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284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道路工程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毕业论文.docx

《道路工程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毕业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工程毕业论文.docx

道路工程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高速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管理

 

系别:

公路学院

专业: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2013.5.26

 

摘要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交通线路之一,其质量也是非常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在高速公路中,路面基层是高速公路质量的核心,本文有高速公路基层的施工管理作为出发点,着重于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质量控制、试验段数据采集与整理五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字:

高速公路,基层,管理,集料,技术规范,施工工艺

1、绪论5

2、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5

2.1安全组织机构5

2.2安全保证体系6

2.3现场安全措施6

3、质量保证措施6

3.1工程材料控制6

3.2关于施工操作控制7

3.3试验、测量质量保证措施7

4、施工工艺流程7

4.1下承层的检查和准备7

4.2测量放样、挂设钢丝线8

4.3材料检验8

4.4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

8

5、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1

5.1一般要求11

5.2质量控制要求11

5.3质量控制难点及要点11

5.4混合料离析的控制12

6、试验段数据采集与整理12

6.1机械及人员组合和理性检验12

6.2机械配备及使用效率统计12

6.3确定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与验证。

12

6.4松铺系数测定13

6.5压实度测定及碾压设备组合及遍数的确定13

6.6总结报告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1、绪论

我国高等级路面所采用的施工管理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定性化,也更具有科学性,这是公路交通量和路面工程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结果。

基层质量是在施工管理中形成的,每一个步骤都将影响施工的最终结果,控制基层施工质量必须加强施工管理的各项管理。

路面基层的施工管理控制,应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规范,紧抓各个工序质量控制要点,保证路面基层的绝对质量。

高速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管理应从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质量控制、试验段数据采集与整理五个方面针对性管理。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是每一项工程的重中之重,也是不可忽视的项目,所以,有必要在每一次施工前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隐患排查;质量保证措施是工程的良心,没有好的质量,最容易造成质量隐患,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施工工艺流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环节,只有每一道工序的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质量控制是为了检验施工质量的好坏,也是为了查找施工工艺中的漏洞,为下一次更好地施工做准备;试验段数据采集与整理是为施工管理、施工工艺的提供良好的条件,为保证施工质量做服务。

2、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2.1安全组织机构

2.1.1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安全监察和管理工作。

各施工队设专职安全检查员,各工班设兼职安全检查员。

2.1.2安全检查

安全小组定期组织全面安全大检查,不定期进行针对性检查,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

2.1.3施工队安全教育

施工队定期进行施工安全例行检查和施工前安全教育学习,按安全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实施。

2.1.4安全整顿

发现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时,各级安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

2.2安全保证体系

为保证本合同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按照“综合治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一票否决权、从严治理、标准化管理的原则,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2.3现场安全措施

2.3.1机械设备的安全措施

机械设备操作者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前要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

推土机、装载机和挖掘机作业时,设专人指挥。

2.3.2防止交通事故

在施工道路与现状路的平交路口设臵必要的交通标志牌,平交路口设专职安全员,做好车辆及人员交通疏导工作,确保交通道路畅通无阻。

3、质量保证措施

选配具有多年从事道路施工经验的、素质高强的、参建工程多次创优的、组织落实能力强的项目经理担任本项目的第一管理者,全权负责本工程的质量,保证质量体系在符合业主、监理工程师有关质量管理的规定情况下有效运行,保证各质量管理机构、监察机构的高效正常运转,正确处理安全、质量、进度、效益之间的关系,使工程质量全过程、全方位受控。

3.1工程材料控制

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都将构成建筑工程实体。

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

因此,对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等材料,一定要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

3.1.1工程主材必须三证齐全,进场后按规定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1.2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实验,实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料。

3.1.3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清理出现场。

3.2关于施工操作控制

施工操作者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

工程质量的好坏,单就工序质量来说,施工操作者是关键,是决定因素。

3.2.1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很强的工种,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必须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2.2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3.2.3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落实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促进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

3.2.4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3.2.5进度和质量关系的控制。

实施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

生产指标、进度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是否合格。

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不能因为抢工期而忽视质量。

3.3试验、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试验中心负责水泥稳定碎石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监控拌和厂混合料的级配组成,测定水泥稳定碎石石混合料的含水量、强度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

测量队负责控制测量、检测、计算试验段及其他路段的松铺系数;测定水泥稳定碎石石顶面标高、横坡及各部几何尺寸。

质检中心负责水泥稳定碎石石成型路段的质量检测及评定,反馈质量信息等。

以上三个技术职能部门组成的质量保证体系,能定量地进行质量跟踪,从而加强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从根本上保证了工程质量。

4、施工工艺流程

4.1下承层的检查和准备

在水稳基层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外观检查。

在进行水稳基层铺筑前视路面干湿情况,如比较干燥用水车雾状喷洒,以工作面湿润没有积水为度。

4.2测量放样、挂设钢丝线

试验段施工区域测量放样按每10米一根桩放出中桩和边桩,复测下承层标高,打钢钎支架,挂上钢丝,并按标高值和松铺系数(按1.32预设,松铺系数测定后进行调整)调整钢丝的高程,作为纵横坡基线。

钢丝直径采用3mm钢丝,每段长200米,每次两侧4根交替使用。

每根钢丝一端用紧线器将钢丝绷紧,钢丝拉力不小于600KN,以保证摊铺成型面的平整度。

4.3材料检验

水稳基层所用的各种碎石原材料应严格符合规范和监理部文件要求,未经批准的原材料不允许进场,更不准使用。

4.3.1碎石应符合规范规定的级配要求。

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0%,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

应选用储藏量大、品质稳定的料场。

4.3.2水:

不能含有有害物质,一般采用地下水。

4.3.2水泥: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32.5MPa低强度水泥。

4.4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

4.4.1拌和

4.4.1.1拌和站在拌料前进行配合比的调试并进行试拌,确定各料仓的皮带转速,严格控制各料仓的材料用量,试拌制的混合料级配组成、含水量都应满足规范要求。

4.4.1.2混合料拌和时,随时观察并检测含水量,控制最佳含水量。

若遇到大风和高温天气,对混合料的含水量应作相应上调1-2%,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4.4.1.3拌和站拌和混合料必须连续、均匀。

拌料过程中试验室要按规定频率对混合料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4.4.2运输

4.4.2.1每天上班前应对车辆及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排除故障,防止汽车中途抛锚,造成摊铺机等料的现象。

4.4.2.2料车必须进行覆盖以减少在运输过程中水份的散失和对混合料的污染,在上一台车卸料至2/3时才能揭开盖布。

4.4.2.3卸料时,运料车在摊铺机前方20-30cm停车,防止碰撞摊铺机,由摊铺机迎上去推动卸料车,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卸料速度与摊铺速度相协调。

4.4.2.4车辆受料时,按序号排队成列,依次等候,不得拥挤。

为保证混合料装车的均匀性,拌和出料时在备满一储存仓后才进行卸料,装车时运输车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4.4.2.5执行运输车辆发单制度,每车一单。

装料时,后场有专人细记录车号、车数、出料时间等。

在前场,设专人指挥运输车卸料,并做好运输数据和摊铺时间的记录,确定合理的运输车辆配臵。

4.4.3摊铺

4.4.3.1水稳基层施工采用2台摊铺机、3台振动压台路机、1台胶轮压路机。

摊铺时2台摊铺机并联单幅全断面摊铺。

摊铺系数暂按1.32考虑,即松铺厚度为23.8cm。

4.4.3.2水稳基层顶面标高控制是采用两边挂钢丝,双机并联时,前面一台摊铺机靠钢丝一侧伸出纵坡传感器,沿钢丝顶面移动,中间用导梁控制摊铺高程,后一台摊铺机两侧各伸出纵坡传感器,外侧走钢丝,内侧以新摊铺层走滑靴。

两台摊铺机的熨平板频率须保持一致,并尽量使用高频率,提高摊铺面的初始密实度。

4.4.3.3在料车到达现场4~5台后开始摊铺,摊铺速度控制在1.5~3.0m/min,保证拌和摊铺及压实机械施工连续(拌和、运输、摊铺能力计算后附)。

在摊铺过程中应量减少拢料(收料斗)的次数,而拢料时只收拢2/3,使摊铺机料斗内留下一定的混合料,可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4.4.3.4摊铺机后设人专门检查摊铺面上是否有杂物或离析现象,并立即处理。

遇到离析现象及时补充细料,并保持边线顺直,注意观察含水量大小,及时反馈拌和站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设人对松铺高度、厚度、横坡、宽度等进行检测。

4.4.4碾压

4.4.4.1混合料摊铺一定长度后(30~80m)立即进行碾压。

4.4.4.2摊铺机摊铺后人工配合整型后,立即进行碾压。

直线由外侧向中间碾压,曲线由内向外碾压,先静压再振动,碾压每次重叠1/2轮宽。

4.4.4.3碾压过程中,有专人检测压实度,根据检测的压实度确定碾压方式、顺序和遍数。

用灌砂法分别对碾压3~5遍的压实度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根据各遍碾压后检测评定值绘制压实曲线,经过各曲线比较最终达到规定压实度,且压实后平整度好,表面无裂纹为可行的压实组合形式。

4.4.4.4碾压过程中,基层表面若有“软弹”、松散等现象,及时翻松、挖除、换填新料后重新碾压。

4.4.4.5路肩墙、桥头等边角处,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采用平板振动夯进行夯实。

4.4.4.6碾压过程的注意事项:

碾压段的前端应呈阶梯状,各段间应重叠5~8m,为避免漏压、少压,应在碾压区间插小彩旗予以标示。

碾压时的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佳含水量±0.5%。

若施工时风大、气温高,拌合站拌合用水较配合比用水增加1%。

碾压时不要过振,稳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在第一遍静压时,倒车后尽量原路返回,换档位臵应在已压好的路段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档倒车位臵应错开,呈阶梯状,每碾压段终点的个别拥起用人工铲平,确保平整度。

混合料摊铺后应及时碾压,一般以30~80米为一个碾压段。

碾压过程中,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如遇高温和大风天气,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通知拌合站,适当提高混合料拌合的含水量或减少碾压段的长度。

压路机倒车换档要轻且平顺,不要拉动铺筑层,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档倒车位臵应错开、呈齿状;碾压时,应及时对压路机的光轮进行清洁,以免混合料粘连后影响基层的表观。

压路机应停在已压好的底基层上,严禁在未完成或正在碾压的工作面上“调头”和急刹车,保证其表面不受破坏。

压实后的表面应平整密实,无轮迹或隆起,不出现高低不同的压实面、隆起、裂缝或松散材料,且断面正确,高程、坡度符合要求。

任何混合料离析处均在碾压前挖除,用合格的材料替换。

发现含水量过大或过小的混合料立即废除,不进行摊铺碾压。

所有压路机倒车换档要轻且平顺,施工时按“轻启动(5-10m后)--开振--振动碾压--停振--(5-10m后)停机—重起”的顺序进行,不要拉动铺筑层。

严禁在起动或停车时打开振动。

4.4.5接头处理

4.4.5.1横缝处理

施工最后,人工整平末端,进行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再次施工前用3米直尺靠量挖除不合格部分,切除面应是一条直线并与线路保持垂直,且无松散离析现象,重新架设摊铺机进行摊铺。

碾压接头可进行横压和斜压,并安排专人用3米直尺进行靠量处理,保证接头处的平整度。

4.4.5.2纵缝处理

在施工中两台摊铺机在工作结束时应保持里程一致,尽量不留纵缝。

在不能避免纵缝时,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

4.4.6交通管制

水稳基层在施工完毕后禁止开放交通,并在明显位臵放臵标示牌。

5、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5.1一般要求

5.1.1配料必须准确,塑性指数必须符合规定。

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各种集料当天的含水量来确定具体加水的数量。

5.1.2摊铺过程中应该随时注意材料离析情况,在双机联结处容易离析,应设专人和三轮车备料随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对于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应添加细集料,并拌和均匀;对于细集料“窝”,应添加粗集料,并拌和均匀。

5.1.3在摊铺过程中,为防止离析,禁止过程中收拢摊铺机料斗。

5.2质量控制要求

施工中应加强水稳基层的过程控制,严格按下面表格中所规定的项目、频度进行检查和抽检。

水稳基层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水稳基层质量控制的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

5.3质量控制难点及要点

基层施工的难点及要点主要是对压实度、平整度的控制,需特别注意混合料离析的控制和处理。

5.3.1压实度的控制首先要保证原材料按照配合比的要求固定料场和料源;混合料的拌合严格按照配合比的要求进行配料;混合料摊铺后,专人负责指挥,在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进行碾压,严格按拟定的方案进行压路机组合、碾压方式及遍数进行碾压,以便总结出最佳压路机组合、碾压方式及遍数。

压路机调配应合理,碾压要及时,碾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压路机振幅、速度、错轮等参数。

5.3.2平整度的控制影响粒料摊铺平整度的因素很多,首先要保证混合料的级配在规定的范围内;摊铺时,摊铺机应缓慢、连续、匀速前进,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压路机初压时速度尽量减慢,以免推移过大。

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用3米直尺跟踪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局部平整度不合格的地方,用人工铲平或洒补新料,然后继续碾压,知道达到规范要求为止。

5.4混合料离析的控制

因配合比设计为骨架密实型结构,大料较多容易产生离析。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相关工序,以减少离析。

拌和站产量控制在标准产量的80%以内,拌和时应连续均匀,不得出现混合料空料现象;拌和站出料时应在备满一储存仓后才进行卸料,装车时运输车应前后移动,以减少混合料离析;卸料时料斗应慢慢升起,升到一半时先停下,等把料基本摊完后再上升,减少卸料产生的离析;摊铺机的混合料高度几乎要没过螺旋叶片,且全长一致;螺旋布料器在全部工作时间内低速、匀速转动,避免高速、停顿和启动;对摊铺后出现的窝、条、带等离析现象及时进行铲除、换料、撒料处理。

6、试验段数据采集与整理

6.1机械及人员组合和理性检验

在施工现场安排具有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试验段的施工过程来进行论证和检验,以求达到合理的机械人员组合。

6.2机械配备及使用效率统计

6.2.1拌和场设专人对拌和站运转时间、产量,每车料出场时间,料车返回时间进行统计。

6.2.2摊铺现场对料车到场时间,摊铺机运转时间,摊铺速度,料车离开时间进行统计。

6.2.3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确定拌和站产量于摊铺机行走速度的匹配关系,同时需考虑到料车行走路线和运距的影响,在正常施工中应适当增加运输车辆。

6.3确定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与验证。

6.3.1在拌和站和摊铺现场取样进行水泥剂量和含水量的检测,出现偏差及时进行调整。

使水泥剂量和含水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6.3.2取样进行筛份试验,用以检测混合料的级配组成。

6.4松铺系数测定

6.4.1在下承层设置测量点位,用水平仪(两台)测出各点原地面高程;

6.4.2在摊铺后测出对应点位的松铺高程,计算出各点的松铺厚度;

6.4.3在碾压结束后测出对应点的压实高程,计算出各点的压实厚度;

6.4.4计算出各点的松铺系数=松铺厚度/压实厚度,舍去偏差较大和两台仪器出入较大的点位后取平均值既为松铺系数。

6.5压实度测定及碾压设备组合及遍数的确定

压实机械组合及碾压方式按两段进行,每段按80米左右考虑。

压实机械组合及碾压遍数表

压实度测定采用灌砂法,在试验段施工前应对灌砂筒、标准砂进行标定,在压路机振压4遍、5遍后分别对结构层进行压实度检测,当压实度达到标准后用胶轮压路机进行光面至无明显轮迹,并对最终结构层进行检测。

检测人员要做好压实机械组合、压实遍数的详细记录,为合理的碾压遍数分析提供数据。

压实度测定点位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如选择在结构层边角部或结构层表面有明显低洼和离析处要作详细说明。

6.6总结报告

试验段铺筑完成后,汇总所有的资料数据,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论证,写出总结报告。

 

参考文献

[1]杨晋涛,徐波浅谈汾柳高速公路路基填筑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5.31(10);29-30.

[2]张国辉,水泥稳定粒料路面基层(底基层)的施工控制[J].山西建筑.2006,32(5):

114

致谢

在本文即将完稿之际,再回头将文章细细研读,仍感到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然而这其中却凝聚着很多人的心血。

尤其是导师王青老师,他在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都给我的影响是深刻的,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宽大的待人胸怀以及谦和的处世风格都是我学习的典范,这将激励我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他给我的指导是细致而入微的:

从文章框架的搭设,到具体素材的选择,王老师都给以了精心的指导。

在此,谨向我的导师*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向论文评审组的各位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并献上我永远的祝福:

祝你们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合家欢乐!

向本文引用内容和参考内容的原文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