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育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5595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与育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爱与育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爱与育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爱与育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爱与育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与育人.docx

《爱与育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与育人.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与育人.docx

爱与育人

情感育人

当前我省教育“百千万工程”热火朝天,人人都争取成为名教师。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要出色完成这一任务,除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等智力因素外,还要提高自己的志向、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这正涉及现代教育EQ管理教育的内容。

这里我着重谈谈情感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关系所持的一种主观体验。

心理学认为,由于客观事物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有不同的好恶态度,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

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肯定性的情感;反之,使人产生否定性的情感。

人们在认识周围事物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情感,而情感反过来又能推动、强化人们对该事物的认识。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良好的情感品质是教书育人的必备条件。

对学生的热爱、深刻的道德感、强烈的理智感、正确的审美感等都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在这里仅就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情感,从它的重要性、基本要求和如何培养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情感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条件

1、育人的劳动需要人的情感。

斯大林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古代学者韩愈也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担负着培养人、塑造人的重任,他的劳动以学生为劳动对象,作为劳动者的要求,除了必备的知识,才能,设备的知识、才能、设备外,主要是教师本人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个性品质。

这里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不仅要把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加工成为学生能够接受的信息并使之转化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而且还要把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其心理接触过程。

只有用心灵去塑造学生,“以心发现心”、“用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才能使学生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成为“四有”新人。

我在四年的实践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尽管两位老师是同一间学校毕业,学识差不多,但由于对待学生的情感不同,教学效果大不一样。

2、热爱学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

爱是一种热情、一种自我牺牲的道德情感。

热爱学生是教师是天职,是进行教育工作的天职与前提。

高尔基说过“谁能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深沉的爱,才能感化学生的心。

当学生感到教师的爱时,会认为是集体对自己的重视、社会对自己的肯定,从而获得心理的满足,进而产生对教师的依赖和仰慕,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劝导,追求成为教师所导向的人。

相反,如果教师厌恶学生,师生心理有隔阂,关系冷淡,互不信任,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和要求,往往当作“耳边风”,甚至产生对抗心理,教育目的不能实现。

我在工作中,有位姓江的学生贪玩,无心向学,家长也对他失去了信心。

我经过三次家访和平时找他多次谈心,讲明青年人要立志,要勤学守纪的道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位同学后来坚持上学,一直读到职业高中毕业,安排到珠三角的一间工厂做跟单员,享受中职毕业同级待遇。

他的母亲称赞我说,是你用爱心挽救了我的孩子,使他成了有用的人才。

3、热爱学生是完成教学、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

学生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培训,是以他们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的。

他们都希望得到父母、亲友、师长的爱,尤其对教师的爱十分重视,强烈地期望得到教师的爱。

通过教师的爱,往往能引起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正如《学记》中写的“亲其师而信其道也”。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心灵接触和感情交流的过程,师生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并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体会到一种愉快中获得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智力和创造精神,使学生变得更聪明,出色完成学习任务。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试验,证明老师对学生的爱、翔和期待在教育效果上所产生的良好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对小学1至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交给学校老师一份随便拟定的学生名单,说根据“预测”结果,名单上的学生都是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有优异的发展前途,同时要求老师保密。

8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调查测验,结果发现这些名单上的学生真的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提高,而且求知欲强,更有适应力。

罗森塔尔认为,原因是那份名单激起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爱心和期待,教师与这些学生交谈的眼神、语调、表情以及对他们更多时间的关心,向这些学生传达了自己强烈的期待,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从而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实际上是爱的效应。

相反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老师太厌恶学生,并时喜欢训斥甚至挖苦学生,讲课时板起面孔,使学生产生惧怕情绪,学生就讨厌这位教师,甚至把对教师的敌意扩大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对该科学习无兴趣,不专心听课,不完成作业,成绩必然低下。

苏霍姆林斯基曾形象地把情感比作肥沃的土壤,把科学知识的种子方能在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可见爱的情感是老师完成教学、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

4、热爱学生能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和人生的积极态度。

一般地说,一个人对他人、对集体、社会的情感,往往同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人情冷暖有关。

学生对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受师生关系的意味影响,老师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辛勤耕耘者,他铸造人的心灵,启迪人的心智,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炽热的情感,不仅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尊重,而且会感受到我们社会人际关系的温暖,更多的看到阳光和欢笑,体会人生向上的力量,从而产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班级和学校,进而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高尚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表率。

二、热爱学生情感的基本要求

热爱学生的情感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1、关心了解学生。

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最根本的就是按教育要“三个面向”的精神和教育方针的要求去培养学生。

要培养学生就要了解学生。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要多方面培养人,那么首先应该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

”教师了解学生,应包括每个学生的学习、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家庭情况、社会关系、身体状况、特长、友谊、情感、占有信息情况、对职业的选择、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等。

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虽然只做过两年班主任,但在每接手一个新班时,在开课前我首先翻阅学生档案,把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摘录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

其次尽可能找学生原班主任或科任老师了解有关学生的一些情况,如原任职务、学习、特长等,做好记录。

再次就是进行电访。

电访要抓住两头,即抓好对原学生干部及其家庭进行访问,并通过他们了解其他有关同学的情况,物识新班的干部人选。

同时了解掌握班中“差生”的情况,他回校我就能叫出他的名字,与亲切交谈,消除戒备心。

学生回校后,配合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些摸底的测验,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然后制订出班主任的工作计划,建立班的机构,指导班开展各项活动,都能做到得心应手。

2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这种上进心。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们道德面貌。

”可见,青少年儿童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尊重和鼓励。

教师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发扬他们身上积极美好的东西,他们就能更好地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从而自学地克服自身的缺点。

相反,如果老师动不动就把学生的某一个缺点,在全班公开批评,以为这样可以给他们一点压力,使他们立即改进,或者碰到学生有问题就找家长“告状”。

这种做法,大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产生自卑感,甚至出现对抗情绪,教学效果就不堪设想了。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

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

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

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

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

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

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

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在05年高一班里有个男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贪玩不认真学习,从对他几次谈话中了解到,他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他,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自暴自弃,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

针对他的思想,我提出同他交朋友,对他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他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常上有意对他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他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他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在班里又听到了他和同学玩耍时发自内心的笑声。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经过教育是能够进步的。

一生不犯错误的人是找不到的。

特别是人生观和道德面貌正在形成中中小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可能性更大,教师的任务是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信任也是一种教育力量,他可以鼓励人们上进,甚至可以促进后进生的转变。

3、严格要求学生。

乐正克说得好: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

”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老师的职责,也是热爱学生的体现。

严出于爱,爱寓于严,爱严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

俗语说:

“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

”如果没有严格要求,也就没有教育。

当然严格要求并不是越严越好,而是教育方针、学生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学生守则的要求,还有学生的实际等。

严格要求应该是合理的,符合实际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应该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热爱和关心。

4、对学生一视同仁。

古代教育家孔丘都主张“有教无类”。

教师对学生应该是公正的,不能有偏爱和私情,老师对学生爱的情感,是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新一代的翔和爱护,这种爱是崇高的热情和理智的配合,只有公正的师爱才能激励学生向上,而偏爱往往把学生引向歧途。

老师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喜欢好的学生这是正常的,但是不喜欢甚至左右为难那些中间状态的,尤其是后进生,这就是偏差,是师德所不允许的。

相反缺点毛病较多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再多的温暖和帮助,用师爱的甘泉洗涤他们精神上的污垢,使他们茁壮成长。

其实很多平时看上去很坏的学生,之所以读书差,是因为教师讨厌他,他感觉教师已经放弃了他,他才放任自己,从而变得更坏。

我们从上面第2点的例子可以证实这种说法。

可见,所谓的“差生”其实并不差,只他的心未打开。

当前教育界开展“成功教育”的研究,正是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对待“差生”,给“差生”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克服失败的心态,争取人人成才。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情感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美国学者奥伯特.科尔斯通过长期研究证明:

“道德行为是青少年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日复一日所遇到的有关德育经历的反映”。

当然,教师要真正地把情感教育合理地运用于德育教育中,任重而道远。

因为情感教育的内容博大精深,方法灵活多样。

但其精髓不变,那就是:

爱生,放下教师的架子,不要居高临下,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才能与学生建立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才能达到师生和谐。

才能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和气氛中找到有归属感的校园;才能找到能够给其创造发展空间的课堂;才能找到令其身在其中,心暖融融的班集体;才能找到他们所渴望、所呼唤、所向往的学习之所、心灵家园。

 

参考文献

1、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1981

2、李岚清汩罗经验要逐步在全国推广1996

3、期刊论文谈教师情感-丹东师专学报2002,24

(2)

4、期刊论文教书育人乐在其中--浅谈新时期教师情感的自我培养-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3)

5、系统哲学引论第二部分 系统哲学研究第十一章 认知:

认识论的框架认知结构 2009-07-2111:

28

6、情感的力量超越时空(人之思考20)

7、任晶教师的"情感互动"素质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期刊论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8、期刊论文从"亲其师而信其道"看情感的教育作用-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

(2)

9、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观点(之一)【1981】

10、刘芳王莉教师积极情感与育人2001 22(4) 

2009年11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