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及其利用》《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3511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料及其利用》《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燃料及其利用》《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燃料及其利用》《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燃料及其利用》《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燃料及其利用》《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燃料及其利用》《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1.docx

《《燃料及其利用》《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料及其利用》《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燃料及其利用》《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1.docx

《燃料及其利用》《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1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填空题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_______组成的单质,其中,金刚石、石墨是由_______构成的,C60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2.由活性炭制成的冰箱除臭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性;用一氧化碳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_______性。

3.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正常体积分数是_______。

(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

(3)自然界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__作用。

4.实验室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色污渍,其成分是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写出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此污渍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水洗掉,清除此污渍的方法是__________,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N2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

先将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没出现浑浊;再将该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在其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其内壁无水珠生成,向小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出现浑浊现象。

试用化学式回答:

原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A.组成的元素不同B.金刚石是单质,石墨是化合物

C.碳原子结构不同D.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7.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刚石用作钻探机的钻头B.用焦炭冶炼金属

C.用碳粉和铅可制成铅笔芯D.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

8.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证明

A.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B.该物质一定是石墨

C.该物质一定是金刚石D.该物质一定是碳的单质

9.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10.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蓝色后变紫色B.先变红色后变无色

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

11.欲在实验室中制取某气体A,在选择制取和收集装置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A.所有反应物的状态B.反应条件

C.气体A的性质D.气体A的颜色

12.将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A.氮气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和氮气

13.试管里有一黑色粉末状固体,加热后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此固体物质可能是

A.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B.氧化铁和木炭粉的混合物

C.木炭粉D.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4.将两份等质量的木炭,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Mg,另一份先与不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然后再使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Ng,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A.M=NB.M>N

C.M<ND.无法确定

15.CO和C分别跟CuO反应,若生成等质量的Cu,则反应中消耗的CO和C的质量比为(假定CO全部用于还原CuO)

A.1∶1B.7∶3C.14∶3D.1∶2

三、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6.在密闭容器中,将一定质量的CO和O2的混合气体引爆,测得反应后所得物质中有一定量的CO和22gCO2,若原混合气体中CO和O2的质量比为5∶2,则原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A.19.6gB.22.0gC.28.0gD.40.0g

17.已知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在1~100nm的材料。

美国IBM公司科学家制造出了第一批纳米碳管晶体管,发明了利用电子的波性为传递信息的“导线”。

下列有关纳米碳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纳米碳管的化学性质稳定

C.纳米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纳米碳管、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相同

18.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直接相互转化的是

A.CO2、H2CO3B.CO2、CaCO3

C.CO2、Ca(OH)2D.CO、CuO

19.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与氧的质量之比为3∶5,则该气体可能是

A.由CO和C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B.由CO和CO2单独组成的纯净物

C.由CO和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D.由CO2和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20.用足量CO还原+2金属R的氧化物mg,可得金属ng,则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B.

C.

D.

四、简答题

21.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所采用的方法及化学方程式。

(1)CO中混有少量CO2

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中混有少量CO

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O固体中混有少量木炭粉

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点燃两支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如图所示)。

沿烧杯内壁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1)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

①___

②___

(3)由上述结论可推断CO2的重要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你根据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寓示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纸张双面使用。

纸张双面使用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再举二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五、实验题

24.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二氧化硫气体。

二氧化硫气体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2SO3)。

(1)试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与碳酸钙与盐酸的化学反应相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硫时,应选用下图所示的_______装置(填代号,下同);收集二氧化硫气体时,应选用下图所示_______的装置。

(3)二氧化硫气体与硫化氢气体常温下混合反应,生成黄色固体硫(单质)和水。

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二氧化硫气体不能被稀硫酸吸收,可被水吸收,用碱液(如NaOH)吸收效果最好。

因此我们应选用下图所示的_______洗气装置(填代号),在洗气时,二氧化硫气体应从该装置的_______端通入。

六、计算题

25.氧化铜和炭粉的混合物3.44g加热后恰好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可得到白色沉淀2.0g,试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和炭粉各多少g?

参考答案

一、1.很稳定碳元素碳原子碳分子

2.吸附还原

3.

(1)0.03%

(2)含碳物质的燃烧

(3)光合

4.碳酸钙CaCO3CO2+Ca(OH)2====CaCO3↓+H2O不能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CaCO3+2HCl====CaCl2+H2O+CO2↑

5.COCO2、H2N2

二、6.D7.C8.A9.D10.D11.D12.D13.A14.A15.C

三、16.C17.B18.CD19.AC20.D

四、21.

(1)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

CO2+Ca(OH)2====CaCO3↓+H2O

(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Cu+CO2

(3)在混合固体粉末中通入氧气并灼烧

C+O2

CO2

22.

(1)烧杯中的蜡烛下面的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

(2)①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②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3)灭火

23.

(1)全球变暖或地球变暖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

(3)节约纸张,就可以节约造纸所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节约用纸,就可以减少造纸所需木材用量,从而保护森林,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4)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五、24.

(1)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BD

(3)2H2S+SO2

3S+2H2O

(4)Cb

六、25.3.20.24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本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已知白磷着火点是40℃,红磷着火点是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

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2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油着火,用水浇灭B.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

C.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D.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

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4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

5某地,一辆石油液化气运输车发生事故翻倒,储气罐部分破裂,并有液化气漏出,切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疏散周围人群B.用水喷气罐降温

C.控制火源靠近D.焊接气罐泄漏处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7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白磷自燃B.硫黄燃烧C.火药爆炸D.铁丝燃烧

8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可燃物B.氧气C.压强D.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9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A.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B.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

C.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 

D.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10下列是一些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热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物体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

B.电熨斗通电放出的热量

C.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D.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

11同学们野炊时,小红往灶中塞叠很多木柴,结果火焰较小且黑烟多,小兵过来将木柴取出部分并架空了一些,火焰就旺了。

小兵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方便添加木柴

12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是()

A.氢气B.太阳能C.天然气D.石油

13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14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酸雨D.臭氧层破坏

15下列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16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B.石油是“清洁燃料”

C.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

17科学家探明我国南海有巨大的可燃冰带,它是在海底低温高压条件下甲烷分子与水分子形成的晶体,关于可燃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矿物燃料

B.它的化学式可写作H2O

C.它的开采能解决能源问题,不必再研究新能源

D.由于甲烷无毒,不必关注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

18石油被人们称为“工业的血液”,它没有固定的沸点,通过加热汽化、冷凝、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

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

19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是石油产品

B.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是天然气

C.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

D.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20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煤燃烧后产生的烟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C.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D.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

二填空题(共35分)

21(8分)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

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____。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B.跳楼逃生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22(6分)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

如右图,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

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3(7分)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瓦斯爆炸事件,瓦斯已成为导致煤矿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一条煤矿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发生瓦斯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恰当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站在原地不动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4)上述事例告诫我们,在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5分)达州是国家“十一五”天然气开发的重点地区和“川气东送”的起点,有“中国气都”之称。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2)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易____________。

(3)若晚上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不能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4分)(2011·鸡西)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煤气”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石油属于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若厨房失火时,要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的原理灭火。

26(5分)2009年12月7~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

“低碳经济”是此次会议的一个热门话题,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请问:

(1)煤、石油和___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自然界中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__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2)“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即只生成一种产物)。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物质,若该生产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则这种产物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B.甲酸(CH2O2)C.乙醇(C2H6O)D.乙酸(C2H4O2)

(3)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⑤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三实验探究题(共19分)

27(12分)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交流讨论】

(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KOH),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8(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火柴、蜡烛、烧杯三种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与假设】

1.有可燃物2.温度要达到着火点3.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设计与实验】

验证

对比实验

假设1

示例:

加热烧杯,烧杯不可燃

_______________(仿照示例填写)

假设2

示例:

常温放置蜡烛,蜡烛不燃烧

_______________(仿照示例填写)

假设3

示例:

点燃蜡烛,蜡烛在空气中持续燃烧

_______________(仿照示例填写)

【得出结论】猜想正确,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个条件,只要破坏个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反思质疑】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

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查阅资料】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细铁丝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磷能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表达与交流】根据上述内容和课本中对“燃烧”的描述,你认为叫做燃烧。

四计算题(共6分)

29(6分)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煤做燃料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固体煤中含有的硫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若某市冬季取暖150天,每天消耗含硫1%的煤2000t,该市一个冬季向大气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硫气体?

从环保角度考虑,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D解析:

红磷是可燃物,没有燃烧是因为环境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2B

3A解析:

开挖隔离带,可清除可燃物或把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A正确;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B错误;汽油是可燃物,放置在空气中已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C错误;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隔绝了氧气(或空气),D错误。

4B解析:

实验1中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所处环境一样,红磷没有燃烧只能说明是温度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即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实验2中温度并没有变化,只是提供了氧气,水中白磷即能燃烧,说明与氧气有关,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白磷就不能燃烧;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D解析:

石油液化气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当运输车的储气罐部分破裂,并有液化气漏出时,要及时疏散人群、控制火源靠近、用水喷气罐降温等,切不可焊接气罐泄漏处。

6C解析:

电脑失火用水扑灭能损坏器件,A说法不正确;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而分子是能分的,B说法不正确;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H2与CO都是可燃性气体,所以点燃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C说法正确;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且只有两种元素,含氧化合物如含氧酸、含氧碱、含氧酸盐不属于氧化物,D说法不正确。

7A解析:

自燃是缓慢氧化过程中积聚热量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燃烧的现象,白磷自燃属于缓慢氧化。

8C解析:

物质燃烧时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三者缺一不可。

9C解析:

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汽油蒸气,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气体,所以A错误;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所以B错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适宜扑灭图书、档案等的火灾,所以C正确;沼气有可燃性,闲置的沼气池内是沼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D错误。

10C

11A解析:

取出部分木柴并架空,增大了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木柴因与空气充分接触而燃烧更旺更剧烈。

12B

13A解析: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天然存在的,是化工原料,不是化工产品。

14C解析:

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塑料制品引起白色污染;氟利昂的使用会破坏臭氧层。

15B

16C

17A解析:

可燃冰是一种矿物燃料,故A说法正确;由题意知可燃冰是甲烷分子与水分子形成的晶体,不能用水的化学式表示,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