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605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docx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docx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

2.1.1港口地理位置

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为依托,东距韩国釜山港522nmile、日本长崎港587nmile;西至徐州223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上海港383nmile、香港1106nmile;北至大连港342nmile、青岛港107nmile。

2.1.2气象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连云港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26.9m,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

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2℃;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9℃。

多年平均气温14.2℃

极端最高气温38.5℃

极端最低气温-11.9℃

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

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882.6mm

年最多降水量1380.7mm

年最少降水量520.7mm

日最多降水量450.7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

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8.8d。

(三)风况

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

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1992年以来的6级以上大风天数有所减少。

统计结果详见表1-1,风玫瑰图见图1-3。

表1-1风速特征值统计表

Table1-1Windspeedeigenvaluestatistics

地点

项目

连云港海站

(1995年)

连云港海洋站(1992-1994年)

连云港海洋站(1961-1973年)

年平均风速(m/s)

5.3

4.96

常风向

E

ESE

E

频率%

16.3

15.18

12.1

次常风向

ESE

E

ESE

频率%

10.6

11.39

11.9

强风向

NNW

N

N

实测最大风速(m/s)

26.7

23

次强风向

N

NNE

NNE

实测最大风速(m/s)

17.6

22

风速≥6级大风天数(d)

21

22

37

(四)雾

多年平均雾日数(能见度≤1km)20d,最多36d,最少11d。

全年以3~4月雾日数最多。

雾的出现以晨雾居多,一般上午10时后消散,全天有雾时很少。

 

图1-3连云港大西山海洋站风玫瑰图

Figure1-3LianyungangDaxishanoceanstationwindrosediagram

 

 

图1-4连云港大西山波玫瑰图

Figure1-4LianyungangDaxishanwaverose

(五)相对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70%。

(六)灾害性天气

1、台风

连云港地区受台风影响不太严重,基本为台风边缘影响。

多年统计资料表明影响江苏的台风平均每年1.5次。

1997年的9711号在山东登陆时对连云港地区的影响较大,台风过境时新浦实测最大风速32m/s,风向ESE;连云港海洋站最大风速瞬时35m/s,风向不详。

因港区的地形特征而产生狭管效应,局部风速较大。

2000年12号台风对连云港外围有些影响,台风过程降雨量达到890mm,为近20年来的最大值。

2、寒潮

连云港地区的寒潮影响每年为3-5次,寒潮带来大风和降温。

50年代最低气温曾有过-18.1℃的记载,近年来最低气温基本在-11℃左右。

3.雷暴

连云港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经常受到江淮气旋和黄河气旋的双重影响,常有雷暴出现,并伴随有雷雨大风,对港区作业产生影响。

2.1.3水文

(一)潮汐

连云港地区受南黄海驻波系统控制,无潮点位于本海区东南部外海约34°N;

122°E附近。

处在连云港北部的海州湾湾顶为潮波波腹所在,连云港地区距海州湾顶较近,潮差较大,潮流流速则相应偏小。

1、验潮情况

连云港的潮位观测自1951年开始在海峡中部报潮所设站,1986年6月撤站,同年庙岭站开始验潮。

期间两站进行了半年的对比观测,结果表明两站潮时相差十分钟,潮位值相差不大。

连云港西大堤工程的修建,港区内潮汐状况发生变化。

1993年西大堤全部合拢,庙岭站完全处在人工海湾水域内,受到海湾内潮波反射影响,这时年平均潮差达到最大值。

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湾内潮位变化情况,1994年8月在湾口向内至湾顶沿程4站进行了一个月的同步潮位观测。

2、潮汐性质

根据多年来连云港报潮所潮位资料统计得出,本海域属正规半日潮,日潮不等现象不显著。

3、基面关系

根据1975年连云港审定的理论最低潮面与连云港零点的关系,各基面相互关系如下:

当地平均海面

“56”黄海基面

2.94m2.87m

连云港理论最低潮面

(连云港验潮零点)

4、潮位特征值

根据上述实测潮位站的同步资料分析,涨潮潮波进入主体港区东口门后,受地形及工程建筑物阻挡,潮波逐渐变形。

沿程潮差不断增大,但增幅较小。

各站潮位特征值(以连云港理论最低潮面起算)见表1-2。

两翼新港区因处于前期研究阶段,潮位特征值可参考下表。

 

表1-2各站潮位特征值单位:

m

Table1-2Characteristicvalueofwaterlevelstations

地点

 

项目

报潮所

庙岭

渔轮厂站

连云港站

庙岭煤

码头站

墟沟

船厂站

最高

高潮位

6.50

6.10

5.89

5.88

5.94

5.89

最低

低潮位

–0.45

–0.36

0.65

0.56

0.62

0.59

平均

高潮位

4.61

4.78

5.08

5.00

5.09

5.06

平均

低潮位

1.28

1.23

1.51

1.39

1.47

1.43

平均潮差

3.39

3.54

3.57

3.61

3.62

3.63

最大潮差

6.48

5.61

5.08

5.10

5.14

5.19

最小潮差

1.82

1.81

1.82

1.86

平均海平面

2.94

2.97

3.25

3.15

3.25

3.21

统计年限

1951-1972

1987-1994

1994.8.1-1994.8.31

5、设计水位

根据上述资料统计分析,初步得出本次规划各港区的工程设计水位如表1-3:

表1-3各港区工程设计水位表单位:

m

Table1-3Eachportengineeringdesignwaterlevelindicator

地点

项目

庙岭、

墟沟港区

北港区

东港区

设计

高水位

5.36

4.71

5.35

设计

低水位

0.45

0.67

0.48

极端

高水位

6.70

5.91

6.60

极端

低水位

–0.73

–0.45

–0.70

6.乘潮水位

根据验潮资料统计:

乘潮2小时保证率为90%的水位3.84m。

(二)波浪

1、波况

连云港规划北港区拟沿西大堤向南扩展,规划东港区背靠云台山,东邻黄海,其东北方向有东、西连岛为天然屏障。

西大堤建成后,连云港港区成为一半封闭的海湾,港区水域大多波浪较小,仅有东部港区受外海波浪影响较大些。

根据连云港大西山海洋站(地理位置34°47´N;119°26´E)多年实测波浪资料、东港区南侧羊山岛测波站(地理位置34°42´N;119°29´E)短期实测波浪数据,本海区波况统计分析详见表1-4:

表1-4各站波浪特征值统计表

Table1-4Allstationswavecharacteristicvaluestab

测站

项目

连云港大西山海洋站

(1981-1997)

羊山岛海洋站

(1997.4-1998.2)

常浪向

NE

NE

频率(%)

21

23.2

次常浪向

NNE

E

频率(%)

14.2

12.66

强浪向

NNE

ENE

实测最大波高H1/10(m)

4.3(对应波周期T为6.6s)

2.3

次强浪向

NE

NNE

实测最大波高H1/10(m)

4.2(对应波周期T为6.1s)

1.8

各向全年平均波高(m)

1.1

0.7

风浪涌浪之比

3/1

波高H1/10≤0.5m的出现频率

65%

70.35%

波高H1/10≤0.9m的出现频率

84.1%

89.69%

波高H1/10≥1.0m的出现频率

15.9.%

10.3%

上述统计分析表明,两站的常、强浪向基本一致,均为NNE-NE向,实测波型多为风浪、风浪与涌浪组成的混合浪。

冬、春季以W、NNE向为主,夏、秋季以E-ESE向居多。

本海区测得的最大波高Hmax为4.6.m的大浪(波向NNE)是由寒潮大风造成的风涌混合浪。

波玫瑰图见图1-4。

2、设计波要素

根据连云港大西山海洋站的长期实测波高资料、羊山岛的短期数据及气象站的设计风速资料推算出外海设计波要素,经浅水折射、绕射、缓坡地形引起的底摩擦衰减,传至规划港区前沿,初步推算出规划港区处的设计波要素(五十年一遇,设计高水位时)如表1-5:

表1-5各港区设计波要素表

Table1-5Eachportdesignwaveelementstable

项目

位置

主浪向

H1%(m)

H1/10(m)

T(s)

庙岭港区

NE-E

2.4

2.1

4.9.

墟沟港区

NE-E

1.9

1.7

4.7

北港区东段

ESE-SE

3.1

2.7

6.5

东港区西段

(现军港西侧)

NE-ENE

4.4

3.8

7.9

E-ESE

4.2

3.6

7.7

东港区中段

(旗台咀附近)

NE-ENE

5.0

4.3

8.4

E-SE

4.5

3.9

8.1

东港区东段

(旗台咀以东)

NE-ENE

5.6

4.9

8.4

E-SE

5.2

4.5

8.1

(三)海流

本海区的潮流特征属正规半日潮流,海域海流以潮流为主,余流一般较小。

由于受到东、西连岛及周边海岸轮廓线和水下地形的影响,外海区潮流以旋转流为主,近岸多为往复流。

西大堤建成后海峡变成人工海湾,湾外海域仍受外海潮流控制,—6米等深线以外为旋转流,湾内水域涨落潮流均从单一东口门进出,涨潮向西流,落潮向东流。

湾内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实测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

涨、落潮最大流速均出现在中潮位附近,反映了由海峡向海湾转变后潮流特性由前进波向驻波型转变。

据西大堤建成后1994年8月的实测海流资料统计分析:

湾口向湾内的纵向分布上(B1-B3)湾口流速大于湾内流速;湾口横断面(A1-A3)分布上,航道附近是主流所在,流速最大。

实测最大流速统计详见表1-6。

(四)余流

本海区余流流速较小,一般在3-20cm/s之间,港区内余流方向偏西向,外海区为偏北及偏东北向,表层余流流向有时受风向影响较大。

 

表1-6各站实测最大流速表单位:

流速:

cm/s,流向:

Table1-6Themeasuredmaximumvelocitymeter

观测时间

位置

测点

涨潮

落潮

流速

流向

流速

流向

1994.8.21.12-1994.8.22.14时

东口门湾口

横断面(大潮)

A1

80

285

78

115

A2

88

295

88

128

A3

54

302

28

178

1994.8.27.15时-1994.8.28.17时

东口门湾口

横断面

(小潮)

A1

79

295

38

112

A2

70

290

62

131

A3

52

300

42

140

1994.8.7.11时-1994.8.8.13时

东口门至西大堤纵断面

B1

78

297

63

119

B2

66

335

64

140

B3

46

320

22

150

1994.8.4.10时-

1994.8.5.12时

西大堤

内外两侧

C1

35

302

30

170

C2

44

282

51

278*

1994.9.4.11时-1994.9.5.13时

东口门外侧

D

74

208

53

51

1997.7

港区东南高公岛附近

1#

63

205

70

19

2#

59

181

68

14

外海区

9#

62

201

52

5

10#

65

218

63

4

注:

上表中1#、2#、9#、10#为田湾核电站附近水域的实测流速最大值,1#站为往复流,9#和10#为旋转流。

涨潮主流向偏西南向,落潮主流流向东北向,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

2.1.4地质地貌

本区基底地层为前震旦纪变质岩,主要岩性为白云片麻岩为主,埋藏普遍较深。

岩层上部堆积第四纪堆积物,含中、下更新统陆相沉积物和上更新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表层为全新世海相淤泥层,厚度在4~30米,近岸浅薄,海峡中部、东部较深,西部较浅。

根据地质钻孔资料,港区海域发育有10个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各层岩性特征和分布区域如下:

淤泥(

灰、黑色,饱和、流塑状,有机质含量高,孔隙比大,具触变性。

平均含砂量8%,在墟沟和庙岭港区夹有厚数毫米的粉细砂薄层。

淤泥在横向上的变化规律为:

海峡西北部淤泥沉积厚度小;海峡东南部近高公岛海域,冲刷强烈;在墟沟及连岛港区等淤泥上分布有粉土粉砂;在海积沙滩分布区基本无淤泥分布。

粉质粘土(

灰黄色粉质粘土,潮湿、可塑,层厚2-4米,底板标高一般-8~-12米。

在老港区、磨刀塘及高公岛海域一带该层缺失。

粘土(

主要为黄、棕色粘土,次为粉质粘土,可塑~硬塑,厚度一般2~5米,底板标高一般-9~13.5米。

老港区一带该层缺失。

粉细砂(

以黄色—褐黄色,粉细砂为主,粉土次之,饱水,稍密—中密,近岸边地段相变为黄色粉质粘土。

海峡西北部,砂质厚1-2米,中部及东部砂层厚度增加,最厚达9米,海峡东口及高公岛海域砂层分布不连续,岸国地段砂层薄,底板标高一般-9~-15.7米。

老港区附近该层缺失。

粘土(

以粘土为主,粉质粘土次之,棕黄色夹白色、黄色、可塑—硬塑,除岸边地段外,海峡内自南向北、自西向东厚度逐渐增加,一般厚度为2~4厘米,最厚达7.0米。

底板标高一般-12~-19米,该层在老港区及磨刀塘、高公岛海域一带缺失。

在庙岭港及海峡中部的局部地段,该层相变为淤泥质土。

粉细砂(

以黄色粉、细砂为主,次为粉土,饱水,中密,岸边地段厚度小,海峡中心厚度增加,厚度一般0.9~3.9米,该层起伏较小,底板标高一般为-16~-20米。

老港区及高公岛海域该层缺失。

粘土(

黄-棕黄色夹少量灰白色、青灰色,稍湿、多为硬塑状,该层分布稳定,一般厚5~10米,底板标高一般-18~-28米。

局部地段分布有透镜状淤泥质粘土,灰色、软塑状,厚度一般2~5米。

粘土,中细砂互层(

棕黄色、褐黄色、稍湿、硬塑,局部为可塑。

中细砂为饱水、中密,砂层在海峡西北部较厚,达5~10米,向东逐渐变薄,底板标高-20~-26米。

粘土(

灰黄、棕黄色、稍湿、硬塑,近岸地段相变为含砾石、碎石砂土,海峡西部厚度小,中部及东部厚度大,达10米以上。

底板标高一般-26~-40米。

老港区及磨刀塘、高公岛海域分布有淤质粘土、淤质粉质粘土,灰色、深灰色,可塑~软塑,成条带状分布,厚度一般大于8米,底标标高一般在-30米以深。

粘土

棕黄色,少量为灰绿色,稍湿,硬塑,近岸地段为含砾石粘土、碎石土等。

厚度一般8米以上。

本区工程地质层除Ⅰ、Ⅴ、Ⅸ地层多属于Ⅲ类地基土外,其余各地质层属于Ⅰ类地基土,均可作工程基础的持力层。

本区的港区主要的工程地质劣层为全新统淤泥质土层,其物理力学性能极差,地基需要做专门处理。

海峡区有上更新统软塑状粘性土,其含水量高,为不良下卧软层,不宜作为工程基础的持力层,其它各层在一般情况下均可作为建筑物持力层。

2.1.5地震

连云港港口区域内无活动性断裂,历史上也未曾发生过强烈破坏性地震,区域稳定性较好。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2001),本区地震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建筑物可按此标准设防。

连云港港南北两翼港口开发目前正处于前期研究论证阶段,基础资料相对缺乏,将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而逐步完善,潮位、波浪等工程水文和气象特征值可暂参考上述连云港主体港区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