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1421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41 大小:3.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1页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1页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1页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1页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docx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docx(2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docx

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颈部疾病

中级职称考试复习的基本思路:

  ·主要内容见本课程第九单元—胃十二指肠疾病第一部分前12分钟。

  ·强调3点:

  1.部分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需要参考黄家驷外科学。

本教程已作补充。

  2.关于在职工作人员复习时间的安排问题:

无需太长时间,灵活掌握。

  3.成功=正确的坚持!

  本节考点:

  颈部肿块

  

(1)常见肿块表现

  

(2)治疗

  一、颈部肿块

部位

单发性肿块

多发性肿块

 颌下颏下区

 颈前正中区

 颈侧区

 

 锁骨上窝

 颈后区

 腮腺区

 颌下腺炎、颏下皮样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各种甲状腺疾病

 胸腺咽管囊肿、囊状淋巴管瘤、劲动脉

 体瘤、血管瘤

 

 纤维瘤、脂肪瘤

 腮腺炎、腮腺混合瘤或癌

 急、慢性淋巴结炎

  

 急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

 转移性肿瘤、恶性淋巴瘤

 转移性肿瘤、淋巴结结核

 急、慢性淋巴结炎

  

  

(一)颏下皮样囊肿

  1.先天性,位于颈部正中线,舌骨与下颌骨之间,囊性,指压可改变形状。

  2.治疗:

完整切除。

  

(二)甲状舌管囊肿

  ·甲状舌管退化不全而形成的先天性囊肿。

  1.临床表现

  ·多见于15岁以下儿童。

  ·表现为:

颈前区中线、舌骨下直径1-2cm球形、无痛性肿物,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可随吞咽或伸舌活动。

  2.治疗原则

  ·宜手术切除

  ·需切除一段舌骨以彻底清除囊壁或窦道,并向上分离至舌根部,以免复发。

  (三)胸腺咽管囊肿

  ·胚胎期原始咽下行发生胸腺的胸腺咽管退化不全,形成囊肿。

  1.临床表现

  ·位于颈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前方或深面、球形、无痛性肿物。

  ·可破溃形成瘘管,外口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

  2.治疗原则:

完整切除。

  (四)颈部囊状淋巴管瘤(先天性囊状水瘤)

  1.临床表现:

  ·常见于婴儿

  ·位于颈侧方、胸锁乳突肌外侧、锁骨上方之皮下,柔软、波动感、透光肿物,界限不清,不能压缩,无疼痛。

  2.治疗原则

  

(1)手术:

完整切除。

  

(2)注射疗法:

适用于大的、深的、指状突起进入重要器官而无法切除者。

沙培林注射治疗

  几个颈部肿物的简单鉴别

  

 颏下皮样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

 胸腺咽管囊肿

 颈部囊状淋巴

 管瘤

 主要特征

 指压可变形

 随吞咽伸舌移动

 可破溃形成窦道

 透光,不能压

 缩

 外观部位

 颈前区正中线

 颈前区中线

 颈侧部

 颈侧方

 实际部位

 舌骨与下颌骨

 之间

 舌骨下

 胸锁乳突肌的前

 方或深面

 胸锁乳突肌外

 侧、锁骨上方

  【习题】

  1.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依据

  A.可触及潜行的条索状物

  B.肿物与皮肤无粘连、边缘光滑、界线清楚

  C.多在1岁时出现

  D.肿物可随吞咽及伸舌而上下移动

  E.当肿物发生感染时局部红肿压痛

  【答疑编号20010101】

  答案:

D

  2.(以下选项为

(1)、

(2)题共用备选答案)

  A.位于颈部正中线,指压可变形

  B.位于颈部正中线,随伸舌活动

  C.位于气管前,透光肿物

  D.位于颈侧部,透光肿物

  E.位于颈侧方,随伸舌活动

  

(1)颈部囊状淋巴管瘤表现为

  【答疑编号20010102】

  答案:

D

  

(2)甲状舌管囊肿表现为

  【答疑编号20010103】

  答案:

B

  考点回顾:

  颈部肿块

  ·颈部肿块临床表现是重点。

  ·皮样囊肿是一种囊性畸胎瘤。

  ·甲状腺舌管囊肿表现为颈前正中线甲状腺软骨上方圆形结节,随吞咽及伸舌活动。

  ·施行甲状腺舌管囊肿切除术的正确术式:

切除囊肿及舌骨中段。

第二单元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

本单元考点:

  1.单纯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功能亢进

  3.甲状腺肿瘤

  

第一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

  

(一)病因(3类)

  1.甲状腺素原料(碘)的缺乏:

环境中含碘量不足是主要原因(地方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素需要量的增高:

如青春发育期、妊娠期或绝经期的妇女。

暂时性。

  3.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的障碍:

如久食含硫脲的萝卜、白菜等。

  演变过程:

  弥漫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

  

(二)治疗原则

  1.青春发育期或妊娠期的生理性甲状腺肿:

可不用药物治疗,多食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等。

  2.20岁以内的年轻人的弥漫性甲状腺肿:

可给予小剂量甲状腺素,以抑制腺垂体促甲状腺素的分泌。

  3.手术

  手术指征:

(重要!

  

(1)压迫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而引起临床症状者。

  

(2)胸骨后甲状腺肿。

  (3)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工作者。

  (4)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功能亢进者。

  (5)结节性甲状腺肿可疑恶变者。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分类和特点

  1.原发性甲亢:

最常见,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对称性肿大的同时,伴功能亢进,常有突眼(突眼性甲亢)。

  2.继发性甲亢:

先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后有甲亢,无突眼,易发生心肌损害。

  3.高功能腺瘤:

腺体内有自主性高功能性结节,周围腺体萎缩,无突眼。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大,性情急躁,失眠、两手颤动、怕热、多汗、皮肤潮湿、食欲亢进反而消瘦,体重减轻,心悸、脉快有力、脉压增大、内分泌紊乱(如月经失调)以及无力、易疲劳、出现肢体近端肌肉萎缩等。

  ·判断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志:

脉率增快和脉压增高的程度。

  2.基础代谢率

  ·BMR=(脉率+脉压)-111

  ·BMR正常为-10~+10%

  A.轻度甲亢:

+20~+30%

  B.中度甲亢:

+30~+60%

  C.重度甲亢:

>+60%

  3.T3、T4含量测定

  T3含量测定较敏感

  甲亢时,血清T3可高于正常4倍,而T4仅为正常2倍半。

  4.甲状腺摄131I率

  22小时内摄碘超过人体总量的25%,或24小时超过人体总量的50%,且吸碘高峰提前出现,均可诊断甲亢

  (三)外科治疗适应证

  1.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

  2.中度以上的原发性甲亢。

  3.腺体大,伴有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

  4.抗甲状腺药物或131I治疗后复发者,或不能坚持用药者。

  5.妊娠早、中期,有上述指征者。

  ·手术禁忌:

  1.青少年患者。

  2.症状较轻者。

  3.老年病人或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四)外科治疗要点

  1.充分的术前准备:

是预防手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的重要一环。

  2.术式:

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切除范围:

双侧腺体的80%~90%+峡部。

  ·保留:

每侧残留腺体以如成人拇指末节大小为恰当。

必须保存腺体背面部分(以免损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

  3.术中严格止血,术毕置引流物,防止术后出血和导致窒息(颈部空间狭小,少量积血就可压迫气管)。

  4.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防治术后并发症。

  (五)手术前准备

  

  1.心理准备:

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适当应用镇静剂和安眠药。

  2.术前检查

  ①颈部透视或摄片,了解气管是否受压或移位;

  ②检查心脏有无并发症;

  ③喉镜检查了解声带功能;

  ④测定基础代谢率了解甲亢程度,选择手术时机。

  3.药物准备

  1)碘剂准备:

  ·时间:

2~3周,

  ·直到甲亢症状得到控制(病人情绪稳定、睡眠良好,体重增加,脉率90次/分以下,基础代谢率+20%以下)。

  ·如使用碘剂2周后,效果不好,合并使用硫脲类药物。

  2)硫氧嘧啶类加碘剂

  先用硫氧嘧啶类药物,待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后,停服,改服碘剂1~2周,再行手术;

  注意:

硫氧嘧啶类药物可使甲状腺肿大和动脉性充血,手术时易发生出血,服用硫氧嘧啶类药物后必须加用碘剂,使甲状腺缩小变硬。

  碘剂的使用方法:

  ·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

  ·第1日每次3滴,第二日每次4滴,以后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16滴,维持此剂量至手术。

  ·注意:

碘剂只抑制甲状腺素释放,不抑制合成,停用后甲亢症状可更严重。

因此凡不准备手术者,不要服用碘剂。

  3)普萘洛尔准备

  能控制甲亢症状,缩短术前准备时间,用药后不引起腺体充血(适用于:

对硫脲类药物效果不好或反应严重者)。

  每次20~60mg,6小时1次,4~7日后脉率可降至正常水平,可施行手术。

  最后1次服药在术前1~2小时,术后继续服药4~7天,术前不能用阿托品,以免引起心动过速。

  4.甲亢基本得到控制的标志

  ①BMR<+20%,

  ②脉率<90次/分,

  ③情绪稳定,睡眠良好,体重增加。

  (六)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1.呼吸困难和窒息:

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

  

(1)原因:

  ①切口出血压迫气管:

止血不完善,结扎线滑脱。

  ②喉头水肿:

手术创伤、气管插管所致

  ③气管塌陷:

气管壁长期受压软化,切除甲状腺后,软化的气管失去支撑。

  ④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手术损伤。

  ⑤气管痉挛

  

(2)表现

  ·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甚至发生窒息。

  ·颈部肿胀,切口渗血:

多为切口内出血所致。

  (3)处理

  ·立即床旁抢救(重要的是:

术后常规将拆线用的无菌器械放于床旁!

)。

  ①剪开缝线,敞开切口,清除血肿,

  ②呼吸仍无改善立即气管插管,

  ③情况好转后进手术室检查、止血。

  2.喉返神经损伤

  多发生于:

处理甲状腺下极时不慎将其切断、缝扎或挫夹等导致。

  A.挫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损伤为暂时性,3~6个月可恢复;

  B.一侧损伤所致声嘶,可由健侧代偿而好转;

  C.双侧损伤导致声带麻痹引起的失音和呼吸困难,需气管切开。

  3.喉上神经损伤

  多发生于:

处理甲状腺上极时,离腺体太远,分离不仔细或将神经与周围组织一同束结扎所致。

  A.外支——运动支——损伤可引起音调降低;

  B.内支——感觉支——损伤可引起饮水呛咳;

  ·一般经理疗后可自行恢复。

  4.手足抽搐

  ·原因:

甲状旁腺被误切、挫伤或血供受影响,致使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出现时间:

术后1~3天。

  ·表现:

多数只有面部、唇部或手足部的针刺样麻木感或强直感,2-3周后随着未受损伤的甲旁腺增大,代偿作用下症状消失;严重者:

面部和手足持续性痉挛,伴有疼痛;更严重者:

喉和膈肌痉挛,窒息、死亡。

  ·处理:

关键在于预防!

切下甲状腺标本时应检查其背面甲状旁腺是否被误切,如是,可设法移植到胸锁乳突肌中。

  ①限制肉、乳品和蛋类食品(含磷高,影响钙吸收)。

  ②抽搐发作时:

立即静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ml。

  ③轻症:

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等钙口服制剂。

  ④重症:

加服维生素D3,以促进钙在肠道内的吸收。

  ⑤二氢速固醇(AT10)。

有提高血中钙含量的特殊作用;作用缓慢,但较持久,口服2-3日发生作用,可维持6-7日。

  ·仅适用于较严重的病例。

(因其易导致高血钙,用药过程中需严密检测血钙)

  5.甲状腺危象

  ·是甲亢的严重合并症,与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能控制及手术应激有关。

  原因:

甲状腺素过量释放引起暴发性肾上腺素能兴奋现象。

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发展至昏迷、虚脱、休克甚至死亡,死亡率20-30%。

  

(1)表现:

  术后12~36小时内:

  ①高热>39℃

  ②脉快>120次/分

  ·常伴呕吐、水样腹泻,烦躁、谵妄,甚至昏迷等消化、神经系统症状。

  

(2)治疗

  ①肾上腺素能阻滞剂:

利血平肌注或胍乙啶口服。

  ②碘剂:

口服碘剂,紧急时用10%碘化钾5~1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降低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

  ③给予激素:

氢化可的松200-400mg,拮抗过多甲状腺素的反应;

  ④镇静剂:

苯巴比妥或冬眠2号

  ⑤降温:

退热剂物理降温等,保持在37℃

  ⑥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

补充能量;吸氧;

  ⑦出现心功能不全者给予洋地黄制剂。

  6.甲状腺功能低下

  ·切除甲状腺组织过多或残留腺体血供不足所致,可应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临表:

粘液性水肿,皮肤和皮下组织非指凹性水肿。

常感疲乏,性情淡漠,智力较迟钝,动作缓慢,性欲减退,脉率慢、体温低、BMR降低。

  ·预防:

残留甲状腺应大如拇指末节;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在其主干,使其分支与喉部、气管、咽部、食管等动脉分支的吻合保存,以保持残留腺体的血供。

第三节 甲状腺肿瘤

  

(一)甲状腺腺瘤:

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

  1.诊断:

  ·多见于40岁以下女性,大部分病人无任何症状。

  ·单发,无压痛,有完整包膜,生长缓慢;

  ·可因囊内出血而迅速增大,并伴胀痛。

  因此,迅速增大的肿瘤不一定是恶性肿瘤!

  ·病理:

滤泡状和乳头状囊性腺瘤,前者常见。

  ·恶变率10%,20%患者可并发甲亢。

  2.治疗:

  ①小者:

单纯腺瘤切除,连同包膜和周围1cm宽的正常甲状腺组织;

  ②大者:

一侧腺体大部切除。

  ③术中须立即行冰冻切片检查以除外恶性肿瘤。

  

(二)甲状腺癌

  1.甲状腺癌的诊断——临床表现

  ①初期无症状,常为甲状腺质硬不平结节,结节生长迅速;

  ②如吞咽活动度降低,提示为未分化癌。

  ③晚期可因压迫喉返神经、气管、食管和颈交感神经而出现声嘶、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Horner综合征。

  ④局部转移为颈部淋巴结,远处转移常为扁骨,有时转移灶为首发症状。

  甲状腺癌的诊断——不同病理学类型的特点

  乳头状腺癌:

最常见,善良,预后好。

  甲状腺滤泡性腺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

分化差,对放疗敏感。

  甲状腺髓样癌:

低分化,分泌降钙素和5-HT。

  甲状腺癌的诊断——不同病理学类型的临床特征  

  病理类型

  乳头状腺癌

  滤泡状腺癌

  未分化癌

  髓样癌

  发生比例

  60%

  20%

  15%

  5-10%

  年龄

  年轻

  中年

  老年

  

  性别

  女性多

  女性多

  

  

  生长速度

  慢

  较快

  快

  

  转移方式

  颈部淋巴

  血行

  血行

  早期淋巴

  晚期血行

  恶性度

  低

  中

  高

  中

  注:

髓样癌,起源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降钙素和5-HT,可出现类癌综合征。

  2.甲状腺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①腺叶次全切除术——仅适用于临床诊断为良性疾病,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孤立性乳头状微小癌。

  ②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肿瘤直径≤1.5cm,明确局限于一叶者。

  ③近全切除术——肿瘤直径>1.5cm,较广泛的一侧乳头状癌伴颈淋巴结转移者。

  ④甲状腺全切除术——高侵袭性乳头状、滤泡状癌,明显多灶性,两侧颈淋巴结肿大,肿瘤。

  侵犯周围颈部组织或有远处转移者。

  关于清扫淋巴结的问题:

  ·总的原则:

不预防性清扫,能少清就少清。

  ①不主张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尽管效果确定,但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低危组病人,术中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可不清扫颈部淋巴结。

  ②低危组病人,术中冰冻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改良颈淋巴结清扫。

  ③高危组病人:

改良颈淋巴结清扫。

  ④若病期较晚,颈淋巴结受侵犯范围广泛者:

传统颈淋巴结清扫。

  

(2)内分泌治疗

  甲状腺次全或全切者:

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

  (3)放射性核素治疗

  ·对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术后。

  ·适用于45岁以上病人,多发性癌灶、局部侵袭性肿瘤并存在远处转移者。

  (4)放射外照射治疗

  主要用于未分化型甲状腺癌。

  ·下列哪项不是单纯甲状腺肿手术的指征

  A.有明显压迫症状

  B.胸骨后甲状腺

  C.继发甲亢

  D.病史较长者

  E.疑有恶变者

  【答疑编号20020201】

  答案:

D

  ·造成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术中挤压甲状腺

  B.术前准备不充分

  C.精神紧张

  D.术中补液不够

  E.术后出血

  【答疑编号20020202】

  答案:

B

  ·下述哪项甲状腺疾病禁忌手术

  A.甲亢

  B.甲状腺腺瘤

  C.桥本病

  D.甲状腺乳头状腺瘤

  E.结节性甲状腺肿

  【答疑编号20020203】

  答案:

C

  ·下述哪项不是甲亢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的原因

  A.双侧喉上神经损伤

  B.喉头水肿

  C.切口内出血

  D.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E.气管塌陷

  【答疑编号20020204】

  答案:

A

  ·甲亢术后出现甲状腺危象的高危时间是

  A.术后48-72小时

  B.术后12-36小时

  C.术中

  D.术后12-72小时

  E.术后3天以上

  【答疑编号20020205】

  答案:

B

  A.丙硫氧嘧啶

  B.普萘洛尔

  C.复方碘化钾溶液

  D.甲状腺素

  E.氢化可的松

  1.能使甲状腺缩小变硬的是

  【答疑编号20020206】

  答案:

C

  2.可使甲状腺增大、充血的是

  【答疑编号20020207】

  答案:

A

  ·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A.未分化癌

  B.乳头状腺癌

  C.滤泡状腺癌

  D.髓样癌

  E.滤泡状腺癌与髓样癌的混合癌

  【答疑编号20020208】

  答案:

B

  ·男性,34岁,因甲状腺Ⅱ肿大行手术治疗,术中病理为: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应如何处理

  A.立即停止手术缝合伤口,术后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B.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C.行双侧甲状腺此全切除术

  D.立即停止手术,缝合伤口,术后给予甲状腺素治疗

  E.立即停止手术缝合伤口,术后给予反射治疗

  【答疑编号20020209】

  答案:

D

  ·桥本甲状腺肿的治疗:

长期应用甲状腺素治疗,90~120mg/d;禁忌手术。

第三单元 乳房疾病

本章考点

  1.乳房检查

  

(1)乳房检查内容及意义

  

(2)腋窝淋巴结分组

  (3)乳头溢液的检查

  (4)常用的乳房特殊检查方法

  2.急性乳腺炎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原则

  3.乳房纤维腺瘤

  

(1)临床特点

  

(2)处理

  4.乳腺癌

  

(1)临床表现

  

(2)临床分期

  (3)病理组织学分类

  (4)诊断和鉴别诊断

  (5)治疗

  重要的小结图:

乳腺的解剖和常见疾病的发病部位

  

第一节 乳房检查

  

(一)乳房检查的内容及意义

  1.乳房视诊

  

(1)受检者姿势:

患者坐位,面对光线,两侧乳房充分暴露,以利对比。

  

(2)乳腺外型:

观察乳腺是否对称、发育情况如何、乳腺各处有何异常表现(如局部隆起、下陷、乳腺轮廓异常及有无副乳腺等)。

  (3)乳腺皮肤情况:

  有无酒窝征(癌肿或脂肪坏死累及Cooper韧带引起)?

  有无橘皮征(皮肤在毛囊处与皮下组织连接紧密,水肿时毛囊处形成许多点状小孔,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阻塞引起)?

  乳腺皮肤颜色如何?

有无皮肤粘连?

有无发红或破溃?

  (4)乳头:

乳头的部位、大小、有无内陷(先天性或由于癌肿、炎症引起)、裂口、溃破等,有无溢液。

  (5)注意观察腋窝、锁骨上下是否膨满(有无肿大淋巴结)。

  2.乳腺触诊

  

(1)受检者姿势:

坐位或仰卧位。

  

(2)乳房检查:

  先自健侧开始,而后检查患侧;检查顺序为乳房外上、外下、内下、中央各区(顺时针);有肿块时需详记:

肿块部位、大小、表面情况、质地、边界及活动度、与皮肤有无粘连、与筋膜、胸肌是否固定。

  (3)检查腋窝淋巴结方法(以检查左侧为例):

  面对病人,将其左上肢放松置于检查者左前臂上,以右手指掌面轻按揉、滑动检查腋顶、胸大肌旁,腋窝后壁,肩胛下群淋巴结要自背后检查。

肿大淋巴结的数目、大小、硬度及其活动性,应详细记录。

  

(二)腋窝淋巴结分组

  目前,通常以胸小肌为标志,将腋区淋巴结分为三组:

  Ⅰ组即腋下(胸小肌外侧)组:

在胸小肌外侧,包括乳腺外组、中央组、肩胛下组及腋静脉旁淋巴结,胸大、小肌间淋巴结也归本组;

  Ⅱ组即腋中(胸小肌后)组:

胸小肌深面的腋静脉旁淋巴结;

  Ⅲ组即腋上(锁骨下)组:

胸小肌内侧锁骨下静脉旁淋巴结。

  (三)乳头溢液的检查

  由乳房周围向乳头轻按压,而后挤压乳晕、乳头,注意有无液体排出,并注明是哪个口,

  需观察其量、色泽、是否清亮,有无血性溢液(若有,提示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癌)。

  (四)常用的乳房特殊检查方法

  1.物理检查方法:

  ①乳腺红外线扫描

  ②乳腺B超

  ③乳腺液晶热图像

  2.乳腺X线检查

  

(1)乳腺钼靶检查。

  ·恶性病变表现:

不规则或呈分叶的高密度影,其中有钙化点小而密集(呈小叉状、小杆状、针尖样、泥沙样及团簇状钙化灶),边缘有毛刺,邻近皮肤有凹陷,还可显示腋窝淋巴结情况。

  ·钼靶下乳腺导管造影及立体定位穿刺能发现早期的乳腺恶性病变。

  

(2)乳腺干板静电摄影:

  ·具有边缘效应,使密度相近的各种乳腺结构清晰显示,也可显示腋窝淋巴结情况。

  3.病理检查,包括:

  ①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

  ②乳腺肿物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③乳腺肿物切除组织学检查。

  补充:

七版:

对疑为乳腺癌者,可将肿块连同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切除,作快速病理检查,而不宜作切取活检。

  

第二节 急性乳腺炎

  

(一)病因

  多是产后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为多,多为金葡菌感染。

  1.全身抗感染能力下降。

  2.乳汁淤积:

乳头发育不良或乳管不通畅引起。

  3.细菌侵入:

乳头皮肤娇嫩,易因乳儿吸吮而破裂,病菌乘机而入。

  

(二)临床表现

  1.早期:

乳房局部疼痛、硬块、皮肤发热、发红,全身乏力、发热。

  2.中期:

症状加重,疼痛呈搏动性,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寒战、高热、脉率加快、白细胞计数增高。

  3.后期:

局部脓肿形成,穿刺可抽出脓液,脓肿可自行破溃,亦可穿入乳管,自乳头排出脓液。

有时可破入乳腺和胸大肌间的疏松组织中,形成乳腺后脓肿。

  (三)治疗原则:

(重要!

)消除感染,排空乳汁。

  1.预防重于治疗。

  预防重于治疗,方法是:

①妊娠时期,尤其在哺乳时期,要保持乳头清洁,经常用温水、肥皂洗净,乳头内缩者更应注意。

但不宜用酒精洗擦;酒精使乳头、乳晕皮肤变脆,反易发生破裂。

②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定时哺乳,每次应使乳汁吸尽;不能吸尽时,用手按摩挤出,或用吸乳器吸出。

另外,不让婴儿含着乳头睡眠。

③如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