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110课天一原创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1019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110课天一原创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一历史110课天一原创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一历史110课天一原创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一历史110课天一原创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一历史110课天一原创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110课天一原创试题.docx

《高一历史110课天一原创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110课天一原创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110课天一原创试题.docx

高一历史110课天一原创试题

1,有人认为,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古代政治权利的传承由传贤变成了传子,改变了社会长期存在的无序状态。

这一说法的依据是传子意味着

A杜绝最高权利之争B家天下局面形成

C选贤举能选举继承人D行政管理制度完善

2,据史载,周文王有立世子之制,但当时世子制度还处在初创阶段,周制太子世子标准亦不定也。

其后,逐渐有了一些成文的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也逐渐明确起来。

这里的标准是指

A兄终弟及B父死子继

C嫡长子继承制D择贤而立制

3下面是西周实行的某一制度示意图,关于此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度

B图中的诸侯有自己的独立权

C图中士的儿子不一定是平民阶层

D图中卿大夫最初是诸侯的庶子

4据史书记载,“殷有九世之乱”,“九世之乱”是殷(商)王诸弟的儿子和王的儿子争夺继承权的斗争。

“九世之乱”发生的原因是

A殷商时期的王位继承制度尚未确立

B当时的阶级矛盾逐渐呈激化趋势

C商朝尚未形成制度性的王位继承制

D社会动荡引发了统治阶级的内乱

5,据史载,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予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这一叙述表明商代

A封邦建国制度并未确立

B宗法制度已经很成熟

C嫡长子继承制并未确立

D世袭制度并不成熟

6下图所示等级序列中,下一级必须对上一级

A贡献领土B承担义务C缴纳租税D扩展疆土

7,清人赵翼曾指出:

“立嫡建储,古今令典,乃时会迁流,有不可以常理论者。

”赵翼评价的制度正式确立于

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西周时期D春秋时期

8,汉高祖刘邦宠幸戚夫人,欲废吕后的儿子,立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结果导致“大臣多争”,甚至开国谋臣张良还向吕后建议请出隐士“商山四皓”来阻止汉高祖,刘邦的做法遭到大臣抵制,主要是因为他违背了

A世袭制度B宗法制度C分封制度D传子制度

9“它是中国传统一元集权化模式的集大成者……使个人权力高居金字塔的顶尖,从而真正实现家天下的基本统治方式”。

材料所评价制度的首创者是

A周武王B周公C秦始皇D汉武帝

10与西周的政治制度相比,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有创新又有继承。

其中变化最大的是

A皇位继承制度B皇(王)权至上制度

C地方管理制度D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

11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

“自秦以后中国古代之封建贵族已全崩溃,于是四民社会遂正式成立”。

为了有效地管理“四民社会”,秦始皇实行了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12商周时期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自己的尊号为皇帝。

对此,以下评价正确的是

A二人都是“天下共主”,权力地位都是至高无上

B周天子名为“天下共主”,实则相当于精神领袖

C秦始皇是实实在在的“天下共主”,为诸侯之长

D秦始皇地位高于周天子,总览中央和地方大权

13唐朝前期,除了三省长官外,皇帝往往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任命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参与政务的决策,获得这些称号的官员也是宰相。

皇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B分散相权C加强中央集权D提高皇权

14我国录用公务员主要采用公开考试的方式。

在历史上,类似的考试制度最早出现于

A战国B汉朝C隋朝D唐朝

15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虽然不同,但大体相似。

以下四个选项中,和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汉武帝设立中朝B汉光武帝设立尚书台

C宋代实行二府制D元代在全国建立行省

16有人认为明朝六部的权力比唐朝六部的权力大。

其依据是

A唐朝六部职责权力不明

B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

C明朝皇权大幅度被削弱

D明朝六部职能发生变化

17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有一次朝会时提出了“尔等众臣,各抒己见,元朝为什么灭亡?

”的问题,众臣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以下是大臣们提出的几种观点,你认为朱元璋最满意的是

A大臣专权,人主蒙蔽B皇帝昏庸,政务荒废

C苛捐杂税,矛盾激化D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18朱元璋在给王本的敕书中说:

“朕尝思之,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而辅臣必择乎正士”。

朱元璋所择的“辅臣”

A成为实际上的宰相B仅是皇帝的国事顾问

C负责政令最终决策D地位相当于检察官员

19清朝某一位皇帝在位期间,中枢开始出现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三个辅政机构鼎力的局面。

这位皇帝是

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

20古代雅典政治经历了君主政体时期,民主政治奠基时期,民主政治确立时期,民主政治高度发展时期。

其中“民主政治确立时期”的执政者是

A梭伦B克里斯提尼C伯利克里D苏格拉底

2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这段时期在古代希腊历史上被称为民主时代。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政权为全体公民共同掌握

B公民群体是民主政治的主题

C贵族逐渐被剥夺了参政权

D绝大多数居民拥有参政权力

22,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既是希腊城邦的形成时期,也是希腊历史上的“大殖民”时期。

这一时期,希腊人进行了广泛的海外殖民活动,殖民的范围扩展到地中海大部分地区和整个黑海沿岸。

导致这一时期希腊殖民活动兴盛的客观因素是

A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B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

C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

D政治家鼓吹海外殖民

23,在雅典人看来,在平等人组成的城邦中,以一人搞搞凌驾于全城邦人民之上,是不合乎自然的。

基于这一认识,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所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范围

B将四百人议事会扩大为五百人议事会

C以部落选举代替氏族选举

D创立并实行“陶片放逐法”

2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材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主要得益于

A贵族阶级的衰落B中产阶级的壮大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全体人民的推动

25,“一些人指出他的改革削弱了贵族的统治,提高了一部分富裕平民的地位;另一些人说在他的改革下的雅典基本上还是贵族统治。

”这里“他”是指

A梭伦B克里斯提尼C伯利克里D亚里士多德

26,很多学者认为,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实际上是由平民控制的政体,并非是一些学者所说的奴隶主阶级专制政体,其依据是

A古希腊不存在奴隶主阶级

B平民在公民群体中占绝大多数

C平民在希腊的政治地位较高

D希腊社会实现了人人平等

27,有人说: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罗马法发展历程无疑是对思想文化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历程的最好阐释。

其中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形成于

A罗马共和国成立前夕B罗马共和国成立初期

C罗马法共和国成立中晚期D罗马帝国成立前夕

28史学界认为: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

”这一观点的提出主要是基于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29,一位学者指出:

“罗马人民所适用的,一部分是自己特有的法律,另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

”这位学者提到的“法律”包括罗马法中的

A习惯法成文法B成文法《民法大全》

C公民法万民法D万民法《民法大全》

30《为万民立法:

罗马人的贡献》一书的目录如下:

第一章从习惯到法律

第二章为罗马人立法

第三章为万民立法

第四章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为罗马人立法”中的“法”具体是指:

A习惯法B成文法C公民法D万民法

31,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查理一世厉行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要求限制王权,双发相持不下,矛盾日益激化,结果引发了一场革命,诞生了一种新的制度。

“新的制度”是指

A君主专制制度B民主共和制度C君主立宪制度D人民民主制度

32,某国王在逃离英国是绝望地说:

“我的女儿抛弃了我,我的军队也背叛了我。

……如果像这样的一些人都背叛了我,那么我还能对那些我未曾给予过什么恩惠的人抱什么希望呢?

”这位国王如此感慨,是因为在当时英国

A爆发资产阶级革命B发生了“光荣革命”

C颁布了《权利法案》D处死了查理一世

33“从1640年革命爆发以来,经过了几次反复曲折,终于在光荣革命时找到了一个新的中心。

以后的英国历史就以这个中心为新的起点,以徐缓渐进的方式向前发展起来。

”这里提到的“中心”是

A议会B国王C内阁D政党

34,按照英国的政治传统,任期内的首相如果被迫下台,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被国王下令罢免B被内阁的成员推翻

C被最高法院弹劾D被议会通过不信任案

35,右图是英国的国徽。

三头金狮象征英格兰。

环绕盾徽的嘉得勋章绥带上的文字为“恶有恶报”;两侧是英国王狮和苏格兰独角兽,上方的头盔上供奉着帝国冠冕;底部丝带上是英王的座右铭:

“神赐予我权利”。

自18世纪中期以来,英王的权力

A主要来自于宗教的支持B没有受到议会的制约

C需在法律框架内行使D主要来源于内阁的支持

36,前首相哈德罗﹒威尔森评价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她对事情当然有超群的预感,对政治也十分感兴趣,但是对具体的政策却非常淡漠。

”女王对具体的政策却非常淡漠的主要原因在于

A女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B女王对英国具体政策不感兴趣

C女王需要在宏观上把握大政方针

D女王将行政权力下放给了首相

37,史密斯在《乔治﹒华盛顿传略》中说:

“1787年,我们看着他(华盛顿)站在一群爱国者和英雄们的最前列,阻挡着无政府状态在美国的蔓延。

”此观点得出的主要依据是华盛顿

A带领人民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B勇敢担负起美国首任总统的重任

C坚决维护美国已建立的共和政体

D领导并推动1787年宪法的制定

38,在费城制宪会议上,被各方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如果我们不联合起来,就会被欧洲列强所摧毁。

我们需要一个中央政府。

”这一需要成为现实,是在

A1787年B1789年C1791年D1796年

39,杜鲁门曾说:

“美国两党制实际上就是两党合作制。

”美国学者伦德﹒伯格直言不讳的讲:

“美国只有一个政党,这个政党就叫财政党,而政党不为财团服务的下场就是下台”。

上述材料

A表明美国社会只存在两党B揭示了美国两党政治的本质

C反映美国一党专政的本质D表明了美国政党由财团组成

40,美国乔治﹒梅森纪念馆馆长大卫﹒瑞思这样描述某一时期的美国:

“不能进行贸易,没有统一的货币,无法制定外交政策,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他描述的是美国历史上哪一时期的现象

A独立战争时期B独立战争期间C邦联存续期间D联邦政府建立后

41“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

……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之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这里的“政体”的特点包括①三权分立②民主共和③人人平等④联邦政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2有学者指出:

“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美国的诞生。

”其含义是1787年宪法

A正式宣告了美国的诞生B标志着统一国家的形成

C体现了自由平等原则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43,妥协也是一种斗争艺术。

1787年宪法制定的通过程中,“没有人触动奴隶制,人们知道如果废除奴隶制,很多州就不会承认联邦政府。

所以……,也保护了奴隶制。

”由此可见,1787年宪法得以通过是

A大州和小州相互妥协的结果B蓄奴州和自由州相互妥协的结果

C联邦主义者和州权主义者相互妥协的结果

D民主党和自由党相互妥协的结果

44“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A法国资产阶级阶级阻挠革命B法国人民反对共和政体

C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D法国封建制度根深蒂固

45,1876年保皇派人物麦克马洪当选为法国总统。

上任后不久,他任命保皇派人物布罗伊为内阁总理,众议院363名共和派议员以惊人的一致对布罗伊投了不信任票,麦克马洪于是解散了众议院。

麦克马洪的做法

A违反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规定

B消除了共和派和保皇派的矛盾

C合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规定

D为法国帝制复辟埋下了祸根

46,有人在评价法国1875年宪法时指出: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专制妥协的产物。

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身影处处可见。

”“君主制的身影处处可见”表现在

A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

B总统任期七年,且可以连选连任

C参众两院议员均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参议院经总统同意可解散众议院

47,尽管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但它仍然顺应了当时世界政治民主化的潮流,其突出表现在

A国家元首的产生上B政府首脑的产生上

C联邦议员的产生上D帝国议员的产生上

48,钱乘旦指出:

“1870年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了无穷灾难。

”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主要是指

A现代化的领导权没有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B旧的统治阶级无意推动德国的现代化

C德国的经济现代化缺乏强有力的领导阶级

D德国资产阶级在现代化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49,魏源曾在《海国图志》中写道: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

在“鸦烟流毒”中获取最大利益的是

A清政府B清朝官员C英国D走私者

50针对某一文件,有人说:

“它的颁布,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制度化,从而发展到了最高峰”。

该文件颁布于

A1851年B1853年C1856年D1859年

51,据记载,1837年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价值为90多万英镑,到了1845年已达到239.4万英镑。

下列与这一变化有关的有

1五口通商②割地赔款③协定关税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当局为了避免在国际上说不清楚,把老百姓反抗侵略者的行为说成与政府无关,“照会该夷,使知构兵之故,与官无涉”,万一战胜,再“由地方官员出为调停”。

材料表明

A清政府依靠人民反抗列强的侵略

B清政府采取以列强制约列强的政策

C统治者对于人民的反侵略没有给予支持

D统治者与列强相互勾结镇压人民

53,《这个天国不太平》中写道:

“和晚清许多人一样,洪仁干是个具有强烈两面性的政治角色,或者说,整个太平天国历史上,恐怕还没有第二个如他一般,先进性与落后性如此戏剧性地集于一身。

”这里的“先进性”主要是指

A作为核心成员为建国做出突出贡献

B矛头直指列强的经济侵略

C为太平天国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4,《天朝田亩制度》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和理想国家的图画:

交织着现实和梦幻;交织着彻底的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

下列措施中,能体现“彻底的斗争性”的是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B“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C“书信馆(邮局)”“和新闻馆”

D“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

55,古代社会在决定邦国大事之前,国王、贵族、庶人要求得到思想上的统一。

占卜是协同各方达成共识的手段,故《慎子》云:

“故蓍(shī 长寿)龟,所以立公识也。

”材料表明

A占卜是人民决定国家大事的手段B占卜具有神秘的色彩

C占卜有助于人民在思想上统一D古代统治者喜欢占卜

56,某史学家云:

“故自唐虞以来,经传无太子称号。

夏殷之王,虽则传嗣,其文略矣。

至周始见文王世子之制。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夏商两代王位继承实行推举制B周文王开始确立传位于世子制度

C夏商周都重视王位的传承制度D夏商时期并未出现传位于子现象

57,顾炎武在《郡县论》中说: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下列史实及其结果可以论证“封建之失,其专在下”的是A秦孝公封功臣卫鞅于商地,刘邦封少子刘长为淮南王

B刘邦封少子刘长为淮南王,明太祖封四子朱棣于燕地

C秦孝公封功臣卫鞅于商地,康熙封四子胤禛为雍亲王

D明太祖封四子朱棣于燕地,康熙封四子胤禛为雍亲王

58,下面为东晋至北宋平民子弟出身的官员总体中所占比例明细表,导致其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A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B科举制的形成和发展

C政权剧烈变动的影响D农民起义的积极推动

59,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以下的表格。

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秦末

有叛人而无叛吏

汉初

有叛国而无叛郡

中唐

有叛将而无叛州

A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B西汉郡国郡国并行制巩固中央集权

C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60清咸丰帝驾崩后,两宫太后和以肃顺为首的军机大臣发生了冲突,肃顺等采取的措施是“罢工”,军机处无人入值,于是政令因为通路中断而不出宫禁。

这表明

A军机处掌握了实际权力B军机处是清朝的行政中枢

C军机处负责政令的传达D军机大臣成为真正的宰相

61,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奏章的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

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

A弥补废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

C提高中央政权的行政效率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62清朝官方的制度汇编《会典》中没有军机处的设置、人员任免、职能范围、行政程序等方面的明文规定;军机处也没有正规的印信,只能以“军机处奉上谕”名义转达皇帝的旨意。

这一现象反映了军机处

A.服务专制皇权B.是最高行政机构

C.没有政治地位D.没有得到皇帝承认

63,《左传》中记载,赵简子誓师曰: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从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①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郡和县②战国时期郡县制广泛建立③当时的郡地位应该在县之下④统治者重视对军功的奖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4,“虽然并非是原创,但秦朝是最先在全国推广这一制度,并经历代发展完善,成为日后各朝地方政制的基础。

”材料中的“这一制度”是指

A郡县制度B皇帝制度C三公九卿D朝议制度

65,汉武帝统治时期是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发展时期,他一方面采取措施解除了地方队中央的威胁,另一方面也成功的解除了臣权对君权的威胁。

后者主要表现在

A解除了太尉的统兵之权B消弱了丞相的决策之权C剥夺御史大夫的监察权D逐步建立起来三省体制

66,“帝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说: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帝”发这一“敕谕”的根本目的在于

A防止权臣专权B加强中央集权C分散诸臣权力D强化君主专制

67,克里斯提尼被认为是“雅典民主之父”,主要是因为他

A为雅典民主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B使雅典的民主政治最终得以确立

C采取严厉措施打击反民主的贵族D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

68,亚里士多德说:

“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

”下列选项中,属于材料中“大多数人”的是

A在雅典经商致富的西亚富豪B雅典贵族卡洛奇美丽的妻子

C贫困潦倒的平民老汉罗姆斯D健壮的养马奴隶阿里斯迪斯

69,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

“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实际上在强调

A民主政治并不适合于雅典城邦B雅典统治者都是愚昧无知的

C雅典城邦出现了社会道德危机D雅典的直接民主存在局限性

70,张荫麟认为:

“从这散漫的封建的帝国到汉以后统一的郡县的帝国,从这阶级判分,特权固定的社会到汉以后政治上和法律上比较平等的社会,这其间的历程,是我国社会史的中心问题之一”。

由此可见,“这散漫的封建的帝国”

A开始出现阶级分化B形成较为固定的特权等级

C是中华文明的源头D其制度建构为后世所沿用

71,据史料记载,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最高阶段,雅典公民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一律享有平等的民主权利。

以下有关这一“最高阶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B公民参政的行为受到国家的鼓励

C所有居民都享有一定的参政权D反民主势力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72,詹姆斯﹒凯布尔总结道:

“英国君主制的尊严之增长,恰与其实在的政治权利之下跌相对应”。

詹姆斯﹒凯布尔描述的现象,起始于英国

A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B《权利法案》的颁布

C《王位继承法》的实施D内阁制和议会制

73,“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

“一种纯粹的民主,我认为是那种由少数公民组成的社会里,这些公民亲自集会议政并管理政府;而一个共和国,我认为是一个产生代议制体制的政府”。

这表明麦迪逊要主张独立后的美国

A建立纯粹的民主制度B大力推行直接民主制度

C不能实行纯粹的民主D应有人民直接管理政府

7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

“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经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在这里的“新学说”的核心理念是

A三权分立B自由平等C天赋人权D财产共有

右图是反映某国政治现象的一幅漫画,以下对它的解读,错误的是

A它反映了美国的政党政治B驴和象分别代表了民主党和共和党

C两个政党在本质上存在分歧D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特色

4.“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

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

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可见,明朝内阁()

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B.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

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D.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

8.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

“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14.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创造了不同类型的辉煌灿烂的文明,这种不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不同:

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而希腊文明产生于蓝色的海洋

B.公民素质的不同:

古代中国人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远远落后于古代希腊

C.政治制度的不同:

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而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

D.经济制度的不同:

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发达,而古希腊的商品经济发达

15.“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B.各邦长期独立自治C.直接民主D.轮番而治

21.“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

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材料体现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有()

①人民主权②分权制衡③轮番而治④直接民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尚书》论及商朝的国家体制道:

“自成汤咸至于帝乙……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

材料表明

A分封制最早出现于商代B商代王权神权紧密结合

C商代依靠血缘实行统治D商代中央机构初具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