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1885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4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

教学目标

知道秦朝的统一,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认识到统一是历史意义,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难点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秦灭六国

1、秦灭六国的过程

教师设问:

同学记得“战国七雄”是哪七雄吗?

多媒体显示:

战国初期七国的形势图,并一步步引导学生说出七国的地理方位。

并让学生分析通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为灭六国准备了条件。

提问:

秦王赢政是怎样完成统一的呢?

多媒体显示秦灭六国的过程,用动画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归纳秦统一的时间、人物、都城。

(1)时间: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人物:

赢政

(3)都城:

咸阳

多媒体显示:

秦始王的画像。

引导学生描述画像,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秦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2、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2)、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问题思考(p.46)

想一想:

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减少阻隔,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俗话说: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秦始王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统一之后,又为巩固统一制订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上,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建立郡县制。

(学生阅读(p.46)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措施起到的作用是,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巩固统一的措施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秦统一初期可能会出现哪些不利于稳定与发展的因素呢?

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学生回答:

文字不统一、货币不统一、思想不稳定……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文化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军事上——车同轨,开凿灵渠、修筑长城(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流域。

梯级船闸的设计方法,比巴拿马运河早两千多年。

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还能灌溉四万多亩田地。

让学生体会开凿灵渠、修长城的艰巨,明白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产生民族自豪感。

思想上——焚书坑儒(补充讲解)。

  焚书坑儒是两个历史事件的合称,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这种做法来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却采取极其残暴野蛮的手段维护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威。

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予以否定。

材料研读(p.48)

想一想:

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介绍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和车轨的措施。

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

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的交流,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发展。

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秦始皇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篇章。

他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政和监察。

(3)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2、经济上:

(1)统一货币:

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2)统一度量衡

3、思想文化上:

(1)统一文字(小篆-隶书)

(2)实行“焚书坑儒”。

4、军事上:

(1)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2)统一东南、岭南地区,兴修灵渠。

知识拓展:

阅读(p.49)

作业:

课后活动(p.49)

1、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2、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

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请谈谈你的看法。

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文字的统一,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有利于政治上巩固统一;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文字的统一,便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演进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

总之,文字的统一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1)

第9课秦统一中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秦统一中国的背景;统一的过程;中央集权制;巩固同样的措施;秦朝的疆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通过课堂历史剧表演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秦统一中国作用的分析,认识到: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难点:

理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战国形势图》。

教师提出问题“战国有哪几个主要的诸侯国?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秦有条件来完成灭六国、实现统一的大任?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后派一个代表总结:

(1)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长平之战后,六国更加无力抵抗秦国。

教师按照学生的总结导人本课。

[设计意图:

用这样的方法导入,一方面可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并再次熟恐“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在空间上为“秦灭六国”作铺垫;另一方面由“七雄”转到“一雄”,也为分析后面的思考题“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作用”作铺垫。

(二)、讲授新课

一、秦灭六国:

教师简单介绍秦实现统一的过程。

“秦灭六国”的内容要注意讲清两点:

一是秦灭六国的过程,另一是秦灭六国的意义。

关于秦灭六国的过程,首先要指明秦的统一是经过商鞅变法以后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不断蚕食东方邻国的土地才完成的。

其次,要讲长平之战以后,秦国统一之勢已成,东方六国再也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

最后,要讲明秦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灭亡了六国,完成了统一。

[设计意图:

通过这样的讲解,就能使学生对“秦灭六国”的过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让学生分组讨论秦统一的意义

学生发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性地指出:

“秦的统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一时期呈现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第二,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教师总结后指出,秦能统一中国和秦王的用人政策是分不开的,接着教师提出问题:

秦王赢政在用人政策上有什么长处?

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

这个思考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回答:

赢政非常重视人才,有着“容才之量”的胸怀,他彻底贯彻韩非子法家的“任人唯贤”的治国方略,不拘一格地使用人オ。

赢政高度重视人才,不管是谁,只要有才能,能够为素国的发展作出贡献,他都加以任用。

大梁人尉缭曾经给赢政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让贏政出巨资贿赂六国的大臣,从内部瓦解敌人,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乎花费巨大,但却能够获得很大的实际利益。

赢政立即实施了这一建议,并且对尉缭礼遇有加,赏赐尉缭使用的东西常常和自己使用的一样,但是尉缭反而最终离开了。

他认为秦王虽然现在对人才礼遇有加,但等他统一天下之后,则天下人都会成为他的奴隶。

因此,尉缭不愿意和赢政长久交往,便暗地里议论了赢政一番之后,拔脚开溜,却不幸被赢政发觉,被逮了回来。

不过,赢政并没有大发雷霆将他投入监狱,而是执意挽留,任命他为秦国太尉,始终听从他的建议,从而作出了很多正确决策。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秦王赢政在用人上不以出身高低取人,不拘一格,广招人才;能够礼贤下土,任人唯能;敢于向部下承认错误。

教师继续总结:

由于秦王贏政善于发现人才并加以重用,所以这些人才在他的统一大业中,能够各尽其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称帝前灭亡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统一之后,又为现固统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政策。

专制集权统治的

建立便是其中最主要的政策之一。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图示如下:

学生概括中央集权制度的三方面内容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全国政事,他们都由皇帝任命;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

郡的长官郡守,县的长官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代替,大大地减弱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秦始皇通过这一整套专制集权制度,把全国一切大权控制到了皇帝手中,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它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设计意图: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运用图示法逐次展示,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条理化,既便于学生记忆,又可以使学生明了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性。

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巩固统一的措施”一目要说明这是秦始皇现固统一、加强专制在文化、经济方面的重大措施。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

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模型和各国对同一字的不同写法,让学生观察、想象。

通过小品,

如“秦统一后派往各地的官吏在去往目的地的路上所经历的苦难过程:

如道路的宽容、货币的不同、文字的不同等”,使学生明白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的重要性。

用谈话法进行教学,然后提问:

“秦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

现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国家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设计意图:

通过多嫌体展示或小品表演来调动学生的积性,并且要使学生明白统一措施实行的重要性。

关于灵渠的开凿,要求学生掌握它在交通上的重要性。

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如果时间允许,也可适当补充资料说明开凿灵渠的高超技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修建长城,要注意区分少数民族匈奴和越族,前者在秦疆域以外,当时已是一个强大的政权,到秦汉之际,匈奴与中原王朝形成了对峙的局面;而越族则在秦派兵进人以后,已是秦疆域以内的个少数民族。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显示着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以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秦朝疆域的四至,除了引导学生看书,看地图,还可画一个简单的示

意图,以帮助记忆。

东至大海西至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设计意图:

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课堂小结

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秦始皇的画像、文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以及课前提示作小结,充分肯定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绩,充分肯定秦统一局面的深远影响。

指出:

秦始皇顺应历史的潮流,人民的愿望,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在历史上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四)、课堂练习:

1、公元前230年一公元前221年,秦王采用远交近理的策略“扫六合”。

秦王最后“扫”的是(C)

A.楚国B.燕国C.齐国D.魏国

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国实现统一是在(B)

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230年D.公元221年

3、毛泽东有诗云:

“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犹行秦法。

”“秦政法”不包括(A)

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郡县制D.皇帝制

4、秦统一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B)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

(五)、板书设计

第9课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2、过程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机构

2、地方机构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文字

2、统一货币

3、统一度量衡

4、统一车轨

5、南开凿灵渠,北修长城

6、秦的疆域

(六)、教学反思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秦统一中国》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通过短剧表演化抽象为形象,理解中央集权制度;通过情境设置,学会与教师、同学合作讨论历史问题,初步形成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统一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情分析

初中生对历史课的热衷大多源于兴趣,因此,如何在课堂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备课中认真考虑的问题。

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所以尽可能通过表演短剧、设置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重难点,让学生乐于学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措施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及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战国七雄,哪七雄?

战国时期这些诸侯国在干什么?

(战乱、打仗)哪一国家出来结束这一局面?

秦国灭掉六国,结束战乱纷争的局面,完成统一。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秦统一中国。

活动2【讲授】

课件出示学习重点,学生强化熟悉

教师:

师生一起浏览课文,三目内容,从学语文的角度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第二部分:

“巩固统一”。

(一)秦灭六国

学生:

出示提纲,学生看书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为什么秦国能最先完成统一?

2.(  )年,秦国先后灭掉东方六国,完成统一,建立(  ),定都(  )

3.秦统一的意义?

4.秦朝的拓展:

北进南下,疆域扩大,东至(),西到(  ),北至(),南达(),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教师:

引导解答,区分强调:

秦统一前叫秦国,统一后叫秦朝。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朝。

过渡:

出示幻灯片,秦朝疆域图,面对空前广阔的疆土,秦始皇该采取怎样的办法来统治这个国家呢?

学生:

看书43页,第一段找答案,一句话作答。

教师:

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统一。

活动3、

(二)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1.学生看书,自主学习第二目内容,抽象整合知识。

(1)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拥有怎样权力?

中央政府的三个机构又分管怎样的事务?

2.带问题欣赏短剧《朝会》,形象理解中央集权制度。

提示:

(2)听好秦始皇的每一句话,由此体会这套政治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地方的管辖与西周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一地方管辖制度的变化有何深远影响?

3.通过示意图,直观梳理中央集权制度

教师:

通过以上学习明白:

这套政治制度的特点: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4.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提示:

从当时统治者角度及后世两方面)

5.对接中考:

解相应的中考题。

(课件)

过渡:

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大权在握,是当时的一把手,他要到各地走走,看看自己的子民如何生活,于是微服私访。

活动4、(三)情境探究,秦始皇微服私访(巩固统一的措施)

1.对照情境,看书第三目内容,帮秦始皇解决问题,学生展示办法及效果,教师配合整理。

并配以图片及地图理解。

2.议一议:

(合作交流)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活动5、学生谈收获,课堂小结

活动6、穿越回秦朝,说一说秦朝的社会进景象?

(学生开火车逐一说)

师生一起整合:

秦朝国家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边疆巩固,道路畅通,民族融合,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以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这些都是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

活动7、谈古论今

今天,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依然是大国形象、大国地位、彰显大国魅力,从什么时候就迈出了这一步,(秦朝),根据上面所学,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今天的统一大业,是台湾问题,我们坚信,台湾定会回到母亲的怀抱,我们期待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完成,祝福祖国在走向大国、强国的道路上明天更美好!

活动8、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