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西南丝绸之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1714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西南丝绸之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西南丝绸之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西南丝绸之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西南丝绸之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西南丝绸之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西南丝绸之路.docx

《古西南丝绸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西南丝绸之路.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西南丝绸之路.docx

古西南丝绸之路

古西南丝绸之路

中国境内的三条丝绸之路(西北的路上丝路、南方的海上丝路和西南方的路上丝路)中,以西南方的路上丝路发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时便已开通。

这条丝路在汉代时称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称,既是指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直至印度的商路。

此“道”通常被称为滇西“古西南丝绸之路”,其遗迹主要位于保山市的水寨、官坡及大理州水平的博南山等地。

古西南丝绸之路绝大部分道路,已淹没在时间的风雨之中,但一些雄关险道,骡马蹄印,诗联题刻,至今仍留下深深的历史印痕。

最典型的如保山的兰津古渡,霁虹桥遗址及附近的摩崖诗、词、题刻。

保山的水寨、官庄等路段,都是当年用人工凿岩开山而成的路基,至今仍保存完好。

水寨一段自澜沧江边至长湾长约10余公里,原设平坡铺、山达铺、水寨铺等邮驿站点,现尚存平坡铺的小街宽3米,长50米,两端有街门等遗迹。

由平坡西上罗阳山至水寨,山腰大石坎长三、四公里的路段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的。

路径曲折陡峭,有500余级台阶犹如天梯,史称“梯云路”。

石阶上犹存骡马攀踏的累累蹄印,最深者达13厘米。

西南丝路从四川起,分别走东南面的五赤道和西南面的灵关道,最后汇合于大理,再从大理往西,经过漾濞县城,进入博南山区。

博南是公元1世纪开始沿用的县名,治所就在今天的永平县。

这条山道是汉武帝于公元前105年前后下令开凿的(当时称为博南山道)。

古道向西跨过澜沧江,便进入保山地区。

保山是古时的永昌郡、永昌府的治所,也是这一条丝路通过的主要地区,所以「永昌道」便是这段古道的名称。

通过"古西南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蜀布、筇竹杖、工艺品、铁器等源源不断的输出,国外的琉璃、宝石、翡翠、光珠等又输入。

大鱼塘村在三国时代就有村落,据说有吹烟铺、铁匠铺、小百货等店铺,但时接到宽2丈,长约600米。

西南古丝绸之路上耀眼的明珠——云南驿

  在滇西高原与滇西横断山脉相交的云南省祥云县是云南之源,被称为“古云南”和“小云南”。

境内的云南驿,至今仍保存着云南省中“云南”的原称。

祥云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桥头堡,也称古云南,境内有一颗镶嵌在西南古丝绸之路上的耀眼的明珠——云南驿。

“云南”二字正是源于此。

小云南云南驿古镇

  今天祥云的“云南驿”一名,保留了二千一百一十二年的历史,“汉武帝无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彩云现于白崖,遣使迹之至此,及置云南县。

”自公元前122年至今的2000多年间,有史可考的“彩云南现”不下10余次,盛有“彩云之乡”的美誉,也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云南驿是我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西汉时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云南驿是境内最早的县治驻地,在此设置了云南县;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置云南郡,治理机构即设在云南驿,云南驿是云南郡治与云南县治的同驻地,云南驿作为蜀国南中七郡之一,为滇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58年;南诏时期,云南驿为云南赕所在地,并设置有军事机构云南节度;唐贞元年间,是云南驿的鼎盛时期,唐武德四年(621年)至天宝九年(750年)的128年中,云南驿为西宗州与宗居县的州、县治同驻地;元代,元和元年(806年)至宪宗五年(1255年)共449年,云南驿一直是南诏国及大理诸国的云南赕治驻地,政府在云南驿设置云南州,当时的云南驿是滇西第二大治;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云南县治由云南驿迁往洱海卫城南,另筑新城于今祥云县城,结束了云南驿从西汉至明初近1500年间作为行政管理机构县、郡、州、赕或军事管理机构节度所在地的历史,民国7年(公元1918年),因省县同名才改称祥云。

但是云南驿的名称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从时间上来说,“云南驿”最早将“云南”作为地名,是云南省省名的起源。

  “云南县”一名改作“祥云县”以后,唯有“云南驿”把“云南”一名保留至今,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

云南驿站现虽已荒废,但仍然保存了不少作为驿站时期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由民居、商铺、旅店、马厩等组成的古朴城镇风貌,古代丝绸茶马驿道的道路遗迹,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旧地及遗物等等。

  因彩云南现而得名的云南驿,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已有着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

走进这座古老的驿站,一条青石路从遥远的中原蜿蜒而来,穿过古镇又逶迤而去,渐渐消失在茫茫的群山和云海之间。

街道两旁显得十分陈旧而萧条的铺面和街心中的“引马石”上依稀可见的马蹄印仿佛在印证着那段正在消失的历史。

一位年事已高的老掌柜依在自家年久失修的店门口,哼着忧伤的“赶马调”,回味着那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多少年来,途经云南驿的商贾马帮络绎不绝,过往客商熙熙攘攘,小镇格外热闹和繁忙,大大小小的马店曾经发展到三十多家,云南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西南丝绸之路上漂泊的马帮的家园。

  现在还健在的钱家第四代掌柜钱家定回忆说:

“那是让人难忘的日子。

傍晚,伴随着落日的余辉,一队队马帮在叮当作响的马铃声中,进驻这座古老的驿站。

天还未黑,客房就住满了南来北往的赶马人,他们虽然已经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了一整天,仍饶有兴致地聚集在一起,一面喝着香喷喷的烤茶,一面吹嘘着各自在路上的见闻和奇遇,奔走了一天的骡马大口大口地吞嚼着草料,不时地打着响鼻……迎着次日的黎明,在一片吆喝声中,一批批驮着各种物资的马队又匆匆奔向它方。

  在抗日战争期间,大量的抗战物资通过云南驿运送到了抗日前线,云南驿也因此而更加奠定了西南交通重镇的地位,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火车、飞机和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马帮原始的运输功能已经成为历史,云南驿便是见证云南交通史的驿站。

  在云南驿,不仅有许多人家开马店做生意,还有许多的男人从事赶马的生涯,他们长年累月地跋涉在崎岖不平的古代驿道上。

赶马人的首领被称为“马锅头”,今年76岁的刘云鹏就是古镇上健在的最后的“马锅头”。

  当地有这样一首“赶马调”唱到:

“砍柴莫砍苦葛藤,有女莫嫁赶马人。

”多少年来,赶马人冒着土匪抢劫和染上顽疾的危险,风餐露宿,长年奔走在深山密林,受尽了煎熬,有许多人将自己的白骨抛在了被称为夷方路的古丝绸道上。

如今,当年马店客栈掌柜的传人开起了宾馆、酒店,“马锅头”的后代们开上了汽车跑运输,云南驿依然是一个热闹的小集镇。

人们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古老的小镇将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开发,成为一个见证历史的旅游景点。

  “云南十八怪,姑娘叫老太”。

在云南驿古镇上,常常有一群名副其实的小脚老太,轻盈地移动着“三寸金莲”,身姿婀娜地行走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云南驿古镇夜景

  老人们说:

缠足使女人成了“锅边转”,多少年来,由于行走不便,大多数人连县城也不曾进过,还是如今交通改善了,才坐上汽车到了州府和省城,原来外面的世界如此之大,生活如此美好,更没有想到的是晚年生活不愁穿,不愁吃,最令自己头痛的却是“三寸金莲”的鞋子以前都是自己做,现在已经老眼昏花,手脚也不听使唤了,自己现在小脚上穿的这双鞋都是靠外甥女从外地带回来的,不然就没有新的小鞋穿了。

  云南驿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云南驿也有着风云和传奇,这里不仅仅是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驿站,也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地,特别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云南驿曾经成为中缅印战区的重要军事基地,是通往东南亚各国的行空转运站,是抗日战争中南方空中运输大通道“驼峰航线”上的重要通道和补给线。

  数以万计的抗日志士和民工,为修建和保卫这个重要的军事基地英勇献身。

“飞虎”队员美国空军中尉莫尼就是其中的一员。

1942年12月26日侵华日军派出24架轰炸机、8架零式战斗机窜入祥云上空,再次空袭云南驿机场,妄想掐断这条重要的运输线。

美军“飞虎队”起飞迎击,因机场跑道限制,只能单机起飞,莫尼中尉身先士卒,架机冲向敌寇,战斗异常惨烈,在冲散敌机队形,击毁敌领队飞机时不幸机身中弹起火,为了保护祥云城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莫尼中尉坚持驾机离开县城上空,虽然跳伞脱险,但已身负重伤,经祥云城董齐元医生精心抢救无效,于当晚殉职,年仅二十二岁。

为了缅怀国际盟友的功勋,祥云民众为他建立了“美国空军莫尼中尉殉职纪念标”并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

  1992年,祥云县人民政府按原来的规格样式在清华洞重建了纪念标,每逢清明时节都会有成百上千的少先队员和民众到莫尼中尉纪念标为他扫墓,以示缅怀。

其实更多的人都不知道这位年轻的美军空军中尉的模样,还是1991年莫尼中尉的妹妹戴维丝在当年的飞虎队员陪同下访问祥云时才带来了莫尼中尉的照片,我们才目睹了这位在祥云英勇献身的年轻军官的英武形象。

  水目山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水目山寺院始建于唐代,兴盛于宋元,延续至明清,曾一度成为滇川地区的佛教中心。

水目山被称为「云南禅宗第一寺,佛教文化第一山」,是集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资源,是云南开创较早的佛教圣地之一,其佛教活动比鸡足山早七百余年,比大理崇圣寺早十一年,与南诏、大理国王朝关系极为密切。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水目山旅游考察,全国著名书画大师担当和尚曾在此剃度受戒,清代吴三桂、林则徐也曾先后上山问道。

  也许很多游客都很难想象到,在这个目前还不太知名的祥云县里,水目山上却有着全国少有的景点景区。

这里有全国罕见的「寺抱塔」奇观,全国第三、西南最大的佛教塔林,举世罕见的佛门圣物舍利子等,还有唐茶、宋柏、明月季,香樟、桦椴、秃沙王等一百二十八种植物。

其中,舍利子将成为最大的吸引力。

在二○○三年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期间,水目山举行了佛门圣物舍利子的安放法会活动,省内外游客、香客等四万多人参加观看了水目山稀世之物──舍利子,法会庄严肃穆,盛况空前。

由此,水目山一座尘封了千年的佛教历史文化秘境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展现了其独有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