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互视角的高校评教体系建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3262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交互视角的高校评教体系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交互视角的高校评教体系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交互视角的高校评教体系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交互视角的高校评教体系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交互视角的高校评教体系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交互视角的高校评教体系建设.docx

《基于交互视角的高校评教体系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交互视角的高校评教体系建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交互视角的高校评教体系建设.docx

基于交互视角的高校评教体系建设

基于交互视角的高校评教体系建设

【摘要】高校评教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基于交互视角的评教体系,旨在构建更开放、自由、有效的交互环境,通过评教参与者与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充分互动沟通,实现教师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质量工程中,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交互视角高校评教体系建设

近年,我国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已经从规模化扩张转入了内涵发展,其中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备受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管理者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提出了通过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的指导性意见。

当前,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从指导思想、指标体系、运行机制、控制方法等方面不断去完善已经建立起来的教学评估体系。

基于交互视角来构建高校评教体系,旨在回归评教工作的出发点——更好地促进教、学、管三个环节的沟通和互动,使教学活动本身就可以实现自我改进和提高。

一、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交互对评教体系的影响

交互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与具体的情境下,事物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它既可以是事物之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可以指在一定的情境下,人们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之间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改变,从而表现为一个包含互动主体、互动情境、互动过程和互动结果等要素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系统。

评教体系中包括评教的主体、评教客体、评教评学指标体系、评教结果的反馈及应用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存在着多层次的交互关系,并最终影响评教体系的构建、运行和效能。

教学管理部门在设计评教体系时,不可避免地进行某些条件假设,如假设学生参加评教时是认真、客观和公正的,他们能准确理解各项评估指标;假设教学督导对教师所讲授的课程是熟悉的;假设教师授课的表现是稳定不变的等。

但这些假设条件在某些情况下是难以同时实现或完全实现的,教学管理部门必须通过设计多维度的评价指标来进行交叉评估,综合评定结果。

因此,研究各个评教体系构成要素的交互关系,对于保证评教体系公正、公平、客观、有效地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评教主体与评教客体的交互关系

目前,高校通常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开展评教活动:

学生评教、督导组评教、教研室主任(系主任)评教、教师互评、教师自评、社会评教等。

在评教过程中,学生、教师、督导组、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社会公众都是评教的主体,而教师的教学活动是评教的客体。

评教主体根据评教体系的要求,从各观测点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分定级;评教客体因为受评教活动的制约而必须符合相应的要求,达到相应的标准。

以学生评教为例,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表现留给学生一定的印象,这些印象对应评价表中的相应分值。

同时,教师教学活动的准备、实施和完结必须按照相应的流程,准备和应用相应的教学资源,以达到评教指标的要求。

(二)评教主体间的交互关系

各个评教主体的评教活动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具有交互关系的,其中一个评教主体的行为和意见,会给另一个评教主体的评教带来影响。

如督导组、教研室的评教除了听课、检查教学资料,还需要通过与学生代表座谈、与教师交流、了解专业发展动态来进行综合的评价。

学生评教的权重受教师评学和系部评学结果的影响,即班级班风学风评价较差,则学生评教的权重要调低,相应的督导评教、教研室评教和同行的评教的权重要调高。

依此类推,督导、教研室和同行的评教权重也会因相应的工作考核情况而会有适当的调整修正。

另外,一些院系还通过召开督导组、教研室、系主任、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的座谈会,对教师的评教结果进行修正。

(三)评教评学指标体系的交互关系

常见的评教指标体系一般包括:

教学态度、课堂组织与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等一级指标。

评教分值中学生、督导、教研室、同行和教师本人各占相应的比重。

评学的指标体系则包括:

纪律表现、学风班风情况、课堂参与、学习成绩等一级指标。

评教指标与评学指标之间基本上都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如教师的态度认真,课堂管理严格,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当,学生的纪律表现好,课堂参与度增加,进而促进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班级能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学生成绩提高,教学评价结果满意度高。

反之,班级学风班风不好,各方评学结果差,学生评教的客观和公正性则当然会受到质疑。

(四)评教结果反馈与应用的交互关系

教师自评是教师本人对来自外部的评教结果的主动修正。

虽然所占的权重较小,但保留了教师自我辩护的权利。

评教结果反馈给教师,可以让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教师改进其教学活动,以便获得更好的评价结果。

另外,一些院校将评教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评优或职称评聘等联系在一起,会给教师带来更大的触动。

评教结果来自于学生、督导、教研室、同行及本人的评价加权分数,它不但是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反映,也同时是评教过程及教学管理工作情况的反映。

二、交互关系对评教体系构建的影响

高校建立评教体系的实际意义在于建设一个信息沟通平台,通过相关量化指标和定性描述来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互,目的是为了规范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不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许多高校的评教工作实践中,学生评教结果里总会出现一些与我们的基本判断相悖的情况,或是教师对评教指标体系的结构、观测点和评教工作的组织提出质疑,这就引发了各方对教学评价活动的争论。

检讨以往的教学评价活动,教学管理部门也坦言,很多时候问题是出现在评教体系设计、组织、管理或实施等环节中,并不是评教制度本身的问题。

因此,需要梳理交互关系对评教体系各个构成要素的影响。

(一)交互关系对评教学生的信度和效度影响

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是整个评教体系中最容易遭到质疑的部分。

因为,被评教对象,特别是评价结果不佳的教师,往往将这种质疑建立在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假设:

学生态度不认真,学生对指标的理解不足,学生受个人情绪的影响过大,环境不好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生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学生担心期末考试的成绩等。

对这些置疑,很多时候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无法应对,因为受评教时间、评教方式、评教组织工作的制约,评教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的确存在着时间紧、工作量大、现场组织管理水平不到位的情况。

因此,在评教准备、实施和总结的各个阶段,做好教师与学生、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教辅人员与学生的沟通,则是提高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重要保证。

(二)交互关系对其他评教主体的影响

为了提高评教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有效性,参加评教的主体除了学生,还包括教学督导、教研室主任、教师本人、社会公众等。

由于评教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管理部门或组织者若缺乏科学的组织和有效沟通,突击式地完成评学、评教工作,只注重形式,而不关注实效的评学、评教工作,会给各方评教主体造成倦怠,甚至抵触,并最终将损害教师的利益,乃至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秩序。

教学管理部门与评教主体的沟通,应根据评教观测点的不同内容和形式,将整个评教工作分解成日常的教务、教学管理基础信息收集与集中评教相结合。

如:

教研室、教学秘书对教师教学、教研活动档案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可作为教师评教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三)交互关系对评教指标体系的影响

教学态度、课堂组织与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等是常见的一级评价指标,但教学管理部门针对不同的评教主体,设定不同的二级观测点,以便评教参与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分。

教学管理部门在设计评教指标体系时,需要与评教主体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及时的反馈,并在评教的过程中进行准确的指导,确保评教参与者对指标的准确理解。

如:

同样对教师教学态度的评价,学生更倾向于从教师课堂表现——课件形式、板书辅助、课堂互动、纪律管理等方面评价;而教学督导则倾向于从综合教师课堂表现与教师的教案、教学大纲、课堂组织来进行评价。

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强调实践的高职院校,各自的评价指标都应有所侧重,观测点也应各不相同。

(四)交互关系对评教结果应用的影响

评教结果通常应用于评优评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

因为评教结果的应用关系到教师个人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部门和学校的声誉,很多开展评教工作的高校都非常谨慎对待这个问题。

作为教学管理的常规手段之一,恰当的应用评教结果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教学管理部门需要与教师、督导组、教研室、学生、社会公众充分沟通和互动,从评教体系的设计、实施、控制,到反馈、调整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建立有交互的沟通途径,让评教参与者可以充分地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保证有较广泛的参与度。

另外,必须要明确评教结果的应用,要重在正向的激励,而非负向的惩罚,其目的是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是打击教师的积极性。

三、构建基于交互视角的评教体系的对策

构建评教体系是为了达到规范教学活动,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并不是单纯为了取得评教结果,并应用于绩效激励机制。

因此,构建起评教参与者各方乐于应用的交互沟通的平台和机制,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各高校均在这方面扎实地开展工作,并不断探索新做法,主要有以下的一些形式和内容。

(一)拓宽教师与学生自由沟通的交互平台

课堂理所应当是教师与学生的交互重要平台,但却不应该是唯一的,当前的很多教学改革举措可以搭建起更多的平台,延展教学互动的时间和空间,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充分交互。

如,在研究型大学,教师将学生带进自己的科研课题项目或工作项目,做些基础的调研和资料整理工作;在工科院校,以专业为依托与企业共建工作室,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企业外包的工作任务;在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比赛的平台,让专业教师与学生组成竞赛团队。

另外,进一步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班委会的作用,定期收集了解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情况,整理成相关的建议,及时与教研室、任课教师进行沟通,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提高评教的满意度。

(二)教务管理信息化,保障评教信息采集的常规化

教务管理信息是教研室、督导专家评教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此,每个学期教研室要做好教师个人教学档案收集和存档工作,不断更新完善教师个人和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库;教学秘书做好课程教学活动检查记录。

另外,来自辅导员的班级学风、毕业生跟踪等信息,也是形成评教基础数据重要的来源。

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可以更全面、及时和客观地反映出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从系统中获取相关的评教分值点是完全可行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评教的工作量,提高评教活动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小评教参与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三)教学资源网络化,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目前,课堂教学仍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最主要形式。

但由于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繁重,加之课时压缩和教学班规模大,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短了,而且更多时间是单向的。

专业教研室可以通过帮助教师建立课程网站,将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利用开放的网络空间,发挥教学团队的集体力量,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研讨小组,实现多时空的交互,共同分享交流教师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学习心得。

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建立面向学生开放的网络化学习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教师与学生交互的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完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更新机制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和及时更新是科学评教的重要保障。

各层次高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各不一样,每学期教学管理部门要会同院系管理人员,对评教结果进行单项、综合分析,综合考虑教师、学生、督导、教研室和院系领导的反馈意见,特别是要适应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要求,以及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环境的新变化,对一些评价指标进行优化,调整相关的观测点,保证在同一个指标体系下,来自各方的评价结果都能相互印证,获得更加客观、公平的评教结果。

(五)建立基于教学评教结果的正向激励机制

教学评教结果的应用是实现教师、评教参与者和教学管理部门三方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评教结果应用中,需要更多地强调其正向激励的一面,加大力度对评教优秀的教师的奖励和宣传,推广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营造学优、赶先的良好氛围,让教师、评教参与者和教学管理部门在评教活动中享受沟通的愉悦。

另外,对于评教活动中连续三个学期排名末位的教师需要重点帮扶,因为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水平才是评教的最终目的。

(六)做好集中评教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评教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不但是评教工作顺利完成的保障,也是提高评教结果信度和效度的重要保证。

教学管理部门一方面要督促院系做好日常的教务信息档案建设工作,另一方面要指导院系认真做好评教前、评教过程和评教后这几个阶段的工作。

如入学后,即开始给学生宣讲以教学改进为目标的基于交互模式的评教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评教活动前要通过主题班会给学生讲解评教指标体系,提高学生对评教指标的理解度;评教活动中既要保证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环境,防止外部条件的限制和干扰;评教活动后要及时反馈评教的结果,加大对优秀教师的表彰力度,让学生分享评教活动的成果。

教学管理部门组织评教活动是推进高校质量建设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搞好评教活动不仅是教学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手段。

其目的是促进教学,鼓励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基于交互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但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共同来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而且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有利于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韩磊磊,周耀旭,黄晓兵.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分析[J].教育导刊,2012(3)

[2]诸葛剑平.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与实现评教有效性的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11)

[3]朱军,范慧慧.师生对学生评教指标的关注点——基于复旦大学问卷调查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

[4]赵惠君,耿辉.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现象及其归因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

(1)

[5]别敦荣,孟凡.论学生评教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6]郭峰.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交互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