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县北环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乐安县北环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安县北环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乐安县北环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乐安县北环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含人行道板)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乐安县北环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含人行道板)
2.承办单位
2.1承办单位:
乐安县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2法人代表:
徐友洪
3.建设规模:
线路长2970.59米,按一级水泥混凝土路面标准建设,路基宽,路面宽45米。
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1投资估算
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按照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1号通知发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等规定编制,估算项目总投资4545.42万元。
4.2资金筹措
本项目资金筹措方式为:
银行贷款3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545.42万元(见表1-1)。
资金筹措表
资金来源
贷款资金
地方财政配套
合计
比例(%)
66
34
100
金额(万元)
3000
1545.42
4545.42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颁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年)
2、交通部标准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交通部标准JTJ011—9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4、交通部标准JTG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5、交公路发[2004]114号《2004年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意见》
6、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1996年)
7、交通部发(1996)611号《公路工程估算指标》
8、乐安县县志和2003年统计年鉴
9、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0、国家基本建设有关法律、规范等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项目背景
乐安县概况
乐安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属抚州市下辖的一个面积最大的县,地处乌江和抚州上游,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东邻崇仁、宜黄;西和新干、永丰接界;南毗宁都;北连丰城。
全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47.5公里,总面积2412.59公里。
乐安地处丘陵地区,地势复杂多样,境内资源丰富,有近39万亩耕地,150多万亩林地,65万多亩牧草地,近3万亩适合养殖的水面,以及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资源。
境内有公溪水、谷岗水、牛田水和万崇水,蕴藏着8.4万千瓦的水能资源,地下有铀、钨、铜、银、锡、煤、稀土、瓷土等矿藏,721矿是全国最大的铀矿基地。
乐安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这都为农业的发展和森林的繁衍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粮食种植历史悠久,是赣东主要粮食基地之一,同时又是全省重点林业县,工业亦因地制宜,以粮食加工、副食品加工、木竹加工为主。
乐安罐头食品厂的多种罐头出口东南亚,深受客户青睐。
乐安更是以名胜和文物蜚声中外,“江南绝顶三峰”的大华山、文天祥幼时读书的石桥寺、流坑村的状元楼、水口村的“龙阁学士”牌坊、招携镇禄元的尚书墓等都是名胜古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的旧居、黄陂大捷的主战场——登仙桥,以及红军医院旧址等,都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出土的元代枢府瓷器是全国罕见的珍贵文物之一,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尤其是牛田镇的流坑村被誉为“千古第一村”,1997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的关注,亲自批字关心此地的开发、保护和建设,中外学者及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此外,乐安还盛产药材、烟叶、芝麻、油料和柑桔等,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设9个镇、6个乡、1个垦殖场,辖173个村委会,1651个村小组,总人口3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7人。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广大市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改善乐安贫困县城外环公路交通条件已迫在眉捷,为此项目承办单位会同公路行政主管部门多次进行现场勘察,拟选乐安东环路至迎宾大道外环路进行建设。
项目建设后,能够优化投资环境,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增添城市亮点、加快城市化进程,解决剩余劳动力,带动该区域群众脱贫致富。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功能日趋增强,经济辐射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了,品位提高了,建设和谐平安城区、追求完美的城市环境已经有了明显效果,人均居住水平提高了,城市道路改造进一步加快,这些都为乐安县的北环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含人行道板)公路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建设项目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关政策。
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进程中,乐安县城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
项目按规划建设是顺理成章的,在客观上是可行的。
第三章项目建设范围、目标条件及工期安排
1、项目起讫点、经由本项目的起点为缫丝厂前乐谷公路,途经刘家弯村、池头村、万龙山、终点与迎宾大道交汇。
2、项目预期目标
拟建项目预计新建成一级水泥混凝土公路,全长2920。
59米,通过建设,能够增强通行能力,改善交通条件来提高加快农副产品的流通,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
3、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3.1线路地理位置条件
拟建设项目位于乐安县境内,其地理、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基本符合建设要求。
3.2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拟建项目筑路材料水泥、钢材、砂、石等在当地均能供应,且质量高、含量丰富,价格稳定。
3.3社会条件
政府支持、群众拥护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已经做好了征地、拆迁工作。
3.4法律支持条件
国家十分重视城镇环城公路的建设,已经就城镇环城公路建设而制订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以便城镇环城公路建设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各项建设条件都具备,均有利于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交通量预测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0的规定,本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主要技术标准
项目名称
单位
主要技
术标准
备注
路面宽度
M
45
其中
行车道宽度
M
16
相邻两边隔离绿化带
M
6
各为3米
相邻两边非机动车道
M
9
各为4.5米
相邻两边绿化带
M
6
各为3米
外侧两边人行道
M
8
各为4米
公路等级
级
一
计算行车速度
Km/h
40Km/h
路面结构
水泥砼
停车视距
M
20
桥涵设计荷载
汽车-10级
履带-50
水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1/25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25
5.工程环境的影响
可研论述了沿线环境特征,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土地利用等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减缓工程环境影响所采取的对策。
6.工期安排
根据本项目的人工及材料、机械所需量及各主要工程量,并结合考虑具体的施工环境,对各分项工程的实施进行了具体安排,项目施工总工期确定为14个月。
第四章交通量预测
一、预测的依据与范围
1.预测的依据
本项目为县城环城建设,交通量预测以公路相关线路的交通量和起讫点调查等资料为基础,结合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方法和技术进行。
2.预测范围
预测范围为乐安县境内环城地段。
二、项目影响区经济发展状况
1.项目影响区的确定
项目所在地的直接影响区为乐安县城区。
2.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乐安县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详见下表:
年份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年平均增长率(%)
1990-1992年
1995-2000年
人口(万人)
31.2
32.2
36.3
0.63
1.15
工业总产值(亿元)
1.02
1.11
3.25
1.71
23.97
农业总产值(亿元)
3.04
4.53
7.17
8.30
9.62
工业总产值(亿元)
4.06
5.64
10.42
6.79
13.06
国内生产总产值(亿元)
2.94
5.47
8.93
13.22
10.30
三、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预测基本考虑:
交通量增长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的快慢将决定交通量增长快慢,同时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又将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拟建公路是乐安县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区人民脱贫致富之路,根据拟建公路2003年—2020年交通量的预测表显示,增长较快的是小车。
尤其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车正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预计2004—2005年增长率为8%,2005—2010年增长率为16%,2010—2015年增长率为20%,2015年—2020年增长率为45%。
项目区拟建公路2003年-2020年交通量的预测详见下表:
表2-6单位:
%
年段
小车
中货车
大货车
农用车
小客车
摩托车
人力车
自行车
平均增长率
04-05
8
6
3
10
3
20
3
10
8.6
05-10
16
7
4
12
5
22
2
8
9.8
10-15
20
8
6
7.3
8
23
1
5
9.7
15-20
45
10
8
5.6
10
23
2
3
10.5
第五章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
一、建设规模
根据交通量预测,线路交通量较少,按照通行能力与公路等级相适应的原则,按一级公路建设可满足交通量的要求。
综合考虑沿线各城镇的经济、人口、交通运输现状等因素,参照交通部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交通部JTJ011—9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水泥砼路面,路基宽45米,路面宽45米。
二、主要技术指标
1.计算行车速度:
40km/h
2.路面类型:
水泥砼
3.路面宽度:
45米
4.路基宽度:
45米
5.曲线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15米,一般最小半径30米
6.停车视距:
20米
7.桥涵设计荷载:
汽车-10级、履带-50
8.小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1/25
第六章工程方案
一、路基路面工程
1.路基工程
1.1路基标准横断面
根据交通量预测、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确定,本项目路基宽度为6.5米。
1.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25、个别地段可<1/25。
1.3路基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表5-1
填挖类别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
三、四级(%)
零填及挖方
0~30
≥93
填方
0~80
≥93
80~150
≥90
>150
≥90
1.4路基防护工程
1.4.1路堤填筑:
为保证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填筑路堤时,要处理好基底,选择良好的填料,保证必须的压实度及正确选择填筑方法。
a.填料选择:
由于沿线的土、石的性质和状态不同,故路基的稳定性有很大差异。
为保证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当地稳定性良好的土、石作填料。
b.填筑方法:
一般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当地面纵坡大于12%的深谷陡坡地段可选用竖向填筑法,特殊情况采用混合填筑法。
1.4.2路堤边坡:
填方边坡一般为1:
1.5。
当填料为粘质土、粉质土、砂质土或卵石土、砾类土、碎石土等,其填土高度小于20m时,上部高度8m边坡为1:
1.5,下部边坡为1:
0.75,并在变坡处设3m宽的护坡道。
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宜进行稳定性验算。
1.4.3路堑开挖:
路堑开挖应保证开挖过程中及竣工后能顺利排水,在挖方路基位于含水量较大且易翻浆的土层上,应换透水性良好的土料,其厚度应不小于0.8—1.0m。
同时应及时设置必要的支挡工程,挖出的土方除应尽量利用填方外,余土应有计划地弃置。
根据沿线地形条件、工程量大小、施工工期以及采用的机具等因素,采取合理的开挖方案。
1.4.4路堑边坡:
土质挖方边坡设计视边坡高度、土质类型、密实度、潮湿、以及地下水、地面水情况确定。
一般根据土质密度情况,边坡高度,小于20m时,边坡采用1:
0.3~1:
1.5;边坡高度在20—30m时,边坡采用l:
0.5~l:
1.75。
岩挖方边坡视边坡高度、岩石种类、风化程度以及地下水、地面水综合分析确定。
当边坡高度小于20m时,边坡采用1:
0.1~1:
1.25;边坡高度在20—30m时,边坡采用1:
0.2~1:
1.5,在边坡中部设排水沟平台。
1.5路基排水
在进行路基整体综合设计时,要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以利于路基、路面上的雨水和地下水的排除,保证路基、路面不受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保证路面不至于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
1.5.1路基排水设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规划相配合。
1.5.2公路穿过村庄、乡、镇居民区时,排水设施应与原有的供水、排水设施及规划相协调。
1.5.3排水困难地段,或提高路基高度,或者降低地下水位,或设置隔离层等措施,使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1.5.4土质排水沟、边沟、截水沟均采用浆砌片石,以利排水畅通和本身不至于冲毁、破坏。
2.路面工程
2.1结构型式
根据技术标准和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当地的材料与自然条件状况,确定路面采用如下结构:
基层采用10cm厚级配碎(砾)石结构;面层采用18cm厚水泥混凝土结构。
路肩采用硬路肩。
2.2设计方法和参数确定
按交通部标准JTG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参数确定。
2.3路拱坡度
路拱横坡:
行车道2%,路肩3%。
二、沿线设施工程
为保证行车与行人的安全和充分发挥公路的作用,公路应按规定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适当的防护设施。
在村镇附近及混合交通量大的路段,路肩应予以加固,以充分利用。
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应进行绿化、美化路容,保护环境,但公路路肩上不得植树,在公路转弯内侧植树应满足视距要求。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概述
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是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和。
道路环境问题是整个人类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由于人们为了发展经济修建道路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以致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因此,需要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就施工过程中和建成交付营运期间,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和预测。
并根据其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有效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使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并降低到最小程度,达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1.评价目的
环境评价的目的在于预测和分析拟建公路在建设期及营运期对沿线周围环境的影响,并根据其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有效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使其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并降低到最小程度,达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从环保角度论证拟建公路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环保工程措施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依据
2.1交通部JTJ005—96《公路建设项日环境评价规范》(试行)
2.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交通部JTJ/T006-1998;
2.3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
3.评价范围
以建设项目可能的影响区域为主,根据公路项目环境影响特点,评价范围确定为:
生态环境评价为拟建公路中心两侧各200米以内,社会经济环境评价为其直接影响区域,大气环境为沿线路中心两侧各200米,噪声评价为沿线路中心两侧各200米。
4.评价标准
4.1《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GBl4935—94);
4.2《地而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
B3095—96)及地方规定;
4.4《城县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二、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1.基础设施的影响:
项目无须征地拆迁,建设不会给沿线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2.资源利用的影响:
项目无须征地拆迁,对土地资源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另一方面,公路的修通对开发利用沿线的竹木资源和矿产资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社会发展影响:
项目实施后,通行能力显著增强,运输能力大大娄高,将带动沿线区域建设与开发,引导沿线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运输业、加工业、养殖业及特色农业等迅速发展,发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欲益。
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沿线生态环境条件:
拟建公路沿线不属于自然保护区,野生物栖息地,但沿线为山岭重丘区,林木资源比较丰富,植被较为发育。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暴雨强度较大。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公路建设会给动(植)物的生态平衡、水土流失、水资源及土壤质量带来直接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动(植)物生态平衡保护措施:
公路通过林地时,应严格控制林木的砍伐数量,严禁砍伐公路用地范围之外不影响视线的林木。
同时,用地范围内应按绿化设计要求进行栽植。
3.2水土流失保护措施:
公路施工期间应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止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3.2.1根据实际情况,按需要做好坡脚挡土墙和沿河挡土墙,然后进行砌石填土,并应注意避开雨季时间开挖修筑路基。
3.2.2开挖的土方,除应尽量利用回填外,余土应有计划地弃置,并尽可能用于改造农田,美化环境。
3.2.3作好路基排水,防止路基边坡冲刷以保排水通畅。
3.3土壤质量保护措施:
行驶汽车燃料(含铅汽油)泄漏和汽车尾气燃烧,使铅微粒直接进入环境,对沿线土壤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随着柴油作为大型车的燃料比例的加大和无铅汽油的推广使用,这一影响程度会逐渐降至土壤中铅含量最低标准以内。
3.4水资源质量保护措施:
3.4.1含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堆放点要远离水源,并用防雨材料遮盖。
3.4.2路面径流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体和养殖水体;当路基边缘距饮用水体小于100m,距养殖水体小于20m时,应采取绿化带或者其它隔离措施。
3.4.3工程废方弃置应作出设计,避免阻塞河道水流或造成水土流失。
四、环境空气影响的评价
1.空气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工程对空气的主要影响是尘污染,产生原因为灰土拌合和施工材料的运输。
运营期间对空气的主要影响为汽车排出气体对大气的污染,我国有关标准中限定N02年平均换算值为0.02—0.03ppm,而拟建公路远景设计年限内日交通量为200辆以内,预测年平均换算值为0.0005ppm,故影响较小。
2.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土石方开挖,必然破坏相应的植被,应尽量不让地表裸露,同时在施工现场配置洒水设备,定时洒水,减少起尘量,并及时清扫路面,防止二次扬尘。
3.噪声影响分析:
根据《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表明,昼夜施工机械噪声对环境不会产生太大影,但夜间施工影响较大,所以在人口密集的村镇应避开夜间施工,同时对运输及施工机械应加强维修,保证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实践表明:
在公路运营期间,成片栽植的树木对降低噪声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八章劳动安全保护
一、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
消除劳动安全隐患是一项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一件大事,这就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手则,正确执行各项操作规范,做到各项工作明确到个人。
在工程施工前合理的安排工作生活区,在涉及到用电、用火的工作时须专人负责。
质量要保证,工期要力争,安全要保障,在抓质量、抓进度的同时,不能忘记安全生产。
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有:
1.拟建公路主要经过地区为山林地区,施工中的用电、用火都存在造成林区火灾的隐患。
2.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大量的机械、车辆进出工地,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有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石方施工需用炸药,也存在有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
二、防护和监控措施
1.下雨施工时应注意施工机械的电缆破裂,引起触电造成人身伤亡,要有专人对施工机械电源进行管理和维护,并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对施工人员进行林区防火知识宣传,防止火灾的发生。
2.项目设计时,充分考虑安全设施,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傍山、傍河地段设立护栏、护柱;高填方、深路堑地段设立防护设施。
3.施工中制定一系列确保安全生产的制定,使施工人员在安全上有纪律约束,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要做到安全有办法,安全有章可循。
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宣传,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思想,懂得“安全就是效益”,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制度。
4.安全员、押运员、爆破员等必须熟悉所施工的工作的类型,并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
5.有爆破作业时,应采用标准的爆炸警告信号,保证行人和行车不进入爆破区内。
炸药库的位置与炸药保管,炸药运输方法、炸药的使用以及防止事故所采取的措施,遵守有关部门的规定。
6.在本工程现场周围配备、架设并维护一切警告与危险标志、消防安全标志,施工路段设专人维护交通,设施工标志、限速标志,以确保施工、行人及行车的安全。
第九章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进度
1.建设基期
根据前面所定路线方案和建设条件,参照国内类似工程的施工安排拟定建设工期为14个月。
二、项目实施组织及质保体系
1.实施组织
公路施工前,应根据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工程方案建立组织管理机构,制定健全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提出合理的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方案,形成完整有效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科学组织建设过程中各阶段的工作,按工程实施进度安排建设资金,为项日建设和生产运营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2.质保体系
工程须建立“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单位应根据国家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项目法人代表投资者的利益对工程质量负总责。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勘察设计任务,应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技术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制度。
施工单位要接受质监、监理部门对其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对每道工序都要按质量要求,确定施工工序,并对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
本工程须用社会监理单位进行施工阶段全程监理,对工程进行“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确保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第十章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依据
1.本项目投资估算以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1号文发布、1996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公路基本建设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及《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进行编制。
2.材料供应价格根据乐安县及沿线城镇提供的有关价格信息,结合市场调查确定,具体工程预算表如下:
第十一章项目建设的效益分析
A、在建设项目实现后,可达到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所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和环境指标,促进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B、项目建成后,为蚕桑和土地开发利用等综合开发工程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土地开发利用和蚕桑等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实现后,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匹配,与技术结构协调,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基本形成,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系统抗干扰能力和自我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C、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城区环形线,有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提升城镇品味,增强农户产品的辐射功能,以环形线为支轴,带动周边发展,同时可扩大城区面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效益。
第十二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本项目是实现“三个代表”,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贯彻实施《乐安县建设规划》,加快城市发展的需要。
2.项目建设符合抚州市城镇环城公路网发展规划和乐安县城镇环城公路建设规划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