,理论课要多采用植物种类的外形及其花果解剖构造的彩色照片及新鲜标本。

要充分利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及相关检索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