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音乐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1112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民族音乐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世界民族音乐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世界民族音乐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世界民族音乐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世界民族音乐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民族音乐史.docx

《世界民族音乐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民族音乐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民族音乐史.docx

世界民族音乐史

期末论文

(本科生)

中文标题北美洲大洋洲名族音乐介绍

 

学生姓名张小龙

学院艺术学院

专业音乐表演

年级06

学号320060935041

 

兰州大学教务处

北美洲大洋洲民族音乐介绍

 

一.大洋洲音乐

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

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

其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

广义的范围是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

成为亚非之间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大洋洲有14个独立国家,其余十几个地区尚在美、英、法等国的管辖之下。

在地理上划分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六区。

  绝大部分居民使用英语,三大岛群上的当地居民分别使用美拉尼西亚语、密克罗尼西亚语和波利尼西亚语。

  绝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少数信奉天主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

居民:

居民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

除南极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

绝大部分居民信基督教,少数信天主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

绝大部分居民通用英语,太平洋三大岛群上的当地居民,分别用美拉尼西亚语、密克罗尼西亚语和波利尼西亚语。

自然环境:

大陆海岸线长约19000千米。

岛屿面积约为133万平方千米,其中新几内亚岛为最大,是世界第二大岛。

地形分为大陆和岛屿两部分:

大洋洲大部分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除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外,其余地区属海洋性气候。

大洋洲音乐文化区原住居民的音乐审美特征是追求崇高自然的音乐美。

在音乐内容、体裁形式、旋律节奏音阶、乐器等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一、音乐内容

(一)作为海洋民族的大洋洲的人们,有很多以航海术、祖先居住的岛屿情况以及渔业生产、皮艇制作技术知识等为歌词内容的歌唱。

(二)居住在内陆地区的人们,则以山川、河流、森林、沙漠等环境、在这类环境中经历过的狩猎采集生活、以及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为主要歌唱内容。

(三)渔民、山民都把动植物和先祖之灵当作无法替代的守护神来进行神格化。

在维护社会组织上,明显地表现出像法律那样的作为一种必要的行为规范,所以,产生了许多以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相混杂的故事作为歌词来歌唱的曲目。

(四)把史实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或者是故事性地进入角色歌唱,在仍然流传的摇篮曲中可以典型地看到。

慢慢地、舒畅地发声,反复着不知什么时候结束的旋律型,展开着历史故事,成为在线条性的时间流动中来解释历史的最好说明。

二、音乐体裁类别

大洋洲音乐体裁类别,有着明显的二分法观念。

从表演形式看,可以明确地区分为:

由集体来完成的艺能,如:

合唱、合奏、群舞;由一个人表演的独唱、独奏、独舞。

从社会习惯看,男女各自分别保留着独立的曲目。

另外,对声乐的重视程度胜过纯器乐;让复数声部重叠歌唱的多声性织体,在许多岛屿上都得到广泛流传。

例如:

在波利尼西亚,原来就有多声部合唱;在密克罗尼西亚的一部分地区,可以听到不同旋律同时重叠交错在一起的对位性多声歌唱。

三、旋律、节奏、音阶

在大洋洲的各种音乐中,旋律型和节奏型几乎都以规范化的模式被传承下来。

所谓“作曲”,是从对该音乐模式填上怎样的歌词为好这一意义上考虑的。

即使不能理解歌词,听众一听到旋律就能认定它所属的类别。

因此,全部歌唱的曲目是随着歌词创作而不断增加的,经常看见把时事性话题立即编成歌词来歌唱的情况。

大洋洲的音乐中,还经常把乐音分成各种类型来运用。

例如:

级进滑奏和滑音唱法,明确按阶梯状音高排列的音阶等,适应于音乐的种类来区别使用。

多声歌唱中的平行唱法,例如:

两个声部之间,以2度、3度、4度、5度、6度、8度间隔来平行歌唱,在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的多声音乐中常常出现。

在以什么样的音程来构成音阶方面,不同的岛屿,或者是同一岛屿的不同文化中,有各种各样的差异。

其音律,以平均律居多,但是使用微分音程和扩大音程也成为决定个人风格和地区风格的一个因素。

四、关于拍打身体的声音

这是山口修先生出色的研究成果。

在他所执笔的《民族音乐概论》第九章中指出:

作为构成人为音响世界的一种素材,有效地运用拍打身体的声音,也是大洋洲音乐的一大特色。

这还与一个人同时兼具舞蹈家和音乐家的双重身份有关。

两手互相拍打,不仅是自己的手,也包括拍他人的手。

另外,膝、大腿的内侧和外侧、胸、腕、肘的凹处等,用手掌拍击时,手的形状可区别使用平手和凹手的打法,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音色。

这些声音,有时由一个人的手拍打出来,更有效果的是许多人一齐进行身体的打奏,把声音合在一起,展开一丝不乱的舞蹈动作。

这些身体打奏,是从节奏、音色组合、舞蹈动作等方面被类型化,而具有形成风格的作用的。

五、乐器

大洋洲的乐器中,最重要的是体鸣乐器。

类似于拍子木(梆子)和响板的互相敲击的体鸣乐器,是用木头、竹子、石头、贝壳等材料制作的。

竹子和木头的长棒,是像雅浦岛的棒舞那样,每一位舞蹈者分别拿着一根长棒,一边变化着群舞的队形,一边与旁边的人互相敲击着,创造出充满活力的气氛。

另外,编织的椰子叶,作为装饰卷在腕上,伴随着舞蹈动作发出微弱的拍打声。

也有由集体的一丝不乱的动作而奏出准确节奏的。

用槌等其他附属品来敲打乐器主体发声的单打奏体鸣乐器,是挖通又圆又粗的木头做成大鼓。

它广泛地分布在美拉尼西亚到波利尼西亚的地带。

这种巨大的鼓,放在村庄有来历的地点,在行事的开始、结束,或发生某些事件时,作为告诉村民们的信号音具来使用。

中型和小型的鼓就拿在手上,用来敲打舞蹈伴奏的节奏。

捣奏发响的体鸣乐器是用竹子做的,流布于波利尼西亚的一部分地区(夏威夷)和美拉尼西亚。

用长短、粗细不同的花瓶形状的竹筒,敲打在地板上或坚固的台子上就能发声,构成一定的旋律和节奏。

振奏的卡拉卡拉(摇响器),是在容器形的物体中放入种子和小石头,用摇动来发响;使用贝壳、木的果实、葫芦等为制作材料的棒状体鸣乐器,用绳子垂吊空中,用其他物体来撞击。

口弦,有用椰子叶和茎来制作的,也有用竹子制成的,制作方法有开舌式和装舌式。

基本奏法有用手指弹的形式和用细绳拉弦发声的形式。

音色的变化,是用口腔的大小和形状的变化,以及气息的呼出吸入给气鸣乐器带来的效果而得到的。

无论哪一种奏法,都是用口来接触这种小乐器而产生乐音变化的,身体成为乐器的一部分,真正使乐器和身体融为一体,产生了无穷的魅力。

弦鸣乐器的种类不多。

以乐弓为代表的棒状齐特尔,在波利尼西亚(夏威夷)、密克罗尼西亚(马里亚纳、奥列艾)、美拉尼西亚(瓦努阿图),可以看到在琴体内用刀开削琴弦和安装琴弦的两种形式。

装上葫芦等共鸣体,或由演奏者用嘴唇和牙齿轻轻地接触,让它在口腔中产生共鸣;弦上有码和没有码;单弦和复弦;用指弹和用棒敲击等,构造上都有区别。

材料方面,共鸣体有用木头和竹子的,琴弦有用椰子和竹子的纤维、头发、鸟和狗的肠子等。

在新的音乐形式中,起源于欧洲的尤克列列和吉他,以夏威夷为起点,分布极其广泛。

气鸣乐器中,笛的种类最多,分布最广。

容器形的奥卡利纳,是用椰子壳和葫芦为制作材料的,流行在波利尼西亚(夏威夷、塔希提)和美拉尼西亚。

筒形的笛子是密克罗尼西亚用鼻子吹的横笛(鼻笛)和用口吹的竖笛,也传播到其他地区。

尤其是鼻笛,传到了波利尼西亚全区和美拉尼西亚的许多岛屿。

波利尼西亚的鼻笛,是一个鼻孔用手指按住,另一个鼻孔当成吹口。

在其他地方则很少按住鼻孔的。

圆号、小号类型,以海螺分布最广。

此外,在波利尼西亚的一部分地区和美拉尼西亚,广泛流行着用木头和骨头制作的号角。

澳大利亚原住民土著澳大利亚人著名的乐器蒂杰利多,是用1~2米长的木杆做成空洞的号角式的吹奏乐器,厚重的音响和泛音的变化两相结合,具有神秘的效果。

大洋洲各国音乐、舞蹈、文化介绍:

1、澳大利亚

土著音乐分为三种:

一是非神圣的娱乐音乐。

可由各种人士在各地表演。

二是神圣色彩的,用于神圣和秘密的庆典活动,只能在特定的地点用于特种目的。

其主题通常与某些事件及神氏祖先有关。

有些歌只用某些男人才知道。

妇女也有自己秘密的庆典。

三是半神圣的,这种音乐占大部分。

它们通常由男士唱歌,妇女跳舞,也只能在特定的庆典地点上表演。

在其它场合,男士决不会唱这些歌的。

Didgeridoos是土著民族最主要的乐器,由中空的木管做成,由成年男土著表演。

土著音乐是由有节律的歌曲配合有限的乐器组成。

其乐器除Didgeridoos大都是简单原始的打击器组成,如拍手,拍身体,打击木棍等。

蒂杰利多(didjeridu)作为澳大利亚当地土著居民最著名的的传统乐器的蒂杰利多(didjeridu),无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这是一种用1至2米长的、被白蚁蛀空了内腔的桉树树干做成的小号式的吹奏乐器。

它所发出的声响,犹如低吟的山风,充满神秘的泛音色彩;又像是群蜂乱舞,具有十分厚重的音响织体。

2、新西兰

新西兰音乐概况:

新西兰音乐,民间音乐,包括欧洲移民和毛利人的音乐,由两部分组成,在欧洲风格的音乐和民族音乐欧洲移民也没有多大的差别与英国民间音乐,有更多的联系。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毛利人的音乐。

老年毛利人仍然可以唱他们的祖先在乘坐船只的名称和该船头部,巫师和舵手的名字,移民民歌。

毛利人,特别是在这种材料悠久的历史和艺术传统的热爱,他们的民族服饰,围胸,束腰,披肩,裙子,还有更多亚麻编织,图案非常漂亮,有彩色羽毛的最华丽的外衣。

毛利人的房屋通常装饰雕刻,模式,形成一个十分典型。

毛利人刺青纹身男性和女性的喜爱。

输入就其民族特色的音乐,根据我国人民的角度来看,可分为民歌,器乐和舞蹈类。

风笛

风笛又名风袋管,是一种流行于欧洲各国的民间乐器。

属管乐器,发声原理类似于风琴、手风琴以至于口琴,靠气流振动簧片(镶嵌在木管内)发声。

其发音原理是演奏者向风袋内充气,再把风袋内的气流压送到装在风袋上的簧管内鼓簧发音。

充气方式有两种:

传统式是从风袋上的活瓣吹管吹气入袋;改良式是由系在演奏者腋下的小型鼓气器鼓气进袋,欧洲民间传统风袋一般系皮制,装有两种发音簧管,分有按音孔的曲调管和无按音孔的持续音管两种、前者是单簧或双簧,1-2支;后者1-3支。

风笛源于亚洲,约公元1世纪流传到古罗马,而公元14世纪起成为风行欧洲的民间乐器。

3、巴布亚新几内亚

音乐概况: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几内亚岛,是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伊里安查亚省南部东部西部跨越Tuoleisihai在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500万人,主要是美拉尼西亚人,他们分为不同的部落,他们都热爱音乐和舞蹈,举行音乐和舞蹈节每年数天。

在高原部落居住在每年8月。

总是一起举办艺术节,而居住在沿海平原及其周围岛屿上的部落组织的节日礼品。

除了许多部落共同庆祝艺术节,节日礼品,一些部落的歌曲和舞蹈节,这天全部落成员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的盛大晚宴的部落。

陶流行巴布亚新几内亚可能是一个新的皮肤语言(TokPisin),这个部落的节日称为“幸运的一天称为”(如新兴)。

对于端午节当日,该部落的成员穿着节日盛装,把彩色羽毛装饰的各种芯片的胸部帽子,挂着月牙形以及各种颜色以红,黄,黑,白等颜色各种炮弹在面部,手,腿和其他地区的涂片和化妆,演出后,来到了广阔的舞台。

他乐器

巴布亚新几内亚流行文书木鼓,长鼓,口弦,笛子等。

4、所罗门群岛

音乐概况:

在大洋洲,美拉尼西亚是最丰富的音乐流派的地区。

在各岛屿,很受欢迎,包括民歌,舞蹈,不同流派和器乐等。

民歌种类繁多,有独唱,唱,重唱,合唱,表演各种形式。

歌舞很丰富,仪式和节日有关的更多。

乐器主要是海螺,木鼓,沙漏型单面鼓,贝壳震动装置,越弦,哨子,竹数量,长笛,锅,音乐,弓箭等,由于当地生产的竹,乐器,主要是竹子。

美拉尼西亚民俗表演的混声合唱团的最重要形式,一般有三,四个声音,也有多200达5个的声音,在热闹的节日礼物更或感谢神的收获晚餐音乐会。

混声合唱三个叠加作为谐波语言基础黑社会和七和弦听起来非常漂亮。

这混声合唱团所固有的美拉尼西亚民歌形式,但在18世纪到来的西方人在基督教,在诗篇产生的影响。

美拉尼西亚西方传教士教唱圣歌,而丰富的美拉尼西亚人合唱团的音乐才华,不但掌握了技能,而且还创造性地引入西方的民族民俗和声学音乐会。

当数十或数百生美拉尼西亚人,他们不仅准备了即兴唱出合唱,其丰富的和声,漂亮,声音非常具有活力,令人印象深刻。

他们唱了声音地区合唱团与专业合唱团和西方国家,没有少。

美拉尼西亚的舞蹈中以男子舞蹈居多,有战斗舞、帕帕舞、绳舞等多种,多在节日和男子的纹身仪式上表演。

进行表演时,舞蹈者头上戴着花环,身上穿着用树皮做成的围裙,有的背上还背着用露兜树叶制成的大扇子,显得格外威武。

跳战斗舞时,舞蹈者手中挥舞着类似中国京剧中长枪的棍棒,冲杀呐喊,有时对打,有时用脚有力地踏地面,发出“咚咚”的音响。

舞蹈者的队形也经常变化,有时是圆形,有时是方阵,有时又成一横排.情绪激昂,动作有力。

“帕帕”是一个长约100厘米,宽约40厘米的硬木板,用两根粗木棍敲击木板的不同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音响,表演“帕帕”舞一定要用这种乐器伴奏,因此“帕帕”也就成了这种舞蹈的名称。

表演时,舞者一边一个接一个地轮流敲击“帕帕”,一边唱歌,以两脚交互活动为基本动作,有时屈膝,有时单脚跳,非常活跃,表现了男子汉的精神气质。

绳舞的风格与战斗舞、帕帕舞形成鲜明对比。

它以手的动作为主,以摇动肩和腰部为特色,抒情而优美。

5、图瓦卢

图瓦卢人能歌善舞,常以击掌伴奏,很少使用乐器。

无论在海边、森林、或山坡,图瓦卢人的房屋一般都建在一块平坦的土地上。

图瓦卢人的房子是由一种生长在海边的树的根搭成的,这光性能好,不怕暴雨。

城市里的房屋多以水泥板或金属板搭成,不大讲究造型,室内陈设也比较简单。

图瓦卢人的主食是根茎植物,以薯类中的沓鲁芋为主。

赤扬的果实和面包果也是人们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食物,人们还经常能够吃到椰子、芒果、木瓜等热带水果。

图瓦卢人有嚼按榔的习惯。

禁忌和礼仪图瓦卢人在任何场合都不必为称呼伤脑筋,男女老幼之间从不冠以称谓,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兄弟姐妹间一律直称对方的姓名。

社会上人们交往,相互也直呼姓名,而没有先生、太太、叔叔、阿姨之称谓。

但在官方的正式交往中,人们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称谓名称。

图瓦卢的基督教徒非常忌讳“13”和“3”这两个数字,认为它们是不吉利的,应该尽量避开。

13个人不能同坐一桌,点烟只能点两个人,不能点三个人。

5、基里巴斯

土风舞乐实在精彩!

现在身临其境,始能体会这种艺术撞击身心的精彩。

电视里传播的其实只有舞而没有乐,即使有了乐,也断没有那种“立体声”的效果。

现场上带着粗犷、浑厚、野性(尖叫)组成的有多声部的音乐(呼喊),又偶夹带着用木板、木箱作乐器打击出来的协奏,其对身心的撞击真不亚于一场庄严的交响乐。

而这里还表现了别处难寻的俏皮呢。

6、萨摩亚

萨摩亚独立国(TheIndependentStateofSamoa)简称萨摩亚,位于太平洋南部,萨摩亚群岛西部,全境由萨瓦伊岛和乌波卢两个主岛及7个小岛组成。

萨摩亚群岛是个火山岛,各个岛上山峦起伏,最高峰在萨瓦伊岛上,海拔高达1858米,各岛的沿海地区有狭窄的平原,那里是萨摩亚人肥沃的耕地。

萨摩亚国土面积为2934平方公里,人口17.7万人(2005年7月),大多数为萨摩亚人,属波利尼西亚人种,还有少数南太平洋其他岛国人、欧洲人、华人以及混血人种。

官方语言为萨摩亚语,通用英语。

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

首都阿皮亚(Apia),乌布卢岛的北部,人口约3.6万(2001年),平均气温27℃,是西萨摩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南太平洋的重要港口,可停泊万吨级巨轮。

萨摩亚是一个歌舞之邦,人民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到处歌声索绕,舞姿翩跃。

在节日,无论男女老幼都身着一种叫“拉瓦拉瓦”的传统装束的裙子,戴花环,画脸谱,聚集在一块载歌载舞。

首都阿皮亚的建筑物均在大街南侧,北面朝向浩瀚的太平洋。

市内的大部分建筑与乡间相差无几,房屋多为“凉亭”式,颇具田园风光。

萨摩亚人民的生活十分简朴,但衣食无缺。

他们的主要食物是芋头、面包果、椰子、香蕉和鱼。

一般不讲究烹好技术,锅灶也不是很多,只有大城市才有比较现代化的居住和饮食条件。

7、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是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

意为“小岛群岛”。

位于南纬4°至北纬22°,东经130°-177°之间。

主要包括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见基里巴斯)、巴纳巴岛(又称大洋岛)和瑙鲁岛(见瑙鲁)等,岛屿又多又小,约有2000多个,但总面积只有27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

主要为密克罗尼西亚人,身材中等,皮肤棕色,头发黑色呈波浪形或直线形。

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通用密克罗尼西亚语。

英语为官方语言。

瑙鲁和基里巴斯已获独立,其余为美、英等国所占。

密克罗尼西亚分为两列岛弧,中隔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以珊瑚岛为主,也有火山岛等。

二.北美洲音乐

北美洲各国音乐、舞蹈、文化介绍:

1.加拿大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

北、东、西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南面与美国为邻,西北一角与美国的阿拉斯加相接。

面积99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苏联。

人口2400万,地广人稀。

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分布在南部的狭长地带。

居民以英、法移民的后裔为主,有少量华侨和华裔。

北冰洋沿岸有少数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他们是地球上最北的居民。

加拿大本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及爱斯基摩人,他们有着自己独具风貌的音乐。

17世纪初叶,法国、英国竞相在加拿大建立殖民地,移民们带去了各自的传统音乐。

18世纪以后,欧洲专业音乐在加拿大获得日益广泛的流传。

因此,加拿大音乐是一种含有多种因素的音乐。

印第安人的音乐 印第安人是南北美洲最古老的居民,他们的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歌曲有武士歌、猎人歌、巫医歌、宗教仪式歌、情歌等。

乐器有无孔或有孔的竖笛、长笛及大鼓等。

其音乐节奏丰富多变,有时运用交错节奏,如歌声为

拍,伴奏的鼓声为

拍。

音阶多为五声,亦有六声及七声者。

印第安歌曲中一度掺入了欧洲宗教歌曲的音调,但印第安人的音乐基本保持着独特的面貌。

爱斯基摩人的音乐 加拿大境内的爱斯基摩人主要分布在沿北极圈一带地区,从事捕鱼、狩猎等劳动。

爱斯基摩人的音乐以歌唱为主,其歌曲与劳动相关的有划船歌、狩猎歌、妇女劳动歌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有游戏歌、滑稽歌、摇篮歌等。

许多歌曲都是边唱边舞的。

乐器有鼓、碰铃及爱斯基摩小提琴(音箱为矩形,上张3根琴弦)等。

爱斯基摩人的音乐,基本上是单声部的,由五声音阶构成。

法国系统的民歌 1604年,法国在加拿大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罗亚尔,3年后又建立魁北克。

法国的移民多为农民、樵夫、渔夫、航海的船员等,他们把法国的传统歌曲带到加拿大。

20世纪初可以搜集到2万多首法国歌曲,其中有好几千首是在法国已经失传了的。

航海船员的歌曲占有很大的数量,包括劳动号子型的起锚歌及在漫长航程中唱的抒情或叙事歌(有时歌词多达50~60段),内陆(如阿加德地区、加斯佩地区、加蒂诺山区等)亦保存了大量民歌。

著名的法语加拿大歌曲有诙谐歌《云雀》和表现流浪汉悲苦生活的《加拿大流浪汉》等。

英国系统的民歌 1497年英人发现纽芬兰岛,宣布为英国领土,但到17世纪初才向加拿大大量移民,1756年英法爆发七年战争,结果法国战败,1763年后加拿大由英国独占。

大多数的英语加拿大歌曲是叙事歌曲,表现远征、战斗、航海等题材,或表现爱情,通常是无伴奏的独唱。

爱尔兰语和苏格兰语的歌亦多有流传。

英国系统的民歌中,著名的有《在纽芬兰的海湾旁》和《杰克是个好水手》等。

专业音乐 18世纪,宗教音乐占有很大的比重。

以后,军乐及合唱的传播促进了世俗音乐的发展。

至1789年,在哈利法克斯演出了G.F.亨德尔的弥撒曲,1790年在魁北克演出了J.海顿和W.A.莫扎特的作品后,欧洲的专业音乐在加拿大的音乐生活中渐居主导地位。

18世纪加拿大出现了一些沙龙音乐作品,多为钢琴曲、歌曲等,稍后则有室内乐曲及小歌剧等,但至20世纪,始有较重要的作曲家及作品产生。

最早获得公认的作曲家是:

H.威兰(1880~1968),作有2部交响曲、1部钢琴协奏曲、歌剧《赴汤蹈火》等;C.尚帕涅(1891~1965),作有交响诗《赫丘利与翁法勒》及若干管弦乐曲、室内乐曲等。

20~40年代,一些作曲家表现了对民间音乐的浓厚兴趣及创立“加拿大风格”的意向。

1951年,一批音乐家组成了“加拿大作曲家联盟”,其发起人J.温兹威格(1913~   )作有一部交响曲、管弦乐曲《交响颂歌》、大量室内乐曲,并曾采用十二音技法;其他主要成员有:

J.贝克威思(1927~  ),作有歌剧《寄往小城的十二封信》、《加拿大的点和线》及若干协奏曲、声乐曲;H.萨默斯(1925~  )作有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歌剧《傻瓜》、芭蕾《渔夫和他的灵魂》等。

当代作曲家中著名的还有:

风格接近古典传统的M.阿达斯金、J.库尔特哈德等人,以及从事电子音乐创作的I.安哈尔特等人。

2.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UnitedStatesofAmerica)是一个由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

其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

美国国土面积超过962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

其人口总量也超过三亿人,少于中国和印度。

美国音乐囊括了hiphop+rap(嘻哈饶舌说唱)、R&B+soul(节奏布卢斯和灵魂乐)、pop(前卫流行)、rock&roll(摇滚乐)、Americancountrymusic(乡村音乐)、Latinmusic(拉丁乐舞曲)、Discojockey(DJ电子混音舞曲)、punk(朋克乐)、FunkMusic(放克音乐)、CRunk&B(旷课乐)、Gothic(歌特音乐)等等多元化美国本土以及欧美混合音乐元素。

爵士音乐(Jazz)

美国音乐的种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新奥尔良发展起来的一种流行音乐。

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比较复杂的过程。

爵士乐来自非洲音乐。

17-18世纪,非洲黑人被贩运到北美,过着非人的奴隶生活,音乐成为他们抒发内心痛苦、寻求精神慰藉的主要工具。

黑人奴隶保持了非洲音乐的传统,同时又逐渐受到欧洲音乐的影响,于是产生出许多美国黑人的音乐形式,如布鲁斯、拉格泰姆、灵歌、福音歌等。

其中以布鲁斯和拉格泰姆对爵士乐的形成影响最为明显,它们的一些艺术特征迄今仍保留在爵士音乐中。

布鲁斯是一种黑人民歌,以吉他或其他乐器伴奏。

源自黑奴的劳动歌曲,内容多表现黑人的不幸生活和、哀怨及渴望幸福的情绪。

最著名的布鲁斯歌手是B.史密斯,她的富有特色的演唱(包括各种滑音和颤音的运用),对早期爵土音乐风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她演唱的《圣路易斯布鲁斯》是广为流传的经典性的布鲁斯之一。

拉格泰姆(曾译散拍乐)是一种钢琴音乐,可能是从饼步舞(美国南方种植园中农奴们的一种舞蹈)、班卓琴曲与欧洲的舞曲、进行曲等综合、演变而来。

重要代表人物是作曲家S.乔普林,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枫叶拉格泰姆

爵士乐

20世纪初,当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等乐曲在新奥尔良由黑人小型铜管乐队演奏为舞蹈伴奏时,便产生了最初的爵士乐。

人们称它为“新奥尔良爵士”。

起初的爵士乐师都不识谱,他们凭着良好的音乐素质、听觉和记忆来熟悉基本曲调及其和声结构,以此为主题作即兴变奏。

这种节奏一个接一个,变化无穷,可以充分施展爵士音乐家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实际上爵士乐更多的是一种表演者的艺术。

即便后来爵士乐发展到必须按谱演奏时,也仍然保留了演奏者(特别是独奏时)即兴发挥的充分可能。

乐谱只是记录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