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角度下浅谈中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 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4641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角度下浅谈中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角度下浅谈中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角度下浅谈中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角度下浅谈中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角度下浅谈中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角度下浅谈中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 2.docx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角度下浅谈中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角度下浅谈中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 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角度下浅谈中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 2.docx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角度下浅谈中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2

 

二○一三届政治学期作业

 

题目: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策略之

—比较中韩电视剧文化传播作用

学院:

外国语学院

专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学号:

31305039

姓名:

庞海芬

完成时间:

2013年12月26日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策略之

——比较中韩电视剧文化传播作用

摘要:

随着世界各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全方位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目标。

21世纪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纪,但是和平也存在着诸多的挑战。

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

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

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出发对中国电视剧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通过与韩国电视剧的对比,为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字:

文化软实力,大众文化,中国电视剧,韩国电视剧,文化出口

 

一.引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综合国力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而与中国在“硬实力”方面的发展相比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

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的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也经历了突出的发展。

电视剧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萌芽、发展与逐步成熟的三个阶段,但近年,电视剧供大干求的供需矛盾非常明显,电视剧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相应提升,总量绝对过剩与精品相对不足的局面任然存在。

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国电视剧的出口也成为提升中国文化实力,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和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中国电视剧产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在文化出口这一过程中大打折扣,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就此,本文就中国电视剧的发展现状,通过与韩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的对比,发掘中国电视剧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中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能力,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战场上的竞争力。

目前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百年文化思潮、中国哲学研究、中国名家序跋、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学人、文化名人研究的研究。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大众文化的发展十分显著。

而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对重工影视电影文化的研究,例如尹鸿的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的研究和王德胜的当代中国电影文化的研究,,然而对中国电视剧的研究却不是很显著,中国电视剧的出口也是出于低谷。

与中国电视剧现状完全相反的是韩国电视剧在海外的火热播出。

由此,本文通过对比的研究方式,通过对比中国电视剧与韩国电视剧在文化传播中的不同,为中国电视剧在海外的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可行的建议。

二.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

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第一,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出大量的文化结晶,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琴棋书画的艺术才能,四大发明更是令世界为之惊叹。

然而,事实的情况却是:

人们渐渐记不起《道德经》,传统的文化节日受不到人们的重视。

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

第二,文化逆差现象严重。

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

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销往一些亚洲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

文艺影视也有类似状况。

据北京演出行业协会统计,2008年国内艺术团体的北京演出次数与2007年相比,减少1.56%,但与此相反,外国剧团在北京演出的次数增加36.3%。

[ZW(]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官网)]中国出口到国外上映的电影可谓凤毛麟角,而国外利用中国文化元素拍成的电影在中国市场上却赚到盆满钵满,《花木兰》、《功夫熊猫》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三,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

在我国文化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专业文化人才的缺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现在我国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的一个原因,不是我们缺乏形成软实力的文化资源,而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传播中国文化

3.中国电视剧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活动呈现多姿多彩。

电视剧作为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大众文化

当今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它已是多元文化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

(二)中国电视剧

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之一,中国电视剧也经历了突出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电视剧以超越电影、小说戏剧等其他叙事艺术形式的巨大影响力,植根于中国受众的社会文化生态及社会生活及日常生活,电视剧是电视节目中最为成熟的内容产品。

电视剧产业优势最早实现市场化、规模化、商品化的电视产业类型。

1978年到1989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处于萌芽阶段,1990年到2003年中国电视剧处于发展阶段,2004年到现在中国电视剧产业处于逐步成熟阶段。

从1978年开始,中国电视剧产业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初期局部单方面的市场突破逐步进入产业的全面发展阶段。

近年,电视剧供大干求的供需矛盾非常明显,电视剧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相应提升,总量绝对过剩与精品相对不足的局面仍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

剧本创作环节支撑不足优秀剧本难以孕育;制作环节资金压力大,精细制作难以实现;发行环节缺失,交易播出风险难以控制。

四.中韩电视剧文化传播的对比

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将加速各种文化的传播交流和相互融合,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文化间彼此借鉴、认同、吸收并相互交融。

电视传媒则透过自身平台促进了这种沟通交流的发生,使不同文化的融合,从各自身上吸收具有生命力的成分,融合成一种富有影响力的文化。

电视无疑提供了展示不同文化肌体的平台,电视剧似乎历史地被推到了潮头,它以当下传播最广泛、受众最多、渗透最深的优势成为文化交流互动中最为直接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作用物,它既提供了反映文化变迁的丰富素材;同时,社会文化又对电视产生作用,影响电视本身的文化品格,进而影响受众的文化人格。

电视作为特定文化的载体,被人戏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私生活”,正如在爱情中可以表现一个人全部的道德风范,在反映“私生活”的电视文化中也最能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的大众行为与思维模式、审美趣味及欣赏习惯等等。

作为特定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特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在电视作品中确实充满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因子。

(一)“韩流”涌动的文化现象

1993年中国首次引进并播放韩剧《嫉妒》。

1997年,讲述保守家庭和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韩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打响了韩剧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枪。

此后,《蓝色生死恋》、《玻璃鞋》、《爱上女主播》、《澡堂老板家的男人》等剧在全国相继热播,而几乎每一部播出后都得到了各阶层中国观众的一致认可。

韩国电视剧至今已经在亚洲国家流行了十余年,其势头非但没有减弱的征兆,反而大有愈演愈烈的迹象。

在20世纪90年代,在这个阶段,韩国电视剧已经开始积蓄力量,寻找突破的时机。

当年轻一代韩国艺术工作者从国外学成归来,并带着先进的制作理念投入到韩国的电视剧制作当中的时候,韩剧终于崭露头角,开始在亚洲国家大放异彩。

这些电视剧可谓名利双收,在赚到大把金钱的同时,把韩国的文化输送到了更多的地方。

据韩国文化观光部表示韩国电视节目出口额自1999的761.5万美元,提高至2001的1235.6万美元,其中2001韩剧出口达9515集,额约达790万美元;2002韩剧外销收入达到1639万美元,出口集为12363集;2003韩国电视台节目进出口情形为,出口比2002增长46%,达4300万美元,进口则约2800万美元,在节目出口产品中,韩剧就占86%(亦即约3698万美元),因此韩剧成为韩国电视最大的输出品。

出口市场以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为主,一些经典剧目还出口到俄罗斯、埃及和阿拉伯半岛。

(二)韩剧文化的传播范式

1、“使用与满足”的受众观——韩剧对社会心理的认同

“使用与满足”研究(usesandgratificationapproach)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这种新型的受众理论,虽然过分强调了受众的主观选择的随意性,有矫枉过正的一面。

但它为传播学的受众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受者中心论”,挑战了传统的“传者中心论”的主导地位。

体现了新型受众研究理论中“受众本位”和“人文关怀”的人本主义思想。

韩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必须要满足各国观众的“心理需求”。

对受众的满足程度越高,其市场消费使用量也就越大。

(1)制作精良,对纯真唯美的修饰

爱情、亲情、友情和信义是韩剧的表现主题,也是最打动观众情感的核心内容。

韩剧为亚洲的观众所普遍喜爱,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它充分考虑到亚洲文化圈集体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审美趋向,并以传统的手法进行了真实的表现。

作为韩剧中的重头戏,恋爱场景的处理一般都比较含蓄,点到为止,很少有让人肉麻的激情戏表演,这反而产生出了比较纯粹的唯美效果。

韩剧力求诗化的画面风格,像薄雨、雪原、浓雾、湖滨、村庄、枫林等,自然的美在镜头中得到了精致的呈现,带给观众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

而音乐旋律也根据剧情的需要不断转换,音画相配,与剧中人物的情感遭遇形成了完美的共振,在音乐合成方面表现出精准的技术。

(2)选材贴切,对温情和欢娱的期待与满足

在这个拥有众多选择的时代,我们感到迷茫和困惑。

韩剧就抓住这种心态是电视剧成为人们的消遣之地。

因为它本身没有寄托什么,所以避免了艰难的自醒和思考,比较轻松。

但并不是说港台韩日如今的创作倾向全是单纯的消闲和娱乐,没有任何的底蕴。

恰恰相反,在一些优秀的电视剧中,生活化的气息,人物的对白,以及对这些人物生活状态或方式的转变,都留有给人思考的余地,尤其是反映生活的原生态的剧目。

实际上,艺术就是来源生活,正是生活的平淡无奇,才造就了这些剧作者的灵感,把生活比较真实的一面展示给观众,并试图在这些简单和平淡的故事中讲述各种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迎合了今日观众对温情的期待。

(3)政府的支持与积极参与,推动了韩剧在世界文化贸易中的流通。

《冬日恋歌》在日本掀起的“韩流”业已成为2004年韩国文化外交的重大收获。

在此基础上韩国外交部积极开展影视对外交往,正在以低价向阿拉伯国家推销韩剧,占领影视文化市场。

韩国政府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基本国策。

韩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提供专门资金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向海外输出韩剧的运作中,韩国政府不仅出资赞助,还参与策划宣传。

(4)生产模式灵活:

韩国电视连续剧《蓝色生死恋》和《冬季恋歌》的导演尹锡湖在介绍韩国电视剧的制作时曾说:

“韩国电视剧是在流水线上完成的艺术作品,是有它自己独特的规律的。

”尹锡湖对韩国目前的电视剧生产环境相当满意,他认为现在从事电视剧生产的所有人员都非常专业,他们大都受过专业教育,对工作十分敬业。

韩剧在后期制作上追求尽善尽美,完全按照电影镜头的标准精雕细琢,使每个镜头都充满美感。

正是整个行业人员在每个环节上的共同努力,才使得韩剧在亚洲久盛不衰。

韩剧在制作方式上有别于中国电视剧的生产。

中国电视剧需要编剧先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要把这个故事编写成剧本,最后导演与编剧对剧本进行完善之后,才进入拍摄阶段。

而韩国电视剧不是这样。

韩剧在制作之初,并不知道剧情将如何发展,也不知道将拍摄多少集,更不知道人物的命运将是怎样的。

它是在拍摄过程中,在观众反馈的基础上逐步完成的。

如在韩国播出两个多月的SBS电视剧《爱在哈佛》,在进入完结篇时,在众多fans的极力争取下,剧组居然更改了事先预定的结局:

金泰熙在《爱在哈佛》中免于一死,并且与金来沅有情人终成眷属,步入礼堂。

(5)韩剧在外销之前都经历了国内的市场考验,像我们熟悉的《初恋》、《爱情是什么》、《大长今》和《看了又看》,这些都是韩国国内收视率排行在前20位以内的优秀作品,赢得国外观众的喜爱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三)中国电视剧的现状

目前国内每年电视剧的产量超过13000集,年产量已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剧生产国。

但是对比市场交易总额和全年投资总量,电视剧市场整体呈现出供大于求,形成卖片积压。

电视荧屏出现一窝蜂现象,什么走俏就拍什么,使得各个电视台播出同样的电视剧同一时间,跟风现象严重。

整个电视行业产业链倒置,对整个制作群体缺乏规划,入行门槛低,投机成分大。

在海外销售中,我国文化部门在输出文化产业的意识方面不如韩国坚决。

由此而然的文化产业管理理念也缺乏对外输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战略。

国产影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弘扬主旋律的,如《沙场点兵》《国家利益》红岩》《焦裕禄》;另一种是娱乐性的,即所谓顺应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的。

从效果看,前一类的对象,主要是国内观众,少有文化输出的诉求,而且披上了一层羞于言利的神圣光环;后一类电视剧的产业意识倒是浓重了,但在其中掺杂了不少消解东方传统生活方式和道德准绳的内容,鲜有韩剧那样输出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力作。

公平的说,最近许多省市政府已经注重文化产业的输出,但是毋庸讳言,我们与韩国的差距也是明显的。

以上海、重庆、山东3个省市为例,有的是在党委宣传下面设立一个办公室,有的搞成一个有党政部门领导的国有文化产业公司,有的则把文化产业推到市场上,且不说政府投入资金和参与文化输出,就是推出扶持问哈输出茶叶的法制法规也显得没有章法。

从这个意义上说,韩剧的运作方式有许多值得我们鉴戒的内容。

据《环球》刊发的《中国电视剧“走出去”的困惑》一文中,列举了国家广电总局对中国电视剧为何在“走出去”的道路上步履蹒跚做了三点分析:

第一,政府主导作用不够显著,各种行政手段和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够,;第二,管理部门、制作机构和创作人员的外宣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三。

海外推广力度不够。

反思今天中国的电视剧,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题材干涸。

仍然缺乏适应和反映社会文化变迁的题材和多元化广角度的电视作品。

创作理念的落后与功利是桎梏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2.体制政策带来一些误区。

媒体整合是国家面对入世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如在有线电视台与无线电视台合并、组建电视产业集团、促进产业化建设等过程中,因存在着重资源、轻队伍的倾向,使得在高楼大厦不断崛起的同时,电视剧的制作质量却徘徊不前,国内电视剧市场正面临着萎缩乃至停滞的危险。

3.审片机制与图解政治。

作为电视剧市场方向的导航者,审片时体现出一些终极关怀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把审查标准定得过于功利化,若从责任或教化的角度来审视电视剧作品,可能会忽略电视媒体所特有的属性。

把主旋律等同于宣传品,等同于政策或形势的图解,忽略了对生活内涵的审美表现,势必会对电视剧创作产生误导作用。

4.恶意炒作现象仍然存在。

包装宣传是市场行为的正当之举,但要适可而止,尤其是要与剧作的拍摄质量相吻合。

5.缺乏真正的文艺批评。

一种最优良的批评生态环境应该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客体——生动、丰富、复杂而又奥妙无穷的电视剧艺术现象的最充分展示;第二方面是主体——聪慧、睿智、坚实而又富有活力的电视剧批评人的综合素质的最优化表现;第三方面是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多元、灵活、科学而又行之有效的电视剧批评方法的最佳状态使用。

(四)对中国文化出口的启示

通过与韩剧的对比,我们获得一些值得思考的触点,共同来分析和借鉴。

1.真正把脉观众喜欢的,真正了解与观众心理走向对观众的心理渴求的理解和感知,对整个作品可能对观众产生的心灵的感受,创作者应该有宏观的了解和分析,只有懂得了观众才能创作好的作品,给人以享受。

2“社会文化心理”的满足: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它找到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契合点,实现了社会文化心理的接近。

立足民族传统,依托东亚文化,面向世界性主题,在不断开放中走向成熟。

韩剧的成功提示我们,只有保持不断开放的文化姿态,相互吸纳,相互融合,才能够推陈出新,在民族形式、当代生活和世界情感之间搭建起通向艺术美的桥梁。

3.政策环境—政策法规的扶植。

政策环境对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传播学的控制分析的角度讲,任何大众传播机构作为信息的传播者,都不能随心所欲的传播信息,它的传播行为总是受到社会特定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规、文化范式构成的潜网的深层控制。

电视剧作为一种文本信息,它的生产和传播也必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以政策和法规的影响最为突出。

第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各种行政手段和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第二,管理部门、制作机构和创作人员的外宣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三。

加大海外推广力度。

4中国电视剧要树立全球意识.电视剧创作中抓住中华民族传统故事文化的精髓,并掌握华语区大众文化的共同特点,中国电视剧的前景将是非常光明的。

《红楼梦》、《西游记》、《努尔哈赤》、《三国演义》、《水浒传》、《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电视剧就曾在香港、台湾、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播出。

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凝聚着为中华文化所珍视的审美传统和艺术精神的电视剧,在亚太地区成功发行,表明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对亚洲各国的深刻影响,而这些电视剧传统的叙事类型、传统的审美规范和传统的文化内容,作为全世界华人文化圈的心理共鸣点,为中国电视剧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文化基础。

5.运作机制。

原中央电视台台长、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杨伟光表示,电视剧要走出去,关键是要提高电视质量,避免制作上的粗制滥造;还应当建立常年的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在为内地电视制作公司提供公平竞争平台的同时,也能向海外购买电视剧的机构提供一个展示平台。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取市场的手段,适应市场需求,也制造市场需求。

所以电视剧走出去,应该在观念上弱化行政诉求,而更多地依靠市场杠杆自然而然地来完成。

五.结论

中国电视剧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有其独特的特质,但也有着制约其发展的不足。

本文给予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通过与韩剧成功的比较,为提高中国电视剧的竞争力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出建议。

中国电视要寻找出路,当前首先要认识自我,突出对我们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的认同,保持本土文化族群的特色,凸显本土文化的主体性及尊严放在第一位,惟此,才能在面对多元文化竞争地格局中开拓文化互动整合的新局面,为中国电视整体突围走向世界寻找界碑。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一方需要走出去,借鉴新鲜模式和表达手段,营造更加宽松的媒介生态;更重要的是努力保持我们的民族特色,保持中国电视剧本身的叙事机制与民族叙事审美传统从而找到中西文化的契合点、兴奋点以及西方的审美习惯和接受方式。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将如同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样,要经过相当一段过程才能真正参与全球的文化产业竞争中去。

在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制订适合我们国情的发展计划,传承民族精神,打造民族品牌,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事业。

同时,积极参与文化对外交流活动,积极施行平等互利、友好的文化外交政策,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