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 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965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 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春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 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春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 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春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 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春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 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 单元教案.docx

《春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 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 单元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 单元教案.docx

春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单元教案

第9单元总复习

■教材分析

期末总复习是引导学生在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和综合运用的过程。

教材在引导学生对全册数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中。

注意教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总复习一开始就呈现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整理,通过“知识树”或表格形式,引起学生对全册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使学生从总体上再次感知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有助于下一步全面系统地整理与复习。

为了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继续拧复习,教材在学生自主回顾、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本册知识分块进行复习。

每块以问题加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整理与复习,这样编排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有助于师生在教学中把整理与复习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册各单元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本感念、法则、性质等,使所学的各部分知识形成网络。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体验归纳整理,灵活运用的学习方法。

4.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和促进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材建议

1.小数的认识

小数在本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认识,也是比较完整的认识,对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比较大小以及性质等都进行了学习。

总复习安排了4个复习题,一是对小数的意义、读写、比较大小和基本性质放在一起进行了复习。

二是重点复习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是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以后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

三是复习了求小数的近似数。

2.数的运算

本册设计数的相关运算有:

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能正确地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数的运算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教材在编写时,既注重对运算顺序、计算方法、简便计算以及乘除法关系的复习,页注重对运算顺序、计算方法的巩固练习。

3.图形的认识

本次教材只涉及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其中第10题是通过表格形式,对已学过的三角形进行复习,在比较中复习三角形的特点,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11题用表格形式对已学过的4种四边形进行对比复习,以通过对不同四边形特征的比较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第12题是关于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4.平均数

本学期学习的统计是学生第一次认识的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和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第13题的要让学生再一次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较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要能看到得懂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根据该题所提供的信息,还要结合统计图求平均数。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5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

课题

课时

小数

1

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1

图形的认识

1

平均数

1

机动课时

1

总计

5

9.1小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页,小数,第1,2,3,4题,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六1,2,3,4。

知识点:

小数的意义、性质、读写方法以及大小比较方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单名数、复名数的互化、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提示

复习小数时要以小数的意义(读写、计数单位、比较大小等)和性质为主线,让学生读、说各个数位的名称和计数单位,结合复习题目,逐题边练边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小数的意义、性质、读写方法以及大小比较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和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会正确改写名数。

会正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会正确改写小数。

(3)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的有关知识的归纳与整理过程,体验归纳整理、概括的学习方法。

情感与态度:

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建立学习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难点

运用小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投影出示游泳明星宁泽涛的照片和资料:

宁泽涛,河南郑州人,身高1.91米,2015年8月6日在第16届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宁泽涛以47.84秒荣获冠军,获得首枚世锦赛金牌,创造亚洲游泳的历史

师:

大家从资料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学习也要不怕困难,勇攀高峰。

2.继续出示教材第100页,第1题。

0.73,7.30,3.07,0.703

要求:

(1)读出上面4个小数。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

(2)以任意一个小数为例,说出它各个数位的名称和计数单位。

(独立思考,集体汇报)

(3)把上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

(独立解决,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复习巩固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

(二)探究体验:

1.填写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位

 

·

计数

单位

 

①学生独立思考,在作业纸上填一填。

②小组交流、汇报。

举例:

78.382的整数部分是(),十位上是(),表示(),个位上是(),表示(),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是(),表示(),百分位上是(),表示(),千分位上是(),表示()。

设计意图:

通过对数位顺序表的学习,为接下来的小数知识复习扫清障碍。

2.数学活动:

谁打谁小。

教师分别把一些数字卡片发给学生,然后指两名学生举起自己的数字卡片,并读一读,其余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1.45和1.525.7和253.00和37.28和7.82

0.1和0.015.28和4.993.12和3.1204.8和4.68

设问:

为什么3.00和3,3.12和3.120是相等的?

回顾小数的性质。

3.出示教材第100页,第2题。

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下面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

20.020,0.700,0.40,9.20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通过趣味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引发对旧知的回忆和运用。

4.数学活动:

它是怎么变的?

出示教材第100页,第3题。

说一说: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0.04→100.492.7→9.271.004→100.492.7→0.927

1.004→100492.7→0.0927

指导分小组按要求描述:

()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倍,得到()。

()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得到()。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进行分析思考,复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变化规律。

5.复习明书的改写,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①教师投影出示:

1.5吨=()千克0.5千克=()克0.25千米=()米

25厘米=()米1207300000克=()亿千克1米2厘米=()米

学生独立填一填,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换算计量单位的。

②求一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教材第100页,第4题。

说一说,填一填。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0.8274

9.9635

组织学生独立填一填,然后再一起议一议,10.0和10作为9.9635的近似数,它们有什么不同?

哪个数更精确些?

10.0末尾的0能不能省略?

然后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名数改写到求小数的近似数,将知识一步一步深化,唤醒学生对旧知的回忆。

(三)达标反馈

习题:

1.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六,第1题。

2.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六,第2题。

答案:

1.四十二点一九五,6.05,四千三百九十七点六,二十四点五。

2.

(1)10,1/10,10,10

(2)十分,千分(3)7,6,10,7。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五)布置作业

第1课时:

1.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六,第3题。

2.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六,第4题。

3.填空。

(1)把15缩小到它的()是0.15。

(2)把()扩大1000倍是150。

(3)1.65平方米=()平方分米()吨=2吨150千克

(4)地球绕着抬眼每秒大约运行:

298000米=()千米≈()千米。

(4)水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

58000000千米=()亿千米≈()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

2.3.02,8.7,2,69,530,86.07,50.0

3.

(1)1/100

(2)0.15(3)165,2.25(4)298,300(5)0.58,0.6

◆板书设计

小数

◆教学反思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它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梳理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揭示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熟练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但在本节课的教学后,我也发现了因为自己在在备课时考虑不周,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上不合理,在整理与回忆这一环节学生用时较长,导致复习过程中相应的练习较少。

此外,我也深深地感到留给学生自主空间太少了,自己表现得主观意识较强,很少关注学生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教师不是沿着学生的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把学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中,忽略了复习课不只是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查漏补缺。

我会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努力,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以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教学资源包

复习原则

所谓的原则是指,经过长期检验所整理出来的合理化现象。

遵照原则行动,事情必会顺利。

违背原则行动,结果一定很惨。

那么在复习中应该抓住哪些原则呢?

1.抓重点数学总复习,决不能只是多做一些题目,应该复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小学数学一共有十二册书,内容很多,要抓住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复习。

如复习数的概念时,就要抓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又如整、小数应用题,千变万化,种类很多,复习时就要抓数量关系和分析、思考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对一些掌握较好的知识,只要适当复习,引起回忆就可以了;对一些还没有掌握住的知识,就需要重点复习,把它们彻底弄懂。

2.抓串连数学知识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的,总复习时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死记硬背。

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把有关的知识串连起来,能帮助我们理解,帮助我们记忆。

如比、分数和整数除法之间是有关的,比的性质、分数的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规律也是一致的,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能掌握住一大片知识。

3.抓比较有些数学知识之间容易混淆,要把那些往往会弄错的概念、练习题列举出来,相互比较,把它们正确地区别开来。

例如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在有的时候可以是相同的,但在处理二者的结果时,往往容易混淆,因此在总复习时,要把多方面的知识进行比较,灵活的综合运用,这对提高解题能力是很重要的。

4.抓合理安排另外,还应当合理安排时间,切不可整天埋头去啃书本、做练习,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

丰富的课余生活能调节大脑,提高复习的效率。

复习方法

复习是指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学习的过程。

复习包括课后复习和系统复习两种。

课后复习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

系统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对周、月、学期或学年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复习,目的在于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体系。

系统复习本质上是对前段学习的知识进行相对集中的再加工的过程。

那么在复习中应该怎么样进行复习呢?

1.及时复习。

人们对于刚学过的东西,总是一开始忘得快,过一段时间就逐渐减慢。

所以小朋友在复习时,必须要注意这个规律,做到及时复习。

你们每天从学校回来都学了一些新东西,您可以先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之后再做作业。

同时在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

“我今天都学了什么!

”然后在头脑里把这些东西回忆一遍。

如果不及时复习,时间一长你们就忘记了,许多内容最后集中到一小段时间复习,效果自然不好。

2.分散复习。

如果有60分钟的复习内容,您是一下子复习完呢?

还是分成几段间隔复习呢?

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

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

对于小朋友来说,其身心发育的特点也要求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

所以,您不妨每次复习20分钟,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你们就不会疲劳,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3.交叉复习。

当你们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即这10分钟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数学,再之后又变成别的什么,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使你们产生厌倦心理。

4.多种方式复习。

长时间用同一种方式复习效果不好,尤其对于你们更是如此。

想想看,我们成人学习英语时,有时是默读,有时大声朗读,有时抄写,不断变换方式或者结合并用。

对于小朋友更要这样。

比如复习语文,可以以朗读、背诵、默写、造句、写作文等不同的方式变换进行。

复习数学,就可以看书、记公式、做练习题(计算题、应用题),而且习题也要注意变化题型。

5.灵活应变。

您们在复习时,不能只看一会儿书或做几道题就算完事了,而是要尽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作出调整。

如果发现某一部分的内容自己已经掌握了,您就可以跳过这一段,复习下面的内容。

如果你做了几道这方面的题目仍然出错,就需要您加强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力度。

根据复习时间的长短,您也要采用不同的复习策略:

如果时间很宽裕,您就可以从头至尾将书过一遍;如果时间紧迫,再平均分配时间显然不合适,就得重点复习自己的薄弱环节,有时只研读平日整理的错题库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9.2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1页,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第5,6,7,8题,教材第103~106页,练习二十六5,6,7,8,9,15,16,17。

知识点: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含小括号,中括号)、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减法性质、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提示

复习时可以把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融入到其他计算中进行复习。

复习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重点对乘法的3个运算的应用进行复习,并补充适当地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算的例子,这些例子中出现一些小数加减法;复习混合运算时,要结合具体题目复习运算顺序。

练习二十六第17题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遇问题中的几个重要要素“从两地出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这里王老师和李老师的运动情况有3种,不管哪种情况都要分析各自或共同走过的是哪一段路程,用了多少时间,速度是多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四则运算计算。

(2)掌握运算律,会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归纳整理和练习过程,体验概括整理的学习方法。

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律,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

会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口算。

48+224.7+1.35.8+2.935.2+4.683.74+0.26

5×7×21.7-0.81.7×4+1.7×66.7-2.93.53-2.468

2.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则运算律,它们是怎样的呢?

(板书课题:

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的口算练习,建立起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为接下来的系统复习做好铺垫。

(二)归纳整理:

1.在四则运算中,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顺序?

①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②出示教材第100页,第7题。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扫清学生之前遗留的知识障碍。

2.我们学习过哪些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①组织学独立在练习本上整理,然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加法交换律:

a+b=b+a乘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减法:

a-b-c=a-(b+c)除法:

a÷b÷c=a÷(b×c)

②出示教材第100页,第6题和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六,第5题。

补充:

3856-496-15041000÷25÷4101×87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在小组相互交流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对知识的系统整理,再进行练习巩固,达到知识的合理运用,让学生依照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对照进行练习。

3.复习小数加减法。

出示教材第100页,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

4.复习行程问题(相遇问题)。

①教师投影出示教材第101页,第8题。

a.小组讨论行程问题有哪些量,题目中已知什么条件。

b.根据题目进行画图指导。

设计意图:

行程问题利用线段图进行学习,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降低学生思考的难度,让问题可视化。

(三)达标反馈

习题:

1.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六,第6题。

2.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六,第8题。

3.教材第106页,练习二十六,第17题。

答案:

1.15.77;12;35;5.42;1100;560

2.答案不唯一

3.指导学生分析三种情况。

①(52+48)×10=1000(米)

②(52+48)×10+50=1050(米)

③(52+48)×10-50=950(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第2课时:

1.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六,第7题。

2.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六,第9题。

3.教材第106页,练习二十六,第15题。

答案:

1.14500;2400;6600;9393;13.59;6.3

2.苹果和梨一共多少千克?

2000千克

3.550千米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加法交换律:

a+b=b+a乘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减法:

a-b-c=a-(b+c)除法:

a÷b÷c=a÷(b×c)

◆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

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节课我以板块的形式进行设计。

第一板块是知识整理,目的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点,第二板块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四则运算顺序的掌握,并且这些问题的解决是。

第三板块是典型题目的练习,典型题的判断,目的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计算顺序,列综合算式,加强学生的综合练习的能力,根据分布列式进行综合算式。

第四板块进行小结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巩固。

这节整理复习课,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展示原有的知识结构,把所有的知识都连起来,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培养学生概括与分析的能力。

用解决问题的引入课堂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包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9.3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02页,图形的认识,第9,10,11,12题,教材第104~105页,练习二十六10,11,12。

知识点: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高的画法,确定位置(用数对表示)。

◆教学提示

复习图形时,要把几种图串起来,在比较中去认识各自的特征,沟通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会用数对表示。

(2)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实践能力。

(3)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空间与几何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

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高的画法。

难点

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三角形的知识:

1.教师投影出示一个三角形。

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大家知道哪些知识呢?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议论,相互说一说。

3.出示教材第101页,第10题。

在下表中的空格内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有3个锐角

只有2个锐角

有1个直角

3条边都

相等

有2条边

相等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并相互交流。

4.出示教材第101页,第9题。

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再指名汇报。

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三角形特征的整体比较,加深对三角形分类的理解和对特征知识的运用。

(二)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

出示教材第101页,第11题。

在下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再议一议这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四边相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有4个

直角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扫清学生之前遗留的知识障碍。

(三)复习确定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