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周会题目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1564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6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周会题目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诗词周会题目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诗词周会题目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诗词周会题目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诗词周会题目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词周会题目及答案.docx

《诗词周会题目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周会题目及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词周会题目及答案.docx

诗词周会题目及答案

诗词周会第二十五场题目资料及答案

第一轮:

常规二十题

●第一题:

识别诗句题(九宫格)从下列九字中任选一字识别出一句《诗经》五字句

正确答案:

子宁不嗣音《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第二题:

识别诗句题(十二宫格)从下列九字中任选一字识别出一句《楚辞》七字句

正确答案:

固将愁苦而终穷战国·屈原《楚辞·九章·涉江》

●第三题:

对句题(上句对下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_______。

正确答案:

事定尤须待阖棺南宋·陆游《病起书怀》

●第四题:

对句题(下联对上联)

_____,_____。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正确答案: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南朝民歌《西洲曲》

●第五题:

填字题(填四字)

高天__寒流急,大地__暖气吹。

正确答案: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毛泽东《七律·冬云》

●第六题:

单项选择题(入门题)

下列关于诗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_

A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描写”,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B诗词 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C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

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D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

统称为诗歌。

按故事情节又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韵律,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正确答案:

A诗较为适合“言志”,而并非“描写”

第七题:

单项选择题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

诗词中也经常爱用与西施有关的典故中,为西施正名(辨证名分)的二项是:

A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唐·罗隐《西施》

B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唐·王维《西施咏》

C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唐·崔道融《西施滩》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北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正确答案:

AC

A: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

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

可以看出,罗隐是反对“女人是祸水”的传统观念的。

B: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这两句是说:

天下人好德者少,重色者多,有这种社会习俗,像西施那样的人物,不可能长久地处于微贱之地。

因此生活中像西施这样的人物,会有被尊贵的一天,只是时机之遇的早晚。

这两句是对取人不重德能的当政者的讥讽,并同时表明,那些得势者一朝之内便娇骄得判若两人。

当然,这里的西施就是得势者,此时西施作为一个负面人物出现的。

C: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的意思是:

奸臣伯嚭使吴国灭亡,恶名却推在西施身上。

想当年浣纱春水滚滚,声声好似为美女不平。

直接看出,作者是在为西施正名

D:

苏轼的这联诗是将西湖比作西施,来突出湖山的晴光雨色之美。

很明显,没有为西施正名。

●第八题:

单项选择题

导言:

1.“明月”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但是你是否知道古人比较爱把月亮比做什么呢?

比作“霜”其实是很多诗人的选择。

2.霜,露所凝也。

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由此可见,与霜结缘的诗词大多会有一种萧瑟、凄清的悲伤之感,隐隐散发寒意。

3.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北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这道题中虽然没有出现,但这个吟咏“月如霜”的佳句一定要分享。

请问,下列比明月比作清霜的诗句词句中,结合全诗分析(本题的难点在于,“月如霜”是写景之句,必须了解全诗,才能分析情感。

也可通过诗句本身的“景”来猜“情”)相比之下,作者心情最积极的是哪一项:

A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唐·高适《听张立本女吟》

B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李白《静夜思》

D【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北宋·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正确答案:

A(相关赏析节选自XX百科)

(解析阅读时间:

4分钟)

A: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听张立本女吟》诗通过对歌女情态的生动描绘,创造出一种清雅空灵的意境。

首句写妆束,显其高贵;次句写行态,见其脱俗;三句写动作,以敲竹击节逗出下文;四句“清歌一曲”点题,并以“月如霜”渲染环境氛围,构成对清歌一曲内涵的体味。

全诗环境、歌境、心境融通一体,在描写与感受的妙合中生成诗境整体,境界清幽,余韵绵长。

诗题为“听张立本女吟”,故“清歌一曲”实是吟诗一首。

古诗本来能吟能唱,此处直题“清歌”二字,可见少女的长吟听来必如清朗的歌声般圆转悦耳。

前三句不写月色,直到一曲吟罢,方点出“月如霜”三字,不但为开扩诗的意境添上了最精彩的一笔,也渲染了少女吟诗的音乐效果。

诗人以满目如霜的月色来烘托四周的沉寂,使“霜”字与“夜凉”相应,并且此透露出少女吟罢之后心境的清冷和吟声给听者带来的莫名的惆怅,从而在结尾形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留下了无穷的韵味。

惆怅之情隐约可见,但不明显。

在于以下几首诗词对比后,符合题意,故正确。

B: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

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

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

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

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

这笛声使诗人想到:

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

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

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

“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其乡愁至深,足以证明,为错误选项。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

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

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

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作者思乡其深,足见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D: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上阕写清幽梦境及梦醒后的怅然若失之感。

起三句总写秋夜清景,各以霜、水分喻月、风,并小结以“清景无限”,赏爱之心已溢于言外。

首句写月色明亮,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

“清景无限”既是对暮秋夜景的描绘,也是词人的心灵得到清景抚慰后的情感抒发。

“清”字是核心,盖既有夜风清凉之感,又有超越现实之外的清净之意。

“寂寞无人见”一句,含意颇深:

园池中跳鱼泻露之景,夜夜可有,终是无人见的时候多;自己偶来,若是无心,虽在眼前,亦不得见。

“紞如”和“铿然”写出了声之清晰,以声点静,更加重加浓了夜之清绝和幽绝。

悠然如云的梦境倏地被鼓声叶声惊断,不免感到黯然。

上阕末三句,写梦断后之茫然心情:

词人梦醒后,尽管想重新寻梦,但在茫茫夜色之中,显然已经不可能重睹梦中的“清景”了,故把小园行遍,也毫无所见,只有一片茫茫夜色,夜茫茫,心也茫茫。

下阕乃醒后述怀,语意沉郁而超然独悟。

换头三句是实写心境,写在天涯漂泊感到厌倦的游子,想念山中的归路,心中眼中想望故园一直到望断,极言思乡之切。

此句带有深沉的身世之感,道出了词人无限的怅惘和感喟。

杜甫曾有诗云:

“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

”苏轼此处当是化用杜诗,写登楼后的思家心理。

熙宁四年开始,苏轼外任已七阅寒暑,身心极为疲惫,京城故园欲归无期,情绪不免躁急难忍。

“望断”二字,尤见其迫切心情。

苏轼叙写有关燕子楼的一段情事,将要眇之情和凄迷之境写得简约而富于理趣,咏写古事而如此超宕,亦用事而传神之典范也。

“古今”三句,由古时的盼盼联系到此时的自己,由盼盼的旧欢新怨,联系到自己的旧欢新怨,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结尾二句,从燕子楼想到黄楼,从当日又思及未来。

黄楼为苏轼所改建,是黄河决堤洪水退去后的纪念,也是苏轼守徐州政绩的象征。

但词人设想后人见黄楼凭吊自己,亦同此日自己见燕子楼思盼盼一样,抒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无穷感慨,把对历史的咏叹,对现实以至未来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终于挣脱了由政治波折而带来的巨大烦恼,精神获得了解放。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苏轼的人生态度不免消极。

但在北宋党争频仍,词人迭遭打击的历史条件下,读者是不应苛求古人的。

可以看出,特别是“寂寞无人见”、“夜茫茫,重寻无处”、“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作者的惆怅。

故D选项错误。

●第九题:

单项选择题

导言:

行香子·述怀北宋·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反映了苏轼高雅的生活情怀。

请问,下列有关“琴”、“酒”、“溪云”的诗句中,哪句没有反映像苏轼一样的高雅情怀呢?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唐·王维《竹里馆》

B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正确答案:

C(解析阅读时间:

1分钟)

A: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B: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这两句是回忆妻子在时的生活的两个片断:

前一句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自己在春天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他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后一句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夫妻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地,满室洋溢着茶香。

这生活片断极似当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赌书的情景,说明他们的生活充满着诗情和雅趣,十分美满和幸福。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

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

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

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

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这与高雅情趣毫无关系。

导言:

(阅读四首唐诗,完成第10~12题)

1.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2.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3.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4.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第十题:

单项选择题

请给以上四首诗选取一个合适的主题:

A墓前的泪水B历史的追忆C墓前的沉思

正确答案:

C(解析阅读时间:

1.5分钟)

1.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唐·白居易《李白墓》

2.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唐·李贺《苏小小墓》

3.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唐·许浑《途经秦始皇墓》

4.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唐·杜甫《别房太尉墓》

A墓前的泪水: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并没有对秦始皇的怜爱,反而是对刚恨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恨和对谦和仁爱的统治者的怀念。

故A错误

B历史的追忆;4首诗都是表达出对历史人物的怜爱或讽刺,并没有大篇章的回忆。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就通过对苏小小墓地景色所发挥的一系列奇特幻想,塑造了一个美丽而森寒的女鬼想象。

而并不出现回忆。

故B错误

C墓前的沉思:

唐·白居易《李白墓》:

对李白诗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钦慕,同时对李白生前的落魄和身后的萧条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不平。

唐·李贺《苏小小墓》:

烘托出苏小小鬼魂形象的婉媚多姿,同时也反衬出她心境的索寞凄凉。

透过苏小小凄清幽冷的外表,更有着诗人炽热如焚的肝肠。

唐·许浑《途经秦始皇墓》:

对刚恨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恨和对谦和仁爱的统治者的怀念

唐·杜甫《别房太尉墓》:

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思念和内心对国事的殷忧和叹息之情

四首诗各有主题,各自沉思。

故正确。

●第十一题:

填空题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中的“谢傅”指的是____。

正确答案:

谢安

●第十二题:

填空题

请将四首诗中所思的历史人物按历史朝代的更迭顺序及人物的出生时间排列起来____________。

(可用诗的代号)

正确答案:

秦始皇(3)→苏小小

(2)→房琯(4)→李白

(1)

干货阅读时间:

3分钟(怎么的也得记一些东西吧)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苏小小:

苏小小(479年-约502年),南朝齐时期著名歌伎、钱塘第一名伎,常坐油壁车。

历代文人多有传颂,唐朝的白居易、李贺,明朝的张岱,近现代的曹聚仁、余秋雨,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文。

有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

房琯:

房琯(697年-763年),字次律,河南(今河南偃师)人,唐朝宰相,正谏大夫房融之子。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导言:

(完成第13、14、15

1.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2.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4.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行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第十三题:

填空题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这首诗所描述的节气是____

正确答案:

立秋

●第十四题:

填空题

以上四首古诗中,描述节气相同的是:

________(填代号)

正确答案:

2.3.

1.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

2.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露

3.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白露

4.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行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处暑

●第十五题:

填空题

请给这四首诗确定一个主题:

____

正确答案:

(仅供参考)诗话节气秋/秋诗与节气(必须要有秋、节气、诗歌等字眼,读上来朗朗上口)

●第十六题:

填空题(入门题)

“中兴四大诗人”指的是:

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第十七题:

判断题

《老将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此诗写一老将年少勇战,转战沙场,后因“无功”被弃,然而他自不服老,在边地烽火重燃时,他壮心复起,仍想为国立功。

全诗分三部分,开头十句是第一部分,写老将被遗弃的清苦生活;中间十句为第二部分,写将青少年时代的智勇、功绩和不平遭遇;最后十句为第三部分,写边烽未息,老将时时怀着请缨卫国杀敌的衷肠。

诗中大量用典,几乎句句对仗,层次分明,自始至终洋溢着爱国激情,格调苍凉悲壮,但哀而不伤。

正确答案:

×

开头十句是第一部分,写老将青少年时代的智勇、功绩和不平遭遇;中间十句为第二部分,写老将被遗弃的清苦生活

●第十八题:

判断题

《蝶恋花·农民工之妻》是当代词人左河水的一首以我国传统词调格律填创的词作。

词中所表达的是在东南沿海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的妻子(农村留守妇)的相思相望之苦。

它从一个生活侧面的细节中反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所承受的身心困苦和作出的贡献,表达了中华民族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所经受的一种难以逾越的艰难困苦与阵痛,而将留在未来民族的历史记忆之中。

正确答案:

●第十九题:

判断题

李格非(约1045~约1105年)南宋文学家。

字文叔,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女词人李清照之父。

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宋史·韩琦传》)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

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著《礼记说》数十万言。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初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今山东东平)教授。

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风节。

正确答案:

×是“北宋文学家”

●第二十题:

补全诗句

补全诗句【宋词版】:

 

 

 

7

7

7

7

 

10

 

 

 

 

 

 

 

 

 

 

6

 

 

 

 

8

 

10

 

 

 

 

 

 

4

 

 

 

 

 

9

9

9

9

9

 

 

 

14

 

 

 

6

 

 

 

8

 

10

15

15

15

 

 

 

6

 

1

 

 

 

 

 

 

 

 

14

 

5

5

5

5

8

 

11

11

11

11

西

4

 

 

 

 

1

 

 

 

 

 

 

12

 

 

14

4

 

 

 

 

 

1

 

 

 

 

 

 

 

12

 

 

 

2

2

2

 

 

 

 

13

13

 

 

 

 

 

 

 

 

1

 

 

 

 

 

 

 

12

 

 

 

3

3

3

 

 

 

 

 

 

 

 

 

 

 

1:

闻说双溪春尚好南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

落花风雨更伤春北宋·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3:

醉里吴音相媚好南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4:

雨送黄昏花易落南宋·唐婉《钗头风·世情薄》

 

 

 

 

 

 

 

 

 

 

 

 

 

 

 

 

 

 

5:

稻花香里说丰年南宋·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

 

 

 

 

 

 

 

 

 

 

 

 

 

 

 

 

 

 

6:

情疏迹远只香留南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7:

多情自古伤离别北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8:

别后不知君远近北宋·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9:

笑声不闻声渐悄北宋·苏轼《蝶恋花·春景》

 

 

 

 

 

 

 

 

 

 

 

 

 

 

 

 

 

 

10:

画角声断谯门北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11:

门前流水尚能西北宋·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