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4559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9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考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考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考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考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docx

《中考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docx

中考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中考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天雨墙坏雨:

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

2、妇抚儿乳乳:

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

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

4、会宾客大宴  会:

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

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

6、腰白玉之环腰:

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

7、狼不敢前前:

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

8、恐前后受其敌敌:

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

9、一狼洞其中洞:

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

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

11、听妇前致词前:

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石壕吏》

12、每至晴初霜旦霜:

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

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

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

14、皆披发文身文:

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

15、以光先帝遗德 光:

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

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

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

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

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

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满井游记》

茗:

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

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

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

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目:

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

20、尉果笞广笞:

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

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下:

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

22、陈胜王王:

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

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

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

24、功宜为王功:

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

25、皆刑其长吏 刑:

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

26、策勋十二转  策:

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

27、愿为市鞍马  市:

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木兰诗》

28、处处志之  志:

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桃花源记》

29、未果,寻病终果:

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桃花源记》

30、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

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

《唐雎不辱使命》

3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缟素:

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

《唐雎不辱使命》

32、恵子相梁相:

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恵子相梁》

3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幅:

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

《曹刿论战》

34、一鼓作气公将鼓之鼓:

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曹刿论战》

35、肉食者谋之,又何加间焉间:

名词用作动词,参与。

《曹刿论战》

36、驴不胜其怒,蹄之蹄:

名词用作动词,踢。

《黔之驴》

3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

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童趣》

38、策之不以其道策:

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

《马说》

39、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饷:

名词用作动词,送食物。

《观刈麦》

4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1、行舟绿水前行:

名词用作动词,前行。

《次北固山下》

4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名词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伤仲永》

4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

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

 《核舟记》

44、造化钟神秀钟:

名词用作动词,聚集。

《望岳》

45、浑欲不胜簪簪:

名词用作动词,插簪。

《春望》

46、听妇前致词前:

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石壕吏》

47、客此客:

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湖心亭看雪》

48、大雪三日雪:

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湖心亭看雪》

49、任意东西东西:

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

《与朱元思书》

50、腰白玉之环腰:

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

5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

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

《岳阳楼记》

52、歌以咏志歌:

名词用作动词,写诗歌。

              《观沧海》

 

(二)名词作状语

1、吾日三省吾身日:

名词作状语,每天。

《〈论语〉十则》

2、学而时习之时:

名词作状语,按时。

《〈论语〉十则》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隆中对》

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外:

名词作状语,对外。

内:

名词作状语,对内。

《隆中对》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

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小石潭记》

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名词作状语,向西。

《小石潭记》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亭记》

9、山行六七里山:

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醉翁亭记》

10、东临碣石  东:

名词作状语,向东。

《观沧海》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

名词作状语,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愚公移山》

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

名词作状语,用船。

《黔之驴》

14、北饮大泽  北:

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

《夸父逐日》

15、道渴而死  道:

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夸父逐日》

16、孔子东游东:

名词作状语,往东方。

《两小儿辩日》

17、其一犬坐于前 犬:

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

18、复前行  前:

名词作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

19、石青糁之石青:

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核舟记》

20、空谷传响空谷: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三峡》

21、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

名词作状语,像玉城一样。

雪岭:

名词作状语,像雪岭一样。

《观潮》

22、手自笔录手:

名词作状语,亲手。

笔:

名词作状语,用笔。

《送东阳马生序》

2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

名词作状语,每天。

《伤仲永》

24、夜篝火,狐鸣呼曰篝:

名词作状语,用篝罩。

《陈涉世家》

25、四面竹树环合环:

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

《小石潭记》

26、中军置酒饮归客中军:

名词作状语,在中军帐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名词作形容词:

1、宜乎众矣众:

名词作形容词,很多,多。

《爱莲说》

2、其色墨墨:

名词作形容词,黑色。

《核舟记》

3、道阻且右右:

名词作形容词,弯曲。

《蒹葭》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二)

 

动词活用

(一)动词作名词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

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三峡》

2、猛浪若奔奔:

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

《与朱元思书》

3、宜枉驾顾之驾:

动词用作名词,指车、马。

《隆中对》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

动词用作名词,战马。

《木兰诗》

5、传不习乎传:

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论语〉十则》

6、选贤与能能:

动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

《大道之行也》

7、照无眠无眠:

动词用作名词,无眠的人。

《水调歌头》

8、入则无法家拂土入:

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动词用作名词,国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止增笑耳笑:

动词用作名词,笑料。

《狼》

 

(二)动词作副词:

寻病终寻:

动词作副词,不久。

《桃花源记》

 

(三)动词作状语:

忽啼求之  啼:

动词作状语,哭着。

《伤仲永》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三)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一)使动用法

1、此教我先威众耳威: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威服。

《陈涉世家》

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恼怒。

《陈涉世家》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

劳: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疲劳。

饿: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资财缺乏。

乱: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动:

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坚韧。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巩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闻寡人之耳者闻: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邹忌讽齐王纳谏》

6、乱花渐欲迷人眼  迷:

动词使动用法,使……眼花缭乱《钱塘湖春行》

7、清风半夜鸣蝉鸣:

动词使动用法,使……鸣叫。

  《西江月》

8、无案牍之劳形劳: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爱莲说》

9、望峰息心息:

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

   《与朱元思书》

10、食之不能尽其材尽: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

   《马说》

11、凄神寒骨凄: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寒透。

《小石潭记》

12、请广于君广: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唐雎不辱使命》

13、因屏人曰屏: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退避。

《隆中对》

 

(二)意动用法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

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异。

《伤仲永》

2、父利其然也利: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

《伤仲永》

3、邑人奇之奇: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伤仲永》

4、故人不独亲其亲亲:

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亲人。

《大道之行也》

5、不独子其子子:

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孩子。

《大道之行也》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醉翁亭记》

7、先主器之器: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

《隆中对》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9、轻寡人与轻: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轻视,小看。

 《唐雎不辱使命》

 

10、其家甚智其子  智: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智子疑邻》

11、智子疑邻智: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智子疑邻》

12、渔人甚异之 异: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诧异。

《桃花源记》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四)

形容词活用

 

(一)形容词作名词

1、将军身被坚执锐坚:

形容词用作名词,铁甲。

《陈涉世家》

锐:

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2、此皆良实良:

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的人。

实:

形容词用作名词,忠实的人。

《出师表》

3、温故而知新  故:

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知识。

《<论语>十则》

                       新:

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知识。

4、众妙毕备妙:

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

《口技》

5、二男新战死新:

形容词用作名词,新近。

《石壕吏》

6、亲旧知其如此旧:

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

《五柳先生传》

7、百废俱兴废:

形容词用作名词,废弃的事。

《岳阳楼记》

8、落红不是无情物红:

形容词用作名词,花。

《己亥杂诗》

9、吾与汝毕力平险险: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愚公移山》

10、义不杀少而杀众        义:

形容词用作名词,少数人。

                       众:

形容词用作名词,多少人。

     《公输》

 

(二)形容词作动词

1、贤于材人远矣贤:

形容词用作动词,胜过,超过。

 《伤仲永》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

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兴。

《五柳先生传》

3、如鸣珏环,心乐之乐:

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

《小石潭记》

4、日光下澈澈:

形容词用作动词,透射。

《小石潭记》

5、吾义固不杀人义:

形容词用作动词,按道义(行事),坚持道义。

《公输》

6、公输盘之攻械尽尽:

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公输》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

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恢弘志士之气恢弘:

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扩大。

《出师表》

9、亲贤臣,远小人亲:

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远:

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

《出师表》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

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邹忌讽齐王纳谏》

11、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

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

  《口技》

12、而日中时远也 远:

形容词用作动词,离人远。

      《两小儿辩日》

13、而日中时近也 近:

形容词用作动词,离人近。

     《两小儿辩日》

1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热:

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热。

                        凉:

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凉。

           《两小儿辩日》

1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

形容词用作动词,显灵。

《陋室铭》

16、惟言德馨  馨:

形容词用作动词,香气远播,美名远扬。

 《陋室铭》

17、欲穷其林  穷:

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尽。

    《桃花源记》

18、明月别枝惊鹊惊:

形容词用作动词,惊动。

《西江月》

19、香远益清远: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清:

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得清香。

    《爱莲说》

20、既而渐近近:

形容词用作动词,逼近。

《观潮》

21、互相轩邈轩:

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伸展。

邈:

形容词用作动词,往远处伸展。

《与朱元思书》

22、风烟俱净净:

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

     《与朱元思书》

23、亦不详其姓字详:

形容词用作动词,清楚的知道。

     《五柳先生传》

24、一食或尽粟一石尽:

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光,吃尽。

     《马说》

25、低绮户低:

形容词用作动词,低照。

《水调歌头》

26、散入珠帘湿罗幕湿:

形容词用作动词,渗湿或沾湿。

《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

27、波色乍明明:

形容词用作动词,发出亮光。

          《满井游记》

28、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怪:

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怪。

《陈涉世家》

29、天下苦秦久矣苦:

形容词用作动词,为……所苦。

   《陈涉世家》

30、此教我先威众耳威:

形容词用作动词,树立威信。

           《陈涉世家》

31、人恒过过:

形容词用作动词,犯过失,犯错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形容词作状语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

形容词作状语,在空中。

《小石潭记》

 

(四)形容词作副词

1、宾客意少舒少:

形容词作副词,稍微。

《口技》

2、良多趣味良:

形容词作副词,实在,真的。

             《三峡》

 

 

二、初中文言文练习题

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

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

   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

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

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

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

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

弟总宜平心静气。

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①日:

一天天地。

②朴陋:

粗俗鄙陋。

③颐指气使:

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1)请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③悲守穷庐________

④此即日习于傲矣________

(2)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静以修身/皆以美于徐公

B. 险躁则不能治性/至则无可用

C. 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D. 车马仆从习惯为常/二虫尽为所吞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4)【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________”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诫弟弟,提出做事宜“________”,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________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

(5)【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

【答案】

(1)实现远大目标;振奋精神;偏偏简陋的房屋;习惯,熟悉

(2)C

(3)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

(4)遂成枯落;平心静气;躁(险躁/焦躁)

(5)培养俭的习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如【乙】文所说并不是“锦衣玉食”才是奢,如果“皮袍呢褂”随处都是,“车马仆从”成为习惯,这样就靠近奢而远离俭了。

所以要提醒自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节俭,不过度消费。

【解析】【分析】⑴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

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①致远:

实现远大目标;②励精:

振奋精神;③穷庐:

偏偏简陋的房屋;④习:

名词,习惯,熟悉。

⑵A表目的,来/认为。

B那么/表转折,可是,却。

C都是顺接连词。

D以为/被。

故选C。

⑶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澹泊:

同“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志:

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句意是:

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

⑷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作答。

甲文写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句子是“遂成枯落”,乙文强调“平心静气”。

两文都提倡“静”,就是要静心,心态平正,不能“险躁”或“焦躁”。

⑸根据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正确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即可。

培养俭的习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节俭,不过度消费。

故答案为:

⑴①实现远大目标;②振奋精神;③偏偏简陋的房屋;④习惯,熟悉。

⑵C;

⑶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

⑷①遂成枯落;②平心静气;③躁(险躁/焦躁)。

⑸培养俭的习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如【乙】文所说并不是“锦衣玉食”才是奢,如果“皮袍呢褂”随处都是,“车马仆从”成为习惯,这样就靠近奢而远离俭了。

所以要提醒自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节俭,不过度消费。

【点评】⑴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

答题时应注意,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⑵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

答题时应注意,要尽可能地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的知识。

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扩展衍生的,结合句意解释。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答题时应注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⑷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括作答。

⑸本题考查探究启发。

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结合自己的体会作答。

【附参考译文】

   【甲】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南北雨泽各异。

西北春时率多大风而少雨有亦霏微。

故少陵谓“润物细无声”。

而东坡诗云:

“春雨如暗尘,东风吹倒人。

”韩持国亦有“轻云薄雾,散作催花雨”之句。

至秋则霖霪苦雨,岁以为常。

二浙四时皆巨风。

春多大雷雨,霖霪不已。

至夏为“梅雨”,相继为“洗梅”。

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自此雨不周遍,犹北人呼“隔辙”也。

迨①秋,稻欲秀熟,田畦须水,乃反亢旱。

余自南渡十数年间,未尝见至秋不祈雨。

此南北之异也。

(节选自庄绰《鸡肋编》)

【注】①迨:

等到,到。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具答之             具:

________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________

③岁以为常           岁:

________

④霖霪不已           已:

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北春时/率多大风而少/雨有亦霏微                   

B. 西北春时/率多大风而少雨/有亦霏微

C. 西北春时率/多大风而少雨/有亦霏微                   

D. 西北春时率/多大风而少/雨有亦霏微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余自南渡十数年间,未尝见至秋不祈雨。

(4)【甲】文“渔人甚异之”的“异”和【乙】文“南北雨泽各异”的“异”,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详细;邀请;每年、年年;停止

(2)B

(3)①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相互听见。

②我自从南迁到江南十几年间,未曾见过到了秋天不求雨的事。

(4)【甲】文的“异”是诧异桃花林优美新奇的景观。

【乙】文的“异”是南北降雨的不同情形:

北方春季少雨,秋天绵延多雨;南方春季多大雷雨并延至夏季,秋天大旱无雨。

【解析】【分析】

(1)根据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具、延、岁”都是古今异义词。

(2)结合句意及语法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