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二中杜飞《大天而思之》 《狱中杂记》 《伶官传序》.docx
《马鞍山二中杜飞《大天而思之》 《狱中杂记》 《伶官传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鞍山二中杜飞《大天而思之》 《狱中杂记》 《伶官传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鞍山二中杜飞《大天而思之》《狱中杂记》《伶官传序》
天地有常道人力可制天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说课稿
【教材分析】
专题论文是古代说理文体制完全成熟的标志,而《荀子·天论》就是一篇经典的古代专题论文。
我们为什么要向学生讲授《荀子》,《荀子》就如众多的经典作品一样,它们带着先人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
《荀子》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荀子》处于先秦诸子时代──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
在人类历史上,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叫“轴心时代”。
各学术流派自立门户相互题专论,文体也发生了变革。
荀子的文章一改《论语》《孟子》语录体为论说体,对后世的政论散文产生了重要影响。
《荀子》说理周密而又讲究文采,荀子善辩,也很雄辩,因此,荀子的文章总有一种气势,一种不容置疑和剑拔弩张的气势。
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会。
两千多年来的政论文和学术论文都继承了这个优良的传统,就文体创新上,《荀子》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需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定为两个,一是引领学生感受《荀子》说理散文的基本特点,荀子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感受《荀子》的“学者之文”的语言风格,这是对文本写作技巧的透析;二是引领会学生初步理解《荀子》“制天”思想的基本内涵,这也是节选篇目所表达的一个核心意思,也折射出当时儒家修身养性的思想基础。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应该在引领学生如何理解作品中所提到“制天命”的思想,因为“制天命”是个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为了把教学重难点落实,教师要有耐心地带着学生从文本上进行疏通,这就基本上解决了文本的难度。
这一块的处理可以通过教文言和理章法来实现。
文言知识层面上的教学,要以点代篇,教会学生阅读文言文本需要关注的要素;领会荀子的文章运用排比和对比来说理的艺术特色。
在章法结构上,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通过梳理文本结构教师帮助学生找到迅速进入文本的通道,感受荀子说理文结构特色。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消除学习顾虑,从认识上降低文本难度,荀子的《劝学》是从做学问的角度去阐释的,而本文“制天”思想是在认识层面上谈治国之道。
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
文章反复论证了人通过一定努力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观点,荀子认为,放弃了人的努力而去思慕天,就违背了万物的实情。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出己见的阅读能力,在文本中汲取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本文选自《荀子·天论》,简洁形象地体现了荀子哲学的精髓所在,可谓“窥一斑而见全豹”。
文章虽有鲜明的譬喻和生动的例子,但同时也有隐晦艰涩的语句,抽象的说理,这对高中的学生还是稍有难度,所以我准备在第一课时专门带学生做文言字词的疏通,了解大意;第二课时再引领学生研读文本,体悟荀子的思想。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用ppt展示胡适的手书,通过胡适的评论进入到本文的学习。
设计意图:
展示现代学者对《天论》的推崇和见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掀开文本内容的一角。
二、文本解读
(一)积累文言感受文气
1.立足一点学文言
《荀子》中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用生活中的实例或比喻来说理,善用铺排语言形式来行文。
其便利之处就是疏通文本有方法可循。
通过相似的语言句式来推敲不同的实词的词义和文言句法。
如:
“辍冬”“辍广”“辍行”;“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
特殊句式:
“孰与”(连用6次,揣摩含义)
提示:
借助“孰与”在句子里的作用,判断前后分句是相反对立的,再深入一步审查实词,领会整个句子的意义所在。
设计意图:
辨明虚词,有助于理解实词;深入理解实词,也可帮助更好地掌握虚词的特点和用法,了解句式特点,知晓荀子善用铺排的方式说理。
通过几个文言点的的学习,教会学生一种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积累文言知识的方向。
2.反复诵读养文气
在《劝学》一文中,我们已感受过荀子铺排的力量,通过学生的诵读和教师的范读来解决文本诵读的问题。
(二)依循文脉知晓文意
1.理解文本知文意
通过给八个自然段拟小标题的方式来达成。
1治乱无关天时地(侧面肯定“人为”的作用);
2天道地数君常行(进一步推定“人为”必须循常的道理);
3君子小人原相悬(从对比的角度来阐述如何“识天”——“敬己”与“慕天”,这也是君子与小人的分野之所在,并且说明成为君子的条件——“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
4理性识天方可取(运用对比的方式来阐明君子和小人对识天的不同态度: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
5人妖之祸酿恶果(从反面阐述小人失德与国危人亡的因果关系,从侧面论证不识天的后果);
6卜筮识天不可为(否定用“卜筮”的形式来对待自然现象中的失常现象,其实也就说明“卜筮”是一种盲目识天的方式);
7礼义治国方为本(运用对比的方式肯定礼义在治国安邦甚至个人修为中的作用,从而与第六段形成对比);
8天时地物可制之(从认识的高度回答荀子天论中所要阐述的核心理念,这也是全文的关键所在)
设计意图:
此处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拿到一篇古代说理散文,在篇幅长、阅读难的情形下,能以一种简易而有效的阅读方法快速进入文本的路径。
通过拟写段落文意,教师训练学生学会浏览式阅读,快速确定一个段落的核心意思所在,为理解荀子思想打下基础。
2.观全篇以辩逻辑
(认识)(方法)(要求)
设计意图:
文章篇幅长,从题目中的关键字“制”入手,梳理各个段落的逻辑关系。
(三)透视文本体悟文化
1.观人力天命之分,悟制天思想以用
在了解了文本的段落内容后,抓住“制”这个关键词进入文本。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默读第1-7段,画出每段的主旨句、关键词。
思考:
课文前七段谈论的话题,哪些属于人力,哪些属于天命?
)
人力
天命
1段
治乱
2段
天地人皆有常
3段
君子进,小人退
贵与贱
4段
天地之变
5段
人祅之祸
6段
雩祭之事
7段
明于礼义
明确:
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
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
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
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关键词打通文本,引领学生能够逐段分辨各段落“人力”和“天命”的区别,为下一个环节领悟荀子的思想作铺垫。
2.晓天人相分之别,明天生人成之理
①提问:
荀子文中的“天”有什么特点?
“天”“人”之间的关系怎样?
天:
天地的运行规律,是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和个体的贵贱。
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
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
(2、3、4段落着重论述)
人:
个体的成长、社会的治乱、国家的安危。
(1、3、5、6、7段着重论述)
②人为何可以做到“制天命”?
制天的依据:
有“常”
制国的依据:
有“常”
③人制天的途径是什么?
用于制国又有什么途径?
制天的手段:
畜物
制国的手段:
礼义
设计意图:
结合提问,带领学生总结荀子“天人相分”思想的内涵,也了解了儒家的理性精神,体悟荀子积极入世的情怀,这样的情怀在儒家是一脉相承的。
3.知古人天人之论,辩今朝百家言论
胡适:
以“征服”、“胜”来解释“制”;
杨柳桥:
以“控制”、“掌握”来解释“制”;
杨倞:
“制裁”说;
李中生:
“合理地安排规划”;
……
教师观点:
人们只注意“制”有“裁制”、“控制”义,却忽视了“造”“作”也是它的常用义。
《字汇·刀部》:
“制,造也。
”《孟子·梁惠王上》:
“可使制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天命”是“天生之物”,物之天生,只是就其禀赋而言的。
荀子所谓“制天命”就是要将“天生之物”按照人类的需要制造出来,生产出来。
“从天而颂之”,是顺从天、歌颂天,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并希望通过献媚似的“颂”以讨好自然。
而“制天命而用之”,就是要生成、造就出“天生之物”来,以供人类享受、利用。
设计意图:
此处环节的设置教师利用ppt给出古今学者对于文本“制天而用之”的不同观点,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
不要求学生一定能有多么准确和深刻的理解,关键在于培养学生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古代大儒的著作。
三、【布置作业】
给学生做一点推荐阅读
《荀子评传》孔繁
《荀子集解(精)》(清)王先谦
《荀子简释——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板书设计】天
人
卜筮制礼义
常力
监狱,一个特殊的窗口
——《狱中杂记》教学设计
马鞍山二中杜飞
【教学设想】
作为桐城派鼻祖,方苞以文名盛于当世,后人亦多从文学的角度探讨其“义法”。
繁富的材料就是“义”,即“言之有物”;井然有序的记叙就是“法”,即“言之有序”。
文章记狱中事实,在触目惊心的叙述中,间作冷峻深沉的议论。
教师对于文中出现的众多人物不妨做一点取舍,就一个点做着重的赏读,从而引领学生体会“义”在文本的呈现;再通过带领学生梳理狱吏的劣迹,达到疏通文脉的目的,这也是体现方苞“言之有序”章法特点。
在本单元的“赏析指导”中,编者写到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和速度反复诵读,快读对文章的总体风貌,规模体势可以获得较为完整的印象;缓读,则可以细细体会文章的风神情味;而体悟就是引导学生透过文字的表层把握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这也就构成了我在教学本文中所采取的主要教法以及教学环节。
由此,对本文我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把握方苞散文
“杂而不乱”的“义法”特征,体悟作者“辞章”背后的情感意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桐城派”散文的艺术特征。
由于是选修教材中的推荐作品,同时它也是一篇文言文,教材注释也相对详细,所以把文言的积累、文意的疏通以学生课前自学的方式来完成,所以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上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把握方苞散文“杂而不乱”的“义法”特征。
2.体悟作者“辞章”背后的情感意蕴。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
【教学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研讨、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一位大家的见地
【ppt】监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也是社会学工作者观察、了解社会的一个非常重
要的窗口。
——费孝通
费孝通先生以他社会学家的身份,阐释了监狱对于观察、了解社会的作用。
那么今
天,让我们跟随方苞,去看看清代的监狱是个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
引用费孝通的一段话,启发学生通过作者笔下的清朝监狱这样一个窗
口,认识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
二、缓读——细处品味:
一个囚犯的恶行
【ppt】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
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
思考:
一个重刑犯,死囚,在监狱里竟然饮酒作乐,洋洋自得,令人匪夷所思。
请同学们揣摩作者是以怎样的笔法来刻画“郭四”这个囚犯的恶行的?
提示:
凡四杀人——竟然不能定罪,遇赦,将出
日置酒酣歌达曙——竟然在狱中如此快活
详述往事——竟然意色扬扬,若自矜诩
设计意图:
作者通过紧扣上文中的关键词句,把一个恶贯满盈却以之为荣的恶徒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我们面前。
作者刻画人物的笔法实为精妙。
思考:
像“郭四”这样的恶徒仅仅只是个例吗?
提示:
文中最后一段还刻画了把代人服刑当作盈利手段的“李氏”。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两个特殊个例来引出下面将要展现的监狱里面的种种怪相。
三、快读——提要钩玄:
一群狱吏的怪相
请同学们把视线往上移,快速通读课文,看看文章中作者还给我们揭示了哪些触目惊心的怪相?
以填表的方式来对文章进行梳理,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并以ppt的形式最后呈现。
暴虐
瘟疫肆虐,手足具械
枉法
制作伪章,私改公文,调换名单
敛财
勒索财物,营私舞弊,刑囚之多
勾结
狱霸和狱吏内外勾结
思考:
作者写了这么多现象,材料很多,是否杂乱繁琐?
提示:
文章虽然为我们呈现了监狱中的种种怪相,但是作者所看到的都是一些触目惊心甚至是突破他认知底线的狱中乱相:
囚犯成了狱吏狱卒们谋利的对象,囚犯们的生命被践踏成为狱中常态。
这就体现出方苞在记叙狱中现状时是“杂而有序”的,这就是“桐城派”散文的“义法”的充分体现。
而且从写法上来说,这是“面”,与刚才所讲的“点”相映衬。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梳理文本的能力,把握“义法”是“桐城派”散文重要特征这一教学要点。
四、体悟——因声求气:
一个文人的情怀
思考:
作者的狱中杂记,写得客观而冷静,那么作者的情感态度在文中有所表现吗?
请同学们再读文本,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出示ppt,品读下面的句子或语段,看看作者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什么不同。
①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其枉民也,亦甚矣哉!
②余伏见圣上好生之德,同于往圣,每质狱辞,必于死中求其生。
③孟子曰:
“术不可不慎。
”信夫!
④而狱中为老监者四,监五室,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馀。
每薄暮下管键,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
又隆冬,贫者席地而卧,春气动,鲜不疫矣。
提示:
以上句子有直接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有旁敲侧击含蓄表达观点的,有冷静说明或生动描绘却将感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语句。
这就是“桐城派”散文“辞章”之妙——语言雅洁凝练,寓褒贬于叙述当中。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通过品读,体悟作者“辞章”背后的情感意蕴,从而完成教学目标2的任务。
五、探究——沉思力索:
一篇文章的价值
思考:
此文写于康乾盛世期间,我们今天阅读它,通过监狱这个特殊的窗口,窥见了300多年前封建王朝的政治积弊和黑暗现实,那么,作者方苞在暴露社会现实的背后,有何真正的意图?
【ppt】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出狱,入南书房作皇帝的文学侍从。
康熙六十一年(1724年),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雍正十年(1732年),迁翰林院侍讲学士。
雍正十一年(1733年),提升为内阁学士,任礼部侍郎。
乾隆元年(1736),再入南书房,充《三礼书》副总裁。
乾隆七年(1742),因病告老还乡,乾隆帝赐翰林院侍讲衔。
乾隆十四年(1749),病逝,享年82岁。
提示:
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遭遇政治的打击和人生的挫折,从社会的高层跌入到社会的底层,终于能看到康乾盛世背后的政治积弊,这是一种思想的升华。
但并不意味着他是对他那个时代的彻底否定,也许恰恰是一种对统治者的提醒,是自己的一种责任使然。
他后来的人生履历也证明了他在王朝建设当中所尽到的臣子的责任。
辩证的眼光应是我们今天阅读此文所要建立的一种能力。
一篇文章的价值可大可小,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也许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最后我以顾城的一句话作为本课的教学的结语。
【ppt】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
设计意图:
换个角度看方苞、读此文,不让学生停留在揭露与批判的层面,是教师教学观的体现,也是此文教学的隐性目标吧。
六、作业——拓宽视野:
推荐相关作品
【ppt】⒈《方苞姚鼐》(凤凰出版社)
⒉《中国历代文学流派作品选:
桐城文选》(凤凰出版社)
⒊《桐城文化八讲》(《安徽优秀传统文化丛书》编写组)
板书:
言而有意(辞章)
情怀价值
怪相
杂而不乱(义法)
兴亡原非数得失自在人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马鞍山二中杜飞
【教学设想】
唐宋相隔不到60年,其间竟然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相替,兴亡在倏忽之间。
这短暂的五代兴亡史,成了北宋乃至后世的一面镜子。
北宋名臣、史学家薛居正曾作《五代史》,但欧阳修对其将兴亡归咎天命的历史观不认同,再撰《五代史》,提出“兴亡出于人事”的历史观,这就是《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之别。
《新五代史·伶官传》属于类传,欧阳修在每一个类传前皆有长短不一的序文,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伶官传序》是其中篇幅最长、写得最为精彩的一篇史论。
欧阳修站在政治家和史学家的高度,针对后唐盛衰速变的历史事实,找出原因,从而得出“盛衰之理,岂非人事”的结论。
这对宋朝及后世统治者而言,大有“殷鉴不远”的忠告。
《伶官传序》这篇课文仅有328字,但结构完整,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严密的议论文,而且在阐述严谨的同时,语言形象生动,极富文气与文势。
这是教学中应该抓住的重点。
课前了解到授课班级的学生已经学过本课,这也就有了“经典重读”的意义。
如何读出新意、读出深度,这于教者而言,是一次挑战。
所以,立足文本的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文气与文势,通过分析探讨,力求阅读的深度,这也就构成了我在教学本文中所采取的主要教法以及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文气与文势,领略气贯中脉的论述风格。
2.通过分析探讨,探究作者的盛衰史观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
【教学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研讨、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解题:
【ppt】出示学生问题“什么是伶官?
”顺势丢下一个问题:
伶人可不可以做官?
2.翻译句子:
(【ppt】出示学生觉得疑难的句子)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③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扣紧几个实词:
原、组、函、本。
3.读两段文字(指名一学生读第二段,齐读第三段)
提示:
第二段是叙述的文字,读时应注意
第三段是议论、抒情的文字,读时应注意
在朗读中,语气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甚至可以说,朗读学实质上就是“语气学”。
因为语气是情、气、声的结合体,所以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产生什么样的气息,有什么样的气息,就有什么样的声音状态。
设计意图:
因为学生已学过此文,所以这三个环节是来检查学生的基本功,主要是文言词句的解释翻译是否准确,文言诵读是否顺畅的问题。
扣住学生的疑惑,为本节课深入探究文本奠定基础。
二、释疑解惑
1.【ppt】呈现学生问题:
为什么本序没有太多的篇幅涉及伶官,而是写庄宗的?
先展示与李存勖相关的几个特殊年份【ppt】
公元908年(晋王终)23岁
公元912年27岁
公元923年38岁
公元926年41岁
思考:
这些年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你看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
梳理庄宗短暂的人生,突出其打天下难,失天下易的盛衰剧变的过程。
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品读文章
通读全文。
(学生齐读前三段,教师范读最后一段)
1.感受文势:
以第三段为例,逐句咀嚼,共寻经典的魅力。
文段
表达效果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动词连用,凸显完成父命过程之“忧劳”:
感叹句式凸显完成父命之际意气之盛与壮。
及仇雄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四字句连用,语气节奏急促,形象地表现了庄宗在危急情况下慌乱、不知所措的紧张心情。
“可谓……”与“何其……”两个句式形成对比
2.品读文气:
以几个特殊句式为例
文势主要体现在句式上,文气主要体现在虚词上。
文句
表达效果
①岂非人事哉!
②可谓壮哉!
③岂独伶人也哉!
①句中的“岂”与“哉”连用,既有感叹语气,又有反诘;
②句中的“哉”字表示感叹,且与下文“何其衰也”相照应;
③句中“岂”“也”“哉”连用,并与“岂独”相配,表示反诘与感叹语气兼具。
3.品读“呜呼”,体悟情感。
思考:
文章篇首句中的“呜呼”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语气?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的品读,感受文本中文势与文气,进一步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深度探讨
1.思考:
这篇文章在论证时运用了对比手法,在文中是如何表现的?
提示:
①得与失②难与易③盛与衰
2.思考:
作者通过这些对比要推导出怎样的结论?
提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3.思考:
“伶人能否做官?
”
设计意图:
通过对文本最突出论证手法的研讨,来探究兴盛衰亡的根本原因,也回答教学一开始所留下的问题。
五、寻本探源
1.思考:
这篇文章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对比是什么?
天命与人事的对比(把握作者的“盛衰之理,岂非人事”的历史观。
)
2.品读: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通过再次品读“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这句话,揣摩作者再撰《五代史》的用意。
由此而结束本文的教学。
当我们从这两个虚词中能够读出一个政治家的使命和情怀,也能读出一个史学家的睿智与冷峻时,我们也就能够理解欧阳修另撰《五代史》的本意。
【ppt】
中国没有宗教,从历史中寻求治国安邦、为人处世的法则,是中国人找到的最大也最有效的一面镜子。
——钱穆
六、作业——拓宽视野:
推荐相关作品
【ppt】⒈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⒉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板书: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得天下——难——可谓壮
失天下——易——何其衰
天命?
——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