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速磨煤机安装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1361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速磨煤机安装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速磨煤机安装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速磨煤机安装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速磨煤机安装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速磨煤机安装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速磨煤机安装技术规范.docx

《中速磨煤机安装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速磨煤机安装技术规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速磨煤机安装技术规范.docx

中速磨煤机安装技术规范

中速磨煤机安装技术规

为了保证某某公司中速磨煤机的安装质量,确保生产运行中磨煤机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特编写中速磨煤机安装技术规书。

编写人:

参考文献:

1)磨煤机安装使用说明书;

2)DL5210.2-2009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锅炉机组;

3)DL5190.2-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锅炉机组;

4)磨煤机质量检验卡。

具体要求:

(1)磨煤机安装之前应认真核对设备铭牌、规格型号、传动方式和回转方向,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2)辅助及电动机找正用临时调整螺栓宜在二次灌浆前拆除,厂家有特殊要求的按厂家技术文件执行。

(3)磨煤机基础按设计要求分阶段进行二次灌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二次灌浆前应具备的条件如下:

1)设备找正固定完毕。

2)焊接部位的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3)垫铁及地脚螺栓经检查无松动现象。

4)基础表面及基础框架框污垢、焊渣等清除干净;办理好隐蔽签证。

2、二次灌浆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的有关规定。

3、在二次灌浆层强度等级未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以前,不得进行紧地脚螺栓、对轮二次找正和连接管道等工作。

4、二次灌浆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基础设计强度等级。

5、设计要求预留灌浆的部位(包括预留孔),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误灌,待设备安装全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6、磨煤机基础根据设备厂家技术文件要求分阶段进行二次灌浆。

减速机地脚螺栓孔、机座地脚螺栓孔为一次灌浆,垫铁层等为二次灌浆。

(4)设备加工面浇灌前应抹防锈油脂,并加以保护。

(5)基框、地脚螺栓与垫铁的安装,找正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基框安装前,基础上表面应凿好毛面并清除杂物、污垢;在施工中不得使基础表面沾染油污。

2、基础上表面与设备基础框架底部间隙,应不小于50mm,二次灌浆混凝土应符合设计要求。

3、采用地脚螺栓固定的基础框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脚螺栓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螺栓长度的1/100,且不大于lOmm;

2)如系活动地脚螺栓,上下端均应有背帽或防松装置,托底板与混凝土承力面应接触良好;

3)螺帽拧紧(包括背帽或防松装置)后,螺栓螺纹应露出2扣~3扣;

4)需灌浆的地脚螺杆应洁净,螺纹部分应涂油脂;

5)需灌浆的地脚螺栓底端不应与孔底、孔壁相碰,螺栓与孔底的间距应不小于lOOmm;

6)采用预埋套管的地脚螺栓,在机械全部找正后地脚螺栓应按设计要求灌浆。

4、放置垫铁处的混凝土面必须凿平,纵横水平;垫铁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均匀,且不小于75%。

5、每组垫铁宽度应为80mm~200mm,长度应比基框梁宽度长20mm,斜垫铁的斜度应在1:

10~1:

20围,薄边不得小于4mm。

6、每一垫铁组应用两块平垫铁和一对斜垫铁,较厚的应放在下层,垫铁伸出基框两端均匀,放置整齐。

7、垫铁表面应平整,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基框之间接触应良好,对于大型辅机用O.1mm塞尺检查,塞入深度不超过垫铁接触长度的20%。

8、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每个地脚螺栓旁至少应有一组垫铁,大型风机、磨煤机等地脚螺栓两边应各布置一组,在不影响二次灌浆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地脚螺栓;两组垫铁间晟大间距不得超过500mm。

9、在机械安装结束后,用小锤轻击检查垫铁,应无松动现象,并将各层垫铁点焊牢固,点焊结束后,应再次复查机械的安装找正数据并做好记录。

10、基框、地脚螺栓与垫铁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基框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大于2mm;

2)减速机(器)台板面,标高允许偏差不大于3mm,水平允许偏差小于0.15/1000;

3)电动机底座加工面,标高允许偏差不大于3mm,水平允许偏差小于0.2/1000;

4)载入拉杆底座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不大于3mm,水平允许偏差小于0.2/1000,拉杆底座中心与减速机(器)中心同心度偏差不大于2.5mm;

5)地脚螺栓紧固必须符合厂家图纸要求力矩及其他相关要求。

(6)减速机安装找正应符合以下规定:

1、减速机与基框接触面间隙应不大于O.1mm,接触面问不允许加垫;

2、减速器机与基框中心线偏差不大于0.4mm;

3、减速器机顶面水平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0.1/1000;

4、滑动导轨上平面应等高齐平,并与台板支承面齐平,导轨与台板之间应无凸出的焊缝接头;

5、减速机中心与磨煤机中心偏差不大于3mm;

6、减速机顶面至机座顶面垂直距离610±2.0;

7、减速机止口外径与机座顶板孔径距离253±0.5。

(7)机座安装找正应符合以下规定:

1、机座上平面与一次风室底平面,应保证平直;

2、机座上平面水平偏差应不大于6mm,支承环加工面水平偏差不大于0.1mm/m;

3、机座上支承环与减速器(机)输出法兰中心的同心度偏差不大于0.5mm;

4、机座上平面标高偏差不大于3mm;

5、机座顶面对减速机顶面平行度公差2mm;

6、机座顶面平面度公差不大于4mm;

7、刮板下边与机座顶板之间的间隙6±2.0。

(8)迷宫密封装置、传动盘(轭)安装找正应符合以下标准:

1、减速器输出法兰和传动盘(轭)接触面之间,不得有间隙;

2、减速器输出法兰和传动盘(轭)止口的径向间隙偏差不大于0.05mm;

3、迷宫密封间隙,径向0.1mm~O.25mm,两侧间隙偏差不大于0.05mm:

4、传动盘(轭)与迷宫上环间隙为1.5mm~2.5mm;

5、底座密封环和迷宫环间隙,两侧径向偏差不大于lmm;

6、紧固传动盘(轭)时,其紧固力矩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做好记录;

7、传动盘与机座密封壳体孔间隙5±0.5;

8、传动盘中部密封止口与机座密封壳体上密封面的间隙2±0.5;

9、机壳壁与传动盘上部最大外径水平距离470±3。

(9)磨环(盘)、机壳、喷嘴安装找正应达到以下标准:

1、磨盘与传动盘(轭)之间的接触面,不得有间隙;

2、机壳上部的中心偏差应小于3mm,标高偏差O~lOmm;

3、喷嘴环与磨盘的径向间隙、与磨环分段法兰的轴向间隙,两处的间隙偏差均不大于0.5mm;

4、喷嘴环环与外环之间的间隙8~15;

5、喷嘴环环与防磨板之间的间隙10±5;

6、磨环衬板上端面与喷嘴环外环上端面垂直距离116±5。

(10)磨辊、下压环(架)安装找正应达到以下标准:

1、三个磨辊定位杆(找正杆)尖端相聚于一点,并与磨煤机中心重合,标高和中心偏差均不大于3mm;

2、磨辊找正杆对中偏差不大于5mm;

3、拉杆轴线相对组装平台上拉杆中心偏差不大于3mm;

4、三个拉杆座中心距互差不大于2mm;

5、下压环(架)导向板和切向支撑板的间隙应均匀,可在机壳上切向支架的支承板加垫片调整;

6、压架与承力侧前导向板定位面的间隙0mm;

7、压架与非承力侧后导向板定位面的间隙3~5mm;

8、在磨煤机运行中,应经常检查和调整导向板间隙,当导向板磨损间隙超过厂家规定时,应加垫片调整,恢复原始安装位置。

(下压环(架)导向板和切向支撑板的间隙可在机壳上切向支架的支承板加垫片调整。

(11)分部试运除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和下列要求:

1、分部试运前,必须对润滑、液压系统进行调试合格,油泵安全阀调整合格;

2、检查和校核一次仪表,指示可靠正确;

3、磨煤机空载试运时,必须采取可靠支撑,将磨辊与磨盘隔离,不得干磨;

4、磨煤机不得在冷态下启动,应在锅炉启动试运投煤前进行。

 

检查附表

附表1基础检查划线及垫铁地脚螺栓安装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器具

基础检查

基础几何尺寸

±20

对照图纸,用钢尺检测

中心位置偏差

≤20

对照图纸,用钢尺检测

基础表面质量

表面无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

观察

设备安装基础混凝土强度

mfcn≥1.15fcu,k,

fcu,min≥0.95fcu,k

现场实测或检查试验报告计算

基础划线

基础纵横主中心线偏差

±20

以主厂房建筑基准点或锅炉纵横中心线为基准,吊线锤,用钢尺检测

中心线距离偏差

±3

吊线锤,用钢尺检测

地脚螺栓孔偏差

±10

用钢尺检测

标高偏差

±10

按本部分附录E通用检测方法第2条方法检测

垫铁安装

垫铁组面积

符合DL/T5047-95中附录K的计算规定

检验计算

平垫铁几何尺寸

长度

mm

超出机框20

用钢尺检测

宽度

一般辅机

mm

60~100

磨煤机

100~150

斜垫铁几何尺寸

斜度

1:

10~1:

20

用钢尺检测

最薄边厚度

mm

≥4

长宽尺寸

mm

同平垫铁

垫铁表面质量

平整,无毛刺、油污,斜垫铁经机加工

观察

垫铁设置

放置顺序

放置稳固,厚块放下层,最薄块夹中间

观察

垫铁块数

一般≤4

观察

层间接触

接触严实,用0.1mm塞尺塞入深度不超过垫铁长度的20%

用塞尺、钢尺检测

放置部位

放置位置在设备主受力台板、基框立筋处或地脚螺栓两侧

观察

与基础接触面

琢磨平整,接触良好

以垫铁研磨,印痕均匀;用水平尺检查纵横向水平

灌浆前各层垫铁点焊

点焊牢固,不松动

观察,用手锤轻击

地脚螺栓安装

地脚螺栓垂直偏差

mm

≤(1/100)*L

(L-螺栓长度)

用直角尺测量

钩(环)头离孔壁距离

底端不碰孔壁

观察

地脚螺栓、螺母、垫圈安装

接触平整良好,螺母拧紧后螺栓外露2-3扣

观察

紧地脚螺栓时的混凝土强度

≥70%混凝土设计强度

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报告

锚板活动地脚螺栓安装

螺栓上端面标明矩形头方向

观察

 

附表2ZGM中速辊式磨煤机本体安装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器具

机壳外观

无裂纹、砂眼、漏焊、几何尺寸符合图纸技术要求

观察、用钢尺测量

底板检查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观察、测量

地脚螺栓检查

迷宫密封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观察、测量

喷嘴环

分离器折向门挡板

开关灵活,开度应当与实际角度一致

用手转动,应操作灵活,

减速机检查

符合附表5

基础检查划线及垫铁地脚螺栓安装

主控

mm

符合附表1

用钢尺,塞尺检测

台板与基础中心线偏差

主控

mm

≤2

用钢尺检测

台板中心距离偏差

主控

mm

≤2

用钢尺检测

台板水平度偏差

主控

mm/m

≤O.1

用精密水平仪在台板纵、横方向检测

台板相对标高偏差

主控

mm

≤3

用水平仪检测

机座中心线偏差

主控

mm

≤3

用钢尺检测

机座相对标高偏差

主控

mm

≤2

用钢尺检测

空气迷宫密封环间隙

主控

mm

四周均匀,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用塞尺检测

喷嘴环间隙

轴向

主控

mm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用塞尺检测

径向

磨辊中心距偏差

主控

mm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无规定时≤3

用专用工具及钢尺检测

加压装置下压环框架安装

符合DL/T5047-95中第7.3.5.8条及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用钢尺及塞尺检测

 

附表3ZGM中速辊式磨煤机传动装置安装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器具

减速机与机框接触

mm

在未紧螺栓前,其间隙应小于0.1,接触面间不允许加垫

观察用钢尺塞检测

减速机与基框中心线偏差

mm

±0.4

用钢尺检测

减速机顶面水平度偏差

mm

允许偏差<0.1/1000

用水平尺检测

滑动导轨安装

上平面应等高齐平,与台板支承面齐平,与台板之间齐平

观察

电动机安装

联轴节找正

主控

符合附表4

用百分表及塞尺检测

地脚螺栓安装

符合附表1

观察

附表4联轴器安装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器具

联轴器安装

部件外观检查

零件齐全,无裂纹、毛刺,油孔畅通,有钢字号

观察

轴与孔配合

符合图纸规定

用千分卡尺、游标卡尺检测

装配工艺

按厂家原配成对安装,不能混用;装配无打击印痕,零部件不受损伤;不允许加垫片或冲打轴预取得紧力;齿套与齿轮啮合正确,齿套在齿轮上能灵活扭动;联轴器装配不松动,键两侧无间隙,锁紧螺母可靠。

观察

刚性联轴器中心偏差

1500<n≤3000r/min

主控

0.04

用塞尺或百分表,在圆周等分点检测

750<n≤1500r/min

0.06

500<n≤750r/min

0.08

n≤500r/min

0.10

弹性联轴器中心偏差

1500<n≤3000r/min

主控

0.06

750<n≤1500r/min

0.08

500<n≤750r/min

0.10

n≤500r/min

0.15

两半联轴器端面间距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或DL/T5047-95中7.2.6.4规定

用钢尺或塞尺检测

弹性联轴节指销安装

与联轴节指销孔吻合,且销有紧力,螺母有防松装置;皮垫圈与指销孔应有0.5~2㎜间隙,皮垫圈与指销间组装紧密,不松动。

观察,用钢尺、塞尺检测

齿式联轴节油质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检查油质合格证

联轴节安全罩

紧固牢固,拆装方便,间隙适当且均匀,与联轴节不发生磨擦

观察

保险销联轴器

轴与孔配合符合图纸规定;不得任意改变保险销直径及材质

观察核查设备技术文件

弹簧保险联轴器

弹簧调整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根据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测量

注:

n—联轴器转速。

 

附表5减速机安装(检查)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器具

减速机安装(检查)

外观

清洁,无铸砂、裂纹、毛刺;齿面平滑光洁;齿轮与轴装配紧密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规定

观察,复核设备技术资料

滚动轴承

型号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复核设备技术资料

外套

光滑,无锈迹、划伤;清洗干净并涂润滑油;

观察

滚动体

轴配合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

推力间隙和膨胀间隙

mm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用塞尺或压铅丝检查

齿轮啮合接触面

齿宽

%

≥60

色印检查做记录

齿高

≥50

蜗轮啮合接触面

接触印痕在中心部位,不偏斜

色印检查做记录

啮合间隙

齿顶

mm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沿齿宽方向测记齿侧、齿顶两端用塞尺或压铅丝检测

齿侧

机盖与机体法兰结合面

接触严密,不漏油

不拧紧连接螺栓,用0.1mm塞尺不得塞入

联接螺栓

坚固均匀,方向一致,有防松装置

用扳手检查

组装整体检查

转动灵活、平稳,无冲击、断续或卡涩现象

手盘车,监听、观察

附表6ZGM中速辊式磨煤机油系统安装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器具

油箱及设备外观

完好,无伤痕,组件齐全

观察,注水或渗油检查

油箱部清理

主控

无锈皮,无焊渣,部清洁干净

观察

油冷却器严密性试验

严密不漏

按设计压力1.25倍试验,观察或检查试验记录

油过滤器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观察

油加热装置

油箱安装

位置正确,壁清扫干净,联接严密不漏

观察

管路安装

布局合理,走向正确,整齐、美观

核对图纸、观察

液压及润滑系统的油管路安装

主控

采用氩弧焊接工艺,壁清洁干净,无杂物

阀门安装

主控

位置便于操作和检修,排列整齐、间隔均匀且安装前必须进行严密性试验

核对图纸、观察

支吊架安装

布置合理,结构牢固,不影响膨胀

核对图纸、观察

就地表计安装

位置、数量正确,便于观看

查对

 

附表7ZGM中速辊式磨煤机分部试运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器具

试运准备

机械及连接系统部检查

部无杂物(工具、临时加固等);且不得有人员在逗留

进行部检查,并办理封闭签证

各部位螺栓连接

无缺件和松动

手锤敲击或板手检查

各转动裸露部分防护

保护罩、围栏齐备可靠

观察

混凝土二次浇灌层强度

达到设计值

检查施工记录

设备周围环境

无脚手架和其它杂物

观察

试运现场条件检查

道路

现场通道畅通

观察

照明

有必要的照明

消防

无易燃、易炸物,有消防器材及设施

通讯

试运现场与操作人员通讯联络设备齐全

器材(工具)

能满足试运要求

冷却水

供回水畅通,水量充足

润滑油

油位

油位适当

油质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抽样化验或查看化验报告

电动机空转

转向正确,电流、振动、温升、声响等正常

试转2小时观察

轴承温度

滑动轴承

主控

≤65

用测温仪检测或观察仪表

滚动轴承

主控

≤80

机械最大双向振幅

mm

≤0.10

用振动表检测

制动器摩擦器与制动轮

应平行,制动时两闸瓦摩擦付均匀压紧在制动轮上;接触面积≥75%;动作平稳可靠;不过度发热

观察

操纵、限制装置

开关标志清晰;开度与实际相符;动作灵活,正确可靠;限位准确

观察

往复运动部件

整个行程无异常振动、阻滞、偏走现象

观察

安全伐、卸荷伐

调整灵活,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围应灵敏、正确地动作

观察

三角皮带传动

不打滑、不卡边

观察

链轮传动

运转平稳,无异常声响

观察

润滑油系统

操作调整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油压连锁保护定值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油质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复核技术文件,复查油质检验报告,检查实验报告

油泵机械密封装置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密封良好,不漏油,不发热

观察

附表8磨煤机安装分部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检查表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名称

锅炉辅助机械安装

分部工程名称

磨煤机安装

工程编号

验收时间

年月日

序号

检验项目

执行情况

相关资料

1

合金钢管子、管件、管道附件及阀门在使用前,应逐件进行光谱复查,并作出材质标记。

2

合金钢管子局部进行弯度校正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管子的下临界温度AC1以下。

3

管道安装时,应及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调整工作,支吊架位置应酬正确,安装应平整、牢固,并与管子接触良好。

4

管子安装前必须进行管清扫,清除锈皮和杂物,安装时如需在管子上开孔,应注意勿使熔渣或铁屑落入管。

5

设备安装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上一工序未经检查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一工序施工.隐蔽工程隐蔽前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签证。

6

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的运行操作、检验、焊接、焊后热处理、无损检测人员,应取得相应的书。

7

合金钢部件和管材在安装及修理改造使用时,组装前后都应进行光谱或其他方法的检验,核对钢种,防止错用。

8

试运中及试运后的设备检修均应办理工作票

验收结果

施工单位:

(章)

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监理单位:

(章)

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