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新课程高考备考政治二轮研讨会材料高考热点复习六持续聚焦三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111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市新课程高考备考政治二轮研讨会材料高考热点复习六持续聚焦三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潍坊市新课程高考备考政治二轮研讨会材料高考热点复习六持续聚焦三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潍坊市新课程高考备考政治二轮研讨会材料高考热点复习六持续聚焦三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潍坊市新课程高考备考政治二轮研讨会材料高考热点复习六持续聚焦三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潍坊市新课程高考备考政治二轮研讨会材料高考热点复习六持续聚焦三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潍坊市新课程高考备考政治二轮研讨会材料高考热点复习六持续聚焦三农.docx

《潍坊市新课程高考备考政治二轮研讨会材料高考热点复习六持续聚焦三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市新课程高考备考政治二轮研讨会材料高考热点复习六持续聚焦三农.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潍坊市新课程高考备考政治二轮研讨会材料高考热点复习六持续聚焦三农.docx

潍坊市新课程高考备考政治二轮研讨会材料高考热点复习六持续聚焦三农

潍坊市2015年新课程高考备考二轮研讨会材料

 

六、持续聚焦“三农”

 

临朐县实验中学

张俊芹张立成毕秀叶杨春艳

2015年3月27日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

【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2014年12月22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

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

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材料二2015年2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

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支持开展境外农业合作开发。

材料三2015年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是关键。

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改进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办法。

【时政术语提炼】

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2.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

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是关键。

3.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积极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

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

4.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5.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结构和农产品种植、养殖结构,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

【热点题目回顾】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上述论断的哲学依据。

 

材料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多项措施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对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优化整合农业科技规划、计划和科技资源协调机制;积极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央采取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

 

答案:

(1)①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要抓好农业现代化这个制约国家现代化的“短板”。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起决定作用,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抓住粮食安全这个首要任务。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2)①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

③我国政府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整合农业科技规划、计划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是让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东省某地农民长期种植小麦等传统农作物,每亩年均收益不到2000元。

近两年,当地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由专业合作社、农场与农民签订合同,将农民的承包地集中经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村民以土地入股,收益比以前高。

不少村民成为合作社或农场的职工,有较高的工资,还有的村民用土地流转获得的资金做起了买卖。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实行土地流转的意义。

 

材料二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统筹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2015年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守耕地红线,推进土地整治,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要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2015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刘振伟表示,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的立法计划,修改工作已经启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别说明党、政府和人大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

(1)①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②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就业;

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④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①党制定关于土地保护的大政方针,在耕地保护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②国务院旅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行使土地管理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土地承包法,行使立法权,为保护耕地提供法律保障。

(二)加强农村建设

【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2014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材料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示范。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

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

材料三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十二届全国人大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材料四201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途径,逐步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要深入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抓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时政术语提炼】

1.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

2.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3.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

4.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5.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6.抓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热点题目回顾】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和开展传统民居调查,落实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规划。

 目前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还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一些村民想急切改变居住条件,无序地新建与翻建住房,造成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乡土风貌极不协调,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

部分地区过度旅游开发导致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也破坏了传统村落。

这些问题导致传统村落快速消亡,需要引起要高度重视。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的文化意义。

材料二2014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但现在的农村存在很多问题,看下列镜头:

田间水渠边,老人对着庄稼独坐,旁边是两张空椅子,留给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农家小院中,老两口带着孙子,全家十余口人出外打工或上学,留下一地空板凳……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农村出现了土地摞荒、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等问题,这对农村基层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2)请从《政府生活》角度,针对镜头中农村出现的新问题,就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

(1)①传统村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保护传统村落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保护传统村落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

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①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加快发展各项

社会事业。

  

②农村基层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探索农村的养老服务方式,发展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

的流向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合理发展。

  

③农村村民委员会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切实搞好村民自治。

2.2015年3月,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暑假,某高校学生小张回到家乡一山东某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他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近几年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于是收集了一些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料:

内涵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特点和

优点

推进产品标准化生产,统一生产、收购、包装和销售;组织农民闯市场,避免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土地得以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以特色产品为依托;把专业经营作为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产业发展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显著增强。

典型

事例

xx村有三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商标,1家合作社的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

材料二某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文化建设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充实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如评选、宣传行业能手和劳模,积极培养各类民间艺人,调动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以乡镇文化站为主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让人民群众自创自乐;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村书屋”,推广发家致富知识;借村委会换届选举,举办各种讲座,提高农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素养,打造和谐村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及其作用的有关知识,谈谈新时期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依据。

 

答案:

(1)①有利于完善现代农业经营形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②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③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④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⑤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农产品牌,增强产业发展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⑥有利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2)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科技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可以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农村文化活动的举办,可以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培育新的文明风尚。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举办,可以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作用,并以创造出的优秀文化来影响人和塑造人。

(三)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城镇化

【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4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

着力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创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方式,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物的新农村”就是修路、盖房子等,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

“人的新农村”主要是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民水平。

继续向贫困宣战,促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材料二2015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突破。

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

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市民化挂钩机制,合理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稳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材料三2015年2月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

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时政术语提炼】

1.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

2.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

3.通过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

【热点题目回顾】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2014年中国及部分省区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

年份

城镇化率

山东

湖北

广西

全国平均

2002

40.30%

41.7%

29.24%

39.09%

2007

46.8%

44.3%

36.24%

44.94%

2012

53.7%

55.53%

43.6%

52.07%

2014

55%

56%

45.05%

54.77%

 

注:

日本、韩国城镇化率已超过70%,美国城镇化率已达到90%以上,发达国家平均城镇化率达到80%。

材料二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

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到2个百分点。

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左右的投资,一个城镇人口相当于3个农村人口的消费。

城镇化还会刺激服务业的发展,调整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

(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结合材料二分析推进城镇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材料三S省委领导班子通过街区走访、召开民主座谈会、网络民意调查等途径,集思广益,问计于民,形成了“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议,提交省人大讨论并表决通过,为全省的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S

省委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2002-201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东部、中部、西部城镇率发展还不平衡,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意义:

①推动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创造投资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②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并成为城镇居民,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

③城镇化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带动消费结构升级。

④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2)①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城镇化的正确方向。

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维护广大市民的利益。

③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集思广益,问计于民,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指明了方向。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但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

材料一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民进城,如何促进社会融合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W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村居民进一步市民化。

(1)结合材料一,说明促进农民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正式颁布,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产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工作随之全面启动。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保护与开发的冲突,但首先要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

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

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根本观点的知识,谈谈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观点的理解。

 

答案: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促进农民融入社区管理,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②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促进农民融入社区管理,有利于农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农民同历决策过程,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提高决策民主性和科学性。

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

(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

要求我们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将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始终,我们必须正确对待。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防止千城一面。

③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

【原创新题演练】

一.选择题: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4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回答1~2题。

1.会议首次指出:

“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下列有利于实现“人的新农村”建设的举措有

A.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的资金投入力度

B.留住乡土文化和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

C.实施农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为打造美丽乡村,H村村民自发组织起环境卫生协会。

加入协会的村民必须签订入会承诺书,会员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保证门前包卫生、包绿化和包积雪“三包”达标,并实行会员积分制,考核组和协会成员每月对会员责任区进行不定期抽检。

该协会的成立

①扩大了广大村民的民主监督权②创新了村民民主管理的方式

③进一步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内容④有利于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4年7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山东省陵县德强农场考察。

回答3~4题。

3.总理在考察时得知,农民老卞不仅将土地流转给德强农场获得了稳定收入,还被农场聘用获得了“双份工资”;农场通过良种推广、机械化耕种、规模集约化经营,有效降低了种子和化肥的使用量,大幅提升了产量。

该农场的做法有利于

①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个体经济

②实现规模效应,提高土地和劳动力效率

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④扩大耕地面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农民老卞用土地换股权的模式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

对该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产生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②产生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④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主任陈锡文解读“一号文件”时说,农业发展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回答5~6题。

5.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在解释农业产量的增长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质量差别是相当重要的,农民的能力差别是最重要的。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舒尔茨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②耕地保护制度可以暂时放松

③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文化与科学素质④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我省某村农业科技先行,实施“一花(桂花)一果(枇杷)”项目,成立专业合作社,开通网上交易平台,带动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下列选项不体现该村做法的是

A.借力科技扶持,整合资源优势 B.降低商品价格,确定竞争方向

C.创新营销模式,优化发展战略 D.转变发展方式,拓宽经营渠道

2014年9月1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回答7~8题。

7.李克强指出,新型城镇化要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

要把进城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要加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促进约1亿人居住的各类棚户区和城中村加快改造,让困难群众早日“出棚进楼”、安居乐业;要做大做强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县城,提升人口承载能力,促进约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意义有

①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②释放更大内需潜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

③实现城市规模扩张,促进投资需求增长

④城乡公共服务平均化,提升农民幸福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新型城镇化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能推进消费主导转型与改革,充分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成为我国未来转型发展的突出优势和主要动力。

请推导新型城镇化促进消费主导转型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

①农民转为市民——从事第三产业——收入差距缩小——消费水平提高——消费主导转型

②农民转为市民——从事非农产业——收入增加——消费扩大——消费主导转型

③劳动力从农业流出——农业耕地扩大——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现代化

④劳动力从农业流出——农村土地集中——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现代化

A.①② B. ②④ C.①③D .③④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

回答9~10题。

9.如今,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

专家表示,改革中国户籍制度可以促进潜在经济增长,对社会公平正义也是极大的推动。

这蕴含的哲理是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有决定作用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