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卫生微生物.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460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卫生微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卫生微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卫生微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卫生微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卫生微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卫生微生物.docx

《完整word版卫生微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卫生微生物.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卫生微生物.docx

完整word版卫生微生物

名词解释

1.卫生微生物学:

卫生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人类健康的影

响以及应对方略的科学

2.生态平衡:

是指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内部或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通

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及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

3.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

4.指示微生物:

是指在常规卫生监测中,用以指示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微生物

5.P4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用于检测实验室感染机会多,感染后

病情严重,无特效治疗,可致死的微生物或可能引起严重的流行、需要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防疫的微生物

6.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

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7.大肠菌群:

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8.消毒:

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9.灭菌:

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10.医院消毒:

是指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物体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11.疫源地消毒:

是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12.随时消毒:

指在传染源存在的情况下为及时杀灭或清除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随

时进行的消毒。

13.终末消毒:

指传染源因住院隔离、病愈或死亡后,对原所在场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彻底的

消毒。

14.预防性消毒:

是指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15.生物危害:

由生物因子(如在病原学和遗传学实验的废弃物中生长的微生物)对环境及生

物体的健康所造成的危害。

16.生物战剂:

是指在战争中用来伤害人、畜和毁坏农作物、植被等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17.生物恐怖:

生物恐怖是恐怖分子利用传染病病原体或其产生的毒素的致病作用实施的反

社会、反人类的活动,它不但可以达到使目标人群死亡或失能的目的,还可以在心理上造成人群和社会的恐慌,从而实现其不可告人的丑恶的目的。

18.生化武器:

以细菌、病毒、毒素等使人、动物、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质材料制成的武器

19.生物战:

生物战是指使用生物武器伤害人畜、毁坏农作物的一种作战,旧称细菌战。

作战中,通过各种方式施放生物战剂,造成对方军队和后方地区传染病流行,大面积农作物坏死,从而达到削弱对方战斗力,破坏其战争潜力的目的

20.浮游生物:

水生态系统的表面区域漂浮和漂流的微生物生命的集合物

21.需氧处理法:

利用好氧细菌或兼性厌氧细菌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22.厌氧处理法:

是利用厌氧微生物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23.大肠菌群值:

是指在1L水中所含大肠菌群的数目

24.气溶胶: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粒子或液态小滴物质的统称。

25.微生物气溶胶:

悬浮在大气中的具有感染性的微生物气溶胶

26.自然沉降法:

根据空气中携带有微生物气溶胶粒子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以垂直的自然

方式沉降到琼脂培养液上

27.水分活性值:

食品在密闭容器内水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纯水蒸气压的比值

28.食品变败:

是指食品在以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下,食品的成分被分解、破坏、失去或

降低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

29.腐败:

食品的蛋白质成分在厌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以恶臭为主的变化

30.酸败:

食品的脂肪成分被微生物分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的变化

31.发酵:

食品的碳水化合物成分被微生物分解成酸、醇、和气体的变化

32.食源性疾病:

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

造成的疾病,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

33.细菌性食物中毒:

由于食入被病原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所引起的以急性胃肠炎为

主的中毒症状的疾病

34.神奈川现象:

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能使人或家兔的红细胞溶解,因此能在高盐琼脂培养

液上出现透明溶血环

35.微生物限度检查:

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

36.控制菌:

非规定灭菌药品中不得检出的菌类称为控制菌

37.GMP:

对药品生产过程实施全面管理,最大限度地将产品质量置于可控状态,确保持续

生产出合格产品的一种管理方法

38.化妆品:

涂抹于人体皮肤用于美容,护肤清洁的物品

39.特定菌:

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

40.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是提供公众进行工作、学习、经济、文化、社交、娱乐、体育、参

观、医疗、卫生、休息、旅游和满足部分生活需求所使用的一切公用建筑物、场所及其设施的总称

41.高度危险品:

被微生物污染可造成严重危害的诊疗器材和用品

42.中度危险品:

受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中等程度危害的诊疗用品

43.低度危险品:

虽有微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

问答题

1.简述微生物研究的意义?

答:

通过对不同生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种群、及其分布、生活特点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为生产,生活,防病,保健,及环境保护服务

2.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自然选择是由自然环境条件决定的,人工选择以人的意志为主

2)自然选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人工选择比较快速

3)自然选择所保存的变异对生物本身有利,人工选择所保存的变异只对人类有利

3.常用的菌落总数包括哪几种?

常用的菌落总数测定方法有哪几种?

细菌菌落总数、霉菌菌落总数、酵母菌菌落总数;

标准平板计数法、表面涂布法

4.卫生微生物检测的特点有哪些?

1)检测的对象多,既包括病原微生物,又包括非致病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特别是能反映环境、食品、健康相关产品等样品卫生质量的卫生指示微生物

2)检测的范围广,标本的来源不仅局限于人体,也来源于空气、水、食品等环境

3)检测的方法更敏感,以检测环境标本中数量很低的致病微生物

4)常常需要定量测定和分型检测,以探明感染性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情况等

5.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的条件有哪些?

1)大量存在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内,未被粪便污染的样品中无此种菌存在

2)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包括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与肠道致病菌大致相似或稍强

3)在外环境中不繁殖,存活时间与肠道致病菌大致相似或稍长

4)检测方法简单,便于计数

6.为什么常常通过检测指示微生物反映样品卫生安全?

1)致病微生物种类繁多,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对样品的卫生安全性作出评价时,不可能分别检测各种微生物

2)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需时长,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3)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费用高,而且对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

4)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少,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高;或受到检测量的限制,可能导致假阴性的结果,因此通常以检测指示微生物间接反映样品的安全性

7.作为理想的病毒指示微生物的条件有哪些?

1)检测方法简单

2)操作安全

3)抵抗力与肠道病毒相当或稍强

4)在被人粪肠道病毒污染的环境中一定存在,其存在数量应等于或大于肠道病毒的数目

8.通过控制哪些条件可选择培养待测微生物?

可以通过调节培养的温度气体条件和光照或利用目的微生物的特定生理功能在分离培养液中加入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化学剂,配制成选择培养液,达到对目的微生物增菌的目的

9.简述倾注平板计数法和表面涂布法的优缺点?

倾注平板计数法是准确将稀释物1ml加入平板,倾注适当种类和温度的培养液,培养规定的时间后,计数菌落数的方法;表面涂布法是将0.1ml不同稀释度样品,分别接种于培养液表面,立即用L型玻棒或金属丝做成的三角形推棒推布样品,直至平板表面午明显的液体后,放入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培养一定的时间后,计数菌落的方法。

由于表面涂布法菌落全部生长于培养液表面,又便于挑取菌落进行后续实验,可使用不透明培养液,可避免因倾注融化的热琼脂对待检菌的损伤的优点,但由于其接种量仅为倾注法的十分之一,加样误差大,而且因为使用推棒分散样品,会带走一些微生物,影响结果

10.如何收集生物武器袭击的相关证据?

1)空情雷达。

卫星及对空侦查发现

2)地情可以投掷物、可疑昆虫、植物上的可疑粉末

3)流行爆发和继发感染

4)生物战剂施放方法对流行特点的影响:

i.点源施放:

伤害与源的远近相关

ii.多点源施放:

可各点连成一片,各点源附近及椭圆区伤害重

iii.线源施放:

沿线分布并向外扩散

11.简述影响水中微生物分布类群的主要因素?

温度、静水压、光照、溶解氧、氢离子浓度、化学物质、营养物等

12.分别叙述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产气荚膜菌的概念及其卫生意义?

1)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将1ml水样接种在营养琼脂培养液中,于37度经18~24h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断水质被污染的程度标志之一,所测的菌落总数增多,说明水被微生物污染,但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

必须结合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水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

2)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需氧或兼性厌氧的能在37度、24h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水中大肠菌群数的含量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并间接的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

3)粪大肠菌群:

在44度,在此种条件下仍能生长并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称为粪大肠菌群。

常用于表示近期污染

4)产气荚膜菌:

肠道正常菌群的成员,由于可以形成芽孢,故在外环境存货时间长。

常作为陈旧污染的指示菌。

13.理想的粪便指示菌有哪些条件?

1)在污染的水中有致病菌存在时,指示菌也应存在

2)不存在于未污染水中

3)指示菌在数量上应大于致病菌数量

4)指示菌的密度应与污染程度有一定的相关

5)在水中生存寿命要比致病菌长,并对消毒剂有相同或较强的抵抗力

6)作为微生物学标准,应适用于各种水源

7)指示菌的特性应是稳定的,在水中不能繁殖

8)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定量、准确性高

14.土壤生境的哪些特点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土壤的成分,水分,空气,pH温度等

15.简述空气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

大气微生物群与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密切相关,在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微生物对自然界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但许多微生物特别是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毒力强弱;机体免疫水平的高低以及二者所处的外界环境等)均有可能借空气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甚至对工业、农业、畜牧业的生产都会造成影响。

1)对人体可引起许多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或引起手术切口与烧伤创面的感染等

2)引起变态反应,如枯草热、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3)污染食品,使其发霉、变质、腐败甚至在其中产生真菌毒素

4)动物呼吸道传染病同样可通过大气传播,如碳疽梭菌芽孢,Q热立克次体和口蹄疫病毒等

5)空气中小麦黑锈病孢子可随风飘散数千里,导致大片麦田受害

6)在制药、发酵、电子元件生产过程中若遭到空气微生物污染,可产品报废,造成经济损失

7)在战争及恐怖活动中,敌人若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对人群的生命与健康会造成重大威胁

16.简述食品变败的原因和类型?

原因是:

1)微生物的作用:

主要是细菌、酵母菌、霉菌。

2)食品本身的作用

类型有:

腐败、酸败、发酵

17.简述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及生物性污染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种类?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所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种类有:

1)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2)人畜共患传染病

3)食源性病毒性疾病

18.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特点?

1)潜伏期短,在短时间内可有很多人同时发病,病情加剧

2)与饮食有明确的关系,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有毒食品

3)临床症状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症状基本相同

4)发病者对健康人没有传染性

5)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

6)与人们饮食习惯有关,因此可表现为一定的地区性

19.简述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预防措施

1)减少食品中微生物的来源:

1、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预防2、减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的微生物3、控制食品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2)各种食品在加工、运输、储藏和销售等一系例环节中,都要符合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的需求,减少微生物污染的机会。

3)合理采用食品保藏技术,既可改善食品风味,又可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可供食用的期限。

4)主要烹调过程中的交差污染,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5)监督做好食品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定期进行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不能上岗。

6)改变饮食习惯,不要食用生或半生的内类及海产品,动物性食品要煮熟煮透

20.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对食品进行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一、评价产品卫生质量二、制定防治措施三提高工业水平

21.应用已学过的知识,综合阐述真菌可给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1、食入带菌食物,引起急性中毒及可能致癌2、引起过敏3、浅部真菌病4、深部真菌病

22.药物微生物污染后可以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

1)引起药品变质:

1物理性状和外观的改变2、产生有害代谢产物3、失去药用价值

2)对人体的危害:

1、全身性感染2、局部感染3、肠道传染病以及其他疾病

23.我国规定药品控制菌有哪些?

为什么要规定这些细菌

控制的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沙门菌、梭菌属

原因:

药品中不允许污染致病微生物,但是致病微生物种类繁多,不可能逐一检查,而是通过分析某种致病微生物存在于某种药品的可能性,从而选作控制菌。

24.简述医院环境的生境特征

医院病人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普遍降低;医院是病人高度聚集的场所;诊疗手段在医院中应用普遍

25.同样作为粪便污染菌,为什么非规定药物灭菌药物检测的是大肠埃希菌,化妆品检测的是粪大肠菌群,生活饮用水检测的是大肠菌群

三者中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最为复杂,大肠菌群的检测比较容易、快速。

大肠埃希菌的检出最能代表新鲜人粪对样品的污染,其次是粪大肠菌群,最后为大肠菌群。

由于口服药直接入口,故其卫生要求最高,可避免服药者引发新的场道传染病;化妆品直接涂抹在皮肤上,其检测的严格程度仅次于口服药,粪大肠菌群的监测,更大程度表明污染来源于人畜粪便;水样粪便污染检测时,检样量常很大,而且结果报告要求迅速,目前常规用于检测大肠菌群的方法简单、快速。

26.我国规定的食品、化妆品、药品控制菌分别有哪些

食品:

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溶血性链球菌

化妆品: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大肠菌群

药品:

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属、铜绿假单胞菌

27.人们使用微生物污染的化妆品后可造成哪些危害

人们使用被微生物污染的化妆品后能直接刺激皮肤发生炎症;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可引起毛囊炎、疖、痈、脓肿乃至败血性感染,绿脓杆菌感染如不及时治疗也可以发生全身扩散,严重感染可危及生命。

28.简述公共场所的生境特点

一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容易实现,甚至造成疾病暴发与流行

二公共设施及物品供公众重复使用,易造成污染,并通过这些公用设施和物品传播病原体

三人群中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通过病人或病原携带者与健康人得密切接触造成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四不同公共场所特色各异,管理较困难。

29.简述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

细菌在空气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附着于空气颗粒物上,其中直径小于10um的颗粒则可携带细菌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二是含于飞沫和飞沫核中,当人们喷嚏、咳嗽、谈话、唱歌时,由口、鼻可喷出飞沫,飞沫经蒸发可形成飞沫核,附着于飞沫或飞沫上的细菌,迅速分散在空气中,并长时间在空气中漂浮。

在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细菌数量多的室内公共场所,极易传播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传染病

30.简述嗜冷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

嗜冷微生物是冷藏食品和冷藏血浆的大敌。

饮水、食品运载工具和电冰箱污染嗜冷性致病菌,往往引起胃肠炎。

电冰箱的排气口或蒸发器内,常有真菌生长繁殖,其孢子或菌丝散布在室内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可引起过敏性肺炎。

31.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产品外光卫生标准是什么

外观必须整洁,符合该卫生用品固有性状,不得有异常气味与异物。

32.消毒卫生用品的稳定性有那几种评价方法

有自然25℃±2℃留样法;37℃±2℃加速实验法和54℃±2℃加速实验法。

1微生物的生境主要包括  (土壤生境  、  水体生境   、  空气生境  和  食品 生境。

) 

2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其中生物环境包括  种内关系  和 种间的关系,非生物环境包括  阳光  、  水分 、 土壤 、    温度  、  湿度 、空气    等。

 

3耐药菌的  耐药质粒的传递   、  基因突变  以及   抗菌药物的筛选作用   的发生,使微生物的耐药效应得到扩散与放大,是的耐药菌株在医院内易感病人之间传播。

P46 

4  细菌 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厌氧菌等为多见。

 5在公共场所中检测空气微生物通常以空气中 细菌总数和溶血性链球菌  来表示清洁程度和潜在的致病性。

 

6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有 充足的营养  、 适宜的温度  、 合适的酸碱度  、 必要的气体环境  。

 7控制  加热过程中微生物残留  和   外界微生物侵入  是保证罐头食品质量极其重要的措施。

 

8根据pH不同,食品可分为  低酸性    和  酸性  。

 

9根据中毒机制,通常将细菌性食物中毒分为  感染型      和  毒素型      两种中毒类型。

 

10判定食品被粪便污染程度的标志指标是 大肠菌群数  。

 

11我国规定化妆品中不得检出的特定菌为 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12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按其来源分为  一次污染和   二次污染。

 

13化妆品一次污染包括  原料污染      和  生产过程污染      。

 

14化妆品的二次污染是指产品在 运输、贮藏、销售以及消费者使用过程 中被微生物污染,主要是 化妆品使用时不注意卫生 使用不当造成的,但 包装设计 的不科学, 防腐剂使用不当  使用不当也给化妆品的二次污染造成了机会。

 

15污染化妆品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主要有  细菌、霉菌和 酵母菌。

 

16微生物通过 水 、 土壤 、 空气 、 人体  、 动植物 等几个途径污染药品。

 

17根据药品的用药途径和使用要求不同,药品可分为 规定灭菌药品 和 非规定灭菌药品  两大类。

 18药品无菌检查的内容有 需氧菌       、  厌氧菌      和  真菌      。

 

19药品微生物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二是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20高度危险性物品即  关键性物品 ,指被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严重危害的诊疗器材和用品。

这类物品是穿过  皮肤  或   黏膜  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或与 破坏的皮肤、黏膜密切接触或接触 新生儿   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的器材和用品。

21低度危险性物品即 非关键性物品 ,是指虽有微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 无害 ,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 病原微生物  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

这类物品不直接接触患者  或只接触 患者正常无损的  皮肤,包括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

 

22凡进入人体 组织  、  器官  或接触破损皮肤 黏膜  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3  接触皮肤和黏膜的医疗用品 和 使用中消毒剂  产品均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名解 

1.生境:

是指微生物能够在其中生存并执行特定功能的微小环境,又称之为微环境或微笑生境。

 

2.龛:

包含比生境更为广泛的含义,它不但包含了生物生存的空间概念,还蕴涵着功能作用以及在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中的位置,也称为生态位。

 

3.种群:

具有相似特性和生活在一定空间内的同种个体群称之为种群。

 

4.群落:

一定区域内或一定生境中各种微生物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之为群落。

 5.变异性:

是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变现的差异。

 

6.互生:

是指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在一起时,通过各自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

 

7.寄生:

是指一种生物侵入到另一种生物体,从宿主体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生长繁殖,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

 

8.拮抗:

也称偏害共栖,指两个种群共同生长,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干扰他种生物的代谢活动,抑制其生长和繁殖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9.捕食:

又称猎食,指一种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10.生态平衡:

又称自然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内部或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及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

 11.非细胞型微生物:

是由蛋白质外壳包裹一种核酸形成的颗粒,不具细胞结构。

 

12.噬菌体:

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13.指示微生物:

是在常规卫生监测中,用以指示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非致病)微生物(或细菌)。

 

14.耐热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指能在44~45℃发酵乳糖的大肠菌群。

 

15.疫源地消毒:

是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过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16.商业灭菌:

指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致病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17.生物安全柜:

是处理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的箱形空气净化负压安全装置。

 

18.生物战剂:

是指能在人员或动植物机体内繁殖并引起大规模疾病的微生物制剂。

 

19.生物恐怖:

是一个组织或集团利用生物的烈性传播和产生强烈毒性的特征,做成生物战剂来胁迫另一群人或普通公众乃至国家,以达到其政治和军事目的所采取的卑劣行为。

 

20.高度危险性物品:

即关键性物品,指被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严重危害的诊疗器材和用品。

 问答:

 

1.引起菌群失调的诱发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引起种群失调的诱发因素主要有:

①射线照射:

人或动物在接受一定量放射物质与放射线照射后,吞噬细胞的功能与数量均下降,淋巴细胞功能减弱,非特异杀菌作用减退或消失,免疫应答能力明显遭到破坏,此时已发生微生态失调。

微生物对照射的抵抗力明显大于宿主,而且微生物在照射后对抗生素耐药性提高,毒性亦增强。

②使用抗生素:

在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下,能增加正常微生物群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在肠道正常菌群中,耐药性传递是相当频繁的,如耐药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正常菌群常导致医院内感染。

③外科手术:

包括手术、整形、插管以及一切影响宿主生理解剖结构的方法与措施,都可能造成正常菌群的易位转移。

因此在微生态失调的诱发因素中,外科治疗措施占有重要位置。

④其他因素:

包括医源性因素、使用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物质和激素等,使得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例如,肠道正常菌群中的脆弱类杆菌和消化球菌等厌氧菌常可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内源性感染。

 

2.按细胞结构可将微生物分为哪几类?

答:

按细胞结构可将微生物分为细胞型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两大类,其中细胞型微生物可分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