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考专题检测卷必修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3457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学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考专题检测卷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学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考专题检测卷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学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考专题检测卷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学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考专题检测卷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学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考专题检测卷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学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考专题检测卷必修2.docx

《浙江学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考专题检测卷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学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考专题检测卷必修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学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考专题检测卷必修2.docx

浙江学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考专题检测卷必修2

专题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考专题检测卷必修2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B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三大改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公私合营”可知,该历史事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B项正确。

A、C两项是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排除;计划经济刚刚出现,不存在改造的问题,故D项错误。

]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一五”计划的完成

B [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的识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年底,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这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B项。

其他三项显然与题意不符。

]

3.(2016·宁波选考模拟)“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同时大会做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文中的“大会”指的是(  )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大会正确分析了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故B项正确。

]

4.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都对中国农村产生过很大影响,其相同之处是(  )

图一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图二人民公社好

A.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

B.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奠定了基础

C.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

D.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人民公社化”运动以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为指导,故A项错误。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故B项错误。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使中国农村从土地私有制变为公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公有制,故C项正确。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错误。

]

5.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多次变化,下列对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B.有利于个体经济的发展

C.改变了中国农村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B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农业合作化运动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土地由农民个人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实行集体经营,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由此可知备选项A、C、D三项都是正确的;D项说法错误。

]

6.(2016·温州十校联考)右面的邮票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D [关键信息是“1958年”“庆祝生产1108万吨钢”,表明邮票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故选D项。

]

7.《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

“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

”关于这个“新的社会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C.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D.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根据材料中“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可判断出是处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人民公社的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这违背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律,并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

8.下图是1952-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百分比示意图。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①③形成的共同因素是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变革

B.②的形成是由于“左”倾错误导致的

C.④的出现是由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D.④→⑤的变化是由于两极格局瓦解所带来的挫折

B [①的出现是因为我国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三大改造,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导致的结果,①→③我国所有制形式是公有制,未发生根本变革,故A项错误;②的形成是1958年推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的,故B项正确;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故C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因此④→⑤的变化是由于两极格局瓦解所带来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

9.“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

D.改革开放时期

C [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的内容。

通过材料的关键词“泰山做枕头”“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等可以看出这明显脱离当时中国的实际,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犯了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这与1958年“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是一致的,故选C项。

]

10.右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幅宣传画,画中题诗:

“藕产大跃进,一条四百斤。

抬回厨房里,供食八百人”。

这反映了当时(  )

A.农业生产中的浮夸行为

B.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

D.农业合作化的丰硕成果

A [由材料中“藕产大跃进,一条四百斤”,可以看出当时农业生产中存在“浮夸风”现象,故选A项。

材料是揭示农业生产领域中脱离实际的不正常现象,B、C、D三项均是正面肯定的,故均不符合题意。

]

11.20世纪60年代初,陕西户县农村党员杨伟名牵头写的万言书《当前形势怀感》,描述了当时的农村情况:

“就农村而言,如果拿现在和合作化前比,使人感到民怨沸腾代替了遍野歌颂,生产凋零代替了五谷丰登,饥饿代替了丰衣足食,濒于破产的农村经济面貌代替了昔日的景象繁荣。

”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三大改造的推行过于激进

B.“八字方针”落实不力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

C [本题考查人民公社化的消极影响。

农村的“民怨沸腾”“生产凋零”“濒于破产”等信息揭示了人民公社化对社会生产力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瓦解和破坏,C项正确。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A项与题干无关;“八字方针”是1960年冬实施的,其实施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D项错误。

]

12.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美国客人斯诺时说: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

”下列事件属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上“走弯路”的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执行

D.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C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社会主义建设走上“弯路”,故选C项。

]

13.(2016·嘉兴期末)1960年冬,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下列对这一方针解读正确的是(  )

A.背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生产力

B.目的是巩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取得的成果

C.重心是继续提高经济建设速度和公有化程度

D.结果是到1961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 [1960年冬,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主要是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生产力的状况实行的,故A项正确。

]

14.周恩来曾经在全国财经会议上题写对联: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

综合平衡”,这一对联是对当时哪一方针路线的通俗解读(  )

A.“一化三改”

B.“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 [根据材料中“综合平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扭转局面,周恩来在整顿中提出了“八字方针”,以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

A、B、C三项都没有体现出调整,故均排除。

]

15.“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

但在1973年和1975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

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D.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

D “文革”期间经济破坏严重,但期间有周恩来、邓小平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A项出现于60年代初,“文革”(1966—1976年)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排除A、B、C三项。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两权分离,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又实行“三权分置”,拉开了第三次土地改革的序幕。

“两权分离”中的“两权”是指(  )

A.所有权、承包权

B.经营权、承包权

C.自主权、承包权

D.所有权、经营权

A [1976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拥有对土地的承包权,但是所有权仍然归国家,也就是所有权和承包权分离,故A项符合题意。

]

17.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这两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项经济政策

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D.都是为了发展农村生产力

D [这两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都坚持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自主经营权,这是其与合作化的不同,但这两次生产关系的调整都是为了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

18.(2016·温州适应性测试)从甲图到乙图,可以表明(  )

甲图           乙图

A.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深化

D.生产资料私有制对公有制的胜利

C [人民公社体制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是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C项正确。

图片体现内部体制的改革,而非对外开放,A项错误;B项材料体现不出;无论是实行人民公社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资料均是公有制,D项错误。

]

19.198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这些形式不同的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  )

A.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

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农业集体化以后,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等各种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

]

20.“它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对原来僵化的农业经济体制实行了自我完善,使之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上述材料评论的是中国(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B [材料信息“原来僵化的农业经济体制”是指人民公社体制,“新型的农业体制,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则符合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项符合题意。

A项是原来的农业经济体制;C、D两项与材料无关。

]

21.下图反映了1982年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状况。

它表明当时中国农村(  )

A.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B.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普遍开展土地革命

D.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从题干中的时间“1982年”及图片内容可知,1982年,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占90%以上,说明当时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发表于1992年,这一谈话为1992年中共十四大制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思想基础,故D项正确。

中国于1956年年底完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故A项错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于1978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故B、C两项错误。

]

23.(2016·嘉兴期末)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此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进一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增强国企生产经营自主权

C.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C [由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主要是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故C项正确。

]

24.“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歌曲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改革开放

B.南方谈话

C.中共十四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故选B项。

]

25.下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率先“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②中共中央肯定“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③安徽凤阳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④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逐步废除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D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1980年6月,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农村出现的改革势头,得到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支持,1980年9月,中共中央肯定“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在中共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人民公社体制也随之在全国逐步废除。

]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二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1)材料一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指什么?

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村怎样的经济制度?

这种经济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解析】 本题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1)问,要从“1958年”入手,指出人民公社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2)问,材料二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应综合分析这一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

【答案】 

(1)人民公社。

原因:

“左”倾错误(“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影响:

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背景: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民公社制度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背景: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使农业生产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统一了中国,给予人民一套新的道德观,提高了工农的地位,并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廉洁的政府……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

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80年代将找不到要改革的对象。

——加拿大记者马克·盖恩

材料二 1956年底,第一个到“红色中国”的北美记者、美联社的兰卡什尔在游历8000千米后,发表了关于中国的预见性报道:

“中国就像一部由6亿个零件组装的超级机器,以最快的速度运转着。

”兰卡什尔写道,“6亿中国人忘我地埋头苦干,要把他们落后贫穷的祖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蚂蚁山”上的理想与奋斗》:

西方媒体的六十年“中国故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是怎样开展的。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这部“超级机器”高速运转中的成功与失误。

(8分)

【解析】 第

(1)问,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是怎样开展的即从宏观上回答中国是如何开展工业化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一五”计划。

(2)问,即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成功与失误,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开展:

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走工业化道路)。

(2)成功:

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国情,制定任务。

失误: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