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221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docx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docx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最新】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综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分馏均为物理变化

B.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丙烷与氯气反应可得到沸点不同的4种二氯代物

D.乙酸和硬脂酸(C17H35COOH)互为同系物

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预测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A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立即有气体逸出

CO32-+2H+=H2O+CO2↑

B

将浓硫酸滴加到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并将蘸有品红溶液的试纸置于试管口

品红试纸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C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铝熔化但不会滴下

A12O3的熔点比铝高

D

向淀粉的酸性水解液中滴入少量新制

Cu(OH)2悬浊液并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A.AB.BC.CD.D

3.“同位素示踪法,可帮助人们认识化学反应的机理。

下列反应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A.2Na2O2+2H218O=4NaOH+18O2↑

B.K37ClO3+6HCl=K37Cl+3Cl2↑+3H2O

C.NH4Cl+2H2O

NH3·2H2O+HCl

D.CH3COOH+CH3CH218OH

CH3CO18OCH2CH3+H2O

4.已知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为强碱

B.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C.若HmXOn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

D.若四种元素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与Y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

5.我国科研人员以Zn和尖晶石型锰酸锌(ZnMn2O4)为电极材料,研制出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

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

xZn+Zn1−xMn2O4

ZnMn2O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Zn2+向ZnMn2O4电极迁移

B.充电时,阳极反应:

ZnMn2O4−2xe—=Zn1-xMn2O4+xZn2+

C.放电时,每转移1mole-,ZnMn2O4电极质量增加65g

D.充放电过程中,只有Z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6.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电导率随加入水的体积V(H2O)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I表示Na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B.a、b、c三点溶液的pH:

b>c>a

C.将a、b两点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CH3COO-)+c(CH3COOH)

D.醋酸溶液稀释过程中,c(CH3COO-)/c(CH3COOH)不断增大

二、原理综合题

7.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实验1

按上图所示加热MnO2与FeCl3·6H2O混合物

①试管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②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③试管B中溶液变蓝

实验2

把A中的混合物换为FeC13·6H2O,B中溶液换为KSCN溶液,加热。

A中部分固体溶解,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B中KSCN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l)上述实验中的白雾是_______;试管A管口向上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

(2)实验2说明黄色气体中含有FeCl3,写出FeCl3使KI-淀粉溶液变蓝的离子方程式:

___

(3)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中含有Cl2,该学习小组对实验1提出两种改进方案:

方案1:

在A、B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结果B中溶液仍变为蓝色。

方案2:

将B中KI一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结果B中溶液呈橙红色,且未检出Fe2+。

则方案1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方案2中检验Fe2+的试剂是______,选择NaBr溶液的依据是______。

(4)实验1充分加热后,若反应中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氯元素质量之比为1:

2,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

(5)该学习小组认为实验1中溶液变蓝,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原因是:

___________。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此猜想:

__________。

8.三盐(3PbO·PbSO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990)可用作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不溶于水。

以200.0t铅泥(主要成分为PbO、Pb及PbSO4等)为原料制备三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Ksp(PbSO4)=1.82×l0-8;Ksp(PbCO3)=l.46×l0-13。

回答下列问题:

(1)加Na2CO3溶液转化的目的是_________.

(2)酸溶时,不直接使用H2SO4溶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铅与硝酸在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洗涤操作时,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

(4)当沉淀转化达平衡时,滤液l中c(SO42-)与c(CO32-)的比值为_____________。

(5)50-60℃时合成三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得到纯净干燥的三盐99.0t,假设铅泥中的铅元素有80%转化为三盐,则铅泥中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9.对烟道气中的SO2进行回收再利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Ⅰ.CO还原法

(1)一定条件下,由SO2和CO反应生成S和CO2的能量变化如右图I所示,每生成16gS(s),该反应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

(2)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CO(g)+SO2(g)

S(s)+2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

对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若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则已达平衡状态

B.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达平衡后若再充人一定量CO2,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D.分离出S,正、逆反应速率均保持不变

(3)向2L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和lmolSO2,分别进行a、b、c三组实验。

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

2CO(g)+SO2(g)

S(s)+2CO2,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Ⅱ所示,则三组实验温度的关系是a______b______c(填“>”、“<”、或“=”);实验a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反应速率v(SO2)=____________。

Ⅱ.Na2SO3溶液吸收法

常温下,用300mL1.0mol·L-1,Na2SO3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溶液pH随吸收SO2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上图Ⅲ所示。

(4)1.0mol·L-1Na2SO3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5)若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分别吸收SO2,则理论上吸收量最多的是____

A.NH3·H2OB.Na2SC.Na2CO3D.FeCl3

(6)常温下,H2SO3的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a2的数值为_________。

10.黄铜矿(CuFeS2)是炼铜的最主要矿物。

火法冶炼黄铜矿的过程中,其中一步反应是;2Cu2O+Cu2S

6Cu+SO2。

回答下列问题。

(1)Cu+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Cu2O与Cu2S比较,晶格能较大的是_______.

(2)新制的Cu(OH)2能够溶于过量浓碱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SO2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_______,SO2分子构型为_________。

(4)将纯液态SO3冷却到289.8K时凝固得到一种螺旋状单链结构的固体,其结构如下图I所示。

此固态SO3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该结构中S一O键长有两类,一类键长约140pm,另一类键长约为160pm,较短的键为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5)CuFeS2的晶胞如上图Ⅱ所示。

CuFeS2的晶胞中与Cu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Fe原子有____个;其晶体密度ρ=______g·cm-3(列出表达式即可)。

11.有机物D是一种催眠药,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检验A物质中是否混有苯酚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B与HC

CNa合成C的反应类型(酸化前)是_______;由C合成D的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含有碳氧双键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不含立休异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波峰数最少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乙炔钠和丙酮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聚异戊二烯,写出其合成路线: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A、煤的气化、液化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的反应属于水解反应,也是取代反应,故B正确;C、丙烷与氯气反应可得到沸点不同的4种二氯代物,2个Cl都在中间那个C上,2个Cl都在边上的C上,两边的C上各一个Cl,中间和任意一边的C上各有一个Cl,故C正确。

D、乙酸和硬脂酸(C17H35COOH)互为同系物,CH3C00H

C17H35COOH,它们之相差15个CH2,故D正确;故选A。

2.C

【解析】

A、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一开始显碱性的碳酸钠过量,而1mol的碳酸根完全反应需要消耗2mol的H+,故是一个两步反应:

第一步反应(HCl少时):

Na2CO3+HCl

NaHCO3+NaCl;第二步反应(HCl多时):

NaHCO3+HCl

NaCl+H2O+CO2;故一开始没有气体生成,随盐酸量的增加,开始有气体产生。

故A错误;B、将浓硫酸滴加到盛有铜片的试管中,要加热才反应,故B错误;C、A12O3的熔点比铝高,它包裹在Al的外面,故C正确;D、向淀粉的酸性水解液中滴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Cu(OH)2会与H2SO4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3.D

【解析】A、过氧化物与水反应实质为,过氧根离子结合水提供的氢离子生成过氧化氢,同时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分解为水和氧气,所以18O出现在氢氧化钠中,不在氧气中,故A错误;B、KClO3和HCl发生归中反应,KClO3中氯元素由+5价降低为0价,不能降低为-1,HCl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氯气中的Cl有1/6来自KClO3,5/6来自HCl,KCl中的Cl全部来自HCl,故B错误;C、NH4Cl水解,其实是水电离的氢氧根、氢离子分别和NH4+、Cl-结合,生成一水合氨和氯化氢,所以2H应同时存在在一水合氨中和HCl中,故C错误;D、乙醇与乙酸反应酯化反应,反应中乙醇断裂O-H键,乙酸断裂C-O键,反应机理为CH3COOH+CH3CH218OH

CH3CO18OCH2CH3+H2O,故D正确。

故选D。

4.A

【解析】A、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X为Li、Y为Be、Z为Na、W为Mg,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为强碱,故A正确;B、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X、Z的族序数≥4,而小于7,若处于ⅣA元素,则W为P元素,对应的磷酸不是强酸,故B错误;C、若HmXOn为强酸,则X只能为N元素,其氢化物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故C错误;D、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为Al、X为B、Y为C、W为Si,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而碳酸属于弱酸,不能与氢氧化铝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5.B

【解析】A、电解池阳离子向阴极移动,而可充可放电池中,阴极是原电池的负极,所以Zn2+向锌迁移,故A错误;B、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阳极反应:

ZnMn2O4−2xe—=Zn1-xMn2O4+xZn2+,故B正确;C、放电时,每转移2mole-,ZnMn2O4电极质量增加65g,故C错误;D、充放电过程中,Mn、Z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B。

6.D

【解析】A、加水稀释时,醋酸进一步电离,导电能力变化较小,则曲线I表示醋酸稀释的曲线,,故A错误;B、NaOH溶液显碱性,醋酸显酸性,导电能力越大,说明离子浓度越大,则a、b、c三点溶液的PH:

c>b>a,故B错误;C、将a、b两点溶液混合,由于醋酸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浓度,反应后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

c(Na+)

D、醋酸溶液稀释过程中,c(H+)不断减小,温度不变常数K不变,c(CH3COO-)/c(CH3COOH)=k/c(H+)不断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7.盐酸小液滴试管A中部分固体溶解在FeCl3·6H2O分解生成的水中形应溶液2Fe3++2I-=2Fe2++I2饱和NaCl溶液硫氰化钾溶液Br-可以被Cl2氧化成Br2,但不会被Fe3+氧化为Br2MnO2+2FeCl3·6H2O

Fe2O3+MnCl2+Cl2↑+2HCl+11H2O将尾气通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实验未先赶出空气,其中的O2在此条件下可能氧化I-向一试管中加入KI-淀粉溶液.再滴入几滴稀盐酸,在空气中放置,观察一段时间后溶液是否变蓝

【解析】

(l)HCl具有挥发性,上述实验中的白雾是盐酸小液滴;试管A管口向上倾斜的原因是试管A中部分固体溶解在FeCl3·6H2O分解生成的水中形应溶液;

(2)FeCl3具有氧化性,使KI-淀粉溶液变蓝的离子方程式:

2Fe3++2I-=2Fe2++I2;(3)方案1C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Cl溶液,洗去HCl,Cl2在其中溶解度小;方案2中检验Fe2+的试剂是硫氰化钾溶液;氧化性次序:

Cl2>Br2>Fe3+>I2,选择NaBr溶液的依据是Br-可以被Cl2氧化成Br2,但不会被Fe3+氧化为Br2(4)实验1充分加热后,若反应中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氯元素质量之比为1:

2,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2FeCl3·6H2O

Fe2O3+MnCl2+Cl2↑+2HCl+11H2O;由于Cl2+2OH―=Cl―+ClO―+H2O,其尾气处理的方法是:

将尾气通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5)由于2H2O+4I―+O2=2I2+4OH―,实验中溶液变蓝,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原因是:

实验未先赶出空气,其中的O2在此条件下可能氧化I-。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此猜想:

向一试管中加入KI-淀粉溶液.再滴入几滴稀盐酸,在空气中放置,观察一段时间后溶液是否变蓝。

8.将PbSO4转化为PbCO3提高铅的利用率生成的PbSO4为难溶物,阻碍反应持续进行3Pb+8H++NO3-=3Pb2++2NO↑+4H2OHNO3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干净1.25×1054PbSO4+6NaOH

3Na2SO4+3PbO·PbSO4·H2O+2H2O51.7%

【解析】

(1)硫酸铅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由于碳酸铅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铅,所以向硫酸铅溶液在加入碳酸铅后发生反应:

PbSO4(s)+CO32-(aq)

PbCO3(s)+SO42-(aq),将铅膏中的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加Na2CO3溶液转化的目的是将PbSO4转化为PbCO3提高铅的利用率;

(2)酸溶时,不直接使用H2SO4溶液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PbSO4为难溶物,阻碍反应持续进行;铅与硝酸在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Pb+8H++NO3-=3Pb2++2NO↑+4H2O;(3)分析流程可知,PbO和PbCO3在硝酸的作用下转化成Pb(NO3),Pb(NO3)中加稀H2SO4转化成PbSO4和硝酸,因此X为HNO3,可循环利用,故答案为硝酸;洗涤操作时,洗涤液中有SO42―,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干净;(4)当沉淀转化达平衡时,滤液l中c(SO42-)与c(CO32-)的比值为

=1.25×105;(5)50-60℃时合成三盐的化学方程式为4PbSO4+6NaOH

3Na2SO4+3PbO·PbSO4·H2O+2H2O;若得到纯净干燥的三盐99.0t,则其中铅元素的质量为:

828/990×99.0t=82.8t,设铅泥中铅的质量分数为W,则200.0t铅泥中铅元素为200W,铅泥中的铅元素有80%转化为三盐,有200W×80%=82.8,则铅泥中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W=51.7%。

点睛:

本题考查了流程分析判断,实验基本操作,反应过程中的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解题关键:

(3)本题利用废旧铅蓄电池阴、阳极填充物(铅膏)制备塑料加工热稳定剂三盐基硫酸铅实验流程.PbO和PbCO3在硝酸的作用下转化成Pb(NO3)2,Pb(NO3)2中加稀H2SO4转化成PbSO4和硝酸,因此X为HNO3,可循环利用。

(4)沉淀的转化和(5)中的计算是本本题的难点。

9.放出135KJK=c2(CO2)/[c2(CO2)·c(SO2)]A、D=<6.25×10-3mol/(L·min)c(Na+)>c(SO32-)>c(OH-)>c(HSO4-)>c(H+)B10-7.3

【解析】

Ⅰ.CO还原法

(1)从图示可知,反应物能量高生成物能量低,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2CO(g)+SO2(g)

S(s)+2CO2(g),反应热为△H=(409-679)kJ/mol=―270kJ/mol,故生成16gS放出的热量为16g/32g·mol-1×270kJ/mol=135kJ;

(2)2CO(g)+SO2(g)

S(s)+2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CO2)/[c2(CO2)·c(SO2)],注意硫为固体;对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若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因为S是固体,只要平衡发生移动,组成就要发生变化,则已达平衡状态,故A正确;B.2CO(g)+SO2(g)

S(s)+2CO2(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发生改变,故B错误;C.达平衡后若再充人一定量CO2,平衡逆向移动,要吸收能量,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温度要降低,平衡常数减小,,故C错误;D.分离出S,对生成物浓度没有影响,正、逆反应速率均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AD。

(3)a和b反应起始压强相同,平衡时压强相同,b快说明加的是催化剂,如温度不同,最后平衡时压强不同,故温度a=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压强增大,故b的温度低于c,故三组实验温度的关系是a=b

,反应后物质的量为n=2.25mol,每有1molSO2参加反应,反应气体体积减少1体积,所以参加反应的SO2  为3mol―2.25mol=0.75mol,v(SO2)=

Ⅱ、(4)Na2SO3水溶液中,有Na+,SO32-,HSO3-,OH-,H+,首先,根据物料守恒c(Na+)=2c(SO32-)+2c(HSO3-)+2c(H2SO3)(溶液中Na元素是S元素的2倍),可知Na+浓度是最大的,SO32-的水SO32-+H2O

(可逆)HSO3-+OH-,水解是微弱的,所以SO32-的浓度大于HSO3-和OH-

HSO3-进一步水HSO3-+H2O

(可逆)H2SO3+OH-,虽然这一步水解极其微弱,但毕竟是存在,这将导致OH-的浓度大于HSO3-(另外还有水的电解),1.0mol·L-1Na2SO3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32-)>c(OH-)>c(HSO4-)>c(H+)。

(5)若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设溶质为1mol)分别吸收SO2,A、2NH3·H2O+SO2=(NH4)2SO3+H2O,吸收0.5mol;B、2Na2S+5SO2+2H2O=4NaHSO3+3S,1molNa2S吸收2.5molSO2;C、Na2CO3+2SO2+H2O=2NaHSO3+CO21molNa2CO3吸收2molSO2;D、2Fe3++SO2+2H2O

2Fe2++4H++SO42―,1molFeCl3吸收0.5molSO2;故选B;(6)常温下,H2SO3的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a2的数值为

Na2SO3+H2O+SO2=2NaHSO3,当通入0.1molSO2时,生成0.2molNaHSO3,浓度为0.2mol/0.3 L=2/3mol/L,此时剩余的c(SO32―)=0.2mol/0.3 L=2/3mol/L,c(H+)=10-7.3mol/L,Ka2=c(H+)=10-7.3mol/L。

10.

Cu2OCu(OH)2+2OH-=[Cu(OH)4]2-3V形sp3a8

【解析】

(1)Cu+的价电子为3d10,轨道表示式为

,Cu2O与Cu2S比较,氧原子比硫原子半径小,离子间作用力大,故晶格能较大的是Cu2O;

(2)新制的Cu(OH)2能够溶于过量浓碱溶液中,生成四羟基合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2OH-=[Cu(OH)4]2-;(3)SO2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6-2×2)/2+2=3,中心原子硫原子为sp2杂化,SO2分子构型V形;(4)固态SO3中S原子形成4个σ键,杂化轨道类型是sp3,该结构中S一O键长有两类,一类键长约140pm,是S=O双键,另一类键长约为160pm,是S―O单键,较短的键为a,是S=O双键;(5)CuFeS2的晶胞如上图Ⅱ所示。

CuFeS2的晶胞中与Cu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Fe原子有8个,如图所示

,由面心上Cu与2个S相连,晶胞中每个Cu与4个S相连;8个S均在体内,由化学式CuFeS2,则晶胞质量为

,晶胞参数a=0.524nm,c=1.032nm,体积为(0.524×10-7cm)2×1.032×10-7cm,

11.环己醇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铁溶液,若显紫色,则含有苯酚CaC2+2H2O=Ca(OH)2+CH=CH↑加成反应

14

【解析】

(1)A是苯酚与H2加成的产物,A的化学名称是环已醇;可以用显色反应检验A物质中是否混有苯酚,实验方法是: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铁溶液,若显紫色,则含有苯酚。

(2)实验室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H=CH↑;(3)B

中的羰基与HC

CNa加成合成C,反应类型(酸化前)是加成反应,由C合成D的第二步反应中酰卤原子被氨基取代,化学方程式为

;(4)含有碳氧双键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14种:

先写出已烷的同分异构体,共5种,将碳氧双键连上去,各自的连法有

(3种)

(4种)

(3种)

(3种)

(1种)。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波峰数最少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乙炔钠和丙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