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276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铜仁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贵州省铜仁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贵州省铜仁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贵州省铜仁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贵州省铜仁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铜仁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贵州省铜仁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铜仁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铜仁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贵州省铜仁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贵州省铜仁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研究飞驰的汽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可以将汽车后轮看做质点

B.铜仁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7.00元(2公里内),其中“2公里”是指位移

C.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描述肯定不同

D.“抬头望明月,月在云中行”中的“月在云中行”是选取云为参考系

2.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A.马的重力较小

B.马蹄大

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

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

3.为了测量A、B两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四个实验方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认为测力计读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则最准确的方案是

A.

B.

C.

D.

4.“五米三项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受试者听到口令后起跑,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从起点A全力跑向5m处的B点用手触摸折返线处后折返返回A点,然后依次到C点、D点最终返回A点,所用时间即为“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现测得某受试者成绩为10s,该受试者在测试全过程中的路程和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0,0B.15m,4m/sC.30m,0D.30m,3m/s

5.如图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P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已知物块P沿斜面加速下滑,现保持F的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

A.一定变小B.一定变大

C.一定不变D.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

6.如图甲为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的模型,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为2m,现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同时以v=1m/s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走到B处取行李,取

,则

A.该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处

B.行李一直做加速直线运动

C.该乘客提前1.5s到达B处

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s才能到达B处

7.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1m/sB.物体的加速度是1.0m/s2

C.前3s内的位移是5.4mD.3s末的速度是4m/s

二、多选题

8.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0~2s内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不相等

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等

D.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

9.在高速公路上,一辆大客车正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下列关于大客车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大客车处于平衡状态

B.大客车受到重力、支持力两个力作用

C.大客车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三个力作用

D.大客车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阻力四个力作用

10.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

A.t=1s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B.t=3s时人处于超重状态

C.t=8s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D.t=9s时人处于超重状态

三、实验题

1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1)某同学通过以上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乙中,请作出F−L图线______;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N/m.

12.在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f=50Hz的交流电源.

(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正常接入电压为________V,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打下E点时纸带的速度

=________(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

(3)若测得

=65.00cm,

=19.00cm,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f>50Hz,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解答题

13.两个共点力,当它们同方向合力的大小为7N,当它们反向时合力的大小为1N,求当它们相互垂直时,合力的大小是多少?

14.质量m=4kg的小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F=10N的水平恒力拉动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物块继续滑动t=2s停在B点,A、B两点相距x=20m,g=10m/s2,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5.一个小球自125m高的塔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小球落到地面的时间;

(2)小球落地时的速度;

(3)全程小球的平均速度.

16.小明乘坐缆车沿索道到达滑到顶部,索道长为x=600m,缆车速度大小恒为v车=1.2m/s;然后从滑到顶部由静止沿滑道直线滑下,滑道倾角θ=30°(简化模型如图).假设滑雪者速度vt≤10m/s时阻力可忽略,vt>10m/s时阻力为滑雪者重力的0.1倍,取g=10m/s2,求:

(1)滑雪者乘坐缆车沿索道运动到滑道顶部需要的时间;

(2)滑雪者速度v=5m/s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滑雪者从滑道顶部向下滑行L=22m需要的时间.

参考答案

1.D

【解析】

研究飞驰的汽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需要用到后轮的大小和形状,故不能看作质点,A错误;出租车的公里数表示路程,B错误;对于同一个运动,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比如选取树木和地面为参考系,研究汽车的运动,结果相同,C错误;“月在云中行”是月亮在云中穿行,选取云为参考系,D正确.

2.D

【解析】

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和马的重力大小没有关系,和马蹄的大小也没有关系,而是因为马处于平衡状态,飞燕对马的支持力和马的重力一定在一条竖直线上,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马的形态可以看出,马的重心不会在飞燕上,故选项D正确.

3.C

【解析】试题分析:

实验时,如果木块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不等于拉力,只有当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时,拉力才与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但是不容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验操作不可知,故不是最佳方案,故ABD错误;拉动木板时,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则于木块相对地面静止,则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实验时不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使读数更准确,故为最佳方案,故C正确.故选C。

考点: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名师点睛】一个实验设计,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简便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及准确性原则.这一考题正是考查考生在四个实验方案中,就可操作以及准确性方面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4.C

【解析】试题分析:

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根据运动轨迹的长度求出路程,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受试者的路程

,位移x=0m,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度为零,C正确.

5.B

【详解】

小物块P在推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固定斜面加速下滑,设小物块的质量为m,斜面的倾角为θ,对小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Fcosθ=ma,解得:

当保持F的方向不变,使其减小时,加速度a一定变大.故B正确,ACD错误.

6.D

【解析】

试题分析:

行李在传送带上先加速运动,然后再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出时间.若行李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时,运动时间最短.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设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行李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

.由

代入数值,得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行李从A到B的时间为:

.而乘客一直做匀速运动,从A到B的时间为

,乘客提前0.5s到达B,ABC错误;若行李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时,运动时间最短.由

,解得最短时间

,D正确.

7.C

【解析】

试题分析: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的位移等于前3s的位移减去前2s内的位移,根据位移公式列方程求出加速度,再求前3s内的位移,及3s末的速度

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为:

,A错误;设加速度为a,则有:

,解得

,B正确;3s末的速度为

,C错误;前3s内的位移为

,D正确.

8.BD

【解析】

A、由图知,在前3s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在前3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直不变,故A错误;B、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可知:

0~2s内和0~4s内的位移相等,但所用时间不等,所以平均速度不等,故B错误.C、由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几何知识可知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D、由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知第2~4s内图线的斜率不变,则加速度不变,所以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9.AD

【解析】

大客车匀速运动,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四个力的作用,AD正确.

10.BC

【解析】

从图中可知0~4s内加速度竖直向上,此时

,处于超重状态,7~10s内加速度竖直向下,此时

,处于失重状态,故BC正确.

11.

525

【详解】

(1)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点,基本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判定F和L间是一次函数关系.画一条直线,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如图:

(2)图线与坐标轴交点表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0时弹簧的长度,即弹簧的原长:

5cm.

图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12.0.1;220;交流;

;3.00;偏小

【分析】

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工作原理即可正确解答;同时要熟练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有关的操作;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详解】

(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得

(4)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f>5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

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

13.5N

【解析】

设两个力大小为

,且

由题意,有同向时

,反向时

解得

解当两个力垂直时,其合力的大小

14.0.2

【解析】

设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则

撤去F前有

撤去F后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解得

15.

(1)5s

(2)50m/s(3)25m/s

【解析】

(1)由

可得

(2)由v=gt得落地时间为:

(3)平均速度为

16.

(1)500s

(2)5m/s2(3)3s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匀速运动的位移和速度求出滑雪者乘坐缆车沿索道运动到滑道顶部需要的时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雪者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达到10m/s的时间,以及结合位移公式求出速度达到10m/s时的位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有摩擦时的加速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继续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从而得出总时间.

(1)滑雪者乘坐缆车时,根据

得,

(2)当滑雪者的速度v=5m/s,加速度大小为

,解得

,方向沿滑道向下.

(3)当滑雪者速度达到10m/s时,用时为

,则

位移

滑雪者还要沿直线向下滑行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根据

得,代入数据解得

.共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