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170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docx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一、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砌筑时按墙宽尺寸和砌块的规格尺寸,按排块设计,进行排列摆块,不够整块时可以锯割成需要的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600×1/3mm)。

竖缝宽20mm,水平灰缝15mm为宜。

当最下一皮的水平灰缝厚度大于20mm时,应用豆石混凝土找平层铺砌。

砌筑时,满铺满挤,上下丁字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

2〉加气砼砌块墙体砌筑前应提前2天浇水洗润基层,加气砼砌块的上墙含水率宜小于20%。

3〉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按砌块规格尺寸、水平灰缝厚度,从梁、板底留出斜砌封顶砖的空隙(240mm墙宜为126mm、120mm,墙宜为234mm),斜砌砖砌筑应与水平方向成60度夹角,待填充墙砌筑完7天后,使用皮锤补砌挤紧,且端部应有顶紧措施。

4〉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抹灰不宜小于30天。

5〉砌筑灰缝应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铺满砂浆,垂直灰缝不应小大于20mm,水平灰缝不应大于15mm.灰缝饱满度均不得低于80%,并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6)门洞上角过梁端部或其它可能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应钉涂有防锈漆的铅丝网,减少抹灰层裂缝。

7)内墙面暗敷电线套管,应用机械切槽,不得随意剔凿,套管埋置深度以大于砌体表面1.5厘米为宜,墙体线管敷设完后,线槽采用1:

2水泥砂浆抹平,抹灰前线槽部位钉钢丝网,每边150mm。

8)为防止窗口八字裂缝,在窗台处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压墙600mm,不足600mm采用植筋法植入剪力墙或柱,压顶宽同墙厚,高度为120mm,内配四根Φ12钢筋,箍筋Ф6间距200mm。

9)内外墙及顶棚抹灰前,刷界面剂一道,在砌体材料与混凝土交接部位钉钢丝网(具体见图纸说明)。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预制混凝土进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其他住宅不应大于150mm。

2)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按要求设钢筋保护层垫块,上部钢筋应有钢筋马凳支撑,马凳筋底部与模板直接接触处应有防锈措施,浇筑混凝土时在主要通道应架设施工平台。

3)楼板结构层不得开槽,地埋管应暗敷于找平层或附加层内,地埋管上表面应低于找平层表面15mm以上,走管部位弹线标明,以防装修时造成破坏。

4)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5)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每天的养护次数应随天气温度情况确定,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对于剪力墙、柱等部位,采用混凝土养护液养护。

6)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7)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粉刷措施。

8)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1000mm.在后浇带两侧应沿后浇带方向设独立的支撑和模板带,等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再将其余后浇带模板一同拆除。

施工缝在浇筑混凝土前,要严格按照规范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座浆处理。

后浇收缩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相应混凝土浇筑60天后进行,后浇沉降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楼和裙楼的主体分别完工后进行,浇筑时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且强度等级应较两侧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膨胀剂的掺加量应由试验确定。

后浇带的养护期不得小于14天,后浇带混凝土应按有关要求留置试块。

三、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式为上大下小。

2)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小时的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

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

3)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阴角处做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4)地漏应设置在房间的最低处,并不得设在固定家具下面,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

5)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在防水层、找平层施工完毕后,分别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

6)烟道根部向上300mm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7)卫生间墙面防水按图施工。

四、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外墙抹灰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数不小于2.5的中粗砂。

2)外墙涂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测,外墙饰面砖应具有出厂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

使用前应对面砖尺寸表面质量、吸水率、抗渗性等指标进行复验,并提供检测报告。

3)抹灰工程不得使用过期水泥,其凝结时间和安定性须合格。

4)外墙洞眼应按规范留置,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

3防水砂浆粉严,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5)外墙抹灰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6)抹灰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

7)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的处理应符合墙体防裂措施的要求。

8)外墙抹灰至少分三遍完成,厚度按7:

7:

6进行,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mm,当总的抹灰厚度大于35mm时,要有防坠措施。

抹灰上遍与下遍之间应保证间隔时间,最后一遍抹灰应做防水砂浆面层,平整度不应大于2mm,门窗洞口及墙体转角清边应在基层抹灰时完成,避免在贴砖时找补。

外墙抹灰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

9)面砖镶贴必须采用“满粘法”。

宜降低粘结层厚度,防止未满粘或勾缝不密实形成“蓄水囊”。

勾缝应采用具有抗渗性能的粘结材料,应二次勾缝,不得采用“满抹”方法勾缝。

应采用符合《陶瓷墙地砖胶粘剂》(JC/T547-2005)标准的水泥基粘结材料镶贴面砖,面砖镶贴完毕后,应由法定检测机构对粘结强度进行检验,并提供检测报告。

10)出檐、台、板根部镶贴应先下后上、先平后立;外端部应先立后平,坡向应内高外低;压顶、滴水交圈、接茬密实。

墙面阴阳角应采用异型角砖,阳角处也可采用边缘加工成45度的面砖对接。

11)外抹灰必须设置分格缝。

12)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mm.

13)外墙面砖嵌缝必须采用勾缝条抽压出浆至密实。

14)窗台、窗楣、阳台、雨篷、腰线和挑檐等处抹灰的排水高差不应小于2厘米。

滴水线抹灰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

15)粘贴面砖的外墙面用防水砂浆刮糟时,门窗洞口四周墙面刮糙时,门窗洞口四周墙面刮糙底层与糙面层必须位置错开。

五、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

1)保温材料供应商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报告和产品合格证。

2)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时以及完工后24小时内,基层及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夏季应避免阳光暴晒。

在5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天不得施工,雨期施工应做好防雨措施。

3)外墙外保温工程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保温层出现裂缝,并在保温层外涂刷高分子弹性防水涂料以防水对保温层的浸蚀。

4)抗裂砂浆应由抗裂剂、中砂、水泥按适当比例机械搅拌均匀。

抗裂砂浆不得任意加水,配置量宜在2小时内用完为宜。

5)粘贴板材的外墙外保温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使用锚栓辅助固定。

6)现抹颗粒保温砂浆应分层施工,。

每遍间隔应在24小时以上,每遍厚度不宜超过20mm,后一遍施工厚度要比前一遍施工厚度小,最后一遍厚度留10mm左右为宜。

抗裂保护层施工应在保温层固化干燥后方可进行。

7)建筑物高度大于30cm时,应在保温层中加一层金属网,金属网在保温层中的位置距基层墙面距离不以小于30mm,距保温层表面距离不宜大于20mm。

8)采用颗粒保温时,应根据建筑物立面要求,分楼层设置分格缝,垂直抗裂分格缝宜按墙面面积设置,板式建筑中分块面积不应大于30m2。

抹灰时嵌入层间塑料分格条或泡沫塑料棒,外表用建筑密封膏嵌缝。

9)抗裂保护层施工应在保温层固化干燥后或胶粘剂凝固后方可进行。

抹抗裂砂浆应分两遍完成,第一遍厚度约3-4mm,随抹岁压入一层耐碱玻纤涂塑网格布,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在底层抗裂砂浆凝固前抹3mm厚面层抗裂砂浆。

10)建筑物首层和其他楼层的门窗洞口及墙面阳角处应用双层玻纤网格布包裹增强,包角网格布单边宽度不应大于150mm。

11)刮柔性耐水腻子应在抗裂保护层干燥后施工,应做到平整光洁。

12)外墙外保温原则上不得直接在保温层上粘贴面砖,如确需贴面砖,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安全可靠。

六、门窗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的见证取样、检测。

2)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

固定后的外框与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间隙。

3)门窗安装不应直接固定在加气混凝土上,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2mm,固定点间距:

转角处180mm,框外边不大于500mm.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4)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模破损。

5)门窗框外侧应留5mm宽的打胶槽口;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贴“┸”型塑料条做槽口。

6)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且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七、屋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屋面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审查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

2)混凝土瓦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还要对混凝土瓦的抗渗性、吸水率、强度等物理指标进行复试,检测不合格不得用于工程上,应用混合砂浆将瓦窝牢在基层上,不得出现混凝土瓦松动、退坡等现象。

3)卷材防水层收头宜在女儿墙凹槽内固定,收头处应用防腐木条加盖金属条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将收口封严。

4)刚性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施工除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型网片。

b.混凝土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混凝土并摊平,再放置钢筋网片,后铺三分之一的混凝土,振捣并碾压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

c.分格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

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粉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泡沫棒,分格缝上粘贴不小于200mm宽的卷材保护层。

d.保水养护不小于14天。

5)在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出均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250mm(管道泛水不小于300mm);最后一道泛水材料应采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6)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蓄水或淋水试验。

七、水暖消防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

1)管道支架安装前,应按规定开燕尾,非埋设部分先防腐,埋墙深度不少于10厘米,用不低于1:

3水泥砂浆填满抹平;支架安装位置,应能承受相应荷载,不得安装在轻质墙上;支架规格应按不同管材管径依设计要求或标准图集选用。

检查时应拆开支架,用锤敲击。

2)采暖管道煨弯椭圆率,管径不大于100mm的,不应大于10%;管径大于100mm的,不应大于8%,散热器支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利于排气和泄气。

3)洗脸盆、小便斗等卫生器具,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安装,不得随意变更;卫生器具的排水管与立管的连接处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封堵严密。

4)蹲便器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根据不同形式的存水弯及器具排水口的不同位置做好预留,预留洞里侧距墙不得小于250mm。

5)用于室内排水的水平管道与水平管道、水平管道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三通或45°四通和90°斜三通或90°斜四通。

6)管径大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法兰或卡套式专用管件连接,镀锌钢管与法兰的焊接处应二次镀锌。

7)地下室外墙有管道穿过时,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水,设计无要求时,应按标准图集选用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8)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冲洗,并用每升水中含20-30mg的游离氯的水灌满管道进行消毒,含氯水在管道中应留置24小时以上。

消毒完后,再用饮用水冲洗,观察各出水口的水质,无杂质、无沉淀物,水色透明与入水口水质相比,无异样时,取样送有关部门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为合格。

9)消火栓安装应栓口朝外,其中心距地面为1.1m,阀门中心距箱侧面为140mm,距箱后内表面为100mm,并不应安装在门轴侧,同时应保证,消火栓快速接头高于箱门的底框,以便应急使用;消火栓标识应明显,箱门四周的装饰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并加标识。

10)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内)试验消火栓和首层二处消火栓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八、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

1)根据《终端电器选用及验收规程》CECS107:

2000的要求,制作配电箱的金属板的厚度不小于1.2mm,宽度大于600mm的配电箱应按设计要求制作

2)配电箱内电气元件与箱壁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尺寸,一般不小于50mm.

3)配电箱内应设零线和保护接地回流排,零线回流排应设在断路器的上方,保护接地汇流排应设在断路器的下方。

4)配电箱埋设应加设砼过梁,并严格控制箱体垂直度和表面水平度,

箱门应紧贴墙面;高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底边距地面为1.5米;箱体涂漆应完好,并在正面明显位置镶嵌铭牌。

5)订作配电箱应按设计要求的进出回路和管径大小预留敲落孔,在安装时应保证配管垂直入箱,露出箱内3mm,锁口、护口应齐全,严禁用电焊开孔或扩孔;金属线管进箱处要有跨接地线。

6)配电箱、柜(盘)内要求回路编号齐全,标识正确,便于今后使用和维修。

7)配电箱总断路器出线端零线应接在零线汇流排上,各分支断路器的进线应与零线汇流排连接;箱体、箱门和各回路的插座保护器应接在保护接地汇流排上,入户的保护线应与保护接地汇流排连接;订作配电箱时应根据线路的多少及线径的大小,选配大小尺寸合适的汇流排端子。

例如:

规范规定入户保护线不小于10mm2,则汇流排必须有大于10mm2的压线孔或压线螺丝。

8)配电箱、柜(盘)内导线要排列整齐、顺直有序,每隔100mm捆扎固定,线头压接要牢固,不伤芯线,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相同,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2根,防松垫圈应齐全,采用线鼻子压接时,除压接接触面外,裸露部分要用绝缘体包扎严密。

9)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要求,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总电源箱和户内箱的漏电保护装置均应在安装前按照设计、规范和出厂说明书要求对漏电电流和脱扣时间进行整定。

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脱扣时间不大于0.1S。

户内漏电装置的动作电流脱扣时间应小于总电源的漏电装置的动作电流、脱扣时间。

10)金属导管严禁采用熔焊对口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壁厚小于等于2mm的薄壁钢导管,可采用紧定连接、卡套连接等工艺。

对于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壁厚均不应小于1.6mm,连接时Φ25以下管每端扣压螺丝不小于2处,Φ32以上管不小于3处。

埋在墙内的金属导管内外壁必须进行防腐,在砼内导管外壁可不做防腐,但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轻质砖墙不得横向剔槽,需水平走管应预埋在砼中。

11)塑料管必须合格,管外壁应有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管壁厚度和直径符合要求,煨弯不出现扁裂和脆断现象。

当设计无要求时,暗敷塑料管应采用中型以上的导管。

12)管内穿线总截面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的40%且同一管内不超过8根;线槽内配线不超过槽内截面的60%。

13)吊顶内强电必须采用金属导管、金属线槽布线。

柔性导管与钢管、电气设备、器具连接,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且应固定牢固。

柔性导管与钢管、电气设备、器具连接必须采用专用接头。

敷设电缆时,电缆头应采用专用套封。

柔性导管不能做接地线用。

14)墙体内的线盒埋深应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予以调整或加套盒。

吊顶内的线盒应固定牢固,连接导线接头绝缘包扎后,应放在接线盒内,盒口朝向要合理,便于检修,盒口必须封闭。

15)开关、插座埋设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开关一般距门开启侧墙角150~200mm,距地一般为1.3m,插座一般为300mm。

16)开关、插座配线要安装正确,且控制火线,三孔插座配线为左零、右火、上接地,相序要正确,开关开启方向应一致。

17)开关、插座面板应用镀锌螺丝固定在线盒上,严禁用自攻螺丝或木螺丝固定,不允许直接固定在饰面板或软包装材料上,且应固定固牢,盒内清理吹扫干净。

18)卫生间、厨房等潮湿场所使用防溅型开关、插座。

19)在吊顶顶棚上固定灯具时,应设专用支架固定,不允许直接固定在饰面板上;固定螺丝不小于2个;金属灯架应该接地;在顶棚上安装灯具,应有隔热措施;大型灯具应预埋吊钩或螺栓固定,应做过载试验,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

九、避雷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

1)避雷网、支持件、螺丝等均应采用热镀锌材料,避雷网穿过变形缝处应留有余量。

2)应在距地面1.5~1.8m处设置断线卡,断线卡应用接线箱暗设在墙体内,箱门应紧贴墙面,与墙体接触处打密封胶,断线卡压接应严密,压接螺丝有平垫和弹簧垫。

用结构钢筋作引下线应在1.5~1.8m处设置测试点,作法如下图:

十、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1)由专人进行测量,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校验。

2)主体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如墙面1米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

3)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5~2㎡范围内宜设置一处。

4)装修阶段应严格按所弹出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发现超标时及时处理。

5)按检验批进行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的测量,每三层为一个检验批。

测量后,认真填写《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记录》

6)室内标高、轴线位置的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10%的房间数且不少于5间进行抽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