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化学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草编制品
B.铁粉可用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C.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盛装食品
D.“地沟油”回收后可用于制作肥皂
2.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材料所属类别错误的是()
A.蚕丝——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B.光导纤维——无机非金属材料
C.玻璃钢——金属材料D.保鲜膜——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
B.Na+的结构示意图:
C.氯化钙的电子式:
D.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4.下列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趋势与图一致的是
A.
B.
C.
D.Ba(OH)2·H2O+2NH4Cl==BaCl2+2NH3↑+10H2O
5.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B.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C.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只含非金属元素的物质一定不含离子键
6.下列化合物的类别完全正确的是( )
A.Na2CO3、碱、电解质B.MgO、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
C.H2SO4、酸、电解质D.CO2、酸性氧化物、电解质
7.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明矾用作净水剂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C.清晨在密林中看到缕缕光束D.向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红褐色沉淀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
D.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9.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N2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B.NO、NO2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在
C.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NH3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
D.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铜、银等不活泼金属
10.下列有关烃的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两种分子的空间构型都是平面型
B.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甲烷和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丙烷和丁烷都有同分异构体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M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3.2gO2和O3混合气体中的氧原子数为0.2NA
C.1.6gCH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5NA
D.5.6LC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1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
、
B.
、
、
、
C.
、
、
、
D.
、
、
、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铁溶液中加入铜粉:
Fe3++Cu=Fe2++Cu2+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Ba2++
=BaSO4↓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通入氯化氢:
+2H+=CO2↑+H2O
D.向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2NH3·H2O+SO2=2
+
+H2O
14.实验室配制500mL0.2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称量时,若将Na2CO3固体置于托盘天平右盘,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B.将Na2CO3固体置于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将配制好的Na2CO3溶液转移至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15.某溶液中仅含有H+、Al3+、Cl-、
四种离子,其中H+的浓度为0.5mol·L-1,Cl-的浓度为0.2mol·L-1,Al3+的浓度为0.1mol·L-1,则
的浓度是
A.0.15mol·L-1B.0.25mol·L-1
C.0.3mol·L-1D.0.4mol·L-1
16.如图所示,将锌片和铜片按不同方式插入稀硫酸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电子经导线从铜片流向锌片
B.两烧杯中锌片上均发生还原反应
C.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D.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
17.用稀硫酸与过量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欲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升高温度B.滴加少量浓硫酸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改用等质量的锌粉
18.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反应A(s)+2B(g)
C(g)+D(g)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C.C与D的物质的量相等D.消耗1molB的同时生成0.5molD
19.镭(R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第ⅡA族,下列关于镭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测错误的是
A.镭的原子半径比钙的大B.氯化镭的化学式为RaCl2
C.单质镭不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D.氢氧化镭的碱性比氢氧化钙强
20.下列装置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验证SO2漂白性
C.收集SO2
D.处理含SO2的尾气
21.Cr2O
毒性较强,常用NaHSO3处理工业废水中的Cr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r2O
+3HSO
=2Cr3++3SO
+4H2O。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r2O
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
B.Cr3+是氧化反应的产物
C.HSO
发生还原反应
D.生成1molCr3+时转移6mol电子
2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B
将某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溶液退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C
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硝酸
无明显变化
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D
将点燃的镁条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壁上有黑色颗粒附着
二氧化碳作氧化剂
A.AB.BC.CD.D
23.甲、乙、丙三种物质含有同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甲
乙
丙
A.若甲为氯气,则丁可以是铁
B.若甲为铁,则丁可以是氯气
C.若甲为氢氧化钠,则丁可以是二氧化碳
D.若甲为二氧化碳,则丁可以是氢氧化钠
2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溶剂CCl4可由CH4与Cl2反应制得
B.乙烯和丙烯可通过石油裂解的方法大量获得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退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25.将26.4gNa2O与Na2O2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反应后水溶液增重24.8g,则原混合物Na2O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
3B.3:
1C.13:
31D.31:
13
二、填空题
26.牛奶中的乳糖在有益菌的作用下可转化为乳酸,因此可将牛奶发酵成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饮用的酸牛奶,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
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分子中所含官能团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名称)。
(2)乳酸的某些化学性质与乙醇相似,如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乳酸之间可以反应生成含三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A(C6H10O5),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27.某同学利用如下实验装置制备少量的漂白粉。
回答下列问题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B中反应放热会使体系温度升高,导致氯气和石灰浆发生副反应产生杂质Ca(ClO3)2,该副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为防止该副反应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4)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三、有机推断题
28.利用如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铁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
图中甲~己均含铁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K2FeO4常用作杀菌消毒剂,从铁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是因其具有____性;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
b.属于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
c.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2)已知甲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HNO3―→戊+己+NO↑+H2O(方程式未配平)。
若产物中戊和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甲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3)戊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丙,放置一段时间后丙转化为丁,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现象为______。
四、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9.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常温下,A、C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液体,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D与C同主族。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B、C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D、E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3)A、C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常用于制备C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暂时的,可用于漂白草编制品,A正确;
B.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利用Fe的还原性,B正确;
C.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不可用于盛装食品,聚乙烯塑料制品可以,C错误;
D.“地沟油”主要成分仍然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经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D正确;
故选C。
2.C
【详解】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玻璃钢是以玻璃纤维做增强体、合成树脂做基体的复合材料,不是金属材料,C项错误,符合题意;
D.保鲜膜属于塑料,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
A.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为
P,A错误;
B.Na+形成稳定的结构结构示意图为
,B正确;
C.氯化钙的电子式为
,C错误;
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
A.
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不符合;
B.
多数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B不符合;
C.
铝热反应是典型的放热反应,故C符合;
D.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
C。
5.A
【详解】
A.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存在离子键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故A正确;
B.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存在共价键,比如氢氧化钠,故B错误;
C.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氢气,氧气等是单质,故C错误;
D.非金属元素也可以形成离子,比如铵根离子,可以形成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
A。
6.C
【详解】
A.Na2CO3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电解质,属于盐类,A选项错误;
B.MgO在熔融状态能导电,属于金属氧化物,属于电解质,B选项错误;
C.H2SO4为二元强酸,是电解质,C选项正确;
D.CO2溶于水并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够导电,但不是本身导电,因此CO2属于非电解质,D选项错误;
答案选C。
7.D
【详解】
A.明矾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形成了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故A与胶体性质有关;
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是利用胶体的聚沉现象,故B与胶体性质有关;
C.清晨在密林中看到缕缕光束,是因为空气中形成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造成的,故C和胶体性质有关;
D.向三氯化铁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红褐色沉淀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铁难溶,故D与胶体性质无关,
故选D。
8.B
【详解】
A.分液时,为了保证两层溶液不相互污染,先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故A正确;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该悬在试管口上方,故B错误;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防止液体流出,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
D.过滤时,防止液体飞溅,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故D正确,
故选B。
9.B
【详解】
A.N2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选项A正确;
B.NO、NO2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其中NO遇氧气可以与之反应生成NO2,选项B错误;
C.浓盐酸易挥发,与氨气反立生成氯化铵,可以看到白烟,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NH3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选项C正确;
D、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铜和银反应,所以可溶解铜、银等不活泼金属,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0.A
【详解】
A.乙烯空间结构为平面型,苯分子的空间结构也为平面型,A正确;
B.乙烯中有双键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聚乙烯中不存在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错误;
C.甲烷是饱和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
D.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D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
A.0.1molMg(2.4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A错误;
B.假设该气体全部为3.2gO2,物质的量是0.1mol,含有氧原子为0.2NA,若全部为3.2gO3,混合气体中的氧原子数为0.2NA,B正确;
C.一个CH4分子中含有4个C—H键,则0.1mol(1.6g)CH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C错误;
D.未指明5.6LCO2处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含有的分子数,D错误;
答案为B。
【点睛】
O2与O3均由氧原子构成,则N(O)=
NA。
12.C
【详解】
A.
、
能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
B.
、
、
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
、
、
、
离子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选;
D.
、
能够反应生成亚硫酸弱电解质,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C。
13.D
【详解】
A.向硫酸铁溶液中加入铜粉:
2Fe3++Cu=2Fe2++Cu2+,故A错误;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Ba2++2OH-+Cu2++
=BaSO4↓+Cu(OH)2↓,故B错误;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通入氯化氢:
+H+=CO2↑+H2O,故C错误;
D.向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2NH3·H2O+SO2=2
+
+H2O,故D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
A.称量时,若将Na2CO3固体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的实际质量应该是砝码减去游码的质量,所以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故A正确;
B.溶解过程应该在烧杯中进行,转移之前溶液要恢复室温,故B正确;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
D.容量瓶不能长时间存放药品,所以将配制好的Na2CO3溶液转移至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故D正确,
故选C。
15.C
【详解】
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有c(H+)+3c(Al3+)=c(Cl-)+2c(
),即0.5mol/L+3×0.1mol/L=0.2mol/L+2c(
),解得c(
)=0.3mol/L;
故选:
C。
16.D
【分析】
甲装置是原电池,锌比铜活泼,锌为负极,乙装置不是原电池,锌直接与稀硫酸反应,以此解答。
【详解】
A.甲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原电池,锌是负极,铜为正极,甲中电子经导线从锌片流向铜片,故A错误;
B.甲装置中锌是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乙装置中锌直接与稀硫酸反应,锌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甲装置是原电池,锌是负极,铜为正极,铜片上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有氢气产生。
甲装置中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C错误;
D.两个装置中均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则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原电池的判断方法,再结合金属失电子的难易程度确定正负极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
17.B
【分析】
加热、增大浓度、增大接触面积、构成原电池,均可加快反应速率。
【详解】
A.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A正确;
B.滴加少量浓硫酸,硫酸的物质的量增大,生成氢气的体积偏大,B错误;
C.锌置换出铜,形成铜锌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增大,C正确;
D.改用等质量的锌粉,固体的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D正确。
故选B。
18.A
【分析】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注意该反应中A为固体,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前后相等的特点。
【详解】
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但A为固体,正反应是气体质量减小的反应,即密度减小的反应,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
B.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所以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据此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
C.生成物C与D的化学计量数相等,无论是否达到平衡,C与D的物质的量总是相等,C错误;
D.消耗1molB是正速率,生成0.5molD也是正速率,不能说明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时注意反应可逆的特点,注意反应物A为固体和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密度变化,压强不变。
19.C
【详解】
A.镭(R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第ⅡA族,与Ca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镭的原子半径比钙的大,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Ra是第ⅡA族,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氯化镭的化学式为RaCl2,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Ca与水剧烈反应,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金属性:
Ca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金属性:
Ca故选:
C。
20.A
【详解】
A.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不能用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SO2,应使用浓硫酸,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导管“长进短出”,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将进气管伸到瓶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长进短出,故C正确;
D.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和碱反应,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含有二氧化硫的尾气,故D正确。
故选A。
21.A
【详解】
A.Cr2O
中Cr元素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价,化合价降低,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故A正确;
B.Cr3+是化合价降低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
C.HSO
中S元素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6价,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铬元素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价,因此生成1molCr3+时转移3mol电子,故D错误。
答案为A。
22.D
【详解】
A.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可能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4、BaCO3、BaSO3等,所以,该溶液中可能含Ag+或CO32-、SO32-、SO42-,故不能确定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故A错误;
B.将某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退色,说明该气体具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是SO2,故B错误;
C.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硝酸,因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铁钝化,阻碍反应继续进行,故C错误;
D.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氧化镁和碳,所以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壁上有黑色颗粒附着,在该反应中,CO2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D正确。
答案选D。
23.B
【详解】
A.若甲为Cl2,丁是铁,则乙是三氯化铁,丙是氯化亚铁,符合转化关系,A正确;
B.甲为铁,丁是氯气,则乙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氯气不反应,不符合转化关系,B错误;
C.甲为NaOH,丁是CO2,则乙为碳酸钠,丙为碳酸氢钠,符合转化关系,C正确;
D.甲为二氧化碳,丁是氢氧化钠,则乙是碳酸氢钠,丙为碳酸钠,符合转化关系,D正确;
答案选B。
24.D
【详解】
A.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可以制取CCl4,A正确;
B.石油裂解的目的主要是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如乙烯、丙烯等,B正确;
C.乙醇溶解于Na2CO3溶液中,乙酸和Na2CO3溶液反应有气体生成,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Na2CO3溶液,出现分层现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正确;
D.苯可以燃烧,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故选D。
25.B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运用差量法计算出Na2O2的质量,然后求出Na2O的质量,最后求出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
Na2O2与Na2O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发生的反应为:
①Na2O+H2O=2NaOH、②2Na2O2+2H2O=4NaOH+O2↑,26.4gNa2O2与Na2O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称得水溶液增重24.8g,减少的1.6g为生成氧气的质量,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反应②知,混合物中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Na2O2的质量为7.8g;混合物中Na2O的质量为26.4g—7.8g=18.6g,则Na2O的物质的量为0.3mol,则原混合物中Na2O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
1,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明确氧化钠、过氧化钠的性质,抓住固体质量与溶液增加的质量之差为氧气的质量是解题的关键。
26.羟基羧基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详解】
(1)由题给乳酸的结构简式
,可知乳酸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羟基和羧基;
(2)乳酸分子中羟基连接的C原子上有H原子,因此能够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羟基被氧化变为羰基,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乳酸分子中既含有羟基又含有羧基,两分子乳酸通过酯化(取代)反应生成乳酸酯,消耗了一个羧基和醇羟基,多了1个酯基官能团,脱水时羧基脱去羟基,醇羟基脱去1个H原子形成酯基,脱去的H原子与-OH结合形成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O。
27.Ca(ClO)2分液漏斗MnO2+4HCl(浓)
Mn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